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乐尚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会直接把这个问题丢过来,沉默了良久,方才谨慎的说道:“回陛下,以妾身对几位兄长的了解,几位兄长一向都是执拗的性格,恐怕······”

    “利益和义气,孰轻孰重啊,”李荩忱笑了一声,“走,陪朕出去走走。”

    “啊,好,”元乐尚急忙起身,她实际上还在回味着刚才李荩忱想要表达什么,“陛下想去哪里?”

    “去户部看看吧,朕倒是比较想告诉他们北方战斗快要结束的好消息。”李荩忱径直起身。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比较想知道大汉在关中到底还有多少可用的钱粮。

    作为一个皇帝,李荩忱是相信自己的官员的,并且他也知道自己要给予官员们足够的信任,尤其是这些刚刚提拔起来的年轻官员,他们应付公事、无所事事的可能几乎没有,但是李荩忱也不介意多走走、多看看。

    趁着自己年轻,最好还是要亲眼看到自己的手中到底有多少力量。

    ————————…

    要是自己还能再年轻十年二十年该有多好。

    十年前的自己,追随兄长转战南北,何等的意气风发。

    宇文宪凭栏看着邺城繁华的景象,却有一种早生华发的感慨。

    作为一个枭雄、一个河北和山东等地实际的统治者,他实际上应该为自己这等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毕竟刚刚不惑的年纪就能掌控这么大的地域,在历史上也是寥寥无几了。

    但是和李荩忱一比,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杨坚也好,自己也罢,终究都老了,都是上一辈人了。

    终究还是把握不到这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了。

    “殿下,陈王的来信,八百里加急。”随从着急的过来。

    宇文宪皱了皱眉,宇文纯平日里对自己马首是瞻,把晋阳一带也打理的井井有条,所以一向都是他给宇文纯发命令,宇文纯倒是很少有这种八百里加急的急事。

    “晋阳城南一处粮仓着火?”宇文宪只是看了一眼,神情就变了变,多少有些诧异。

    粮仓着火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关键是在这等紧要的关头。

    只要是齐王高层的人,多少都知道宇文宪有出兵支援杨坚的打算,而兵马出处自然就是晋阳。现在晋阳的粮仓却好巧不巧的着火,宇文宪可不认为这是一件寻常的事情。

    至少这不是巧合。

    很显然宇文纯应该也有类似的担忧,所以他不惜动用八百里加急,就是要告诉宇文宪,这晋阳城里城外,怕是又要捣乱的人,大军一动,说不定就会再卷起什么骚乱来。

    现在宇文宪能够坐稳北方,就是依靠的邺城、晋阳和洛阳这三个地方,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若是任何一边出了问题,都会打击到宇文宪的统治。

    因此宇文纯的意思也非常简单,就是想问问自己到底应该是先留在晋阳主持大局,还是直接前去增援杨坚。

    “启禀殿下,裴矩和崔世济求见。”侍从快步走过来。

    “来的还真是时候。”宇文宪不由得冷哼一声,又看了一眼手中宇文纯的奏章,唯有叹息。

    裴矩是闻喜裴氏的代表,而崔世济是清河崔氏的代表,山东世家之中,闻喜裴氏和清河崔氏无疑是两个领头羊,而这些世家现在正在盘算着什么,宇文宪多多少少也能揣摩到,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有人告诉他这些世家平日里和汉人的使者许善心往来不少。

    风雨飘摇下,人心思变,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考虑到这两个人背后所代表的巨大势力,宇文宪也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自己的不满,甚至还得笑脸相迎。毕竟现在自己在地方上的根基,还得仰仗这些大世家帮忙维持。

    得到了宇文宪的应允,裴矩和崔世济来得很快。

    他们两个都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不过这个年纪就能够主持整个家族的事务,也并非什么等闲之辈了,要知道诸如裴氏和崔氏这种大家族,子弟众多,而且事务繁多,并且每一步走下去都有可能关乎到祖辈十几代人的心血,因此除非有过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完全代表整个家族。

    当初杨素也正是因为展露出来了出众的才能,才会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出面主持弘农杨氏的家族事务。

    裴矩抬头看着宇文宪走过来,信心十足。他可不是什么官场初哥,早在加冠的时候就已经出仕,并且颇得北周上一代皇帝宇文邕的欣赏,只不过后来因为守孝还家,宇文宪前来河北之后,夺情启用,裴矩又一次步入官场。

    闻喜裴氏在这个时代已经一步步走向顶峰,且不说南方的裴忌和裴猗甚至裴子烈都可以追溯为闻喜裴氏的一脉,单单是在北方,整个家族本身分为东厢房和西厢房,分别在曾经的北齐和北周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在东厢房和西厢房更是合二为一,力量空前,为山东世家之冠。

    

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难做!() 
弘农杨氏也好,陇西李氏也罢,这些关中赫赫有名的家族,加起来恐怕才有和闻喜裴氏相抗衡的能力。这个逐渐在乱世之中展现出来自己实力的大家族,还在家族事业的上升期,未来可期。

    因此裴矩站在这里,腰杆笔直,是有足够的底气的。

    就算是宇文宪,也得对他礼让三分,当然主要是为了礼让他背后站着的庞大力量。

    相比之下,崔世济跟在裴矩的身边,腰杆就没有那么挺直了。

    毕竟崔世济出身的清河崔氏可没有闻喜裴氏那么风光。

    当然任何一个能够被后人铭记的大家族,都有其曾经风光和辉煌的历史。

    清河崔氏当然也不例外。

    这个家族发迹的时间非常早,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等一的大家族,东汉末年的名士崔琰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后来家族之中更是诞生出了崔浩这种南北朝时期数一数二的谋主,让清河崔氏一下子走到了顶峰。但是崔浩之后,虽然也有崔休等人崭露头角,可清河崔氏还是不可挽回的江河日下,以致今日甚至都已经比不过后来崛起的闻喜裴氏,在山东世家之中都算不得老大了。

    当然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小觑清河崔氏的潜能。历史上唐代的时候人们把天下世家归结为五姓七望,清河崔氏依旧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至少现在清河崔氏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在很多事情上自然就要先跟随裴氏的脚步,这从裴矩在前、崔世济在后的站位就能够看出端倪。

    而他们前来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劝说宇文宪避免直接派兵支援杨坚。

    大汉的使者许善心已经明确的表达了大汉朝廷和皇帝陛下希望两个世家能够在阻止宇文宪用兵上发挥一些作用的意思,这两个世家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现在天下大势,明眼人都能看得清楚,大汉一路崛起、势如破竹,已然不可抵挡,尤其是大汉的手中还掌握了很多到现在宇文宪都没有弄清楚的新式武器,完全可以抵消掉宇文宪手中的鲜卑骑兵对南方步卒形成的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之后的中原逐鹿中谁胜谁负,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有数。

    而从民族和血脉的归属感上来讲,鲜卑人都已经开始大面积的倒向李荩忱,清河崔氏和闻喜裴氏这种血脉纯正的汉人,自然也对宇文氏谈不上什么忠诚,之所以现在还站在宇文氏这一边,只是因为宇文氏作为河北、山西等地的实际统治者,和这些大家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

    在不能从李荩忱那里获得实打实的利益收获之前,这些家族自然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快刀斩乱麻”,直接和宇文氏断绝联系。

    现在闻喜裴氏和清河崔氏这些山东世家,至少还在努力维持着表面上的忠诚,还没有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地步,但是他们也不介意先通过种种方式传达一下自己的善意,免得到时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帮助大汉阻拦一下宇文宪,减少一下大汉在北上作战中的损失,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不会拒绝的。

    毕竟这不会直接伤害到现在宇文宪的利益,自然也就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至于再之后······谁知道那时候自己和宇文宪还有没有关系,说不定已经反目成仇了。

    “两位卿家前来求见,所为何事?”宇文宪说道。

    他多多少少都能够猜测到,因此语气之中带着明显的愤懑和不耐烦,晋阳粮仓失火的消息传来和这两个家伙找上门来,不过是前后脚的事情,让宇文宪甚至不得不怀疑这两个家族在晋阳的火灾之中是不是本身就扮演了什么不光彩的角色。

    不过裴矩并没有在意宇文宪的语气,他知道不管自己说还是不说,宇文宪肯定都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的。闻喜裴氏和许善心的往来,就算是再怎么谨慎小心,终究会走漏风声,宇文宪也不可能不知道。

    现在裴矩就是在赌,赌宇文宪根本不敢鱼死网破。

    如果宇文宪把闻喜裴氏怎么样了,那么他在北方的统治将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分崩离析。因此就算是明知道裴氏、崔氏这些家族都已经开始有了别样的心思,宇文宪也不见得就有胆量撕破脸皮。

    尤其是在宇文赟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现在,作为北周宇文家族现在硕果仅存的一方枭雄,宇文宪更是要小心维持住当今的局面,他不可能再和当初征战沙场那样肆意妄为,任何的事情都要从维持宇文氏的统治而不是快意恩仇出发。

    看着依旧面带笑容、似乎对自己的话无动于衷的裴矩,宇文宪很想抽出佩剑直接杀了他,可是自己不能,不能啊······

    做一个真正的王,何其难也!

    宇文宪攥紧了拳头。

    而裴矩此时开口了:“殿下,臣听闻殿下准备动用晋阳之兵绕行北上,增援困守孤城的杨坚,敢问殿下,此事当真?”

    当真和不当真,恐怕你比本王还清楚吧?

    宇文宪淡淡说道:“当真。”

    顿了一下,不等裴矩开口,他径直说道:“杨坚虽然和本王是死敌,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本王终究还是清楚,若是杨坚也败亡了,那这九州之上,就只剩下本王和李荩忱,以现在本王所占据的冀州、青州之地,如何也不是坐拥江山大半的李荩忱的对手,因此本王以为,就算是冒着风险也要增援杨坚。”

    “可是殿下有没有考虑过这样有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考虑过一旦我们失败,又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裴矩早就料到了宇文宪会这么说,所以不慌不忙的顶了回去。

    旁边的崔世济也开口帮腔:“没错,殿下,陈王麾下的骑兵是我们现在应对南蛮威胁的最后一支真正可战之兵,绝对不能葬送。而如果一旦被南蛮拿住什么把柄,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全面战争,那样我们在之前和南蛮辛苦谈判,甚至还不惜割让华阴的意义又在哪里?”

    “殿下,为日后计,三思啊!”

    “殿下三思!”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侃侃而谈。

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时间() 
宇文宪咬了咬牙。

    这就是最让他头疼的地方。

    明知道这两个人就是为了阻止自己出兵而找的各种借口,但是宇文宪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