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不想以类似于王莽的名字被后人记住,他做不到忍受自己遗臭万年,所以他还要再挣扎一下!

    ——————————

    “元家的这个小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有资格说出这句话的,世上也没有几个声,而于翼应该就算一个。

    这是安定,也是汉军在西北的三座要塞之中的一个。

    武威面对西北的吐谷浑,天水连接巴蜀,而安定,自然就面对萧关和灵武。如今萧关已经成为西北和关中联络的通道,但是因为灵武这条北上通道的存在,安定的重要性依旧没有降低。

    奉命从汉中赶到天水的淳于量,在接到灵武那边传来的敌情消息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安定,见到镇守安定的老将军于翼。

    两个老将几乎可以说是南北两朝上一代将领之中的代表人物,现在在同一个屋檐下商量对付杨坚的战略,也的确令人感慨世事的无常。

    于翼已经身有病患,已经不能站着,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活着就已经算不错的了,自然也不能要求太多。

    杨坚在北方虽然还没有动,但是从五原而来的一队北周骑兵已经在灵武西北和西方移动,同时灵武城外也出现了大量的斥候,镇守灵武的唐孝自然察觉到了不对,已经请求支援。

    刚刚率军回到萧关的徐德言当机立断率军北上支援灵武,同时请求安定这边的支援,根据唐孝和徐德言的判断,元谐很有可能会从五原出发进攻灵武!

    似乎想到了往事,于翼紧接着感慨一声:“元家已经认命了,也接受了之前宇文家给他们的近乎皇室宗亲的地位,不过元家的小子之中还是有几个争强好胜的,这个元谐应该就算这其中的一个。”

    淳于量叉腿站在沙盘前,他的身体还不错。

    历史上的淳于量在吴明彻兵败之后曾经出面主持淮南败局,因为收拾烂摊子而四处奔波,积劳成疾而在太建十四年病故,没有等到陈叔宝登基。

    可是现在的淳于量自然不同,他的儿子淳于岑已经颇有乃父之风,淳于家后继有人,他自然也就很安心的退居二线,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汉中过着悠闲的生活,有徐德言和曹忠等年轻一辈在前线奔波,也轮不到他这个老头子出面,修身养性之下,自然健康着呢。

    这一次西北似又有战云起,觉得自己快闲出毛病来的老将军,终于还是忍不住跑过来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淳于量也不介意让自己剩下的生命也轰轰烈烈一番。

    打了一辈子仗,终究还是离不开战场,怀念厮杀的声音。

    也正巧于翼身体每况愈下,有淳于量来接替于翼,大家也都放心一些。

    淳于量出现在这里,于翼倒是也不惊讶,大家都是快入土的人了,心境实际上也都差不多。

    

第一三九七章 静水之下() 
听惯了风的呼啸和将士的咆哮,骤然落入鸟语花香的悠闲生活之中还真的有些不适应,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于翼也不介意提枪上马,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冲杀。

    “这个时候进攻灵武,也不知道杨坚是怎么想的。”淳于量忍不住说道,“进攻灵武对他有多少好处?”

    “对他或许没有好处,但是对宇文宪和慕容世伏未必没有好处,”于翼沉声说道,“今天上午才收到的消息,吐谷浑也在沙州整顿兵马,很有可能会进攻武威。”

    淳于量哂笑道:“一群跳梁小丑,难道以为联手就能够对我们造成威胁,倒是也太小看大汉了。”

    淳于量是亲眼看着大汉一步步崛起的,也是看着那些年轻人们是如何拼搏努力的,所以他不相信就算是这天下都和大汉为敌,大汉就真的无从突破。

    于翼怔了一下,抚掌笑道:“有理,有理,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老夫今天就带着兵马前去灵武,”淳于量紧接着说道,“倒是要看看这元谐有几分本事,安定这边还要拜托老将军了。”

    于翼哈哈大笑着一拱手:“且去且去,只要你灵武不丢,某在这安定自然也能稳坐钓鱼台!”

    ————————————————

    “吐谷浑比宇文宪还积极啊。”李荩忱此时也收到了西北的消息。

    随着汉军从鄜州开出,直扑洛川,北方的局势也随之发生变化。

    杨坚并没有直接率军前来和宇文盛汇合,只是派遣梁睿一部从朔方郡南下折而向西北,掩护宇文述在洛川防线的侧翼,至于这是双方已经达成的默契,还是杨坚单纯的害怕宇文盛会一败涂地,那就不得而知了。

    倒是元谐率军从五原向灵武移动,大有进攻灵武的架势。

    这并非不可理解,从五原向西就是灵武,可是如果南下的话,距离五原最近的大汉控制的州府已经是靠近关中的西北地郡了,有关中和萧关的汉军在虎视眈眈,一路狂奔数百里才能找到城镇和人烟的北周军队能不能取得突破尚且还得两说。

    而且根据吐谷浑那边的动静,杨坚肯定在之前就已经和吐谷浑人有所联络,双方夹攻西北。

    倒是距离更近的宇文宪到现在似乎都没有进兵的意思,汉军都已经做好了应对宇文宪进攻的准备,宇文宪却无动于衷,这让李荩忱难免觉得有些奇怪。

    天下局面已经发展到今天了,宇文宪难道还想眼睁睁的看着李荩忱和杨坚打个你死我活么?

    “吐谷浑贼心不死倒也正常,”杨素沉声说道,“而宇文宪应该是担心和我们全面开战吧。”

    “静水之下,未必没有潜流,陛下切不可掉以轻心。”李荩忱另外一边的李穆也缓缓说道。

    李荩忱皱了皱眉,的确是这个道理啊。

    宇文宪或许只是一个武夫,但是他的背后站着山东世家,无论是崔家、还是裴家,都有很多人才啊,他们未必看不清眼前的局势。

    他们十有八九也会撺掇着宇文宪从中牟利。

    越是安静,也就越是危险,宇文宪现在很有可能也在摩拳擦掌,准备给李荩忱一个“惊喜”。

    当真是步履维艰啊。

    “启禀陛下,试枪开始了。”站在台下的吴凭打断了正在低声交谈的君臣。

    李荩忱这才反应过来。

    他此时在长安城外蓝田大营的校场上,工部的人在紧张忙碌着。

    李荩忱的身边,韦孝宽、梁士彦、李穆等人在一侧,杨素、蒋元逊等人在一侧,大家的注意力也都被校场上手持那些长管和短管的士卒所吸引。

    今天是工部向陛下展示新运到的一批火器。

    火器的稳定性已经通过验收,而建立了流水线生产的大汉工坊在拿到了合格的参数之后自然也就能够进行批量生产。

    这些火器分为长管的,命名为火枪,短管的命名为火铳,实际上也是李荩忱起的名字。

    李荩忱也没有什么恶趣味去起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就遵循自己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的认识就好了。

    这些火器已经是成熟的产品,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验收和实验,实际上就是为了给李荩忱表演一下罢了。

    或许说的更准确一些,是为了给韦孝宽等人表演。

    作为汉军将领,蒋元逊等人实际上都是知道有这么一种武器存在的,而韦孝宽等人显然对此并不知情,毕竟工部携带的这些火器在之前的关中之战里也并没有派上用场。

    说来也有些滑稽,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带着骑兵狂奔前去关中,一转关中局势,等到吴凭带着这些火器赶到的时候,关中战场已经不需要火器的支援了。

    所以韦孝宽等人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见识到火器的风采。

    现在大汉又面临着三个方向的敌人,尤其是杨坚重新站起来,甚至还拉扯起来了一支数量不小的军队,李荩忱也更需要给长安的这些将领们吃一颗定心丸。

    当然了火枪和火铳也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因为最新一批的火器已经运到了裴子烈军中,这些天因为下雨的缘故,裴子烈所部迟迟没有出动,一部分原因是要等待拆解大型器械,另一部分也是因为火药并不能派上用场。

    李荩忱既然把火枪和火铳给了裴子烈,自然就是希望他能够利用这些火器给杨坚一个“惊喜”,裴子烈自然不能辜负李荩忱的期望

    同时火器也已经分发到了萧世廉军中,一旦鸿门方向的尉迟顺所部发动进攻,萧世廉也会用火器给他们一个教训。

    这种秘密武器虽然还没有完全流传开来,但是在军中也已经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大家也都在等待着这种耗费了工部多年心血的秘密武器能够发挥威力,不过各级将领自然也都做好了这东西起不到什么效果的心理准备。

    毕竟把战斗的胜利乃至于自己的性命都寄托在一种新型武器上,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自然也不会有人相信一种新武器的出现就可以改变整个战争。

    即使是之前汉军装备的霹雳车,就算是在攻城的时候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破坏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汉军将士前赴后继的向前冲,自然也无济于事。

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 
所以军中对于这种新式武器实际上也没有抱有太多希望。

    当韦孝宽等人看到负责试枪的汉军士卒手中拿着的那一根细细铁管时候,多少也有些不屑。

    这东西论射击应该比不上弩箭,论劈杀又比不上长枪,有什么用?

    “准备!”吴凭却看上去信心十足,“放!”

    “砰砰砰!”

    一时间校场上硝烟四起。

    火枪沉闷的声音一下一下敲击着人们的心。

    韦孝宽、李穆等人都霍然站了起来。

    他们看到远处的一排稻草人像是被撕扯过一样,稻草四散开来,稻草人的身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洞,稻草纷纷扬扬撒了一地。

    这些稻草人都披了衣甲,可是显然无论是普通的皮甲还是轻薄一些的铠甲都没有对这火枪发射出去的铅弹起到任何的阻拦作用,也就只有厚重的铁甲才有一点儿效果,不过衣甲上也出现了深深的坑洞。

    他们无法想象如果站在那个地方是人的话又会是什么样子。

    即使是插在地上的稻草人也会被铅弹直接撞飞,更不要说只是站在那里的人,而衣甲加上稻草这种绝对能够承接箭矢的装备完全挡不住铅弹的贯穿。

    刹那间他们似乎已经意识到,一场关于战争的变革应该已经开始了,这所谓的火器,远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韦孝宽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还弥漫着没有散去的硝烟的味道,刚刚发明出来的火枪当然不能指望它的火药质量能够好到哪里去,工部虽然还在改进,但是这也毕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缓慢过程。

    而韦孝宽似乎并不觉得这种味道难闻,甚至还有一些享受。

    从空气中,他闻到了战争和杀戮的味道。

    “装填!”此时场上吴凭已经再一次下令。

    汉军现在所装备的火枪和火铳当然都还是最简单的前装式,不过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卒还是很快完成了装填,毕竟有李荩忱在背后指挥,无论是火药还是铅弹,生产出来的质量都已经非常高,所以只要遵守操作典则,自然就不会出问题。

    “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