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整编这件事是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的,这个时候也不过就是把细节再敲定一下。

    赵绚和张威也松了一口气,他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坐在上位的那位皇帝陛下的气场,这是长安深宫之中的那位荒淫无道的君主根本不可能有的。

    这种让人喘不上气来的沉重压迫,实在是太难受了。

    按照大汉通事馆之前就已经和李穆、韦孝宽等人商量好的,李穆加护国将军,韦孝宽加辅国将军,梁士彦加柱国将军,实际上都类似于李衍的镇国将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衔,但是每个人也都加一方刺史,主要集中在长安北侧沿线州府。

    而这些地方现在还没有完全纳入大汉的掌控之中,尚且有宇文盛和梁睿等人盘踞,不过以现在大汉的军威,扫荡这些地方也是轻而易举的,只是看李荩忱什么时候愿意了,因此这些刺史的头衔也不算虚衔。

    毕竟李荩忱对于先来后到也得划分清界限,李衍走在最前面、也最积极,韦孝宽等人还在派人谈判的时候,李衍就带着扶风和冯翊两座城投降了,所以李荩忱自然不介意给他一个实打实的豳州刺史。但是如果韦孝宽等人也是类似的,那就凸显不出来李衍的功劳了,因此给韦孝宽等人加虚衔和没有实土的刺史也算体现区别。

    不过李穆等人对此倒是并不在意,毕竟李荩忱真正给予实权的都是他们的子嗣,而他们这一把老骨头了,哪里还想着真的能为了一个新生的帝国四处奔走?

    有个虚衔留在京城之中吃着俸禄养老就挺好。

    人活一世,也要满足。

    当然李穆等人并不知道,李荩忱可没有打算让他们这么轻松,还在规划中的几处军事学院可都缺德高望重的山长呢。一个吴明彻可不能被扯开了用,而李穆、韦孝宽这些人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也是后话,现在不过是李荩忱的规划罢了。

    而他们这些人麾下的兵马,成分实际上也已经非常冗杂,大汉只会从中挑选精锐进行整编,归入军中,而其余大多数都是属于被强拉壮丁抓过来的,汉军现在规模已经足够大,并不着急需要这些丁壮们来充数。

    长安城中的禁卫军也会就地解散和整编,归入普通军队。

    到时候军中的司马和主簿们会负责给他们洗脑的。

    现在军中的主簿们已经开始领会到李荩忱把他们安排在这个位置上的意义,军中每天都有学习写字、学习古代忠烈的课堂。

    而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要让每一个士卒都认识到,是李荩忱带给他们这样能够了解自己的过去、看清自己的未来的机会,也是李荩忱给了他们能够学习知识并且脱离贫困的机会,同样也是李荩忱正在带领着他们走向太平盛世。

    不管这些将士们原本都有着怎么样的想法和打算,现在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开始倾向于效忠陛下、效忠大汉,这样李荩忱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他想要的并不是一支只是吃兵粮的军队,一支有奶就是娘的军队,而是追随自己、效忠于大汉的军队。

    换句话说,李荩忱正在努力重新塑造三百年来已经逐渐在这一片土地上丢失掉的忠诚和信仰,把曾经属于汉家将士的勇气、忠诚和无畏重新展现在自己儿郎的身上。

    曾经的汉军将士可以为了维护大汉的荣耀而远征大漠,可以十三个人困守孤城死不退让,可是三十六名骑兵就有胆量纵横西域······而现在经过三百年的乱世,这些民族的认同感、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感似乎都消散无影,否则李荩忱也不会下这样的功夫。

    他不需要属于哪个人的军队,而是需要属于这个王朝的军队。

    因此他也不会允许韦孝宽和李穆等人带着军队独立于大汉的体系之外。

    所以整编是必然的,也是韦孝宽和李穆等人没有办法拒绝的。

    显然这两个老狐狸也都明白这样的道理。

    整编这件事在双方已经形成共识的条件下很容易就谈妥了。而话题自然而然的又重新回来。

    这一次赵绚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模样,或许是因为在商量好了军队的去向之后,他也没有了继续为了宇文家的利益争执一下的欲望,毕竟李荩忱给他们这些人安排的职位可都不算差,尤其是可以看出来李荩忱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需求。

    比如张威和赵达等人,显然都已经厌倦了战争,所以全部都安排到大汉腹地守城,最多负责一些粮草的转运和地方剿匪、而对于赵绚这样还有一腔热血无处泼洒的年轻人,李荩忱也不客气,赵绚被安排到了武威,担任敦煌将军,只是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李荩忱想要他做什么。

    西域,不仅仅有黄沙大漠,还有汉家男儿的理想。赵绚早就已经受够了长安城的政治斗争,向往着黄沙百战的拼杀,所以对于这个安排他自然是非常满意,更不要说现在守在武威的长孙晟,也算是赵绚认识的年轻一辈中比较熟悉的,能够和长孙晟并肩作战他也愿意。

    李荩忱的安排可以说已经满足了赵绚和张威等人的需求,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不愿意再为宇文家争取什么。之前他们把住宇文家,准确说是宇文赟的处置方法不放,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未来。毕竟李荩忱对宇文赟仁慈,自然也就会对他们委以重任,反之亦然。

第一三七四章 蓝田受降() 
不过从现在来看,李荩忱显然并不介意对这些北周将领们,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将领们委以重任对于诸如李穆和韦孝宽这样的老狐狸,李荩忱还是要保持警惕的,毕竟李荩忱自问要是玩心计的话,自己应该不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所以还是把他们放在位高却没有实权的位置上当一个吉祥物比较合适。

    对于这样的未来,韦孝宽等人应该也早有预料,甚至已经比他们预料之中的还要好了。

    现在赵绚他们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宇文又被这么样他们已经并不在乎了,因此双方简单讨论了一下,各退一步,李荩忱保证宇文的性命无虞,全韦孝宽等人的忠义之名,就可以了。

    说来也有些滑稽,这本来也是李荩忱这边和韦孝宽那边都制定出来的底线,所以双方对于这样的处置方法都能接受。

    伸手掀开营帐的帷幕,迎面而来的风里带着初秋的气息,让赵绚深深呼了一口气。

    这一场从开春一直持续到夏末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不过逐鹿天下的战争,却还没有结束。

    张威看向身边的赵绚,两个人都如释重负。

    他们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李穆和韦孝宽交代的任务,并且也知道了自己的未来。

    未来可期,在这乱世之中,本来不就是一种幸福么?

    至于长安城之中的那位皇帝陛下,谁在乎呢?

    大汉新元元年八月初三。

    关中原野上,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炎热的夏天似乎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开。

    戒备森严的蓝田大营,今天却敞开了大门。

    营寨上的青色旗帜已经全部被象征大汉的赤色旗帜所取代,也代表这座曾经驻扎着北周赖以纵横北方的百战之军的营寨、这个北周王朝的军事力量核心所在,正式向李荩忱、向汉军敞开。

    上午,李荩忱率军下白鹿原,渡过蓝川,于正午时分抵达蓝田。

    韦孝宽和梁士彦率领蓝田大营全部将校跪迎大汉天子。

    “臣韦孝宽(梁士彦),叩见吾皇!”

    看着两个拜倒的老将,李荩忱有一种难言的感觉。

    韦孝宽也好,梁士彦也罢,曾经都是南方王朝的敌人,在场的很多汉军将领都和他们交过手,甚至还有血仇在身,而今天也终于可以宣告这一场双方持续了数十年乃至于三百年的乱世纠纷,终于落下了帷幕。

    相逢一笑泯恩仇,哪里是那么容易?

    多少将士埋骨,多少鲜血流干。

    李荩忱眯了眯眼,并没有着急去搀扶,他需要让韦孝宽等人感受到自己的威严在,也需要给黄玩、鲁广达这些汉军将领们以宽慰。

    等到负责提前过来接洽的杨素迎上前,李荩忱方才施施然翻身下马,上前两步伸手搀扶韦孝宽和梁士彦:“两位老将军审时度势、弃暗投明,是朕之幸也,也是百姓将士之幸也!”

    “臣斗胆以抗天威,心中惴惴,陛下之赞,愧不敢当。”韦孝宽急忙说道。

    他和李荩忱之间可从来没有什么恩情在,双方只有实打实的血仇,甚至韦孝宽的儿子都战死在当初的剑门关之战中。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他也不会跪在这里请求李荩忱的容纳。

    不过李荩忱应该并没有要和他们算账的意思。

    而梁士彦见李荩忱的心情似乎还不错,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要说血仇,他手里沾着的南方将士的血也不少。

    李荩忱只是在马上等了一会儿就下来搀扶他们,已经说明李荩忱非常给面子了。

    “天下风云出我辈,这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总有不服王化的人,”李荩忱伸手抓住韦孝宽的手腕,哈哈大笑着向前走,“老将军能够最后认清这一点,朕就已经很知足了。”

    韦孝宽怔了一下,不由得苦笑一声。

    自己终究还是屈从于时代的潮流了。

    而李荩忱隐含的意思自然也很明白,现在他所代表的就是正统和王化,服从于王化的自然就是大汉子民,可是如果还想着犯上作乱,那可就别怪李荩忱不客气了。

    首先这王化,本来就是一个对偏远少数民族和割据势力用的词语,以中央王朝的天子为天子,自然其余想要和中央王朝斗争的就是不服王化。现在李荩忱受命于天,手握传国玉玺,身后还有九州之中三分之二的土地,也的确可以对剩下的敌人用“王化”这个词。

    而王化的背后又是人头滚滚啊。

    熟读史书的韦孝宽当然明白,李荩忱接下来对于剩下的对手肯定不会手下留情。

    “今日就请陛下在蓝田休息一夜,明日入长安城。”韦孝宽岔开了话题。

    显然长安对李荩忱的吸引力也不小,当即李荩忱微微颔首:“长安城那边朕已经派萧卿家去了,情况如何?”

    跟在李荩忱身边的黄琦急忙说道:“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都已经先入了长安城,负责和李老将军交接城防的事情。”

    黄琦作为文官,是跟着陈智深的大部队赶过来的,只不过即使是如此,一路上舟车劳顿,再加上刚才跟着李荩忱一路策马奔驰,已然是两腿打颤,不过蓝田受降这样光荣的时刻,黄琦作为李荩忱的秘书监、不折不扣的贴身小跟班,当然是不能允许自己不在场的。

    李荩忱微微颔首:“华阴那边如何?”

    “尉迟迥想要趁机向前出击,不过车骑将军已经命令征西将军率军挺进到冯翊,并且命安东将军韩擒虎率军从豳州向东南,威慑尉迟迥的侧翼。”杨素负责接洽蓝田受降的事,所以太尉府这边是唐中负责主持。

    “豳州的北侧还有宇文盛和梁睿两股力量,所以韩擒虎不能轻动。”李荩忱径直说道,“令陈智深所部即刻北上,驻扎灞上,和尉迟迥对峙,没有朕的命令不可擅起战端!”

    “诺!”

    而李荩忱转头看向韦孝宽和梁士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