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罢了。

    归根结底,大家可以剑拔弩张、可以互相算计,但是生意还是要做的,赚钱的事情谁都不会拧着脖子不干,尤其是南北贸易之间可是有巨大的利润在的,这也要归结于南方和北方之间常年的隔绝,导致很多商品的垄断,诸如北方需要南方的丝绸、茶叶,南方也需要北方的马匹和粮食一类。

    而商人往来南北之间,是有巨大的利润在的,商人有利润,那朝廷就有税收,所以大家一起有钱赚岂不妙哉?

    因此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现在大汉和宇文宪之间不打算直接动手,那么就需要有一纸合约出来以让商人们继续能够往来南北。但是这一纸合约归根结底也只是为了让老百姓放心,真的到了不想遵守的时候,拿去擦屁股都可以。

    萧世廉可不能寄希望于宇文宪会遵守合约,南阳这种一等一的战略枢纽之地,连接着大汉的腹心地带和武关前线,可万万不能有失。

    这也是为什么萧世廉宁肯放弃集中兵力和杨坚决战,也要先分兵把守南阳一线。

    当然了李荩忱也大概能揣摩到萧世廉这个家伙心中的小九九。

    这种灭国之战,萧世廉当然不能太积极,尤其是当李荩忱在身后的时候。肯定要等陛下赶到前线之后,给陛下一个展现英姿的机会。实际上李荩忱作为大汉的皇帝,需不需要指挥战斗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他站在那里,大汉军队的士气就已经无可撼动。

    很多时候士气就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

    当然了,李荩忱作为皇帝,在这等灭国之战的紧要关头,也是需要站出来刷一刷存在感的。

    萧世廉与其说是不敢直接和杨坚的骑兵正面交锋,倒不如说是在等李荩忱赶到。

    “随驾兵马有三万,再加上荆襄抽调三万兵马,已然足够”李荩忱沉声说道,正当他打算下令,李平匆匆的脚步声将他的声音打断:

    “陛下,征东将军到了。”

    杨素和唐中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倒是说曹操曹操到。

    “宣!”李荩忱眉毛一挑,陈智深这家伙动作倒也不慢。

    几乎在李荩忱到达江陵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北上关中、御驾亲征的决定,而随驾的蒋元逊麾下总共就只有两万卫军,再加上侍卫亲军和羽林骑等林林总总的,也就是三万。就算是再加上萧世廉的兵马,也就只能凑够八九万罢了,而要知道杨坚的兵马数量应该也在六七万左右。

    杨素他们就算是脑袋抽风了,也不可能让李荩忱去面对这样双方兵力几乎相等的局面。皇帝御驾亲征,讲究的就是一个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兵力上的优势是最重要的。

    当初宇文邕北上五路讨伐突厥的时候,整个北周全国动员,二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拔,形成十拿九稳的局面,才配得上皇帝陛下御驾亲征的威名。

    所以杨素很果断的请调荆襄守军。现在荆襄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后方了,而李荩忱把陈智深连带五万兵马放在江陵,就是作为最后的预备队。一旦北方战局崩溃,陈智深就要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而现在北方战局崩溃的可能几乎没有了,李荩忱自然就可以抽调一部分兵马北上。作为主帅,陈智深自然也不会、更不愿意缺席。

    大汉平定江南之后,陈智深就转而入东南一路扫荡到岭南,最终和李询他们配合平定南方。作为当初李荩忱麾下最敢打敢冲的猛将,他却没有机会参与到北伐的大业之中,自然心中郁闷。后来李荩忱调他前往江陵,才算是给了他距离北方更进一步的机会。

    但是江陵毕竟不是南阳,更不是长安和洛阳,陈智深就像是一头猛虎,只能等待着北方战事吃紧才能有用武之地。

    而如今李荩忱御驾亲征,他这头猛虎自然也就到了出柙的时候!

    当李荩忱向陈智深下达命令之后,陈智深也是马不停蹄的整顿队伍、挑选精锐,李荩忱这才到襄阳没有两天,他竟然也带着兵马赶到了,求战之心不言而喻。

    “臣参见陛下!”陈智深走上大堂,甫一见到李荩忱,便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单膝跪地行礼。

    而李荩忱上前搀扶起来陈智深,大笑道:“朕的虎将,年余未见,可是依旧虎虎生威啊!”

    陈智深急忙一拱手:“陛下谬赞,臣惭愧。”

    “让你这头老虎蹲在笼子里时间太长了,是不是怨恨朕?”李荩忱打趣道。

    “臣不敢,”陈智深被李荩忱这么一说,涨的脸颊通红,“臣以陛下之犬狼自诩,陛下令臣守家,则臣为陛下守家;陛下令臣杀敌,则臣为陛下杀敌!”

    “好,好!”李荩忱拍了拍陈智深的肩膀,“不过你是朕的猛虎,可不是犬狼之辈可以相比!”

    陈智深急忙一拱手以示对陛下的感谢。

    “来,这些随驾同僚们,你可能还不认识吧,朕引见一下。”

    李荩忱又带着陈智深环顾一周,而杨素等人急忙和陈智深见礼。杨素、吴凭和唐中几个陈智深还是见过的,主要是剩下的太尉府的年轻人们,这些主要都是李荩忱入了建康府后提拔起来的,陈智深自然并不熟悉。

    看着李荩忱身边的这些随驾官员,陈智深心里也大略有数,这些人主要也都是各个世家出来的,毕竟现在大汉也不可能抛掉世家独自培养人才,诸如书院等等都不过是还刚刚起步罢了,一切都需要时间。而这些人之中,北方世家出来的人明显增多了,尤其是还有杨素这个重要人物站在旁边。

    说明李荩忱为了这次北上也是做了充足准备的,而且北方世家也在借此机会争取翻身。

    

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 
同时这也说明陛下和江南士族之间的矛盾应该真的存在······否则江南士族的子弟应该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才对。

    虽然身在外地,但是陈智深还是多少听到一些京城之中的风言风语的。陛下推行学院和考试制度,显然也直接触犯到了江南世家的利益,如果不是顾野王等人的默许,恐怕会酿成直接的冲突。

    而作为李荩忱不折不扣的亲信将领,元从派系仅次于萧世廉和裴子烈的存在,陈智深也不可能对这些风言风语无动于衷。

    以萧、裴和陈智深、曹忠四人为核心的元从派系是追随李荩忱最早的一批人,也是现在大汉的擎天之柱,而他们自然也要随时做好继续为陛下赴汤蹈火的准备。

    毕竟他们身上李荩忱左臂右膀的标签已经不可能拿掉了,他们的生命都已经和李荩忱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所以谁敢和李荩忱作对,那自然就是和陈智深作对。

    陈智深本来就是萧摩诃的马夫出身,是不折不扣的黔首百姓,而他萌购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是因为萧摩诃、李荩忱等人的提拔,所以陈智深本身就对于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没有任何一点儿好感,反倒很是厌恶,现在他们竟然还有胆量跳出来和李荩忱作对,那陈智深自然就不会和他们客气。

    陈智深的目光变得凛冽,自然而然让不少没有见过多少刀光血影的年轻人们为之胆颤,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这是长期以来的厮杀凝练成的目光,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这其中弥漫着的杀意。

    而杨素和吴凭等人也是微微皱眉。

    他们可不想成为陈智深的敌人。

    现在朝廷上看上去是江南、北方和巴蜀三个派系来往争权夺利,但是实际上真正看清楚局势的人都明白,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实际上应该是元从派系,他们垄断着军队以及白袍、羽林骑等令人为之生畏的明暗密谍组织,同时他们对于李荩忱的忠诚是百分百的。虽然他们的人数不多,但是也正是他们的存在,维持着朝廷的平衡,也是李荩忱一直能够凌驾于任何一个世家之上的真正本钱。

    实际上从当初的东吴开始,江南世家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虽然这个团体之中的掌权者历经轮换,但是他们控制朝廷甚至皇帝的手段都是如出一辙的。枭雄人物,诸如东吴大帝孙权和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或许能够从中找到制衡的办法,从而维持自己的威望和权力,但是这种制衡终究是一种皇室和世家之间的妥协,皇帝终究还是不可能独立于世家而存在。

    但是现在李荩忱不一样,他有军队在手,这是让他能够打天下的力量,同时又开始通过逐渐铺开的学院开始培养忠诚于自己、忠诚于大汉,而不是任何一个世家的治国理政的人才,最终他自然就可以彻底摆脱世家对皇权的影响,世家变成贵族,皇帝则会在完全掌控了人才的升迁变动之后成为真正的皇帝。

    李荩忱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了,这已然是不可逆转的局势,就和这天下大势一样。

    有一些人看清楚了这样的局势,所以他们不管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想法,都只能顺流而下,所以顾野王他们明知道追随着李荩忱有可能真的会把“世家”这种东西丢到废纸堆里去,但是他们也无从选择。

    自然也有一些人就算是看清楚了这样的局势,也想要垂死挣扎一下,可是李荩忱已经让其中最蠢蠢欲动的一部分变成了大殿上还在流血的首级,剩下的一部分现在应该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杨素也好,吴凭和唐中等人也罢,他们自然都要努力去做第一种人。而作为李荩忱亲信的陈智深,是他们绝对不能得罪的对象。

    李荩忱真正的左臂右膀虽然不多,但是一个又一个都是能打的。

    至于站在另一侧的老将蒋元逊,对此倒是并不怎么感兴趣。他也算得上南朝元老了,陈智深还是个马夫的时候,蒋元逊就在执掌京城卫军。

    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是资格是足够的,而且当初李荩忱前往建康府面圣的时候他就和李荩忱“暗通曲款”,也算是从龙早的人,对于陈智深倒也不感冒。实际上都已经到了他这个地位的人了,能上一步自然更好,就算是不向上也就那样了。

    “有爱卿在,朕平关中,指日可待。”李荩忱的心情不错,“杨卿家,且说说你们太尉府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陛下,征东将军,”杨素很聪明的在李荩忱的称呼后面又加上了对陈智深的称呼,“以微臣看来,接下来的关中之战并不仅仅是一场战斗。这将会有两个很重要的阶段,一个是最终拿下长安,而一个就是和宇文宪争夺长安以东甚至一直到洛阳的广大地域,把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彻底纳入我们的掌控之中。”

    “可是一旦和宇文宪开战的话,会不会意味着全面的战争?”李荩忱紧接着问道。

    现在的大汉的确没有资本开始一场全面的战争,全国上下已经因为连绵的征战而很难大口恢复元气,若是再把整个两淮到西北的广大区域都卷入战火之中,李荩忱恐怕少不得要被带上“穷兵黩武”的帽子了。

    要知道历史上杨坚一统北方之后,也休息了几年才开始南下的,尽管当时的隋朝乃至于北周都已经有了灭了南陈的实力,但是杨坚显然想让这场灭国之战更加顺利、一气呵成,同时也让久经战乱的北方有几年调理的机会。

    而在这个时代,自从北周灭北齐之后,战火一日都未曾停息,也是到了休息一下的时候了。

    “太尉府上下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