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宇文述,真能添麻烦。”牛弘无奈的说道。

    早知道刚才就不这么轻易的把他放跑了。

    而韩擒虎倒是很有兴趣的问道:“那你是怎么从敌人的嘴里掏出来这么重要的真相的呢?”

    李靖当即笑眯眯的说道:“我告诉他如果他不说的话,就没有办法保证他家人的安全。这家伙是南阳的,现在家眷都在我们的手中。”

    韩擒虎和牛弘交换了一个眼神,背后一阵发凉。

    这小子显然根本就没有打算和别人好好讲道理。

    而韩擒虎翻身下马,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很好。”

    “可是舅舅,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继续前进吗?”

    “没错,我们必须尽快拿下西北地郡,沿着泾水直插萧关。”韩擒虎果断的说道。

    已经在豳州耽误了不少时间,就算是负责断后的侯秘和于玺他们应该也没有办法一直把时间拖下去,所以还是要做好有可能会直接和梁睿在西北地郡或者泾水岸边遭遇的可能,并且背后还有可能会有李衍的追兵。

    同时大军携带的粮草辎重也只能够支撑半个月用,一旦从岐州到豳州这脆弱的粮道被李衍斩断了,那么韩擒虎就必须要速战速决了。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想到这里,韩擒虎恨不得派人去追杀宇文述。

    这家伙真能捣乱。

    不过好在他走得匆忙,终究还是把豳州的仓库原封不动的留给了汉军,这里面的粮草数量虽然还没有清点,但是应该也有足够支撑大军十天以上的数量,如此算来留给韩擒虎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留下来前锋和左翼收拾战场,其余后队变前队,继续向前挺近。”韩擒虎当即下令。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同样的话,远在千里之外的萧摩诃也说了出来。

    关中之战的局势就摆在舆图上,汉军东路军现在依然被堵在武关显然无论是李荩忱还是萧世廉都低估了武关的坚硬程度以及贺若弼死守武关的决心。而汉军的西路军倒是进展还算顺利,只不过之后能不能完成这个迂回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他们的侧翼依然存在着李衍这个不小的威胁。

    而关中的另外两个方向,潼关的大战还在继续,尉迟迥显然不打算放弃对潼关的进攻,不过宇文宪也察觉到了李荩忱进展快速的威胁,一旦李荩忱先一步杀入武关,那么顿兵潼关城下的尉迟迥显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抢占关中更多的土地。所以宇文宪很果断的调集晋阳的兵马南下,准备重新拿下蒲州。

    这个时候,北周双方去年北上进攻突厥之后获得的好处也就显露出来了,杨坚这边有了河套这个坚固的后方,终于凑出来一支人数不少的骑兵,正是依靠这一支骑兵,杨坚方才突破蒲坂,一举攻下蒲州。

    而宇文宪这边获得的好处自然就更不用多说,突厥人远走漠北,宇文宪在晋阳的绝大部分鲜卑骑兵就能南下,这也将成为宇文宪进攻蒲州的前锋。

    双方注定还会在潼关到蒲州一线爆发大战,尤其是宇文宪已经在河北打造战船,不见得不会派遣水师沿着大河北上进攻关中。北方的水师虽然和南方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但是和几乎没有什么水师根底的关中杨坚那边相比,终究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当然了,宇文宪这一支水师应该也不是为了对付杨坚训练的,他专门仿照当年曹操训练水师的方式,在邺城的玄武池之中训练水师,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不过从现在的局势来看,这一支水师应该也是为了防止南方水师会在之后注定也会爆发的淮水之战中称雄称霸。

    不过如果宇文宪知道,李荩忱的作战目标实际还有海上,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如今摆在眼前的就是,李荩忱和宇文宪都在向关中冲击,就要看谁能够先一步达成目标了,毕竟现在在关中占据优势,之后自然也就能够在争霸天下之中占据上风。

    “萧世廉到底还有多久才能拿下武关?”李荩忱问出了现在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为了帮助西北军南下扫清障碍,韩擒虎已经率军绕道进攻豳州和萧关。并且就算是韩擒虎不做这个,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李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 
并且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韩擒虎也好,李荩忱也罢,都考虑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首当其冲”的危险。

    从现在关中的局面来看,杨坚真的可以称得上四面楚歌,尤其是杨坚从蒲州回到关中,更是似乎放弃了自己最后一线求生存的机会。一旦并州总管、陈王宇文纯的鲜卑骑兵从晋阳压下来,蒲州守军就算是能够守住城池,却也丧失了最后向外突围或者扩展地盘的机会。

    蒲州已然成为一座大河北岸的孤城,更不要说潼关、武关和扶风外都是敌人。

    所以现在杨坚想要求生,也就只能尽最大可能选择威胁最大的一路敌人击破,至少这样也可以提高长安城中的士气、振奋民心,而威胁最大的敌人自然也就是距离长安城最近的敌人。因此李荩忱一直在尽量规避成为杨坚的首要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韩擒虎提出来如此危险的迂回战术,李荩忱也并没有反对,因为从战略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可以有效地避免杨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衍镇守扶风多年,显然已经做好了依托扶风坚守的万全准备——这也是为什么李衍不想离开扶风,贸然去救援岐州的原因之一,毕竟可以把敌人拉到自己熟悉的战场上作战,那么自己自然就没有必要冒风险,当然了最后政治上的压力还是胜过了战术上的安排,也使得李衍丢了两万兵马。

    但是只要汉军不进攻扶风,李衍的扶风防线至少在面子上还是固若金汤的。

    因此就目前来看,杨坚最大的威胁依旧还是来自距离关中同样不远的潼关。因为扶风还能守,可是如果潼关被攻破了,背后可就是长安城下了。再加上长期以来杨坚和宇文宪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双方之间积攒了大量的仇恨,因此战胜宇文宪的优先级自然就在前面。

    但是杨坚和宇文宪打的如火如荼,不代表汉军就只能在旁边看热闹,李荩忱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武关,只要能够拿下武关,就算是北周还能够在上洛组织起来一层防御又有什么用,上洛那一个小城俨然比不上武关。

    在大汉强大的攻城力量面前,上洛不过就是一层薄纸罢了。

    “根据昨天骠骑将军送过来的战报,现在武关城中同样是人心浮动,长此以往,少则十天,多则半月,必然可以突破武关。”杨素急忙开口说道,萧世廉是萧摩诃的儿子,为了避嫌,萧摩诃自然很聪明的不再掺和这件事,免得到时候大家都尴尬。

    李荩忱冷声说道:“现在都已经四月中了,再过半个月就入了五月,等再拿下上洛岂不是就要到六月了?”

    六月就是夏收的季节了,这一支大军七八万人在外面,将会严重影响作为兵员来源地的襄樊等处的夏收。当然了如果汉军真的可以拿下上洛,倒是可以就近收割武关道上的粮食,这里背靠秦岭,面向渭水,也是出了名的膏腴之地。

    在先秦时期,此处被称为八百里商於之地,也是商君商鞅的封地所在,楚国曾经长期觊觎这一片土地,乃至于被张仪耍的团团转。

    但是这里毕竟是经历了战乱,而且时间拖得再久一些保不齐杨坚也会派兵抢收,所以李荩忱不能寄希望于能够获得全部的商於之地的粮食,因此这一场大战更不能拖到六月。

    这也是大家都意识到时间紧迫的另一层原因。

    粮食,这是维系征战乃至于国运的根本啊。

    杨素看向萧摩诃,陛下都已经说出这样的话了,那剩下的就不是杨素能够承担的了。萧摩诃当即吸了一口凉气:“陛下,臣会以八百里加急告知骠骑将军,责令其在五天之内拿下武关。”

    “不,几天拿下武关朕不管,朕要的是在五月中之前拿下整个武关道,要把兵锋推进到上洛,直指蓝田!”李荩忱果断的说道。

    萧摩诃和杨素同时拱手应是。

    而李荩忱的目光紧接着落在顾野王的身上:“顾卿家,务必要确保粮食能够有序运送到位,六月之前,朕会结束关中之战。”

    顾野王当即站出来:“老臣会竭尽全力。”

    现在顾野王已经完全走到了江南世家的对立面,所以除了紧跟着李荩忱之外早就别无选择。

    而李荩忱紧接着环顾一周,淡淡说道:“朕知道诸位臣工为大汉之崛起操劳有加,朕有诸位臣工之攘助,也颇为荣幸。”

    “臣等不敢。”无论文武,不知道李荩忱为什么会突然说出来这样一番话,急忙谦恭回答。

    李荩忱话锋一转:“但是朕也听闻到了一些风声,只希望这些风声是为了挑拨我大汉君臣而传出来的,不是真的。不过也希望诸位臣工能够洁身自好,朕所求的是为万世开太平,并且在这条道路上朕绝对不会后悔,如果哪一位卿家觉得对此有所异议,尽管可以提出来,朕既然志在结束这华夏三百年的乱世,也不会容不下一点儿反对之词,但是如果谁有胆量在背后搞一些偷鸡摸狗的小动作,就勿怪朕下手不留情面!殷鉴不远,诸位卿家好自为之。”

    李荩忱这话说出来,朝堂上的臣子们顿时神情大变,甚至还有的人已经在偷偷看向沈君高等几个出身江南世家的臣子。

    这风声他们又何尝没有听到过,陛下就差指名道姓的直接把人点出来了。

    沈君高的脸上也是一阵红一阵白,长期以来他都是掩耳盗铃一样安慰自己,认为李荩忱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北方,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这一点儿小动作,可是现在李荩忱几乎就是在指着鼻子告诉他,你再不收敛一点儿的话,就要小心脑袋了。

    殷鉴未远,什么“鉴”?

    可不就是正旦大典上的那些脑袋么?

    沈君高打了一个寒颤。

    沈家的荣耀,还是个人的性命······

    一切似乎都变得难以权衡。

    李荩忱已经宣布退朝,百官神情凝重着缓步告退,而李荩忱似乎并不想多停留,不等百官退下就已经先行离开。

    陛下的愤怒已经毋庸多言。

    天子之怒,怎能不让人心生畏惧?

    1秒记住爱尚:。

第一三零八章 军心溃() 
李荩忱不是喜欢生气的人,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好声好气的和下面的臣子们说话,一些事情也是以商讨为主,而不是专断独行的直接下命令。

    可是越是这样的人,一旦真的生气了那后果就往往很严重。

    李荩忱这一次没有说出来具体的名字,但是想来大家都心知肚明。陛下这一次只是警告,下一次很有可能就是直接动手了。

    李荩忱一走,大殿上的群臣心中也算轻轻松了一口气,三三两两的退去。而以沈君高为首的几个江南世家出身的臣子还站在那里,双腿发抖,汗出如浆。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点儿小心思竟然会被李荩忱在最后毫不留情的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