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过这种感受了?以至于甚至就连自己都拘泥于之前制定的“抢地盘”的政策之中,如果不是今天杨素一语惊醒梦中人,李荩忱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带着大汉一步一步走到什么地方。

    一个人如果没有最终的奋斗目标,那么最后只会愈发沉沦,并且安于现状,当真正的挑战来临的时候,他方才发现他之前虚度了太多光阴,而对手已经强大到他根本无法战胜。

    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实际上也一样,当初的大汉之所以能够强盛,就是因为经过文景之治的隐忍,最终在汉武帝时期一举击败了匈奴这个最大的敌人,以至于最后“独汉以强亡”,竟然因为没有敌人、意识不到北方的威胁而从内部分裂,引来五胡乱华的悲剧、

    而对于宋代亦是如此,长期以来宋朝和辽国的拉锯,导致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女真这个强大敌人的崛起,以至于靖康之耻成为汉族千百年来都难以洗雪的耻辱。

    因此李荩忱害怕自己会看不清未来,又害怕自己的脚步太快导致整个王朝因为快速的变革而分崩离析。

    “走,朕去金陵书院逛逛。”李荩忱沉声说道。

    金陵书院现在已经开始招收学生,李荩忱也想去看看能够参加考试和通过考试的都是什么人。毕竟之后大汉真正的栋梁都是要从金陵书院之中培育出来的。

    虽然上一次萧琮父子信誓旦旦说了要采取更加公平的选贤举能的方式,不过李荩忱终归是不太放心。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放心萧氏父子的忠诚——人都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应该怎么抉择他们心里肯定已经清楚——而是因为他担心人的思维和想法毕竟会受限制于时代、

    李荩忱没有直接采取科举制,而是用先设置书院的方式来进行试验和培养一部分人才,一来是因为对改革动作太快的担忧,二来也是因为李荩忱想要通过试点的方式来测试一些本来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否也有通用性。

    之前李荩忱在成都、在湘州,都是步履匆匆,所以成都书院也好、岳麓书院也罢,都只能按照古老的方式进行,但是这金陵书院就在李荩忱的眼皮子底下,所以李荩忱不可能也依旧放任不管。

    相比于上一次李荩忱前来金陵书院,书院无疑热闹了很多,山路上络绎不绝的都是头戴纶巾的年轻人,其中一些还在讨论着什么。李荩忱同样也是一身普普通通的士子衣衫,就算是加上身后的两名便衣打扮的护卫,也就看上去不过是哪个稍微有些闲钱的富家子弟,在这山路上并不显眼。

    “公子,刚才过去的是徐家的小公子,另外属下还看到了顾家的小公子。”李平压低声音说道。

    作为李荩忱的侍卫总管,李平当然对于建康府之中这各色人等了如指掌,如果说羽林骑和白袍是李荩忱手中的明枪暗箭,那么侍卫亲军无疑就是最坚固的那面盾牌。

    “看来还是挺热闹的。”李荩忱笑道,顾野王和徐陵都让家族之中的直系子弟前来,已经给足了面子。

    当然了换句话说,他们也想要知道李荩忱到底打算怎么办这个金陵书院。

    走了不远便是书院已经修葺过的山门。

    站在山门外迎宾的几名书院之中的先生一眼看见了李荩忱。

    。

第一二一七章 入门三考() 
再一看李荩忱身着便衣,他们顿时也知道这位一向随和的陛下十有八九又是白鱼龙服、微服私访,所以一时间有些尴尬,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行礼。而李平眼疾手快,上前一步:“一切如平常即可。”

    而李荩忱先笑着拱了拱手:“诸位良久不见!”

    “公子别来无恙!”几名先生稍微有些不自然。而其中一人当即出来引着李荩忱便要入书院,李荩忱却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

    “你们忙你们的便是,某随便逛逛。”

    书院门前已经站着很多人,那几名先生刚想要说什么,却不料李荩忱径直钻入了人群之中,转眼哪里还有影子?

    “这,这可怎么是好!”一名先生忍不住跺脚说道,“咱们要不抓紧叫人找找?”

    “且慢,”另一名先生伸手拦住他,“陛下的举动,岂是你我凡夫俗子能够揣测到的?既然陛下有自己的打算,那你我最好还是不要横加阻拦。”

    “也罢,但是可得抓紧和山长说一声,怎么安排还得让山长去决定,我们也不好做主。”

    而另外一边,李荩忱看着正在排队的士子们,不由好奇的扯着其中一人问道:“借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那士子把他上下打量一番,笑着说道:“兄台,你是刚来吧,要是刚来的话,克的到后面排队,你且看,我后面少说也得有三四十人呢,怎么都得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想先清楚进去之后都要做什么,否则这心里不也没数么。”李荩忱一笑。

    那士子的脾气似乎也不错,伸手指了指书院的大门说道:“进了门留下名字和籍贯,就算是报上名了,之后就可以参加书院的考试,能够过了入门三考的,方能成为金陵书院的学生。”

    “入门三考?”李荩忱眉毛一挑,“倒是挺有意思,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个考核法子?”

    “说来也是好玩,这首先呢,你要先阐述你为什么要报考金陵书院,还要列举出来自己能够背诵的诗词经典,而或者看过的任何书籍,能够阐述其中的大致内容,然后负责考核你的先生会针对这个询问一些问题,来看你是真是假。”那士子显然在来之前就已经了解的透彻,当即侃侃而谈,旁边的人也都看了过来,“这其次呢,会把你和前后四五个人分在一起,让你们‘坐而论道’,针对一个话题甚至一句古代圣贤所言,来阐述一下是对是错,看看谁能说服谁。”

    顿了一下,那士子摆了摆手:“最后自然就是一人领一个题目现场写作,无需字数太多,考察的就是你的文章功底,这也算唯一一个尚且在预料之中的吧。”

    “这前两个到底是什么来头,还真没听说过还能这么选吧人才。”有一个富家公子忍不住抱怨道,十有八九是被家里的长辈催促着甚至逼迫着来的,老大的不情愿。

    “这你就不懂了吧,据说成都书院和岳麓书院也都是这么选人的。”旁边一名士子说道,看他的衣衫打扮应该家庭条件并不好,“孔圣人不是说过么,有教无类,现在朝廷要做的,可不就是有教无类么。现在这里还只是招收咱们这些多少看过书、认识字的,好像明天还打算招收那些没什么文化的穷苦人家。”

    “一群下里巴人,也能够培养成栋梁之才?”富家子弟冷哼一声。

    “兄台此言差矣,当今朝堂之上,起于寒门者也不在少数。更不要说当今圣上,更是起于草莽,谁知道茫茫红尘之中就没有可用之才?”又一人站出来说道。

    “可是十个里面恐怕少不得七八个都是无用的家伙。”

    “那怎么能算没有?”

    “世家纨绔难道就好到哪里去了吗?”

    一时间一群人竟然要吵起来的样子,而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人被分开,萧琮从人群中挤出来,大声喝道:“所有考生,保持肃静!”

    “求学之地,保持肃静!”跟着来的学院护丁们也大声喊道,这些护丁都是军中退下来的老弱病残,能够在换的这样的一份工作本身也是朝廷对他们的照顾,所以他们干起活来也是分外卖力。

    而萧琮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之中的李荩忱,他的心脏都差点了停下来,这个时候一名先生也气喘吁吁地过来,显然他是去告诉萧琮这个消息,只不过还是晚了一步。

    萧琮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的这位“小舅子”在这里挑事情,当即一咬牙:“臣萧琮参见陛下,臣迎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李荩忱瞪了这个家伙一眼,而周围的士子们惶恐的同时躬身行礼。

    李荩忱伸手脱了一把萧琮,环顾四周,朗声说道:“诸位平身。朕此次身着便衣前来,便是希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这书院盛会,也想听一听、看一看。现在看大家都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有自己的见解,朕心甚慰!”

    顿了一下,李荩忱大步走到书院门下:“诸位,朕组建金陵书院,广纳天下贤才,就是为了能够给天下的所有人一个能够发挥其才能、被朝廷所用的机会,这金陵书院是一个你们学习进取的地方,也是一个天下人才交流、天下思想碰撞的地方。朕相信,只要是剧烈的碰撞就会产生革新的火花,而只要有星星之火,便可以成燎原之势!未来的大汉,就需要诸位辅佐朕,掀起这燎原之火,一直燃烧到海天的尽头,九州之内、华夏之壤,都要在我大汉旗帜之下!”

    话音未落,李荩忱深深一拱手:“此为朕拜托诸位。”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萧琮率先大喊道。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无数的士子同时高呼。在这一刻他们从来没有如此热切地感受到朝廷求贤之心,也从来没有如此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和这个王朝、和这一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

    眼前这位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陛下,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现在他需要他们每一个人的鼎力相助,来创造更多的奇迹。

    或许自己也能够通过努力,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1秒记住爱尚:。。

    

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给了希望() 
陪着李荩忱穿过回廊一直走到书院的后面院落,萧琮的脑海中还在一遍一遍回放着刚才在门外的景象。

    萧琮也算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人了,但是今天这样的场面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毕竟在他的理解之中,皇帝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如果皇帝弯腰躬身、把自己的身段放到了尘埃中,那么就很难再称得上是九五之尊、上天之子。

    可是李荩忱展现在萧琮面前的形象,让他觉得自己似乎重新认识到了皇帝这种形象。李荩忱的言行看上去和凡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个笑起来让人没有什么敌意的年轻人,却让萧琮怎么着都不可能把他看作是一个寻常人。

    他能够感受到李荩忱振臂之间一言一行的引导,能够感受到他身上这种向上奋斗的勇气,自然也就更加愿意追随这样的帝王。甚至有的时候萧琮自己都会想,如果自己坐在李荩忱的位置上,是不是也能够如此拿捏分寸,让自己看上去是一位能够带领一个王朝走向全盛的开国雄主,又是一位和英武的邻家兄长没有什么区别的心中偶像。

    俨然现在的李荩忱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拿得起放得下,朝堂上、书院外,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可是人们根本感受不到这种形象切换中间的阻碍,甚至他们并不认为这样的形象切换存在,李荩忱在他们的心中就一直是这样的。

    在萧琮看来,实际上李荩忱能够如此拿捏得住自己的身份,最重要的还是李荩忱给了每个人希望。无论是想要建功立业以求青史留名的,还是单纯的想要家财万贯或者平步青云的,都可以从李荩忱颁布的一项又一项政策之中寻找到上进之道。

    希望,在这乱世之中能够拨开笼罩在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