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整个时代的轨迹都已经被李荩忱改的面目全非,历史上的那些变化和教训在这个时候显然已经不足以作为李荩忱的参考依据了,他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

    “能行么?”李荩忱低声问道,“我们需要给宇文赟什么?”

    “现在对于周人朝廷内部的矛盾和纠葛我们了解的还不算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宇文赟已经想要对杨坚采取动作,若是能够让他们君臣彻底反目,那么自然而然可以引起周人内部的动荡。”陈禹急忙说道,“至于宇文赟想要什么,臣以为还要看他现在缺什么。”

    “兵马。”李荩忱叹息一声。

    历史已经证明,宇文赟这家伙就是一个随性而为的人,而他坐在皇位上自然也就是不折不扣的暴君,所以只要他手中有足够的力量,那么他绝对会按捺不住对杨坚动手。

    可是现在杨坚已经完全通过韦孝宽等人完成了对军队的掌握,诸如曾经执掌兵权的宇文神举等人都已经转为文职,可调动的不过就是自己的亲卫罢了,又要去哪里给宇文赟变出来兵马?

    陈禹当即沉声说道:“陛下,我们有羽林骑可动,再加上白袍的配合,在长安一城之内,并非没有胜算。更何况我们本身就没有指望着能够让宇文赟把杨坚取而代之,只要能够扰乱其统治,甚至影响到其正统就可以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此言不假。杨坚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手中有宇文赟在,也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北周上下对其都不敢真的怎么样,至于宇文宪,也是打出的“清君侧”的名号,所以在正统上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和杨坚相比的。

    若是宇文赟跳出来反对杨坚,那么杨坚所建立的忠臣、周公这样的形象自然也就随之分崩离析,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脸曹操。

    哪怕是在这有兵就是草头王的乱世,立身行事还是需要占据道义的,否则南北朝也不会在谁是真正的华夏正统上打了三百年的口水仗。

    只要能够打击杨坚的正统性,那么就算是宇文赟失败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毕竟内部乱了,杨坚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注重于外。

    而羽林骑作为大汉的“特种部队”,潜入长安城之中完成一些暗杀和巷战的任务,并非不可能。毕竟李荩忱对于羽林骑的要求现在就已经主要偏向于特种作战,尤其是在城池之中的潜入和偷袭。

    除此之外的确没有别的办法,李荩忱也不可能把大军直接派到长安城中,若是那样的话也就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了。说到底李荩忱对于和宇文赟这样的荒唐皇帝打交道并没有什么兴趣。

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 
历史上的皇帝有很多种,有的是有雄心大略和野心的,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也有真正昏庸无能的,比如陈叔宝。

    对于前者,可以给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当他们的臣子也必须得小心谨慎,对于后者,基本可以不用报什么希望了,就算是李荩忱当初把巴蜀的大门关上死活不出来,陈叔宝也不会主动去找他的麻烦,但是当他们的臣子也很轻松,每天负责陪着陛下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就可以了,只要到亡国的时候陛下表现的好,你还是有出头之日。

    而真正难对付的就是宇文赟这种,喜怒无常、贪婪好色而又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若是对其不管不顾,那么说不得就会在那一天弄出来什么幺蛾子,可若是一直盯着他想要通过他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就只有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份儿。

    这有点儿像一个班里的学生,成绩好的自己会学习不用管,成绩差的不打算学习了只要不捣蛋就行,真正让人纠结的正是中间那些不上不下的。

    所以李荩忱有的时候也很可怜杨坚的,外面有自己和宇文宪这样的对手,对内还要对付宇文赟这样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并不想和陈叔宝过多的打交道,而是干脆的从外用武力把他推翻。

    宇文赟会不会和大汉合作、又是不是真心的想要借助大汉的力量,实际上也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万事万物都是有风险的,若是真的能够实现扰乱杨坚战略安排的目的,那么这些风险就是值得的。

    这也的确是检验羽林骑和白袍的最好机会。

    “明日让杨素和程峰过来见朕。”李荩忱沉声说道,“探讨一下可行与否。另外既然能够联络上宇文赟,那就抓紧,我们走一步是一步。”

    “诺!”陈禹急忙答应。

    李荩忱轻轻的呼了一口气。

    杨坚有着内忧外患,自己这里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只希望朝廷之内不要有那么多人给自己捣乱。

    ————————…

    就当李荩忱和陈禹在御书房之中交谈的时候,皇宫后殿里已经是热闹非凡。

    一个个盛装的女子穿过回廊,拾阶而上,一名名宫女端着盘子穿梭其中,盘子上放着各式各样精致的点心。

    在正旦大典这一天,李荩忱在正殿大宴群臣,而群臣家眷也会在内廷之中接受皇后的款待。

    “参见皇后。”李怜儿一身大红色的衣裙,对着乐昌盈盈行礼,不过她一向性格活泼,这礼数也就是走个过场,旋即走过去,手放在乐昌的小腹上,笑嘻嘻的说道,“快让我看看,呀,怎么这么鼓了?”

    乐昌一把握住她的爪子:“你也是孩子的母亲了,这有什么值得好奇的,怎么和你兄长似的,每一次都没有正形。”

    李怜儿当即一本正经的说道:“兄长说只要心中有礼法就行,纵然是玩世不恭,也不损于内在的德行。”

    乐昌伸手点了点她的眉心:“这都是什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兄长就是不教好。”

    “那也不妨碍皇兄成为经世济民的大英雄!”李怜儿笑着说道,“要是没有皇兄,这世道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乐昌顿时沉默。的确不管李荩忱平日里怎么玩世不恭、怎么不把那些所谓的规矩礼法放在眼里,他一步步走到今天是很了不起。

    若是自己的兄长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这南陈······不过时势造英雄、英雄又造时事,缺一不可,能够如此被上天眷顾的,能够有一个人就很好了。虽然这个人没有出现在陈氏,但是能够成为自己的夫君,也是自己的福气。

    凡五百年,必有圣人。五百年前是汉光武帝,五百年后······也的确轮到夫君了。

    李怜儿注意到了乐昌的沉默,还以为自己说到了乐昌的伤心事,一时间讷讷也不知道说什么,不过好在很快两个人之间的沉默就被一个挤进来的人打破。

    “怜儿姊姊!”萧湘在一边窜了出来,“你这一次又没有带什么好吃的?”

    “怎么就知道吃?”李怜儿笑道,“我看你才是和兄长一样的。”

    乐昌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了,轻轻把垂下来的一缕秀发收拢到耳后,伸手指了指旁边的桌子:“骠骑将军府带来的吃的都在那里了,不会自己去看看么?”

    这一年一度的大典,既是皇家赏赐臣子以表示荣宠的时候,也是臣子挑选出来合适的礼物来表示忠诚的时候。只不过骠骑将军萧世廉还是当朝驸马,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搜罗什么珍奇异宝,一般都是让萧家的厨子准备一些上好的点心由李怜儿带过来。

    萧家出身岭南,家中的厨子擅长调制岭南风味的点心,相比于江南更多几分热带气息,所以萧湘、宁远这几个丫头最是喜欢,吃不够还会偷偷的跑出宫去找李怜儿蹭饭,甚至就连李荩忱有的时候都会带头去。

    乐昌作为后宫之主,对此又好气又好笑,也只能假装不知道,也难怪李怜儿会说萧湘和李荩忱一样馋。

    目送萧湘离开,李怜儿微笑着说道:“姊姊无需多想,现在你是大汉的皇后,未来也是,皇兄那么喜欢你,也不会对你的亲人们怎么样。如果他真的敢伤害你,那我第一个不答应。”

    乐昌怔了一下,看向李怜儿,要说后宫之中的几个妃嫔,也就是乐昌和这位长公主的交情最深厚,甚至李怜儿能够有资格成为萧世廉的正妻,也是因为有乐昌带着陈叔宝说媒的原因。

    而现在李怜儿这分明就是表达了对自己的支持。

    “你想做馆陶公主,本宫还不想做王娡呢。”乐昌开玩笑道。

    李怜儿现在在家中把持家业,也开始读了不少书,当然知道这个典故,当初汉景帝的妃子王娡和馆陶长公主联手,馆陶公主因为王娡儿子的一句“金屋藏娇”而感动,双方结为亲家,而王娡也因此获得资本,在后宫之中步步高升,最终成为王太后,她的儿子自然就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

第一一八六章 萧氏的担忧() 
乐昌用馆陶长公主和王的典故来笑话李怜儿,自然不是真的说她是馆陶公主。

    而李怜儿也笑道:“姊姊姿色容貌,恐怕纵然是李夫人也无可与之比拟,飞燕合德看了也会羞愧,王美人还差些,当真是我见犹怜。”

    “好啦,”乐昌嗔道,“越说越没正行,人也来得差不多了,收拾一下准备入座吧,今天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半个女主人。”

    李怜儿点了点头,一边和乐昌走向大殿,一边压低声音说道:“乐儿姊姊,皇兄在昨天的小朝会上把明年选贤举能的比例确定为地方推举和学院选拔九比一,并且同意了宰辅的建议,这个比例只会逐年递增,这个你知道么?”

    脚步骤然顿住,乐昌俏脸微寒:“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李怜儿直直的看着乐昌,却没有说话。

    而乐昌也明白过来,萧家虽然说是寒门出身,但是现在也随着实力的增长成为朝堂之上一等一的将门。

    李荩忱的崛起,除了人丁单薄的皇室之外,受益最大的实际上就是萧世廉的萧家和裴子烈的裴家。这两个家族各自拿下了一个大将军不说,萧摩诃成为太尉,坐稳军中朝堂上第一人的位置,裴猗也曾原本一个小小的地方太守变成了侍中,掌管整个门下省。

    如果说之前的萧家和裴家只是刚刚发迹,那么现在应该也算是步入了世家的行列。

    因此李荩忱这个看上去直接损害到世家利益的决策,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不过作为公认的李荩忱的左臂右膀,这两个家族自然不可能和其余世家那样直接把不满和猜测表现在明面上,李怜儿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裴家和萧家沾亲带故都算半个皇亲国戚,李怜儿显然就是代表他们来提出这个问题的,这也算家里人对家里人的询问,至少不会把这样的矛盾冲突直接摆到明面上。

    “是谁让你来问的?”乐昌的声音之中已经带着几分冷意。

    身为大汉的皇后,后宫不得干政的是乐昌奉行的铁律,但是不干政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知道,李荩忱这个做法有损的只是少部分拥有人才推荐权力的世家的利益,而真正得到好处的肯定还是众多想要寻求上进却没有门路的寒门和寻常百姓家,所以从心底里乐昌当然是支持这个决定的。

    南陈之所以这么短时间内就分崩离析,和没有彻底解决世家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若不是徐氏、吴氏等的倒戈,南陈也不至于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