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尉迟炽繁在后面沾了点水给他搓背,李荩忱这委屈的样子让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按照自家夫君的说法,他完完全全就是被冤枉的,不过乐昌明显对李荩忱的话保持怀疑态度,很干脆的让尉迟炽繁来伺候李荩忱沐浴,自己则选择和这个“禽兽”保持距离。

    “你也不信朕?”李荩忱无奈的翻了翻白眼。

    “臣妾当然相信陛下。”尉迟炽繁急忙说道,转而压低声音,“实际上皇后也想让小郡主入宫,但是毕竟现在小郡主才是豆蔻年岁,未免有些小······”

    “那敢情你还是不信我。”李荩忱悲愤的说道,甚至连皇帝的自称都不想用了。

    尉迟炽繁急忙想要解释,却被李荩忱顺手一拉,两个人一起滚到水池中,而李荩忱的吻紧跟着就上来了。

    灼热甚至有些霸道。

    自从怀孕之后几乎都没有和李荩忱亲热的机会,所以尉迟炽繁被他挑动两下,顿时整个人都软了下来,靠在李荩忱的肩膀上就只能呢喃喘息。平静的水面很快就荡漾起涟漪,原本缓慢升腾的热气这个时候也四散开来变得没有规律。

    良久之后,尉迟炽繁俏脸绯红,搂着李荩忱的脖子,手轻轻抚摸着李荩忱的胸膛,有些惭愧的低声说道:

    “妾身没有给夫君生下来一个儿子······”

    “这是什么话。”李荩忱眉毛一挑。

    “夫君想要儿子,妾身知道。”

    李荩忱直接伸手在她的臀上拍了一下:“在某看来,闺女和儿子都挺好的,你先生了闺女,那下一次再生个儿子就好了。”

    作为一个穿越客,李荩忱当然没有非常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想要儿女双全还是肯定的,毕竟自家的白菜中就是要让别人拱的,所以得有头小猪也能拱别人家的白菜才行。

    而且今天看到哭哭啼啼的女儿自己却没有什么办法,也让李荩忱愈发意识到,或许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家国天下,想要在这其中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实在是太难了,既然李荩忱决定要走在这一条路上,那就意味着他也肯定要丢掉一些其余的,而跟在他身边的人也很有可能得不到所需要的。

第一一六五章 总要改变什么() 
“真的么?”尉迟炽繁的声音很低。

    “只要我们多加努力,这还能有假?”李荩忱坏笑着说道。

    而尉迟炽繁靠着李荩忱:“夫君何苦要对妾身如此好,现在妾身的父兄都还在和大汉作战。”

    李荩忱沉默,对于这个问题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许是因为出于自己怜香惜玉的心思,又或许是因为······自己来到这个烽烟滚滚的乱世,看到这个时代这么多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名字变成活生生的人,在知道他们历史上的结局之后,总幻想着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什么。

    有些注定了不可能被改变,而有些实际上已经被李荩忱改变。

    尉迟炽繁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悲剧,被宇文赟霸占、出家为尼,看上去曾经也坐在宇文赟五个皇后之一的位置上,但是这种命运漂泊无定的感觉是别人很难体会的,毕竟宇文赟本身的暴虐成性和贪婪好色,注定了任何跟着他的女人都不过是他发泄的工具罢了,甚至作为后宫之首的杨丽华还要时不时的承受宇文赟死亡的威胁。

    历史上宇文赟几次想要把对杨坚的仇恨转嫁到杨丽华的身上,若不是她的母亲独孤伽罗借助独孤家的身份苦苦哀求,恐怕杨丽华早就成为宇文赟表达对杨坚不满的出气筒了。

    虽然现在因为宇文宪的存在,所以宇文赟和杨坚在表面上的关系“尚且融洽”,但是背地里的暗流又有谁能知道?根据北地白袍送来的消息,宇文赟已经很久没有去找过杨丽华,以至于到现在这位名义上的大皇后甚至一个子嗣都没有,反倒是后来被杨坚送上的冯小怜很受宠爱。

    这也让李荩忱感慨万千,随着世界线的变动,这一个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奇女子的经历也随之改变,更遑论这天下大势。

    至少这说明自己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放心,入我李家的家门,你就是李家的人了,你父兄如何和你又有什么关系。”李荩忱果断的说道,“而且朕也积极的派人前去和你父兄联络,若是他们能够站在我大汉这边自然更好,就算是他们想要为周人、为宇文氏尽忠,那也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只要他们能够在沙场上的厮杀中活下来,那朕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臣妾谢陛下。”尉迟炽繁喃喃说道。

    “就是这么谢的么?”李荩忱笑了一声,一把抱起来她。

    这一次尉迟炽繁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住李荩忱。

    ————————…

    爹爹今天的心情很不好。

    这是尉迟顺的第一感受。不过好像今天并没有和大汉的使者进行会谈啊?

    毕竟双方关于交换武器装备和城池的事情都已经商谈的差不多了,实际上也没有多少需要尉迟迥亲自操刀的,而为了避嫌尉迟迥也除了在公共场合之外,谢绝任何一点儿和大汉使者接触的机会,甚至就连公众场合也是尽量减少单独交谈的可能。

    现在这第一步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怎么走也不是爹爹能够拿捏主意的,因此听说汉人的使者马上就要启程前往邺城了,真正能够在这些事情上做决定的还是宇文宪。

    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总算是把这些“神”给送走了,为什么爹爹看上去依旧心情很糟糕。

    看到尉迟顺走进来,尉迟迥伸手把桌子上的一封信递给他:“恭喜你啊,你有孙女了。”

    尉迟顺怔了一下,他也老大不小了,儿子女儿也都成家立业,小孙子已经出生了,怎么现在爹爹因为这个而苦恼?不过很快尉迟顺就反应过来,只可能是自己的那个女儿生了。

    “李荩忱回到建康府之后就直接册封女儿为晋陵公主。”尉迟迥无奈的说道,“这一下我们尉迟家少不得又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尉迟顺咬了咬牙:“李荩忱还真是大方。”

    晋陵郡(今常州)可是江南一等一的富足之郡,向南靠吴郡(今苏州),向北连京口,更是沟通江南腹心和建康府,为通衢要道,李荩忱直接把晋陵郡作为女儿的封邑,虽然一般只是取其中一个县的税收作为俸禄,但是名号很响,李荩忱的宠爱之意显然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李荩忱的第一个女儿,更是尉迟炽繁的第一个孩子。李荩忱对女儿的宠爱又何尝不是对尉迟炽繁的宠爱,对于尉迟家来说,更或者对于尉迟父子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也难怪又多了一个曾外孙女的尉迟迥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爹爹,恐怕我们以后被弹劾的次数要更多了。”尉迟顺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是必然的,”尉迟迥淡淡说道,“不过只要我们问心无愧,清者自清,那么那些谣言也会不攻自破。”

    迟疑片刻,尉迟顺抬头看向尉迟迥:“不攻自破,爹爹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么?可是自从我们镇守洛阳之后,邺城的谣言就没有断绝过,哪怕是我们在前面浴血厮杀,后面也依旧有小人作祟,更何况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没有办法否认他们说的那些事实。我们在前面浴血厮杀,甚至一点儿差错都不敢有,可是后面的风凉话可曾断绝?”

    尉迟迥的神情冷了几分,直勾勾的看着尉迟顺。

    今天的儿子让他觉得有些不一样。

    刚刚从襄阳艰难逃回来的尉迟顺,满腔热血恨不得直接带着兵马杀回去,可是现在的尉迟顺,似乎被血雨腥风打磨掉了棱角,人是稳重了,但是也似乎有什么改变了。

    这样的日子,尉迟顺受不了,尉迟迥又何尝不是在咬牙坚持。老将军征战沙场一辈子,问心无愧,可是临到头都快解甲归田了,还要承受这样的猜测和指责,当然让他也很不舒服。

    但是······自己从西魏到北周,征战一生,不可能做出对不起先帝、对不起自己的努力的事情。于翼被逼着倒向大汉,总不能宇文宪也把自己逼走吧?

    “此事休得再提!”尉迟迥一摆手。

    “可······”尉迟顺还想要说什么,但是看着尉迟迥坚定地神情,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要多久?

第一一六六章 童谣() 
脚步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尉迟父子之间有些尴尬的沉默。

    李惠大步走进来,看这一对父子大眼瞪小眼,便知道必然又是闹了矛盾,不过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苦笑着说道:“今天洛阳街头上又出现了新的童谣。”

    尉迟父子都怔了一下,而李惠开口念道:“太尉不迟到,河洛都要闹,天兵天将接连到,中原百姓都吃饱。”

    “什么?”尉迟顺皱眉说道。

    而尉迟迥也是霍然起身:“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虽然“尉迟”源自于鲜卑语,发音有所不同,但是这“太尉”和“迟到”的中间两个字写下来,赫然也是“尉迟”。这分明就是在指名道姓的指着他们尉迟家,而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河洛都要闹起来,天兵天将说的是谁?

    至少不是现在的北周军队,而恰恰在刚刚过去的西北之战中,大汉军队顶着风雪绕行百里,用突厥人最擅长的迂回包抄战术把突厥人打的落花流水,因此民间知道这件事的、或是一知半解的,都干脆以天兵天将称呼之。

    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对杨坚的北周朝廷的称呼,毕竟不管怎么说宇文也是北周名义上的皇帝,而宇文宪依旧只是齐王,还没有称帝,所以现在宇文还有着正统性,杨坚撑死天也只能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以“天兵天将”自称也在情理之中。

    而最后的落脚更是令人心寒,这乱世之中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可不就是谁能给他们带来温饱么?

    天兵天将到了之后就能够有温饱,百姓们当然才不管到底是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他们想要的就是一口温饱罢了。

    再回头看最前面一句,太尉不迟到?不迟到做什么,显然是不迟到去把河洛闹起来,去开门迎接天兵天将。这几乎就是指着鼻子说尉迟迥要造反了。

    “这是什么时候传来的歌谣!”尉迟迥来回踱步。

    在并不重视宣传舆论的古代,百姓民心和军心的把握长期以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为了制造声势、稳定人心或者引起敌人的恐慌,童谣在很多时候就成了一种有力的宣传手段,毕竟这么有深意的童谣肯定不是小孩子能够想出来的,显然是有人在背后传授,而这些小孩子走街串巷传唱。

    孩子本来就不晓得这其中的利弊关系,只要给他们一块糖吃,他们绝对不介意把整个童谣唱的满城都能听见。

    而偏偏在迷信和封闭的古人眼中,这些童谣出现显然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是“天意”如此,因此百姓们对于这些突然出现、往往朗朗上口的童谣很是信服,再加上这些童谣往往都能够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对照上,所以这些童谣实际上也说出了现在所有人的心声。

    洛阳内外,所有人又何尝不在担心整个城池的命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