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时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一根墙头草。

    一道道目光紧接着落在樊猛的身上,谁都知道这一次权力交接,最有意见的必然是樊猛。毕竟相比于萧摩诃,樊猛除了战功少了一些,无论是资质、年龄还是军中人脉,实际上都要更胜一筹,可是谁曾想到吴明彻至始至终看重的就是萧摩诃,根本没有打算给樊猛机会,而偏偏萧摩诃将一切都完成的近乎完美,一丝破绽都没有,还真的让人没有办法鸡蛋里挑骨头。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樊猛不知道如果自己什么都不说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过他很清楚,那样的话吴明彻不会让自己舒坦的。

    这一次吴明彻继续上书请求解甲归田,结果陛下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答应,由此可见,哪怕是吕梁之战后期险些大败而归,陛下对于吴明彻的信任和恩宠还是在的,只要陛下的信任还在,吴明彻就能够牢牢地坐在司空的位置上,随时都可以重返军队执掌大军,再加上吴明彻的人脉和声望而或者资历,都不是樊猛能比的,甚至就连樊猛的兄长荆州刺史樊毅都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儿。

    所以吴明彻在一天,就没有人能够挑战萧摩诃的位置。

    樊猛深深呼了一口气,周围那些家伙跃跃欲试的神情他可都看在眼里,如果此时站出来说一个“不”字,不用说也知道,他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短短的几息功夫,在樊猛感触之中却无比的漫长,在一道道目光的注视下,他还是上前一步:“遵命!”

    这个时候,也别无选择了。

    感受到樊猛最终还是低下头的动作,萧摩诃的嘴角微微一勾,转过身朗声说道:“承蒙诸位将军拥戴,萧摩诃一定不负众望!”

    “左卫将军威武!”这一次众将没有丝毫的犹豫,整齐划一的说道。

    而吴明彻微微摇头,看着明显脸上还带着不忿神色的樊猛。这个家伙是个打仗的好手,只可惜脑子太糊涂了。这大都督的位置,只要他兄长还活着,他这一辈子都坐不上,吴明彻选定萧摩诃也是为了能够及早断了他的念想,不要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毕竟以陈顼向来深沉的帝王心思,怎么可能允许樊家两兄弟一东一西分别执掌南陈的两路大军?更或者换做一个普通人,都不会这么做,所以樊猛对于这东线六州军事总都督位置的觊觎之心,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有的时候平衡远远比你做出的成绩要重要。萧摩诃是吴明彻亲自选出来的人,为了安抚吴明彻、也为了安抚这些前线将士,顺水推舟让萧摩诃坐上这个位置,对于陈顼,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萧摩诃为人沉稳、对内素来低调不喜欢争执,对外却作战勇猛、令敌人闻风丧胆,相比于樊猛,可是一点儿都不差,更何况萧摩诃人脉较短的弊端,在陈顼眼里,未尝不是一个优点。

    相比于军中将领,身为南陈皇帝的陈顼,需要看的当然不知有谁会打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将才和帅才有着不小的区别,双方在眼光和见识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吴明彻眯了眯眼,萧摩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帅才,而萧世廉和裴子烈等晚辈在吴明彻看来现在可以算将才,以后经过磨练或许可以成为帅才,而真正让他看不清楚的,却还是那个李荩忱。

    这个年轻人,现在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每一次见到他总给吴明彻一种脊背微微发凉的感觉,就像是深山之中的老狐狸遇到了难缠的对手。

    至于李荩忱是什么样的人才,吴明彻难以评价,他没有展现过自己在战场上的能力,但是他一点就通的聪明才智以及看上去无心却总是点到关键位置的言论,让吴明彻细细品后总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太一样。

    而现在吴明彻自诩为帅才,能让他看不透的,就只有帅才更高一层了。想到这里,吴明彻悚然一惊,一个词不知不觉得泛上心头。

    枭雄。

    ——————————

    “左卫将军?”李荩忱看着面带喜色的萧世廉,眉毛一挑。他印象中萧摩诃似乎是从武毅将军直接因为功劳大而晋封三公的,又或者中间还有一步,或许就是这左卫将军了。

    (作者按:历史上萧摩诃在吕梁之战后封右卫将军)

    萧世廉笑着说道:“卫将军继续向上,可就是大将军了。这一次陛下可真是够意思。”

    “这句话有本事你去当面给陛下说。”李荩忱毫不犹豫的一盆冷水泼下来,一努嘴,“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再等等吧,除了萧将军,陛下也少不了对其余将领的封赏。毕竟在纸面上,吕梁之战咱们是打赢了的。若是陛下真的够意思,给其余将领的封赏肯定也差不了,但是如果陛下不想让萧将军舒服,这封赏肯定就有偏差了。”

    “这······”萧世廉眉毛一挑,“陛下会可以为难阿爹?”

    李荩忱苦笑一声:“陛下的心思,你我又如何揣摩得到?某只能说······但愿。”

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 
营帐的帘幕被掀开,正不耐烦在营帐中走来走去的萧世廉急忙看去,看到是裴子烈走进来,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袖子:“大士兄,情况到底怎么样,都快急死某了。”

    “先给我找点儿水喝,”裴子烈一边说着,一边自顾自的走到水缸边给自己舀了一瓢冷水,仰起脖子灌下去,方才砸吧砸吧嘴,“他娘的都快渴死老子了。”

    而李荩忱也缓缓站起来,饶有兴致的看着裴子烈喝水。萧世廉不由得跺了跺脚:“你倒是说说啊,别光顾着喝水。”

    李荩忱摆了摆手:“萧兄无须着急,若是事态不对的话,裴兄可就没有好心情在这里喝水了。”

    裴子烈随手一扔水瓢,冲着李荩忱赞赏的点了点头:“朝廷旨意,宜远将军樊猛加持节、都督南豫州军事。宁远将军任忠加持节,进封平北将军,都督北徐州军事。”

    萧世廉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样算来樊猛和任忠也都得到了封赏,等于朝廷已经默认了他们萧摩诃左臂右膀的身份,虽然这左臂右膀似乎用起来一点儿都不得心应手,不过想来陛下也不可能真的对萧摩诃一点儿掣肘都没有,至少樊猛是大家熟悉的将领,以樊猛为掣肘,总比派来一个陌生的对手要好。

    “某也加封北谯州太守,”裴子烈无奈的一摊手,“只是你们也明白,这太守加不加的都一样。”

    萧世廉和李荩忱都笑了一声。这归根结底还得说到南朝的侨迁制度。

    当年东晋衣冠南渡,对北方随同朝廷和世家迁移的百姓按照原本的州郡整体安置。比如将谯州的百姓安顿在淮南,划定该地域为谯州之侨地,但是实际上这些百姓还是归属当地的州府管辖,保持北方州府的名字,不过是想要表示朝廷的正统性、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容易对百姓进行管理罢了,这些乔迁州府多为有名无实。

    这也是为什么在南北朝中,会出现诸如南徐州(今镇江)和北徐州(今徐州)等等和历史上其余时代格格不入的地名。

    经过这数百年的演变,当年的侨郡和现在的州府已经完完全全的合二为一,这北谯州自然而然就真的成为了一个虚衔。

    手底下没有百姓也没有土地,归根结底裴子烈还是电威将军。

    “至少涨了俸禄不是!”裴子烈苦笑一声,算是安慰自己,“不过晋升太守却也麻烦,这一次少不了要跟着左卫将军还有大都督向京城中走一遭了。”

    听到这里,回过神来的萧世廉和李荩忱对视一眼,不由得纷纷大笑,裴子烈怎么跑,终究还是没有跑出他们的手掌心,这京城一遭,裴子烈想躲都躲不过去喽!

    “你们两个少幸灾乐祸,”裴子烈拍了拍桌子,“当务之急还是想想咱们这一路怎么平平安安的去,平平安安的回来吧。那位扬州刺史肯定不会让我们舒坦。”

    李荩忱收敛笑容,正色说道:“现在只能说幸好陛下没有想要为难大都督和萧将军的意思,否则只要对樊猛的封赏再少一些,樊猛就算是今天咬咬牙忍住了,肯定也会心中含有怨气,到时候只要有心人稍微挑拨一下,咱们后院失火,在京城更是难以立足。”

    “这说明陛下心中终究还是向着太子的。”裴子烈微微颔首,

    樊猛这一次看上去军衔没有变动,还是宜远将军,但是给他加了都督南豫州军事的职务,就立刻不一样了。这个都督和裴子烈的空头太守可就大不相同,南豫州是实打实存在的州郡,地处淮南要塞,北控梁郡、南托巢湖,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数百年前南豫州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合肥。

    曾经称霸东南的吴大帝孙权一次又一次的统军北上,却一次又一次的在合肥城下折戟沉沙,而曹魏亦是曾经在合肥一地汇聚张辽、李典数位足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合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陛下将南豫州的防务托付给樊猛,就是将建康城外围防线的安危交给了他,对于樊猛的信任之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一个南豫州都督的身份,可远远比加封一个将军来的实在有用。

    樊猛只要不傻,自然也知道这是陛下的厚爱,毕竟单单以他在吕梁之战中的功劳,以一州都督之职位酬功甚至有些大了,若是樊猛对于这样的封赏还不满意、意图捣乱的话,那就未免太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毕竟这天下终究还是陈顼的天下,不是扬州刺史陈叔陵的天下。

    可以说樊猛是南陈大军之中最难以预测的炸弹,而现在陈顼一出手就把樊猛压制住了,其目的自然也是防止吴明彻和萧摩诃离开之后军中生乱,从而导致新官上任的萧摩诃被“下克上”,而这继续追根溯源,还得归根在陛下对于太子一党的维护上。

    陈叔宝为人憨厚,素来不喜欢过多结交外臣,萧摩诃算得上少数支持他的臣子,若是连萧摩诃都被陈叔陵阴谋弄掉了,那陈叔宝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这种事情陈顼当然不会允许发生,他需要的是对陈叔宝、对支持太子的文武官员的历练,但不是将他们送入死地。

    而陈叔陵也好,樊猛也罢,说难听点儿就是磨刀石。

    这结果也在李荩忱的预料之中,毕竟历史上最后走上皇位的还是陈叔宝不是陈叔陵。但是结果虽然如此,想要一步步走到这样的结果上,又有谁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史书上寥寥几笔带过的文字背后,蕴藏着无数难以为后人所知的勾心斗角和血雨腥风。

    帘幕再一次掀开,萧摩诃大步走进来,有些诧异的看着营帐中的三个人,片刻之后笑着说道:“你们三个还都在啊,那倒是好办了,准备准备,咱们明天一大早就要启程了。”

    顿了一下,萧摩诃看向萧世廉:“伯清,你去亲卫中挑选得力人手,进京无须太多人护卫,二十人足矣,不过记住,要身手敏捷的,还有机灵聪明的!”

    似乎对萧世廉有些不放心,萧摩诃又转而看向李荩忱:“世忠贤侄,你点子多,跟着他一起去吧。”

    李荩忱和萧世廉不敢怠慢,急忙同时一拱手。

    而萧摩诃冲着裴子烈笑道:“大士,大都督让你即刻过去,莫要耽误了,到时候大都督怪罪下来,某可不好解释啊!”

    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