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李荩忱还没有强大到知道这个时代都有什么样的人才,具体都是谁的地步,所以欧阳莫的举荐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一名侍卫端着一个盘子走进来,而乐昌三女的目光很快就被盘子上熠熠生辉的那一块宝石所吸引。

    李荩忱更是瞪大眼睛,这一块宝石的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而中间一部分竟然是透明的,虽然中间还有很多杂质和气泡,但是李荩忱几乎脱口而出。

    这就是一块琉璃。

    这帮家伙竟然把琉璃烧制出来了。

    琉璃,实际上就是彩『色』玻璃。只不过因为琉璃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烧制非常困难,一旦里面出现大量的杂质,那么就会影响到美观,无法再用。

    因此在中国古代,琉璃长期以来都是贵族才能享用到的,紫禁城在修建的时候就用类似的办法烧制了琉璃瓦作为皇室尊严的象征,也从而完美的诠释了“金碧辉煌”这四个字。

    不过在历史上,琉璃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宋代,而到了大规模使用则是在明清,然而一直到清代末年,中国的琉璃也一直没有出现类似于玻璃那样透明的产品,更或者长期作为观赏品的琉璃,富有颜『色』显然要比透明来的好看。

    而且因为玻璃本身容易碎裂的原因,人们对怎么应用一向不太感冒,甚至还有一句诗来形容“彩云易散琉璃碎”。

    所以当李荩忱看到琉璃的时候,饶是他已经习惯了遮掩自己的秘密,这个时候也险些脱口而出。不过还好没有出来,否则恐怕就真的很难解释了。

    工坊无意之间烧制出来琉璃,实际上也在情理之郑这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一直在鼓励工坊利用现有的条件对产品进行探索和改进,并且积极研究勘探队伍从南中等地带回来的新矿产。

    归根结底李荩忱就是在鼓励工坊的创造『性』。

    创造力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李荩忱想要让巴蜀不再局限于农业,那么就必须要鼓励工匠们的创造力。

    李荩忱从来不认为华夏民族是缺少创造力的民族,四大发明以及其余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机械创造都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创造力上,大陆文明同样不亚于海洋文明。

    至于为什么华夏文明最后却逐渐失去了创造力,甚至到了清代末年已经开始到了故步自封的地步,在李荩忱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外界压力。

    在汉唐的时候,实际上华夏民族的疆域就已经拓展到了四面的边界,东边是大海,西边是戈壁和高原,北面是雪原,南面是充满瘴蛮之气的热带雨林,甚至可以整个神州大地上所有适宜生存的地盘都已经被华夏民族囊括在手郑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以强亡”。

    实在是没有对外扩展的余地时候,内部矛盾自然就会激化。

    而到了明清时期,同样也是一样的问题,甚至到了清代,原本的北方威胁都已经消失,统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故步自封的地步,比如某个自封“十全老人”的皇帝。

    这种没有外来压力的故步自封自然而然导致了创造力的流失。当大家满足于现状的时候,就无从谈起创造,更何况满清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于这些奇巧『淫』技也是多加打压,这种由上而下的阻拦自然就彻底扼杀了华夏继续自发向工业社会迈步的可能,而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随之死亡。

    相比之下,狭的欧洲注定了上面的人们只能为了争夺的地盘而拼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创造出来更有效的赚钱和杀敌方法就变成了比温饱更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只有有了钱、打败列人,才能保证自己的温饱,所以强大的外界压力让他们没有办法丧失掉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华夏民族是得独厚也好、是命中注定也罢,但是不能这个民族就不存在创造力。

    看着眼前的琉璃,李荩忱一时间有些感慨。

    自己一定要将这个民族带出这个注定的命运。

    ps:本章节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处() 
而一切,或许可以从这个小小的琉璃开始。

    “让吴凭去御书房,”李荩忱霍然起身,“某马上过去。”

    说心里话,吴凭有些紧张。

    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面见李荩忱,面见这个一手打趴下北周、分化了南陈的年轻君主。

    但是这并不代表吴凭害怕李荩忱,相反,对于以吴凭为首的巴蜀人,尤其是巴蜀工匠们来说,他们最想感谢的便是李荩忱。

    士农工商,工匠是社会的第三阶层,这意味着他们在从生下来就有自己的一份工作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这就意味着当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会受到更少的尊重和照顾。

    吴凭是一个不错的工匠,可是乱世之中大家吃饱都是问题,谁还想着哪里需要动用工匠,盖个房子也就是自己解决了。所以在李荩忱入蜀之前,吴凭实际上过的很潦倒,他的师傅是为官府制造和维修大型弓弩器械的,可是到了吴凭这里,只能做一个木匠。

    不过好在李荩忱改变了这一切,吴凭到现在还不敢想象当自己听到这个新来的统治者需要大量工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说来也有些惭愧,当时他还以为李荩忱是要为自己修建宫殿——这对于乱世之中的君王来说很常见,毕竟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皇位可以坐几天,所以还不如及时行乐。

    这一点陈叔宝和宇文赟都很有经验。

    可是吴凭发现自己错了。

    李荩忱是真正想要建设一个强大巴蜀的人,他并没有修缮宫殿,而是先召集人手兴建工坊。

    看着庞大的工坊拔地而起,看着来来往往的壮丁劳作,看着流水线生产的恢弘,吴凭真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早生了十年,否则正当壮年,或许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不过即使是如此,吴凭也是成都工坊当然不让的最大功臣。

    欧阳莫需要统筹整个巴蜀的工业建设,而且年事已高,因此实际上成都工坊这个李荩忱麾下除了南部郡造船厂之外最大的工坊——造船厂主要是因为体型大——几乎是吴凭一个人主持建设起来的。

    想到那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工坊,想到成百上千挥汗如雨的工匠,想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流水线生产,吴凭就如痴如醉。

    这是他的心血。

    这也是为什么吴凭看到李荩忱的时候多少有些忐忑,成都工坊现在首要的任务是生产霹雳车,而此时吴凭他们却抽调了一小部分人手试验新的材料,哪怕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这个东西的确很漂亮,但是在一向务实的殿下面前,会不会得到赏识,实际上吴凭心中根本没有底,若是殿下因此恼怒了,觉得他们不务正业,那么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成都工坊。

    不过李荩忱倒是出乎吴凭的意料,饶有兴致的问道“烧制出来同样的东西需要多久?”

    “启禀陛下,这一次实际上是大家的无意之举,如果想要摸索出来其中的门路,属下认为至少需要三到五天。”吴凭急忙说道,他也不确定当时他们都采用了什么办法,回去少不得还得一点一点的尝试,如果运气很不好的话,恐怕十天半个月都弄不出来,不过在这里吴凭当然不敢直接和李荩忱说透,否则岂不是显得他实在是太无能了。

    瞥了一眼有些纠结的吴凭,李荩忱已经大概能够揣测到什么,不由得笑了一声“那好,本王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不但要烧制出来一样的东西,而且还要保证这里面尽可能少的存在气泡和杂质,这你可能办到?”

    一个月的时间当然足够了,吴凭轻轻松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思被李荩忱看穿了,更不敢怠慢“遵命!”

    李荩忱点了点头,玻璃可是一个好东西,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个时候面世,那么不仅仅意味着人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又多了一种可以选择的材料,更意味着放大镜、眼镜甚至是望远镜都能够先一步问世。要知道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千里眼和眼镜,只不过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用珍贵的水晶或者玳瑁制作的,那绝对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而玻璃不一样,其有着和水晶、玳瑁差不多的作用,但是成本却远远低于后两者。后世大规模的烧制告诉李荩忱,只要能够掌握住其中的关窍,那么玻璃制品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

    更不要说千里眼,也就是望远镜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了。

    李荩忱的重视让吴凭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一遭,更是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集中几个骨干攻坚。

    而想到了什么,李荩忱紧接着问道“既然凑巧,那便说说现在工坊里面霹雳车的产量怎么样,有多少可以补充给白帝城?”

    霹雳车是经过李荩忱和欧阳莫联手打造的大型投石车,其蓝本是三国时期刘烨发明的大型投石机,在之前的襄樊之战中就曾经展露过风采,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石机。

    对于未来注定要征战天下的蜀汉军队来说,霹雳车当然是不可或缺。只不过这样庞大的器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生产的,原本的南部郡工坊已经转而造船,而汉中和襄阳的工坊尚且还在建造,因此成都工坊就是现阶段李荩忱麾下唯一能够生产霹雳车的地方。

    对于这些数据吴凭当然是烂熟于心,当下急忙回答“启禀殿下,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二十台左右,其中四到五台供应襄阳前线,两到三台供给汉中,一到两台供给西北,所以剩下能够运往白帝城的每个月只有十台左右。”

    李荩忱皱了皱眉,说句实话,数量实在还是有些少,毕竟在李荩忱的设想之中,上百台霹雳车同时爆发,绝对可以有摧枯拉朽之气势。不过李荩忱也清楚,这个时代的城墙并不存在包砖城墙,这些普通的夯土城墙实际上很难招架七八台霹雳车的集中进攻。

    更重要的是现在成都工坊的产品也不可能只供应白帝城,襄阳前线那里还有一定的缺口不说,汉中和西北也需要霹雳车的帮助。

    。

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实的训练() 
毕竟霹雳车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攻城武器,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守利器。霹雳车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帮助守军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以及打乱攻城的队列阵型。

    尤其是之前霹雳车刚刚投产的时候,产量更低,基本所有都优先补充襄樊前线了,导致萧世廉面对阳平关硬生生的被堵了一个多月方才有所突破。。。

    现在汉中的淳于量和西北的曹忠他们并不是没有压力,关中还是杨坚的地盘,于翼可还在萧关虎视眈眈,更不要说西北的突厥人了。而且李荩忱留在汉中和西北的兵马并不算多,如果再不给补充这种强而有力的器械,恐怕淳于量和曹忠等人都要有意见了。

    产能有限,实在是没有办法,对此李荩忱当然也不能强求,否则一旦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就更不好收场了。尤其是现在本来就是在年下,工坊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运作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罢,保证质量最重要。”李荩忱叮嘱一句,“另外有如今天这种探索和创造,在保证安全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