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办法从其余的地方获得粮食和兵员。”

    李荩忱的话说的很凝重,不少了解详情的将领神情都变得凝重,而亲身参与过不久之前淮北之战的吴明彻更是微微颔首。

    南陈这些年来在战线上很难取得突破,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兵马和粮草不足的问题,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南陈军队往往是高歌猛进,可是一到后来敌人的兵力补充过来,南陈军队就只有主动撤退的份儿。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大家心知肚明。

    当初诸葛亮七出祁山,往往在战局开始的时候都是占据上风的,可是一旦随着战线拉长和时间拖延,蜀汉粮草和兵马上的不足就暴露出来,最后几次都是诸葛亮见机不对主动撤退的。

    现在南陈显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陈顼的手轻轻敲打着扶手,面色凝重,他虽然很想反驳李荩忱、很想打乱李荩忱现在的节奏,可是他找不到理由和破绽,曾经去过荆湖前线的陈顼清楚,李荩忱说的是真的。

    当初华皎之乱的时候,荆湖不少地方就已经荒芜,华皎之乱后,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萧摩诃几次出兵襄阳却不得不撤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兵马和粮草不足。

    而李荩忱显然也不给其余人插话的机会,紧接着说道:“所以仗我们是需要打的,不过不是现在,我们需要足够的兵员、需要足够的粮食、需要足够的资本,才能够一举扭转原本对峙甚至僵持的局面。”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目光环顾一周,声音一沉:“没错,我们还需要等。”

    一名吴明彻下首不远处的将领缓缓站起来,沉声说道:“可是现在北方政局不稳,按理说正是需要我们抓住机会出手的时候,现在继续等下去的话,会不会等不到我们想要的?”

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 
    听到质疑声,李荩忱的目光转移过来,那将领看上去并不像是武将,一张端正的国字脸上面并没有多少武将常见的风霜刀刻的痕迹,反倒是像一个著书立说的文人墨客,所以一身武将的衣袍穿在身上怪怪的。

    似乎也意识到了李荩忱的疑惑所在,那人当即一拱手:“在下姚察。”

    眉毛一挑,李荩忱打起精神。这姚察是戎昭将军,算不得什么大官,但是实际上这个将军只是一个虚衔,他并不怎么处理军事,其主要任务是编纂《梁书》,历史上的《梁书》便是姚察最终主持编纂好的,可见此人的文化功底,而且从他刚才所说,显然对当下的时局也多少有了解。

    更重要的是此人颇有风骨,一向是两不相帮、秉公说话,因此也算是中间派别之中比较奇特的一个,当那些墙头草都闻风转变方向的时候,就只有这一个姚察立在当中两不相帮,所以南陈几代君主都对他赏识有加,否则编纂前朝史书这种事情肯定不会交给他来负责。

    “戎昭将军,久仰大名,”李荩忱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只是不知道戎昭将军对前线的情况又了解多少?我淮南、江陵还有梓潼的兵马都是久战疲惫之师,本来就很难继续征战,更重要的是现在周人朝局动荡,可是这朝局到底动荡到什么程度,戎昭将军可知道?”

    姚察一时语塞,他的主要职务终究是著史,对于北周的实际情况知道的并不多,只是从朝廷的邸报上知道个大概,所以现在李荩忱骤然问出这个问题,让姚察不知道该说什么。

    轻轻咳嗽一声,吴明彻淡淡说道:“周人内乱,已经多有端倪,现在周人各路兵马已经逐渐抽调北上,按理说正好是我们应该随之出击的时机······”

    整个朝堂上更是寂静,人们诧异的看出来这个时候开口的吴明彻,心想吴明彻不是应该帮着李荩忱说话么,怎么似乎现在在和李荩忱唱反调,难道之前的都是假象?

    李荩忱微微眯眼看向吴明彻,而吴明彻的话锋一转:“只是如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更多的只是假象呢?如果周人的内乱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严重,这只是周人给我们布下的一个陷阱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的兵马和粮草还在、还能更加充足,那么我们以后还能找到更多的机会,可是如果我们现在就冒冒失失的行动,那么以后就算是有机会也无法把握了。”

    听到这里,李荩忱轻轻叹息一声,只可惜历史上吴明彻在吕梁之战中突围失败、因为背疾发作最终无力抵抗而被俘,否则如果有他在的话,之后南陈在各个战线上或许会更好受一些,毕竟相比于吴明彻,之后统军的萧摩诃以及任忠等人终究还是缺少这么一些全局观和统率能力。

    南陈在历史上最终没有办法抵抗隋朝的大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生力量过早地消耗使得南陈在之后尉迟迥叛乱等等情况下根本没有能力出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吴明彻的话音转回来,倒也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而姚察若有所思,沉吟片刻之后朗声说道:“若如司空和镇西将军所言,现在我们还需要等待,那应该等候多久?”

    吴明彻显然并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很干脆的看向李荩忱,而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这一次朝堂上李荩忱最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该做什么,更想知道该怎么做。

    李荩忱当即沉声说道:“我们需要等一个时机,一个周人认为我们暂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所以并不打算直接北上的时机。从现在来看,襄阳的尉迟迥、汉中的韦孝宽以及淮北的王轨虽然都在集中兵马,但是他们在防线上依旧保留了足够的兵力,凭借这些城池和关隘,他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阻拦我们的前进,如此一来我们就算是动手也没有办法在一两个月内突破防线,之后就只能等着周人安然回师,同时这样做的后果······”

    李荩忱的目光在周围扫过,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样北周很有可能正在进行的内乱就会因为这外部力量的干涉而终止,毕竟现在北周朝堂的争端主要集中在杨坚和宇文宪之间,而这两个人在解决外敌和对方之间,选择外敌的可能性最大。

    治理洪水,堵不如疏,而想要将这一次冲突平息下去,将怒火转移到南陈身上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则。到时候进攻的南陈军队很有可能首当其冲。

    成功就不说了,不损失惨重、能够及时抽身而出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因此我们要等,等他们乱的一塌糊涂。”李荩忱的声音扬起,“届时我们兵分三路同时北上,突破敌人的防线之后直冲长安和洛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要打的话,就要直接将这两个最重要的重镇拿到手中!”

    大殿上有些轻响,一些明白这样做有多么困难、但是对敌人有多么沉重打击的将领们不由得倒吸凉气。他们惊讶于李荩忱的胃口。不过转念一想,如此久的蛰伏,倒是应该换来这样的结果。

    而那些对战局尚且不甚了解的文官也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陈顼死死攥着扶手上的龙头,他似乎终于意识到为什么李荩忱和自己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因为陈顼并不想放弃每一个机会,而李荩忱更多的是蛰伏培养力量,等待着最大的那个机会到来时候一把抓住直接一击制胜!

    想当年自己在战场上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雷厉风行,也是这样的果断胆大,可是现在的自己,竟然已经因为这些事而有所犹豫,竟然害怕失去了一次之后就永远不可能得到······

    是因为华皎之乱那一次的江陵之战失败的太惨了,还是因为······自己终究老了?

    “陛下,臣以为镇西将军所言极是。”右仆射袁宪此时站出来朗声说道,“当以休养生息为主,静观局势变幻。”

第六百九十二章 历史终究改变() 
    “臣附议!”徐陵和吴明彻当即一齐站出来。

    而这两个大佬都已经表态,其余的官员也不含糊,纷纷站出来表态,包括刚才开口质疑李荩忱的姚察,此时也在赞同的人群之中。

    陈顼缓缓点头,现在朝堂之上几乎一多半朝臣都已经表示赞同,陈顼当然没有固执己见的必要,更何况他也不得不承认,李荩忱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若是依照李荩忱所言,说不定一切真的会有转机。

    现在更让陈旭感兴趣的,已经不是李荩忱准备怎么具体安排布置了,这实际上是李荩忱应该和萧摩诃等人商量确定的,最后陈顼只要能够看到一个准确合理的答案就可以,他更感兴趣的是李荩忱如此和盘托出自己的观点,难道他对于这大陈依旧有牵挂?

    还是说李荩忱的心中,尚且有其余的计划?

    这个年轻人,一直以来都给陈顼一种危险的气息,陈顼即使是现在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休养生息为主,静观局势变化······可是现在这局势变化都在瞬息之间,当北方的消息传到建康府的时候实际上都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再等建康府这边拿定主意、开始采取行动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或许是另外的模样,如此说来真的想要静观局势变化,并且在局势有所改变的时候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那么只可能由身在前线的将领在第一时间就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动手。

    陈顼终于知道李荩忱想要的是什么,他不仅仅想要南陈停下现在进攻的脚步,还想要整个前线的自主控制权和指挥权,当然了这指挥权实际上还是落在李荩忱和萧摩诃以及淮南的吴惠觉三个人身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顼等于是去了对于战场的控制,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身在建康府,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兵权的皇帝,这让陈顼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因为曾几何时,陈伯宗也是被他这样控制的,这个傀儡皇帝就只有在京城之中等待前线结果的命运,当陈顼平定华皎、全胜归来的时候,陈伯宗自然就只能乖乖的挪屁股让位。

    而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在南朝一代一代的君王更迭之中发生了太多。现在李荩忱想要前线的掌控权和判断权,谁能保证不久之后当他取得对北周的胜利之后,不想要陈顼的皇位?

    想明白这一点,陈顼的心几乎一下子提了上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固然不假,可是也得看看是什么样的将领。李荩忱可不是那种忠诚和死心塌地于南陈的人,之前他就已经流露出了太多不听从命令的态度甚至也是这样在做,此时突然变得乖巧,陈顼可不会就此彻底相信李荩忱。

    只不过现在群臣都已经附议,陈顼也着实没有打断李荩忱的机会,他这个皇帝可也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皇位的稳定是需要这些大臣,更或者准确说是他们身后的世家的支持的。

    这才是皇位能够根深蒂固的根本。

    当年侯景虽然闹腾的厉害,可是终究只是依靠着自己的兵马锋锐,一时间无人能挡,可是之后随着各个世家联起手来一起支持陈霸先,侯景也只有节节败退的份儿。

    陈顼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为了未来的事情就撼动整个大陈的根基。当下里微微皱眉,他沉声说道:“战局变幻莫测,不过朕相信李卿家以及荆州的萧卿家、淮南的吴卿家有判断能力,朕当在建康府等候你们的佳音。”

    李荩忱抬头看向陈顼,他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