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平急忙在门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名白衣男子快步走了进来,见到有些错愕的萧世廉和裴子烈,郑重的一拱手:“弘农杨氏杨素,见过镇西将军。”

    “这?”萧世廉的手已经落在剑柄上,而裴子烈也皱眉向前一步,上下打量着来者。

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 
    不管杨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他北周人的身份就说明是敌人,所以萧世廉和裴子烈都绷紧了神经。对于这个名字他们并不算陌生,无论怎么说都是弘农杨氏这种天下数一数二大世家的家主,当然不可能没有听说过。

    杨素显然对裴子烈和萧世廉的反应并不感到奇怪:“想必两位就是裴将军和萧将军吧,镇西将军之左臂右膀,当真是如雷贯耳。”

    见杨素说话客气,裴子烈的敌意消散几分,沉声说道:“远来是客,杨先生远道而来,可是受人邀请?”

    “未曾受人邀请,乃是不请自来,”杨素微笑着说道,“不过好在镇西将军并没有打算将我的首级拿去领赏啊。”

    而李荩忱此时摆了摆手:“伯清,大士,你们不用对处道兄如此有敌意,处道兄是想要和我们结盟的。”

    “此话当真?”裴子烈皱了皱眉,而萧世廉直勾勾的盯着杨素,依旧带着几分怀疑。

    李荩忱郑重的点了点头:“没有处道兄的帮助,某当然不会轻易的决定插手周人的内乱,这一次周人内乱情况复杂,远远没有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处道兄和弘农杨氏也需要借助外力,所以我们的一些想法便不谋而合。”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声音微微压低:“此间还有一些私人之间的缘由,等会儿再和你们解释,你们知道此人不是什么坏人就可以。”

    裴子烈和萧世廉微微颔首,而杨素沉声说道:“现在周人朝廷那边的斗争已经愈发白热化,宇文宪再一次在京城郊外操练禁军,而杨坚不甘示弱,尉迟迥一部已经从樊城北上抵达武关,同时宇文赟传来旨意,杨坚奉命组建新的羽林军。”

    “武关?”裴子烈脸色一沉,过了武关就是蓝田,可以说武关就是关中的南大门,尉迟迥直接把兵马越过宛城摆在武关,这分明就是随时要进兵蓝田的意思,而要知道北周在京畿的禁军大营就在蓝田,而蓝田此时就在宇文宪的掌控之中。

    双方这甚至已经不能用剑拔弩张来形容,裴子烈甚至怀疑只要稍微有些挑拨,双方就可以大打出手。

    至于宇文赟的旨意自然更不用说,这分明就是在偏向杨坚,对杨坚的支持自然就是对宇文宪的打压,这等于是在明确的表态了。而宇文赟这么做自然而然的就让杨坚从绝对的被动甚至变成了主动,也让北周朝堂之上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更是变得难以判断。

    越是这样,越是给外人有插手其中的机会,尤其是内部还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自然就更容易获利。

    虽然萧世廉他们还不清楚李荩忱为什么会信任杨素,但是至少现在杨素和李荩忱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弘农杨氏和李荩忱团体,显然就打成了这样的默契合作。

    “如此说来,接下来杨坚应该会狐假虎威持续压迫宇文宪,”裴子烈之前显然也没有少关注过北周的局势,此时斟酌说道,“而宇文宪现在频繁的操练禁军,与其说是在向杨坚示威,倒不如说是在告诉杨坚不要轻举妄动。”

    李荩忱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觉得杨坚又会如何作为?”

    “对于杨坚来说,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在长安城中将宇文宪解决,如果让宇文宪离开,那就是放虎归山。”萧世廉不慌不忙的说道,这些时日他跟在李荩忱身边也一直在学习如何判断局势和战局,“所以想要让周人的内斗更为激烈,自然应该帮助宇文宪离开长安,以宇文宪皇族的身份以及打下齐国的战功,割据一方甚至和杨坚分庭抗礼都不是问题,而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中左右逢源或者趁机攻城略地,占到不少便宜。”

    听到这里,李荩忱和杨素下意识的对视一眼,不得不说萧世廉和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而杨素更是对李荩忱这左臂右膀高看一眼。

    能够被李荩忱这等人物看中并且委以重任的,当然也不可能是什么等闲之辈,而之前杨素早就听闻裴子烈是吴明彻的得意门生,为人稳重,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更是因为沉稳冷静的指挥作风而令人头疼,倒在他手底下的北周将领也不少,其中甚至还包括韦孝宽最器重的第六子韦寿。

    不过萧世廉的名声显然就没有这么好了,这个萧摩诃的长子更多的是以莽夫的身份出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的,和李荩忱麾下另外一个亲信将领陈智深并无两样,这或许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偏向于让萧世廉或者陈智深率军冲锋陷阵。

    再加上萧世廉的父亲萧摩诃就是以单纯的作战勇猛而出名的,却也因为几乎从来没有展现过能够与之能力相对应的谋略而一直为人所诟病。所以大家会将对萧摩诃的印象转移到萧世廉的身上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然而今天来看,萧世廉显然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个年轻人虽然明显在性格上比李荩忱和裴子烈更为急躁,但是也能看出来,在思考问题的能力上,他至少并不亚于裴子烈。

    这种抽丝剥茧、最终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有的,而李荩忱那种几乎听到风声就能猜测到个大概的妖孽终究还是少数。

    看着眼前这三个年轻人,杨素只能感慨。

    都说南陈一直缺少优秀的年轻人,导致现在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严重,可是谁知道这优秀的年轻人一出现就是三个,而且都集中在巴蜀,也算是南陈的幸运,不过显然这三个年轻人并不怎么听从南陈朝廷的调遣啊······

    峰回路转,却又再一次掉入深渊,或许这才是南陈的悲哀吧。

    李荩忱缓缓的说道:“伯清,所以你清楚你的任务有多重了么?”

    萧世廉的神情分外凝重,他当然明白李荩忱的意思,现在北周的局势瞬息万变,即使是李荩忱有弘农杨氏这个内应,也没有办法做到时时刻刻都能够收到消息,所以一旦北周局势有变,出兵还是按兵不动、应该先进攻哪里等等,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的,出现任何的差池都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还有可能引来北周的敌视。

第六百五十七章 谨受教() 
    所以萧世廉的责任更多地体现在能不能抓住这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时机上,一旦错过,那么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萧世廉很有可能根本没有和李荩忱、裴子烈商量的余地。

    缓缓点了点头,萧世廉这一次并没有一如既往地拍着胸脯直接答应,他很清楚这个任务有多么重,更清楚自己很有可能做不好。

    而杨素也对着萧世廉一拱手,能不能抓住机会还是要依靠萧世廉和他的配合,所以这个时候杨素在表达对萧世廉的敬意,也有信任。而萧世廉沉声说道:“只要弘农杨氏能够及时将消息送过来,某肯定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李荩忱斟酌说道:“至少在短时间内,周人依然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所以现在城外正在训练的新兵某会优先补充北线。不过这些新兵刚刚训练不久,尚且很难直接参与实战,所以到时候具体训练事宜伯清你和子栋交接一下。”

    萧世廉应了一声,而李荩忱再一次看向裴子烈:“大士,三峡那边就交给你了,到时候某能不能从建康府全身而退,恐怕也要看你能不能在三峡给予朝廷足够的压力了。”

    三峡看上去距离建康府很远,但是熟悉战略的人都很清楚,从三峡顺流而下,千里江陵一日还,整个荆州防线、湘州防线都在三峡上游敌军的锋芒之下,想要突破这些防线对于顺流而下的水师战船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巴蜀对于大江下游的割据势力有很大的威胁性。虽然地势地利不一定会完全的主导整个局势,但是谁都不得不承认,占据地势上的优势,确实可以让敌人感受到很强的压制力和威胁。

    现在李荩忱并不奢望裴子烈能够在自己遭到危险的时候直接率军冲出三峡进攻荆州——虽然现在南陈在荆州方面的兵力主要都布置在北线,也就是襄阳方向,但是萧摩诃也不是吃干饭的,至少在现在看来裴子烈并没有击败萧摩诃的胜算。

    而一旦李荩忱真的和南陈朝廷撕破脸皮,裴子烈能够守住三峡和萧摩诃相安无事就已经谢天谢地,当然不能让他去冲出三峡,裴子烈并没有这个资本。毕竟荆州水师的强大现在还不是李荩忱能够挑战的。

    但是裴子烈的存在至少可以让南陈在荆州的守军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更多的还是因为现在北周的主力依然在襄阳,所以萧摩诃没有办法分兵对付裴子烈,所以只能暂时先将比较脆弱的侧翼对着裴子烈的原因,因此想必萧摩诃并不期望和李荩忱打起来,也自然会表示出对李荩忱的支持。

    而知道了萧摩诃的态度,陈顼自然也不会贸然出手。

    陈顼虽然也是一个果敢的帝王,但是他的命令下达终究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有信心能够从建康府全身而退。

    陈顼并不是一个昏君,所以他必须要考虑朝中大臣们的态度,他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他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皇帝,所以就自然会投鼠忌器——有的时候昏君确实在直接动手杀人上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想到这一点还真令人觉得滑稽。

    裴子烈当然知道自己的任务实际上也不比萧世廉轻松多少,因为现在李荩忱和南陈之间亦敌亦友,所以如何判断这一个关系并且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联合萧摩诃而不是和萧摩诃为敌才是裴子烈最需要操心的,这也是为什么裴子烈并不排斥自己迎娶萧家的女子,反而很是积极主动。

    真的有什么事情发生,跟老丈人也好说话不是?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裴子烈和萧世廉都若有所思,而杨素沉声说道:“将军,鄙人此次前来主要是想向将军告辞,长安那边的局势已经日趋复杂,鄙人应该尽快回去了,不过舍弟会留在这里,负责消息的来往传递,另外家族之中也会尽快选派人手前往剑阁,配合萧将军行事。”

    李荩忱微微颔首,又和杨素就此次合作的诸多事宜重复核对一遍,便送杨素出门。

    站在台阶上,杨素抬头看了看天,重新看向李荩忱,意味深长的说道:“将军,知人知面不知心,此去建康府,还望将军多加小心。”

    没有想到杨素骤然说这个,李荩忱错愕一下,旋即郑重的一拱手:“处道兄,谨受教。”

    杨素摆了摆手,声音压低:“鄙人所说不过是个人之见,可否当真还请将军自己判断,在此惟愿将军可以荡平天下。希望下一次和将军相见的时候,将军之英姿更胜今日。”

    李荩忱登时哈哈大笑,拍了怕杨素的肩膀:“承你吉言!”

    杨素同样也是一笑,一挥衣袖转身离开。

    而李荩忱则缓缓的走回到议事堂中,早就已经忍不住的萧世廉和裴子烈同时围上来,萧世廉诧异的问道:“世忠,你为什么会相信他,这弘农杨氏虽然是天下一等一的世家,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