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机稍纵即逝,仅仅凭借萧世廉的麾下兵马,想要取得战果很难,”李荩忱沉声说道,“虽然不知道周人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在旁边看戏,说什么也得加一把火热闹热闹!”

    戴才和李迅同时一拱手:“诺!”

    李荩忱当然清楚现在的巴蜀根本不适合大打出手,刚刚平息的战火和荒废的经济,让李荩忱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如果不是李荩忱用军队强制搭建起来整个巴蜀的管理框架,那么恐怕李荩忱这个体系早就已经崩溃了。

    但是李荩忱也不想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李荩忱太清楚杨坚和宇文宪都拥有多大的力量,也清楚这两个人一旦针锋相对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整个北周被硬生生的重新撕裂也不是不可能,当初的东魏和西魏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历史上尉迟迥举兵反抗杨坚,也差点儿将整个北方撕裂,只可惜尉迟迥相比于宇文宪,在影响力、号召力和正统上终究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相比于杨坚的实力更是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最终没有成为新的对峙局面。

    而整个王朝分裂过程,也是双方最虚弱的时候,李荩忱当然想要趁此机会牟利。

    想要对付一个虚弱的对手,有很多办法,直接出兵攻打显然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经济的掠夺和文化的入侵才是真正令人害怕的手段,只不过李荩忱自问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资本,所以虽然直接出兵并不安全,却是李荩忱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世上本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要占便宜,总得冒一定的风险。

    “将军,那位北方客人又来了。”李平此时快步走进来,打断了李荩忱的思考。

    李荩忱怔了一下,抬起头,这一次杨素并没有恭候在大门外,而是直接站在了门口,显然他也有点儿着急,正来回踱步。

    这家伙显然也是收到了消息,李荩忱轻笑一声,自己正担心直接出兵会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呢,现在就有更好的选择送上门来了。不得不说杨素也是一个聪明人啊。

    看到李荩忱亲自迎出来,杨素也露出一抹笑容,快步迎上:“将军!”

    “处道兄请!”李荩忱急忙一侧身,“李平,让警戒哨散开!”

    杨素微微颔首,看着摊开在桌子上的舆图,就知道李荩忱肯定也在思考汉中那边的事情,当即开门见山:

    “汉中的李询将军受命率军返回阳平关,出了阳平关就是通往三辅的大道,但是阳平关依旧是在汉中的范畴之内,所以李询撤退到阳平关并不算是进入关中,属于正常的防务调动。”

    李荩忱眉毛一挑,这消息倒是他不知道的,杨坚并没有直接让李询率兵进入关中,说明现在长安那边还没有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双方尚且保持着最后一丝忍让。

    这情况显然并没有李荩忱预料之中的那么好,想到这里,李荩忱也轻吸一口凉气,如果不是杨素及时的将这个消息送过来,李荩忱很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贸然出兵。

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 
    这样到头来非但李荩忱占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有可能被还在阳平关的李询杀一个措手不及。并且李荩忱如此冒冒失失的行动还会提醒杨坚和宇文宪,现在北周的卧榻之畔还有棘手的敌人需要解决,不是内斗的时候。

    如此一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甚至李荩忱怀疑韦孝宽这个老狐狸也有想要用这种办法来算计自己的意思,毕竟在之前的巴蜀之战中李荩忱也能看出来,韦孝宽在心底是想要尽量维护北周内部的统一的,至少是在名义上的统一。而一旦李荩忱出兵汉中,那么北周内部意识到了威胁所在,自然就会暂时放下矛盾和争执。

    难怪李询会在这个时候有如此大的动作,如果没有韦孝宽的默许或者直接命令,李荩忱不相信杨坚能够如此轻易的调动李询这个韦孝宽的部将和亲信。

    李荩忱可没有天真地以为韦孝宽这个老狐狸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之前在巴蜀李荩忱之所以能够压制住韦孝宽,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充分的利用了地形地势上的优势以及巴人对周围山川的熟悉,同时挑拨韦孝宽和尉迟迥部之间的矛盾,使得双方多次不得不各自为战,从而给李荩忱可乘之机。

    但是虽然李荩忱胜了,却不代表韦孝宽就是一个处处不如李荩忱的对手,在巴蜀之战中,韦孝宽展现出来的极其敏锐的反应能力和果断的判断力,让李荩忱很多次都没有办法将敌人的小失败变成大的崩溃,也让明明占据地利、人和的李荩忱打起来分外的棘手,最后不得不通过和谈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想通此间关节,李荩忱更是打起精神,自己的对手原本是韦孝宽和尉迟迥,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好对付的角色了,现在又多出来了杨坚和宇文宪,这两个人显然又在韦孝宽二人之上。

    天下如棋,想要和这些敌人博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杨坚想要调动兵马,主要还是因为宇文宪这些天正在京城外操练兵马,”杨素不知道李荩忱在想什么,只能自己先斟酌说道,“显然是在警告杨坚不要耍花招。毕竟陛下最近频繁召见杨坚,已经引起宇文宪的警觉。”

    “如此说来,杨坚有所反应也在情理之中,”李荩忱也回过神来,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李荩忱并不觉得奇怪。

    历史上宇文赟就是更信任杨坚,并且最终听从杨坚的命令逼死了已经解甲归田的宇文宪。现在宇文宪虽然因为种种阴阳差错成功赶在洛阳见到宇文邕,接受遗命成为北周的摄政王,但是依旧没有改变宇文赟对他的担忧和怀疑。

    甚至这种担忧更重几分。

    毕竟宇文宪文武双全,又是曾经的北周兵马大元帅,真的要是想要篡位并不是没有这个实力。相似的剧情曾经九年前在南陈上演过一次,陈顼就是以皇叔和摄政王的身份废掉陈伯宗上位的,现在宇文宪重新走一遍这条道路也未尝不可。

    要说宇文赟对于宇文宪没有一点儿提防和担忧是不可能的,而想要彻底压制住宇文宪,自然就需要一个更容易掌控、更忠诚的人站出来和宇文宪分庭抗礼。而宇文赟挑选出来的这个人自然就是杨坚。

    杨坚出身寒门,祖辈都是忠心不二的武将,而他素来有文采,娶得是独孤家的女儿,自己的大女儿杨丽华又嫁给了宇文赟,在宇文赟看来,这位岳父老丈人显然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大忠臣,而且战功赫赫、足智多谋,显然足够拿来对付宇文宪。

    只是宇文赟怎么也不知道,相比于宇文宪,这位老丈人才是整个北周最大的威胁,也是历史上北周的终结者。

    只不过任何的枭雄最擅长的就是隐瞒自己真正的野心,此时能够真正看出来杨坚野心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人,在杨坚还没有击败宇文宪、彻底从宇文赟手中拿过来朝政大权之前,恐怕就连他的那些亲信们也不敢设想以后自己会成为从龙功臣。

    有的时候世事难料、人心叵测,便是如此。

    在历史上宇文宪已经解甲归田,宇文赟依然和杨坚商讨之后准备对宇文宪下死手,更何况现在宇文宪无疑已经占据了北周朝堂的半边天,所以宇文赟对杨坚更是信任,这也在理解之中。

    杨素压低声音说道:“现在双方之间还有最后一层窗户纸,所以将军切不可轻举妄动,甚至不只是将军,陈国那边也最好不要有动静,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双方暂时转移矛盾的理由。”

    李荩忱微微皱眉,这个道理他当然清楚。对外的战争一向是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一旦对外战争打赢了,那么既可以曾江团结力、又可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无疑是一石二鸟的方式。

    甚至就算是对于杨坚和宇文宪这种情况,如果战争再一次爆发,双方肯定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战场上,而到时候双方麾下的军队都参与到战争之中,此消彼长,很容易就会有一方崛起,而另外一方因为在战争之中的失利而颓废。

    当然无论怎么说这是一种赌博,一旦失败了,那么后果自然就会更加严重,但是这种赌博却是很多人都愿意去做的,毕竟赢了之后的利益实在是诱人。

    突厥现在因为之前宇文邕浩浩荡荡的五路北伐而有所收敛,因此北周有可能的目标就只剩下李荩忱和南陈,然而李荩忱这边不用说,整个巴蜀的防御就像是一个刺猬,再加上李荩忱这个难缠的对手,北周显然并不想继续来找不自在。

    可是南陈这些年苦心经营的两淮防线和大军云集的荆州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这也就使得杨坚和宇文宪都没有资本主动挑起战争。

    但是如果李荩忱或者南陈主动打上门来,那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若是能够在双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暂时将矛盾转移出去,对于杨坚和宇文宪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杨素最担心的就是李荩忱或者陈顼会贸然出兵。

    那么就像积蓄已久的火山,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喷发之处,无论是李荩忱还是南陈,肯定是首当其冲。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观火() 
    李荩忱现在完全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自找苦吃,但是他没有办法保证南陈的那位君主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想法,毕竟李荩忱尚且有杨素告诉他到底都发生了什么,而并没有人告诉陈顼,陈顼想要做出判断主要还是得依靠猜测。

    这位陛下一向是不喜欢放过“机会”的人,就连李荩忱在一开始都有错误的判断,更何况陈顼,李荩忱相信陈顼在知道北周内部出现动乱之后肯定会想着出兵。

    尤其是上一次大战,南陈在淮北和襄阳都没有斩获,所以要说陈顼对此一点儿都不郁闷,李荩忱可不相信。

    这实际上才是杨素想要来找李荩忱的根本目的,无论是李荩忱还是弘农杨氏,想要获利自然就需要杨坚和宇文宪撕扯下来最后一层遮羞布,对立彻底公开化,而这个时候南陈和李荩忱说什么不能有太多的动作。

    显然杨素只能阻止李荩忱,却对建康府那边鞭长莫及,所以他需要李荩忱来传递消息。

    当然杨素心中清楚,除了弘农杨氏之外,其余的几个世家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动静,比如闻喜裴氏这些天似乎就在频繁的派人到南边去,要知道在南陈,闻喜裴氏可是有不少余脉的。

    当先至少现在杨素不会将这件事告诉李荩忱,一来杨素必须要让李荩忱意识到,弘农杨氏是李荩忱唯一的选择和合作伙伴,二来杨素也清楚,闻喜裴氏等等世家的动作和李荩忱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并没有什么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双方甚至还能够相互补充,所以并没有要告诉李荩忱的必要。

    李荩忱固然是弘农杨氏的血脉,但是更是南陈的镇西将军、是巴蜀的实际拥有者,杨素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当然要更侧重于李荩忱后面这个身份。

    而李荩忱也在斟酌,他想要提醒陈顼,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直接上奏,毕竟到现在李荩忱依旧是南陈的臣子,还是有能够上奏的能力的,只不过李荩忱当然不敢保证陈顼会不会对自己的奏章看都不看就直接丢在火堆里,或者自己强调不要做什么,就坚决要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