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一点,周确和萧摩诃下意识的对视一眼,恍然大悟。对于陛下的这个决定,他们两个也只有无奈。

    公主大婚,肯定不可能是在蜀郡或者江陵,只可能在建康府,更何况是乐昌殿下这公认的陛下的掌上明珠。

    因此陈顼督促李荩忱尽快和公主完婚的潜台词,就是督促李荩忱返回建康府。

    这条件李荩忱会答应的可能性有多大,萧摩诃和周确想想就知道,或者换句话说,这根本就是陈顼在试探李荩忱的底线。

    如果李荩忱对于这个问题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直接拒绝,那么说明李荩忱对于南陈已经没有一点儿牵绊;如果李荩忱还在犹豫或者开出其余的条件,陈顼还可以掂量掂量李荩忱的态度;而如果李荩忱最后答应了,陈顼恐怕非得乐开花不可。

    至于这个沉重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许善心的肩膀上,这个时候周确和萧摩诃对于许善心甚至有些怜悯。他们不敢想象真的和李荩忱谈这个问题的话,李荩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萧摩诃和周确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陈顼实在是太着急了,又或者陈顼也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如果现在甚至不能妥善的拿捏清楚李荩忱的态度,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如此一个棘手的问题,显然陈顼也不相信陈叔宝可以解决。

    萧摩诃迟疑良久,缓缓说道:“现在巴蜀刚刚平定,世忠会抽身而出的可能性并不大,再加上之前朝廷和世忠之间有很多误会······所以世忠有可能会对此表示反对。”

    许善心顿时腹诽一句,李荩忱如果一口答应,那他才觉得奇怪呢。

    而周确也紧跟着沉声说道:“这个问题一定要小心和李世忠小心商量,他反对的话也不要说话过激,不要忘了,李荩忱的麾下还是有很多我大陈的将领的,只要不一味的逼迫李荩忱,李荩忱不会贸然翻脸。”

    “这个晚辈明白。”许善心急忙说道。而周确看向萧摩诃,似乎在问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

    萧摩诃的声音有些低沉,他很清楚当自己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将自己摆在了李荩忱的对立面,至少是在算计李荩忱,这多少让他心中有些难受,不过事已至此,萧摩诃也没有别的选择,他终究是忠诚于南陈的臣子,忠诚有的时候就是要比亲情更重要:

    “许君一定要记住,陛下的旨意一定要传达清楚,至于陛下其余的意思,你尽力便好,李世忠不是那么好相处的,更何况他现在已经在巴蜀站稳脚跟,回到建康府不亚于自投罗网,陛下肯定不会让他安安生生的再回去,这道理他不可能不清楚。”

    许善心微微颔首,霍然站起来,冲着萧摩诃和周确郑重一拱手:“晚辈受教!”

    而萧摩诃似乎有些累了,并没有着急站起来,只是点了点头:“陈禹,送客。”

    目送许善心离开,周确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就在多半年前,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坐在这里商量如何对付李荩忱。

    可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周确不知道李荩忱在想什么,但是他很清楚,李荩忱所想的肯定不仅仅是一个巴蜀,一个小小的巴蜀王肯定没有办法满足李荩忱的胃口。

    所以提前给李荩忱带来一些麻烦也未尝不是好事。

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 
    欧阳莫快步穿行在热闹的工地之中,周围不断传来整齐的号子声,一名名欧阳莫带出来的弟子现在已经逐步成长为各个部分的负责人,他们脸上的青涩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稳重。

    “师傅!”一名工匠看到欧阳莫走过来,急忙拱手行礼。

    欧阳莫笑着和他打招呼,低声吩咐两句,转而向着工地的入口处走去。不少丁壮赤着上身、挥汗如雨,尘土飞扬、叮叮咚咚之中,一个庞大的工坊即将展露出来自己的身姿。

    整个工地上各处都洋溢着活力,而欧阳莫真的不知道这种大家埋头苦干的景象他到底期待了多久,但是他清楚,这已经变成现实,并且呈现在了自己的眼前。此时自己就身处在这劳动的人潮之中,就身处这梦想中的工坊之中。

    欧阳莫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拥有自己统率下的工坊,能够在这里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现实。建康府的天空太小了,限制了他的想象,而现在李荩忱将整个巴蜀的天空都向他展开,一时间欧阳莫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不过他知道,这是李荩忱对他的信任和器重,而他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在未来的几年之中建设起来一个足够支撑整个巴蜀农业生产以及支持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征战的工坊,更或者说是一大片的工坊群,欧阳莫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和那些更注重于耕地的普通人不一样,但是他清楚,李荩忱理解他并且支持他。

    毅然决然的前来巴蜀追随这个年轻却又有着大胆想法的上司,或许是欧阳莫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而现在欧阳莫需要做的就是走出工坊去迎接自己的上司、这一片工地的真正的主人。

    李荩忱在工坊前勒住战马,静静看着烟尘滚滚之中来往忙碌的身影。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有多么的薄弱,更知道如果能够拥有科技和工业——如果这个时代的工坊勉强可以称之为工业的话——的优势,那么在未来的征战中自然而然就占据了上风。

    巴蜀终究没有办法和中原或者江南相比,这里天生就不是耕种的地方,“天府之国”的称呼不过仅仅是局限在蜀郡这一个地方罢了,除了蜀郡,其他地方都是一些山间坡地,想要在耕种上和北周或者南陈相比,不亚于异想天开。

    李荩忱虽然胆子很大,但是也是知道自己长短的人,他当然不可能去将精力白白浪费在耕种上。

    耕战是国家之根本,作战的时候确实是在比拼谁的兵力多、谁的粮草多,但是李荩忱更清楚,当器械和技术更为发达的时候,确实可以弥补人数和粮食上的不足,这也是李荩忱现在想要和北周或者南陈分庭抗礼的唯一的选择。

    毕竟南陈和北周立国已经这么多年,要说没有一点儿积攒,李荩忱当然不信,但是李荩忱又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弥补这差距。

    看着快步迎出来的欧阳莫,李荩忱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想到第一次见到欧阳莫的时候,这个将作监出身的大匠对于未来很是担忧,对于自己的选择更是犹豫和疑惑。

    可是现在欧阳莫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容,原本习惯披散下来的头发整齐的收拢,整个人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年轻了很多,从上到下充满了斗志,整个人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李荩忱随手将马缰递给身后的李平:“欧阳先生,现在工程的建设进行的怎么样了?”

    欧阳莫微笑着说道:“启禀将军,在十天之内,第一座工坊就可以建造起来了,而在两个月之内,我敢保证十座工坊可以拔地而起,再加上南部郡那边的工坊,供给大军戍守和征战已经差不多了,只是属下有一个疑惑,这工坊建造起来不假,可是人手······”

    说着说着,欧阳莫的脸色已经变得严肃,这才是他一直最担心的问题,实际上之前在南部郡的时候,欧阳莫就已经发现过这个问题,只不过当时南部郡的工坊规模很小,随着李荩忱送来不少战俘可以作为几乎免费的劳动力,工坊才能正常的运转下去。

    可是现在李荩忱建造起来的这一大片工坊,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不是当时南部郡的那一点儿工坊能够相比的,所以欧阳墨肯定会担心劳动力的问题。

    如果到时候没有办法保证这么多工坊都正常运营的话,那此时修建起来岂不是很浪费。

    李荩忱沉声说道:“工坊的修建还要继续,资金这边你不用担心,至于人手,现在还在春耕的抢救之中,多少有些捉襟见肘,这个也不用担心,可以先放缓修建的速度,而春耕结束之后,到夏收还有一段时间,某会安排地方官员配合招募小工,而等过了夏收,整个冬季都可以招募人手,这个尽可以放心。”

    欧阳莫微微颔首,这确实也是现在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反正在秋收之后,大多数的百姓也都无事可做,如果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他们肯定愿意过来做工。

    李荩忱紧接着吩咐一句:“农耕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工坊的建设同样不容忽视,某将这工坊交给你,不要让某失望,也无须在任何需要的方面上向别人让步,如果和地方上有什么矛盾,可以直接告诉某,这里距离蜀郡可不算远呢。”

    欧阳莫急忙点头,旋即苦笑着说道:“将军说到这个,属下实际上正好有一件事不知道讲不当讲。”

    “说!”李荩忱瞥了他一眼。

    而欧阳莫沉声说道:“这些工坊建造在山边,虽然大多数的地方、包括住宿的楼舍都在山上,但是终究占据了不少土地,因此属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听到传闻······”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明白欧阳莫的意思,在古人的心中,“士农工商”依次排列,工匠的身份地位在“农”之下,也就比社会底层的商人好一些。

    华夏民族一向安土重迁,而耕战又是国家的根基,所以看重农业而不看重需要四处走动的工匠和商人也在情理之中,对此李荩忱并没有什么好批判的,毕竟这本来就是一个大陆文明应该呈现出来的状态,尤其是很多情况下还会出现灾荒,更是让粮食的存在显得非常重要,使得华夏民族对于农业的倚重一直持续数千年。

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 
    但是在李荩忱这里,这种现状当然应该有所变化,李荩忱当然很清楚农业的重要性,但是他更清楚此时着重发展工业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哪怕是这种工业根本无法和后世的工业相提并论。

    科技兴国是,说得简单,但是做起来没有那么简单。

    李荩忱这一次建立起来的工坊选择在了蜀郡南方的群山边缘,整个工坊区域依山而建,一直延伸到山中,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的就地取材,二来也不至于占用太多的农业用地。可是即使是如此,延伸到山下的工坊还是占据了将近百亩的土地,毕竟一些大型器械是很难在山上组装的,安置在山下也在情理之中。

    当即李荩忱看向身后快步赶上来的唐正良,这个曾经的巴郡太守现在已经调任蜀郡太守,也算是右迁,毕竟蜀郡才是整个巴蜀的核心,蜀郡太守和巴郡太守虽然都是太守,但是在地位上就是有差距。唐正良当然也没有奢望能够一步登天,这样的变动就已经足以让他满意。

    当然唐正良跟着李荩忱东奔西跑的劳碌命却是从来没有变过。

    不过对此唐正良并没有怨言,只有这样将每一寸土地都踩过的上司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上司。

    “临邛郡(今邛崃)本地的官员都打过招呼了么?”李荩忱低声问道。

    唐正良急忙颔首:“早上就已经吩咐过了,欧阳先生说的之前确实是出现过,本地官员也曾经向属下反映过这个问题,属下让他们坚定立场,疏导舆论,现在将军亲自赶过来视察,想必他们更能清楚此间的利害,以后自然会更注意。”

    唐正良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