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善心也确实没有辜负隋文帝的器重赞赏,之后宇文化及之乱,他怒斥宇文化及,为隋炀帝死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刚毅正直的臣子。能够得到徐陵和杨坚这两个人的交口称赞,许善心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虽然李荩忱不知道许善心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届时随机应变,”李荩忱斟酌说道,“恐怕还要顾刺史多多操劳。”

    顾野王急忙一拱手应是。

    而李荩忱转过来看向唐亦舜:“伯贤,巴郡那边的粮草开始准备转运了么,还有南部郡的工坊是否已经抽调出来足够的人手?”

    “一切皆如将军安排。”唐亦舜站出来应道,“之前从荆州运过来的粮食消耗的七七八八,不过还有不少,应该可以在十天之内运到蜀郡,另外工坊那边已经集结了二十名骨干,具体事宜欧阳大匠会在近日赶到蜀郡和将军商量。”

    李荩忱微微颔首,巴蜀两地之中肯定还是蜀郡更适合成为李荩忱的根基所在,因此之前囤积在巴郡的粮草肯定要开始逐步向北转移。

    实际上这些粮草也没有多少,多数都是东宫和萧摩诃通过私下里的渠道转运过来支持李荩忱的,李荩忱在前线消耗的已经差不多了,不过有聊胜于无,李荩忱还是想要将这最后的粮食调到蜀郡来填充已经空荡荡的府库。

    否则再这样下去蜀郡这边更难支撑。

    说到这些粮食,李荩忱自然想起来东宫的沈君高他们,毕竟这些粮食当中也有他们的功劳。但是李荩忱并没有真的对东宫众多曾经的同僚有所愧疚,想要和南陈分道扬镳本来就不是李荩忱主动的,朝廷如此施加压力,容不得李荩忱再多犹豫,而东宫作为朝廷的一部分,既然没有力量阻挡朝廷的旨意下达,那自然就要和朝廷一起承受这样的恶果。

    李荩忱相信沈君高等人在之前肯定就有心理准备,但是李荩忱自问自己为东宫做的已经足够多了。

    包括粉碎陈叔陵的阴谋以及拿下江陵,这些东宫一步步崛起的重要环节背后都有李荩忱的身影,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李荩忱在主持。至于李荩忱进攻巴蜀,也是得到了东宫和陈叔宝的认可,李荩忱不觉得自己对东宫还有所亏欠。

    造化弄人,无从谈论孰对孰错。

    当然对于东宫一点点援助的这些粮食,李荩忱自然毫不客气的收下来了,毕竟大部分都已经落入肚子里了,李荩忱也不可能再还给萧摩诃。

    而且或许这一点儿粮食已经是李荩忱和东宫势力之间最后一点儿联系,之后东宫入主南陈之后,双方是敌是友还难说。

    至于工坊,之前李荩忱挑选南部郡,是因为那已经是李荩忱在巴郡群山之中能够找到的唯一的比较平坦的地方。可是现在蜀郡拿下来之后,可以让李荩忱选择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李荩忱自然也不想继续将工坊主要安置在南部郡,毕竟南部郡距离白帝城这巴蜀入口距离太近,谁都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什么风险。

    当然工坊的选址、规模以及人手数目等等,唐亦舜自问不懂,自然也就不多插手,具体事情肯定要等到欧阳莫赶过来之后和李荩忱商谈确定。

    李荩忱微微颔首:“流民和巴人安置的怎么样了?”

    唐正良和杜齐同时站出来,唐正良沉声说道:“启禀将军,流民已经逐步开始安置,之前战乱,不少州府的百姓都被周人迁移到了蜀郡左近州府以坚壁清野,现在正在安排他们回家,趁着今年天回暖的晚,加紧一些还能赶得上春耕的尾巴。”

    而杜齐紧接着说道:“巴人八部正在下山,很多小部落都在深山之中,现在才刚刚通知到,等到聚集起来依次安排估计得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第一批下山的已经开始春耕,请将军放心。”

    李荩忱的目光旋即落在萧世廉和裴子烈的身上,裴子烈当即站出来一步:“启禀将军,韦孝宽和尉迟迥退入汉中之后并无反复之异动,倒是开始逐步向房陵调集粮草。某已经下令斥候严密监视。”

    房陵是从汉中前往襄阳的必由之路,调动粮草到房陵,说明韦孝宽和尉迟迥应该是打算支援襄阳了。

第六百零四章 礼仪教化() 
    之前李荩忱和韦孝宽达成的口头协议,接下来韦孝宽应该转移矛头进攻襄阳,韦孝宽应该是在执行当时的承诺。

    毕竟对于北周来说,襄阳城中的存粮和兵力都不多,如果任由萧摩诃继续包围下去的话,难免会有什么意外,所以这个时候先将巴蜀战事放下,先行解襄阳之围,对于北周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李荩忱给了韦孝宽一个台阶,韦孝宽当然不会放过。

    “让斥候注意敌人的动向,尤其是蜀道方向的,同时把敌人调集粮草的消息报给骠骑大将军。”李荩忱淡淡说道,“另外葭萌关、剑阁等地的破损城防尽快修复,米仓山中的几处重要关隘多派兵马巡逻,不给敌人可趁之机。”

    “诺!”裴子烈当即拱手。

    而李荩忱看向戴才:“子栋,你是白帝城守将出身,白帝城到巴郡的防务还是交给你,一切照旧。”

    李荩忱将“一切照旧”咬得很重,戴才会意,同样应了一声。

    之前李荩忱对于南陈也不是没有一点儿防备,南部郡、巴郡等地的守军都抽调北上,但是白帝城的守军却从来没有动过,对于三峡和夔门这入蜀的屏障,李荩忱可是很重视。

    现在明面上说着“一切照旧”,但是事实上大家都清楚,李荩忱不但不会减少防备,反而会不断地增加兵力,毕竟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算李荩忱不对南陈下手,南陈也很难成为李荩忱的盟友。

    “朋友······”李荩忱喃喃重复一遍。

    他不知道怎么评价现在自己和南陈之间的关系,不过显然陈顼想要将这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样的羁绊多了,李荩忱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还算不算南陈的臣子。

    不管陈顼怎么想,自己的想法是不会因为外物而转变的,既然陈顼还想要主动向自己示好,那自己不妨先趁此机会稳住巴蜀内部的局势,至于之后和南陈朝廷还有多少官司,那是之后的问题。

    李荩忱虽然不是不喜欢放眼未来的人,但是现在有更多比放眼未来更为重要的事情。

    “伯清,子栋,新兵的招募和训练交给你们了。”李荩忱沉声说道,“另外泸州、阆中以及合州等地的新兵招募工作在春耕之后也得抓紧准备落实。”

    萧世廉和戴才同时应了一声,现在李荩忱倒是也不缺兵员,从北上合州开始,各地的北周降兵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逐渐从深山之中走出来的巴人各部同样给李荩忱提供了足够的兵源。李荩忱现在并不着急需要太多的兵马,但是一支五万人以上规模、能够征战南北的军队还是必须的。

    旋即李荩忱扭头,目光落在骆牙的身上:“骆刺史!”

    骆牙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在这个时候喊到了自己的名字,打了一个激灵急忙站出来:“在!”

    “随着百姓逐渐安置下来,各地的学堂务必要逐步开设,”李荩忱沉声说道,“之前顾刺史已经招募了不少寒门士子入蜀,现在对付朝廷使者的任务交给顾刺史,因此这件任务你们交接一下,毕竟现在主要也是在巴郡等地开设学堂,在你的辖区内。”

    骆牙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对开设学堂的事情如此重视,当下里也不敢怠慢,一拱手答应。

    而李荩忱点了点头。开设学堂、普及教育实际上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李荩忱很清楚基础教育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毕竟还是在战乱之中,李荩忱自问还没有这个本事,因此他想要做的实际上是通过学堂来加强对本地百姓以及巴人的教化。

    也就是圣人所说的“礼仪教化”。

    说的难听一些,只有这样李荩忱才能从思想上控制自己麾下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刚刚从深山之中走出来的巴人,因为李荩忱也不知道这些巴人部落的思想和信仰在这深山老林之中会不会发生改变——毕竟巴人部落实在是太分散了,李荩忱亲自见到和感受到的终究还是在少数。

    因此李荩忱要通过读圣人书的方法来加强巴人对于自己这个统帅的认同感,进而使得巴人彻底融入自己的统辖范围内,和其余的汉人没有明显的区别。

    也只有这样,李荩忱才能尽量确保自己的麾下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巴人、汉人之间明显的对峙。

    手下互相竞争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但是现在的李荩忱还不需要这些,巴蜀尺寸之地,现在依旧被夹在北周和南陈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李荩忱真的可以说是虎口拔牙,占据了这么一块地方,因此现在还不是李荩忱团体内部出现矛盾和内讧的时候。

    “其余按照之前的安排一一落实,”李荩忱沉声说道,“伯贤,大士,你们两个和某到城里巡视一下。”

    众人齐声应诺,而唐亦舜和裴子烈并没有举步,等着其余人都离开了,方才快步迎向李荩忱。

    李荩忱沉声说道:“几处城防修缮某想要亲自看看,另外府库也得转一圈,还有城中新开的商铺若是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唐亦舜诧异的说道:“将军,这些细枝末节交给手下人去负责就可以了,将军何必亲自前往?”

    而裴子烈并没有说话,李荩忱的心思他大致能够明白,所以根本没有指望能够拦住李荩忱。

    李荩忱淡淡说道:“某入主蜀郡以来,这座城不过是草草的逛过一圈,了解的可不多,如果连麾下的百姓到底在谈论什么、在思考什么都不知道,那某的命令就算是颁布出来恐怕也很难让他们如意。”

    顿了一下,李荩忱一摊手:“更何况如此新气象,不去看一看,岂不是太可惜了。”

    李荩忱知道自己很难做到将自己麾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巡视一遍,但是如果连眼皮子底下的蜀郡都不在乎的话,那他和深宫之中的孤家寡人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世间冷暖,更在市井之间,李荩忱不想闭着眼睛颁布政令。

    唐亦舜抬头看了一眼李荩忱:“将军胸怀万民,属下佩服。”

    “伯贤,你就不要夸赞了,且换上便装一起走吧。”李荩忱笑着摆了摆手。

    而唐亦舜却躬身下去,郑重说道:“属下此言,发自内心。”

第六百零五章 许善心的烦心事() 
    站在裴忌府邸的门外台阶上,许善心很烦躁。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徐陵和裴忌分配了去巴蜀宣旨的任务,如果让许善心自己选择的话,他并不想去。

    谁都知道现在巴蜀那位镇西将军和朝廷是怎样的情况,可是谁都不知道双方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稍有不慎、甚至一句话说错了,就有可能酿成大错。

    许善心对自己不是没有信心,而是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李荩忱。因为对于李荩忱这个未来有可能面对的对手,许善心了解的太少了。

    从坊间传言中,他知道了李荩忱太多的侧面。

    曾经义气干云追随陈庆之北伐的“始兴枪王”李成的后代、挑动荆州之战的奇才、孤军死守章山郡阻拦尉迟迥的骁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