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局面,怎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 
    长沙王陈叔坚此时正站在一边,扬起头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陈氏子弟对书画都有莫名的爱好,陈叔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瓜挂在墙上的这幅画更是难得的东晋精品,所以陈叔坚刚刚走进来,目光就被这幅画吸引了。

    他身材高大,一张国字脸上写满了稳重,举手投足间将大家气度展露无遗,比陈叔宝更像是皇家贵胄,有如挺直的劲松,当真可以称之为“人如其名”。

    听到身后陈叔宝慌乱的脚步声,陈叔坚不慌不忙的说道:“皇兄着急也在情理之中,可是父皇本来就是生性执拗的人,就算是皇兄着急也没有办法让他改变主意。现在父皇既然已经如此干脆利落的将徐大人等人喝斥退,那肯定更不会给我们面子。”

    “四皇兄所言极是。”乐昌公主手中捧着茶杯,端坐在墙角的椅子上,淡淡说道,算是应和陈叔坚。

    虽然话说的平淡,但是乐昌的脸色有些发白,捧着茶杯的手更是紧紧交织在一起,也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茶杯掉了,还是心中另有所思。

    “你们?”陈叔宝顿时皱了皱眉。

    他虽然不喜欢处理政务,但是也不是没有智商的傻子。现在东宫已经上下一心,所以陈叔宝就算是不想做什么也得做,更何况对于李荩忱这个家伙,他也不是没有好感,至少荆州护驾之功陈叔宝可是记在心上的,否则当时也不会干脆利落的答应帮忙给李家和萧家作媒。

    可是让陈叔宝奇怪的是,难得自己热心一次,怎么原本雄赳赳、气昂昂的陈叔坚和乐昌反倒是先打退堂鼓了?

    乐昌公主自不用说,自家这个妹妹和李荩忱之间有的是情谊;而陈叔坚之前也是一口答应的,现在两个人突然转变口风,让陈叔宝很是诧异。

    陈叔坚叹息一声:“皇兄,父皇已经做出的决定,你见他几时更改过?不说远的,就是前年,明知道时间已经不够了,但是已经决断,那淮北不还是打了?平日里父皇最听的不过也就是孝穆公等区区几个人的话,现在孝穆公都劝他不住,我们去了又有何用?不过是白白落的一通叱责罢了。”

    这话说出来,乐昌的手微微颤抖一下。

    之前陈顼和徐陵在御书房中高谈阔论的场景,她还记忆犹新,可是短短一年之中,陈顼就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再也不是乐昌熟悉的那个父皇,也不是徐陵熟悉的那个亦师亦友的君王。

    他多疑、愤怒、动辄杖责侍从,不知道因何而生气。而明明大陈的天下正逐渐稳定,在战场上大陈的军队也是高歌猛进。

    因为李荩忱?

    乐昌不敢继续向下想象,她只是知道,现在自己面对父皇,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陈叔宝霍然回头:“那你说应该如何是好,就这样看着巴郡那边一败涂地?”

    陈叔坚低声说道:“皇兄,父皇有这样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牺牲的只是一个李荩忱和巴郡,但是如果能够在荆州和淮北取得突破,那这牺牲或许对于他来说就是值得的······”

    乐昌的脸色更苍白几分。

    牺牲都是值得的······李荩忱如此拼搏挣扎,到头来在自家父皇的眼中不过只是一个随便可以拿出来牺牲的炮灰罢了。乐昌不知道在李荩忱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无奈、伤感,还是一如既往地从容和淡然,就像他当时说出对陈顼和陈叔宝的不屑那样?

    “父皇不帮忙,东宫可以帮忙!”陈叔宝哼了一声,这一刻他仿佛变得和自己的父皇一样执拗。

    陈叔坚和乐昌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陈叔坚说这么多,不过就是旁敲侧击的告诉陈叔宝这个道理罢了,至于之后怎么做,只能看陈叔宝的。东宫虽然从崛起到自成体系的时间不长,但是终归还是有点儿积攒的,哪怕这只是杯水车薪,也总比什么都不给来得好。

    李荩忱在前线为了南陈而拼杀,朝廷不给支援,东宫可以给。

    陈叔宝显然也没有再指望陈叔坚能够帮上自己,一挥衣袖径直出门,不用想也知道是去找沈君高他们了。

    目送陈叔宝的身影消失,陈叔坚方才松了一口气。夹在陈顼和陈叔宝之间,有些话他只能说的含蓄一些。

    而乐昌此时缓缓站起来:“四皇兄多劳了。”

    陈叔坚微微摇头:“只可惜本王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有,总比没有好,”乐昌沉声说道,“杯水车薪也是给啊。”

    陈叔坚怔了一下:“皇妹,父皇那里你还是不要去······”

    “这个我知道。”乐昌轻轻咬牙,苦笑一声,“现在去恐怕也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也就不找骂了······”

    顿了一下,乐昌公主攥紧手,声音细不可闻:“但是我会用我的方式来支持他。”

    陈叔坚也不知道听到没有,只是微微摇头,径直向外走去:“如果有需要帮助的,皇妹尽管招呼一声,本王闲着也是闲着!”

    乐昌应了一声,目光却并没有看向陈叔坚,而是看向西方。

    那里是巴郡的方向,李荩忱就在那里准备迎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强大敌人。

    “父皇,你把他当成弃子,可是他从来都在为如何活了天下这一盘棋而努力啊······”乐昌喃喃说道,“如果他闯过了这一关,那就是真的一飞冲天,到时候你会更后悔的······”

    ——————————————…

    巴郡。

    李荩忱又连连打了两个喷嚏,伸手揉了揉鼻子。

    今天在背后议论老子的人还真多!

    不过他脚步并没有停顿,直接走进了府邸的议事堂。见到李荩忱的身影,议事堂上正低声讨论着的文武官员纷纷停下动作,按照位次站好。

    一道道复杂的目光都落在李荩忱的身上,其中有期待、有担忧、有无奈······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年前就赶到了巴郡,一路风尘仆仆,甚至连这个年都没有过好。不过大家都清楚,今日这个会议无疑已经关乎到了整个团体的存亡。

    大战来临,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

    相比于项上脑袋,过年什么的并不重要。

第四百四十二章 济济一堂() 
    无论是作为李荩忱左臂右膀的萧世廉和裴子烈,还是之前一直在南部郡等处奔走处理庶政的骆牙和戴才等人,此时都站在这议事堂上,目光炯炯的看向李荩忱。

    甚至就连刚刚归附李荩忱的濮人少族长杜齐都来了,只不过在一群李荩忱的嫡系将领和官员之中,他看上去有些拘束,毕竟濮人只是初来乍到,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个体系之中,至少杜齐的出现表明濮人还是很愿意融入体系的。

    至少在现阶段濮人有这样的态度,李荩忱就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他也不可能要求这些刚刚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人因为自己的几个举措就彻底死心塌地。

    “参见将军!”所有人整齐划一的拱手行礼,声音洪亮。是李荩忱带着他们一步步走到现在,而他们也相信李荩忱肯定能够拿出更好的主意,带着大家打破现在这困境,所以当他们看到李荩忱的时候,还是会有发自内心的敬重。

    “诸位,大过年的还得来,大家辛苦了。”李荩忱微微一笑,首先开口打破这有些凝滞的寂静。

    顿时堂上的将领和官员们都露出笑容,齐齐拱手:“属下恭祝将军新年快乐。”

    “同乐同乐!”李荩忱点了点头,径直走到那沙盘旁边,“虽然某也知道这过年下的还得在这里讨论公事,大家心中都不快,但是咱们也别无选择,从前面送回来的战报你们也都看到了吧?”

    李荩忱显然也没有再多寒暄的意思,开口就直接谈正事。

    萧世廉和裴子烈等人都微微颔首,韦孝宽率军南下的消息是两个时辰之前刚刚送到的,这个时候大家才深切的感受到李荩忱在大年初一就直接召开如此重要会议的重要性。

    如果等到这消息传到之后再开会,恐怕等到所有人到齐了,都不知道猴年马月,到时候有可能北周军队已经开始入蜀。

    李荩忱抬眼看向裴子烈:“大士,对北面的消息一直是你在合州负责的,你来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况吧,毕竟在场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呢。”

    裴子烈也不推辞,径直向前一步:“现在周人的大军兵分两路,其中两万人由尉迟迥率领,已经先期抵达汉中,似乎想要走剑阁直接南下,但是因为下雪的缘故,所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启程。而韦孝宽率领的三万大军估计在半个月之内会启程,所以韦孝宽和尉迟迥有可能先在汉中汇合。”

    “韦孝宽和尉迟迥两人向来不和,就算是合兵一处,恐怕等到南下的时候也会再分开吧?”戴才在一旁沉声问道,这几天他一直配合着骆牙在巴郡各地奔波,毕竟李荩忱麾下巴郡降将之中资历最老、对巴郡最熟悉的就是他,这个职务他义不容辞。

    这也是为什么戴才看上去满面风尘,不过毕竟他是军队将领出身,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所在。

    “入蜀的道路虽然不多,但是都胜在险要,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直微微皱眉的陆之武此时也不由开口说道,作为李荩忱麾下嫡系将领,他可不愿意只让戴才一个人出风头,“之前尉迟迥就曾经率军平定蜀地,对入蜀的道路恐怕了如指掌,所以他们两个人分兵前行的可能非常大。”

    李荩忱只是一言不发,而其余的官员和将领们都忍不住低声讨论。这实际上正是李荩忱想要的效果,毕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一个人来决断,这些手下将领们也应该多自己想想,李荩忱以后还指望让他们出去独当一面呢。

    “据末将所知,尉迟迥和韦孝宽两人都被称为‘名将’,虽然两人性格不合,在朝堂上更是站在对立的两边,但是都绝非等闲之辈。”曹忠此时也忍不住开口,他跟着裴子烈在合州镇守,之前显然就已经和裴子烈以及其余合州官员讨论过这个问题,所以当他开口的时候,合州都尉郑凯源、主簿徐德言等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曹将军的意思是尉迟迥和韦孝宽固然理念不同,但是也会为了顾全大局而齐心协力打赢这一战?”陆之武沉声问道。

    曹忠应了一声:“正是,所以属下觉得两人为了手下的将领不起冲突,必然会分兵。”

    “分兵”李荩忱轻轻摩挲着下巴。

    从北方南下巴蜀的道路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是渔樵小路,真正能够让大军通行的也就只有三条。一条是赫赫有名的剑阁,这是最常走的道路,当然还有米仓道,因为这条路需要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走米仓道可以从汉中直接到阆中。

    而还有一条路就是更为传奇的阴平小道,这条道路位于最西面,艰险异常,本来只能让山中樵夫通过,但是因为后来诸葛亮北伐,需要依靠这条道路以及道路旁的白龙江运送粮草往陇山,所以这条道路也逐渐被重视。

    后来邓艾入蜀和尉迟迥入蜀,走的都是这条道路,以轻兵疾进,可以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蜀郡防线的侧翼,从而达到一击得手的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