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下,李荩忱声音微微提高:“某会亲自带队!”

第三百五十章 码头() 
“将军三思!”曹忠和王昌等人都不由得惊呼出来。

    李荩忱是整支军队的核心和灵魂,之前为了避免动静太大,李荩忱只带了一千人作为前锋,就已经很冒险了,而现在如果他再亲自前往白帝城,就真的是在刀尖上行走。

    这意味李荩忱乃至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承受巨大的风险。

    而陈智深更是毫不犹豫的一拱手:“将军,还是让末将去吧,末将一定不会辜负将军的信任。”

    有陈智深率先表态,其余的将领们也都不犹豫,纷纷向前踏出几步:“将军,末将愿代将军走一遭!”

    李荩忱随意的瞥了他们一眼,他当然知道这些家伙一个个都不是胆小之辈,这话肯定是出自肺腑,不过李荩忱还是不放心让他们去,毕竟这其中需要随机应变的太多了。

    “吾意已决,无须再言,”李荩忱直接回答一句,旋即看向陈智深,“军中有没有熟悉白帝城一带口音的将士?”

    陈智深挠了挠头,他的麾下多数都是江南和荆湖子弟,这个还真的不好找。而王昌却先站出一步:“启禀将军,三峡一带沿线口音差不多,而末将麾下有不少都是西陵和巫峡这边的渔夫出身,或许可以帮助将军。”

    李荩忱点了点头:“挑选十多个精明强壮的,随某前去。”

    虽然李荩忱不得不说句实话,水师将士在作战配合和勇猛上应该没有办法和他的嫡系相比,但是也总比一群异乡人在大街上直接被认出来的好,毕竟李荩忱那一口混杂着江南和江淮的口音,照样足够在白帝城的大街上惹人注目。

    顿了一下,李荩忱看向陆之武:“伯玉(陆之武表字),可否有兴趣随同某走一遭?”

    没有想到李荩忱会突然叫上自己,陆之武心头一热,作为一个刚刚加入李荩忱体系之中的新人,之前陆之武一直在陈智深和曹忠等人面前有些拘谨,哪怕是陈智深和曹忠对于他这个后来者并没有恶意,这种情况一直到王昌到来方才算有所好转。

    现在李荩忱叫上自己,此间的信任和对自己的历练不言而喻,当即上前一步:“敢不从命!”

    在李荩忱的部将之中,陈智深勇猛、曹忠慎重,两人可以相辅相成,再加上一个通晓水师的王昌,足够照顾整个正面战场,若是再加上陆之武,反倒是有些多余,所以李荩忱索性将他带在身边。此去白帝城,身边也总得有一个关键时候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陈智深,曹忠,王昌!”李荩忱转而看向剩下的三个人。

    “末将在!”三人急忙应了一声。

    “明天夜里,白帝城头,举火为号,到时候某只能给你们一刻钟的功夫,若是冲不进城门,你们就可以提着脑袋去九泉之下找老子了。”李荩忱冷声说道,“至于怎么打,刚才你们自己也推演过了,应该不用老子再教了。”

    “遵命!”陈智深三人不敢迟疑。

    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此战在于快、准、狠,打开城门是一方面,若是打开城门之后你们还不能赶到,那我们照样是死路一条!所以两千弟兄生死之间,你们心里有数!”

    陈智深当即昂起头:“请将军放心!”

    “请将军放心!”其余将领也纷纷吼道。

    此时站在舱门外的李平以及其余亲卫听着传出来的吼声,下意识的对视一眼。

    这是慷慨激昂的回答声,更是咚咚作响的战鼓声!

    ——————————————

    青山在朦胧雾气之间时隐时现,而就在这雾气之中,隐约可以听见浩荡的江流声。大江已经没有了在下游时候的宽阔而平静,越来越狭窄的江面上,乱石嶙峋,自江心突兀而出,江水层层拍打着乱石和山崖,化作无数飞溅的水沫,转瞬融入到弥漫的雾气中。

    而就在这浓密的雾气当中,一座背靠青山、前临江流的雄城伫立在青山延伸向大江、截断江流的半岛上。

    任何想要出瞿塘峡继续前进向巴蜀的船只,都要在这一座雄城下通过,周围百里江山,都在这座城的雄视之中。

    只有到了白帝城,看着这云雾缭绕之中雄踞大江中流的城池,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么的雄壮。

    在后世,李荩忱虽然没有去过白帝城,但是也曾经看过白帝城的图片,只可惜三峡大坝的修建淹没了大多数险要的江滩,让雄壮的瞿塘峡“高峡出平湖”,而白帝城也彻底成了湖上的一座孤岛,不复今日的壮观。

    当然李荩忱并不觉得三峡大坝的修建有什么不对,长江水患对于主要产粮区的江南有着很大的威胁,而当时又恰恰是吃不饱饭的年代,所以修建这么一个大坝,毁掉的只是一些景致,但是养活的却是一代又一代的人。

    人都活不成,再美的景致也不过是空谈。

    “将军,前面就是白帝城码头了。”一名水师幢将低声说道。

    李荩忱下意识的抬头看去,雾气之中,可以隐约看见几条船只的轮廓,而空荡荡的码头上只有懒懒散散或站或坐的几名纤夫和短工。

    径直伸手抓起来旁边的鱼篓,李荩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打扮,赤着脚、一身蓑笠,袖子和裤腿都高高挽起,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年轻渔夫,当下里不由笑着说:

    “走,咱们上岸,让弟兄们把歌都唱起来!”

    “诺!”那名幢将急忙应道,而李荩忱伸手拦住他:

    “等等,到了白帝城内,你可不能这么称呼,就喊某老大就是。”

    幢将点头答应,转身离开,而李荩忱也回头看向李平和陆之武等人:“你们等会儿可不能露馅了,能不说话就不要说话。”

    见李荩忱脸上带着轻松神色,甚至还笑得出来,李平和陆之武等人心中也轻轻松了一口气,李荩忱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这一次行动冒险是在所难免的,甚至还少不了要拼命,现在李荩忱如此轻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们当然也随之轻松。

    陆之武心中更是暗暗赞叹一声。

    料敌于百里之外、安然于敌巢之前。

    这个李荩忱,当真是条值得敬佩的汉子和值得追随的上官。

    片刻之后,几条渔船缓缓靠上码头,而船上嘹亮的歌声传到码头上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穿过云雾,传到高处的白帝城中。

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 
永安都尉戴才这几天心情不太好,就像这白帝城外朦朦胧胧的云雾一样,总觉得心中沉沉的。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他,这白帝城固然雄壮,但是久在此处也难免心生厌倦,更何况戴才这个名为统兵镇守一方,实际上就是被发配的中年将领?

    永安白帝城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关要塞,但是这雄关再坚固,也得经历战火磨洗淬炼才能体现出来,而现在的白帝城,无论是北周还是南陈,都没有在这里大打出手的意思。

    听说荆州那边又有一场大战,打的如火如荼,更是让戴才郁闷。他岁数已经不小了,人过不惑,却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尉。名义上是镇守一方,可是看看自己麾下那群老弱兵马、还有白帝城年久失修的城池,戴才从不相信在铺天盖地而来的敌人面前自己能够坚持的住。

    这白帝城就像是被遗忘在天下棋盘角落上的弃子,谁都不记得这里,而北周军方自然也不会想起来还有一个四十多岁、镇守白帝城十多年没有得到提拔的都尉。

    十多年没有离开这白帝城是一回事,可是这十多年戴才一直都是永安都尉。都尉,对于名将遍地的北周军方来说,不过只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官儿,单单就是襄阳城中一抓就能抓出来一大把。

    更重要的是在戴才走马上任之前,这永安城最大的官不叫永安都尉,而叫永安都督。

    一字之差,这其中的差距却是云泥之别。

    数百年来,这里都是争霸的中心之一,三百年来,永安白帝城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荒芜。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抱着打开一片天地雄心的年轻将领已经鬓生白发,而他头上的都尉却依旧是都尉。

    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没有调走的机会。离开官署的戴才走在空荡荡的白帝城大街上,就像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上,而浓郁的雾气更是让他看不清方向、分不清时间。

    “快来看看啊,新鲜的三峡江鱼,便宜卖啦!”一声吆喝穿透时浓时淡的雾气,传到戴才的耳朵当中,让戴才下意识一怔,旋即抬头看去。

    就在前面道路的拐角处,几个年轻汉子一身白帝城中常见的渔夫打扮,手里提着几尾鲜鱼,而他们的脚下还有竹篓,正在大声吆喝着。只是这白帝城中百姓本来就不多,所以他们这吆喝声只是吸引过来一两个路人。

    戴才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些年轻汉子能够从三峡的湍流之中捕捉起来这么多鲜鱼,肯定费了不少功夫,可是他们还是来错了地方。随着白帝城这么多年来日渐荒废,车马行人早就不见踪影,甚至就连本地的百姓也都投亲访友,走的七七八八,恐怕他们这努力是要白费了。

    不过旋即戴才心中又升起一丝警惕,这白帝城中是有渔夫不假,但是多数都是中年或者老人了,这些年轻小子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他身在白帝城十多年,对于这城中的一草一木一人都很熟悉,敢打保票肯定没有这几个人。

    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从上江来的,还是下江来的?

    虽然十多年都没有经历过战事,但是戴才好歹是一个武将,这些年轻人总给他一种危险的味道,就像战场上遇到的敌人,他一边缓缓按住自己的佩刀,一边示意身后懒洋洋跟着自己的亲卫抓紧跟上来。

    看到走过来的戴才,李荩忱眉毛微微一挑,这个人虽然没有穿官服,但是腰间挎刀,一看就知道肯定不是等闲之辈。而李荩忱身边的陆之武也注意到这个人,下意识的伸手到竹篓当中,这里面在活鱼之下放着短刃,是他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兵刃。

    李荩忱伸手拦住陆之武,冲着另外一边那名水师幢将使了一个眼色,幢将急忙上前几步:“这位客官一看就是贵人之相,可要买几条鱼?这可是今天刚刚从江里捕上来的鱼,新鲜着呢。”

    戴才的目光在那水师幢将身上扫过,旋即从幢将手中接过来一尾鲜鱼,那鱼还努力甩动着尾巴,不断将水珠泼洒到戴才脸上。而戴才只是用衣袖抹了抹,微笑着说道:

    “你们这鱼是从三峡里捕捞上来的?那你们是哪里来的?”

    “我等皆是秭归渔夫,趁着昨日天好,溯江而上,一路捕鱼,想着拿到这白帝城来叫卖。”水师幢将急忙说道,他是信州本地人,和秭归那边的口音差不多,因此干脆直接自称是秭归人。

    秭归在地理上属于信州,但是南陈在信州的势力只局限在安蜀城一带,实际上秭归到白帝城这一线是南陈和北周的缓冲区,更或者换句话说是两不管地带。

    戴才打量一眼幢将,紧接着转而看向幢将身后的几个人,那几名年轻人似乎有些紧张、也有些害怕,完全像是戴才之前曾经见到过的不少本地渔民的样子。而秭归那边来的渔夫他之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所以有这么一群渔夫来倒也在情理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