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和新世界-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院的情况还是这样,运气好的伤员伤口恢复得很好,一些人早早的死于败血症,但是更多的则是在与感染做漫长而艰苦的斗志,反复的发烧,持续化脓,直到身体被感染拖垮,虚弱地死去。这让整个医院都弥漫着焦虑和沮丧的气氛。不过今天这一切都会得到改变,刘满的挎包里,装着几大瓶青霉素粉剂。

    仅仅只带了几克青霉素菌种到这个时空来实在是太过于天真的想法。刘遥从生活开始安定下来,就在试制青霉素针剂。当初最担心菌种的繁殖,怕这风中火苗一样的几克菌种在这个时空死于杂菌感染。事实上这倒是最容易的过程,而提纯、制粉剂成为几乎无法逾越的难题。幸好带来的卷轴里面有最原始的青霉素做法,刘遥照葫芦画瓢,得到了几大瓶粉剂。为了这青霉素粉剂,几乎让酱园破产。周力亚出于对刘遥盲目的信任,选择了青霉素产业和酱园不分家的做法,几年之后每次他想到这个伟大的决定,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现在这些成本巨大但是看不出价值的粉剂装在几个瓷瓶里,每个都有一斤装的白酒那么大,在刘满的挎包里叮当碰撞着。自由山现在的工业体系再没有办法做出小剂量的针剂,因为玻璃还没有做出来。至于注射用的针头,也是费尽心思。先是做成尽量细的钢管,然后再用大力冷拔,截取中间合规格的一小段细钢管来磨成针头。着针管虽然不至于让木器作坊破产,但也要耗费几乎成吨的钢材才能碰巧得到几米长的合格品。

    得到这两样东西以后,再仔细地弄清楚剂量和浓度的要求,刘遥就不再去操心这些事情了,使用青霉素的事情交给医院,玻璃药瓶和注射针头的生产,更是让作坊自己去操心。刘满一大早爬起来就头疼的就是青霉素的使用条例——医院就是妈妈,医院说她累了,没法思考青霉素的事情,要自己来解决。不过爸爸的一席话启发了她,这手下不是有六个技术越来越精湛的外科医生么,还有那么多护士,总能找几个头绪清楚的出来做药剂师嘛。

    送走王带喜,关照今天轮到在家里帮忙的孤儿班孩子抱好自己的儿子跟上,刘遥带上们朝着刘宅后面走去,那里是自由山最高的地方。

    “在我原来的计划里,这里至少要有三个建筑:一个是议会,里面的人专门管立法,为首的人叫议长;一个是政府,里面的人专门管执行法律,为首的人叫总统;一个是法院,里面的人专门管审理案子,为首的人叫**官。我现在住的宅子,将来就是总统官邸,谁做总统谁住里面。”刘遥指着山顶的这片空地说。众人随着指点,看着眼前这片空地,不由得有些肃然起敬起来。

    刘遥接着说:“诸位昨天说了,英雄的祠堂应该造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我很同意。可是我也觉得,我刚才说的三个建筑,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们似乎也不应该被挤出去。所以请大家到这里来,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下这事怎么做。”

    站在这块空地上,周围的景致一览无余。朝南的前面就是平缓下降的缓坡,是被叫做自由山的主体。身后也是一片平缓的坡地,不过长满了林木,传统上这边就是黎人的地盘。

    这是海南最冷的时节,越过山顶的风吹动每个人的衣角,呼啦作响。(。)

第五章 獠牙 第79节 大图书馆() 
刘遥看看梅先卓,觉得这家伙确实适合做下一任总统,如果他愿意搞任期制的话。以后的战事,肯定多在北方。海南内就是黎人作乱,以自己土地不乱占,经济给好处的做法,黎人只会越来越融合。但是北方不同,要与汉人争空间,要与满人拼生死,那都是战争。这些事情,老梅应该都想到了。

    抛开那些念头,刘遥指着北门的大片林莽说道:“这里,将建两个建筑,一个是英雄祠堂,一个是大图书馆。”看众人不解的目光,刘遥解释道:“诸位还记得我在黎人那里失去了一把小刀,这是我随身带来的。”他沉吟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宜把存放物品的空间展示给众人看,毕竟那不是自己可以理解的科学,会干扰这个时空的人对科学的理解和信任。“那把刀虽小,但是现在我们所有的钢铁都没有它硬。黎人的刀看下去,被我的小刀切进去;我们现在自己打造的钢刀砍下去,也会被我的小刀切进去,不过小刀也会受些损伤,毕竟不是神物。”

    停顿了一些,刘遥接着说:“我们现在自己打造的钢刀,比任何刀都更加锋利,坚韧。你们都已经看到。还有比这些刀更加锋利和坚韧的刀,你们也看到了。这些刀都是人造出来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造出那种小刀。我们靠什么造出这些东西来?知识。知识在哪里?”刘遥点了点自己的脑子,接着说:“这里有,我还带来了一份抄本。现在张道松正带着一帮孩子在抄写。这些抄出来的知识,需要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分门别类,让所有人来查看。这个地方,就是图书馆。”

    赵世禄可能是读过几天私塾的,喃喃地说:“那就是四库全书么?”

    刘遥坚定地一挥手说:“不同。四库全书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小部分,而且要我说,是很没用的一小部分。它里面既没用找矿开矿的学问,也没用炼钢打铁的学问,也没用栽种养殖,也没用建造房屋,也没用我说的立法和选举。这些,在我的知识里,都有。”

    孙正刚问道:“那,你这些知识哪里来的呢?”

    “问得好。这个问题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怎么回答。我保证将来某一天会给你们答案,但是现在不行。”刘遥无奈地摊开手,接着说道:“另外,我们的打图书馆里还要记载我们自己的历史。赵先生知道四库全书,肯定知道史记,知道二十四。。。。。。哦,二十二史。可是在这些历史记载中,没有记载谁发明了水车,没有记载卞梁某一年老百姓人均能吃到多少粮食,他们又打了多少粮食。没有记载这一年生下了多少孩子,他们都叫什么名字。。。。。。这些,我们都将纪录在各地的图书馆里。”看众人略激动又略疑惑的神情,刘接着说:“诸位,我们在筹备建造英雄祠堂。在这个祠堂里,我将详细纪录每个死去的士兵,他名字叫什么,有些什么家人,他何时入伍,训练成绩如何,参加了哪场战斗,因为什么原因死去,死之前,他做到了什么,有什么心愿。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难道不都希望自己能够为后人所铭记?”

    众人听到这里都十分动容。李建功双手捂着脸蹲了下去,双肩抽动,泪水从指缝里流出。梅先卓对刘遥说:“李建功和他的哥哥曾经一起参军,后来哥哥战死,尸骨都没能找回来。”

    李建功站起来说:“刘先生,不仅尸骨没能找回来,而且谁都不知道他怎么死的,何时何地死的,他所在的营伍当时是参军哪一场战斗。如果不是有我这个弟弟记挂着,我的哥哥就这么从天地间消失了。”说完,他对刘遥鞠了个躬,大声说:“先生,我感谢你的决定。虽然我哥哥没有机会进入这个英雄祠堂,但是这个祠堂让我心里安定了。我要结婚生娃了!”

    众人大喜,纷纷向李建功道贺,有些甚至现场就做起媒来。李建功眼看着都要三十五岁了,在这个时空,有些人都快要做爷爷了,他却还没结婚。原来症结在于过去的那段经历。刘遥感慨地说:“我来这里之前,生活在太平年月,虽然生活艰难,但很少有人死于非命。即便如此,我身边也有些人在想,生活如此艰难,为何要把孩子带来受苦。”

    李建功思考了一下,轻声问道:“先生,是不是只有军队里的人死去才能进入英雄祠堂?”刘遥知道他心中所想,朗声回答道:“任何为自由山的人们做过贡献的人,殉职的进祠堂,不是殉职的,就进大图书馆。那些涉及到秘密不宜公开的,也会有相应的记载,只是暂时不会对所有人公开,直到那些秘密已经不重要了才会公开。当然他的子女后代不受这个限制,随时可以看到。”

    李建功带领着一帮人在做中央情报局的活,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他高兴的点点头,补了一句:“什么时候公开,恐怕要由他服务的部门来决定”。

    “差不多这样。也许不是一个部门,可能会有几个部门一起决定吧。”刘遥振奋地又一挥手说:“今后,英雄祠堂里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任何人来查问英雄的事迹,都会详细介绍,还会给一个抄件。祠堂里也有祭奠的场地和仪式。这些都要花钱。我本来还担心大家会不会同意我的打算,看这个样子大家肯定没有意见了。”

    众人都喊了一声“同意!”,看着眼前的林莽,心里都有起伏的情绪,只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听到身后传来钱二的喊声:“先生,枪支已经定型了。”循声望去,就见钱二带着几个人,扛着六七枝枪跑了过来。

    跟众人点头招呼了一下,钱二朝着树林站定,喊声“计时!”。一个土地忙从挎包里拿出一个沙漏,再递过一支枪去。钱二拿起枪来抱在怀中,握住枪栓卡啦一拉,露出一个开口,伸手从腰上别着的一排子弹里取下一枚,填进开口,再卡啦一声锁闭弹仓,端枪抵肩扣动扳机,呯一声,眼前五十来米距离的一颗大树上爆开一片木屑,子弹深深扎进树身。

    众人无不动容,这么快的装填速度,在这个时空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比拟。钱二双手不停,拉开弹仓,取出弹壳,枪口朝下开始装弹锁闭弹仓,再举枪击发。刘遥注意到钱二这次稍微瞄了大约半秒钟,呯一声响过,第二枪明显击中了上一枪旁边不远的地方。

    众人刚才还是动容,这时都纷纷倒抽一口凉气。这个时空的火枪威力可以做到和现代步枪差不多的程度,但是受制于加工精度,准头实在乏善可陈。在50米距离上打人这么大的目标能否擦到边都全靠运气。受到第二枪优良表现的鼓舞,钱二动作更加流利,一分钟内竟然打了八枪,到徒弟报时间到的时候,第八枪的弹壳都已经取了出来。眼前的大树上,赫然其六个弹洞。李建功按捺不住跑到了过去,抽出小刀挖起来,半天都没有回来。

    刘遥于带头鼓起掌来。这枪的表现实在出乎自己的意料,竟然可以这么好。钱二报告说:“准头和装填速度,大家都看到了,寿命有六百到七百发。再往后枪膛的磨损太厉害,准头和力道都不行,七百发以上还炸了几根。”

    “你们用的是哪种弹?哦,肯定是张道松的设计。我没看到拉绳。”刘遥从钱二腰带上取下一枚子弹仔细看起来。

    “是的先生,把拉绳套到子弹上的动作,一个减慢了速度,再一个在黑夜里很难操作。有时手忙脚乱还忘记取下欠一个拉绳,带来危险。”钱二参加了整个实验,对情况了解很透彻:“不过拉绳的枪很经用,能打到一千发还挺好。我们没有拉绳的子弹了才停止了试验。”

    “对,推的方式是把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从枪膛里射出去了,肯定磨损枪管。但是我们一定要方便,要快,所以只好承受枪管的损失了。这枪就规定只能打五百发。之后就要报废,枪管回收。告诉部队,每个战士配一只枪,这个战士发了多少子弹,都要有纪录。一旦到了五百,就一定要报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