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争鸣-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是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啊。”

    说到这里,凌翔谦微笑着看了一眼沈江明,口中继续说道:

    “师座,现在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此时沈江明再无任何担心,目光中闪烁着着精芒,手抚唇下长须,朗声说道:

    “明日全军拔营渡过怒江,直取景缥,让林震的数万盗匪尽成瓮中之鳖!”

    此时,在永昌褚怀远又整编了一千名壮丁送往易门县支援宇流明。城楼之上,褚怀远看着缓缓远去的队伍,心中在暗暗的祈祷:宇流明啊,老夫的身家性命还有建宁郡可都押在你的身上了,你可千万不要负我啊!

    此时,站在一旁的郡长史程潜上前宽慰道:

    “大人无需太过担心,自林震肆虐南疆以来何等凶险的情形我们没有遇到过,宇流巡检更是多次化险为夷力挽狂澜于即倒。此番有他在前方总揽全局,定然能够成为我永昌的坚固屏障!”

    褚怀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前方的形势不乐观啊,禄丰、双柏失守之后,易门县便成了我永昌西面最后一道屏障了。现在宇流明麾下有两万余人马,但是大多皆是种田为生的农民,如何是林震数万盗匪的对手。要守住易门,难啊!”

    在场众多建宁郡官员闻言均是神色一黯,一时之间前途暗淡之感弥漫在众人心头,唯有韦盛昌不动声色,甚至嘴角还有一丝隐秘的笑意。

    此时站在另一边的郡都尉马博插言道:

    “下官自武定县随宇流巡检挥师南下以来,每每遭遇困局之时,宇流明巡检总是能够从容应对屡出奇招应对,此番盗匪虽然势大,但是宇流巡检想必也有应对之法。”

    谁知马博一番劝解反而激起了褚怀远心中的烦闷,只听他口中说道:

    “宇流明、宇流明、宇流明,事事都要依靠宇流明,本官要你们有何用?你说你们一个个在座诸公,哪一个不是自诩满腹经纶的朝廷栋梁,而今事到临头却还要指望着一个小小的巡检在前面撑着,而今我等窝在这永昌城里与苟延残喘有什么区别?”

    眼见褚怀远莫名的发怒,在场的官员齐齐躬身说道:

    “大人息怒”

    正在这个时候,却见一名士卒快步跑上城楼,来到褚怀远身前躬身说道:

    “启禀郡守大人,宇流巡检在撤往易门县途中,在石头凹设伏围歼盗匪牛延庆部万余人、重创罗平安部。”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一片哗然。

    “歼灭了一万人哪”

    “宇流巡检用兵如神啊!”

    就在众人一片窃窃私语当中,褚怀远向着那名士卒焦急的问道:

    “现在我军已然尽数撤回易门县固守!宇流巡检托小人传来口信:永昌诸公勿念,易门县便是南疆盗匪的覆灭之地!”

    人丛当中顿时又是一片惊叹之声。此时,褚怀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怔怔的站在原地,久久不发一言。郡少府周良栋首先察觉褚怀远的异样,连忙上前两步关切的问道:

    “大人,您还好吧?”

第209章 绿汁江畔(1)() 
“大人,您还好吧?”

    此时此刻,褚怀远两行老泪顺着脸颊缓缓而下,他用哽咽的说道:

    “好!好!好!不能再好了!诸位都看到了石头凹大捷的战报,也都听到了宇流明的口信了。好,既然宇流明立誓要在易门县消灭林震,本郡守就在这里等着他取胜的消息,看着他取下林震的首级!”

    在场众多建宁郡官员齐声道:

    “我等誓死追随大人!”

    待众人都散去之后,却有一个人孤身留在城楼之上,他是韦盛昌。宇流明在石头凹围歼牛延庆一万人的消息让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这个宇流明似乎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凭着手底下那点儿只会种地的壮丁竟然将林震的数万盗匪逼到了如今这步田地。一番思忖之后,韦盛昌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寒光。

    这个时候,一个人影悄然出现在韦盛昌的身后。韦盛昌并没有回头,而是淡淡的说道:

    “让蜀葵准备出手吧,有一个人可能会威胁到杨刺史的计划。”

    身后那人沉声问道:

    “此人姓名?”

    韦盛昌面无表情一字一句的答道:

    “会泽县巡检宇流明!”

    当石头凹大捷传遍南疆的时候,在这同一时刻,盘踞在禄丰的林震主力部队终于东进了。近三万余盗匪合兵一处,气势汹汹的向着易门县杀奔而来。

    易门县地处建宁郡西部,永昌西北,东与安宁、晋宁县相接,南连峨山,西和双柏隔绿汁江相望,北部与禄丰、安宁两县接壤。这里东、北、西三面高山屏立,中部是溶蚀性盆地,东南面为中山河谷地带,全境状似马蹄。江河沿岸受河流切割影响,较陡峭,山谷相间、地形复杂。

    宇流明将部队收拢至易门县后,以绿汁江为第一道防线,安排王襄率领本部五千人正面防守,而郑则民与孟煜则是各领五千人一南一北依托山势逐次构建防线。宇流明自己则率领剩下的近万余部队坐守易门县城。

    林震的部队一路南下,直到逼近到了绿汁江边方才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但是当林震到达绿汁江边的同一时刻,他却接到了一个令其惶恐不安的消息:沈江明的边军已经渡过了怒江,袭占了身后的景缥县。如此一来,三万余盗匪就被官兵一东一西死死的堵在了中间,而更为糟糕的是在前期鏖战近半个月之后,盗匪一方的粮草已经是所剩无几。

    此时,林震站在绿汁江边,目光阴冷的注视着江对岸巍峨的群山,对岸的官兵早已经严阵以待,沿着山势依山而建的营地醒目得有些刺眼。看着对岸官兵的布置,林震的脸色越发的阴沉,只听他口中喃喃的说道:

    “想不到啊,想不到。当初我率五万人马南下,而今仅仅才一个多月的时光,局面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前有大江堵路,后有追兵紧逼,嘿嘿,当真是穷途末路啊!”

    此时,站在林震身旁的杨寿宽慰道:

    “大首领不必沮丧,欲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百折不挠几经挫折。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数败于项羽,但却在垓下一战成功,建立汉家四百年之基业。而今我等虽然一时困窘,但是只要突破眼前这道阻碍,立刻就是另一番局面,到时候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林震回身向杨寿问道:

    “罗平安的伤如何了?”

    杨寿答道:

    “二当家伤势虽重,不过仗着身体强健到底是扛过来了,现在已经能够吃些米粥肉糊等物,只是尚不能下地行走。”

    林震闻言点点头,口中继续说道:

    “记得当初你曾经说过,宇流明此人狡诈无比,让我提防。我以为一个会泽县小小的巡检能翻起什么大浪,如今却不想就是这个宇流明最终把我们逼到了这步田地。”

    杨寿闻言,眼神中顿时难以掩饰的迸射出仇恨的目光,他低下头,默默的压抑着自己胸中那股仇恨的怒火,少顷方才答道:

    “此人是我等心腹之患,但使我等能脱得此难,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将此人碎尸万段!”

    林震没有察觉出杨寿的异样,只是点点头,说道:

    “你去通知各部头领吧,是时候开打了,这一次鹿死谁手就看大家的表现了。”

    盗匪的进攻开始了。这一次没有什么花哨的试探,这是生死之战,盗匪一上来就是兵分三路强渡绿汁江,向着对岸的官兵发起了全力进攻。

    王襄在绿汁江边安排了人数众多的弓弩手,当盗匪的人马逼近岸边之后,一轮接一轮的箭雨开始向着盗匪的渡船倾泻而下,只见渡船上的盗匪俯身在船身之上躲避着官兵射出的箭矢,同时艰难的向着岸边划动着船桨。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被官兵的箭矢射中,有的翻身掉落冰冷的江水中,还有的则是在渡船上痛苦的扭动着身躯同时发出一连串凄惨的哀嚎。

    盗匪在渡河时的伤亡虽然很大,但是却几乎没有人退缩,因为盗匪喽啰们现在也都很清楚,如果不能闯过易门县这一关,那么等待自己的就将是掉脑袋的命运。

    渐渐的,终于有船靠近了岸边。匍匐在小船上的盗匪迫不及待的从船上跳入齐膝深的河水之中,向着岸边发起了冲锋。河岸浅滩松软的泥沙与齐膝深的河水有效的减慢了盗匪冲锋的速度,王襄部署在岸边的弓弩手又从容的施放出两轮齐射,浅滩的河面之上转眼间便漂浮起无数的盗匪尸体。

    撑过了官兵的两轮箭雨,有不少喽啰已经登上了岸边,官兵的弓弩手有序的退向后方,继续对浅滩上的盗匪施射。而王襄部署在岸边的步兵则是快速的上前弥补了弓弩手后撤之后留下的空缺,在河岸边与盗匪开始了正面的交锋。

    此时,站在绿汁江西岸的林震目光深邃的注视着对面的战况,眼见麾下的喽啰与官兵在岸边展开了厮杀,只听他沉声说道:

    “已经接上火了,让后续部队开始架设浮桥吧!”

    很快,趁着对岸的官兵在与盗匪登陆的先头部队交手的机会,绿汁江西岸的盗匪开始快速的在河面上架设浮桥。河面之上,盗匪架设的两座浮桥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向着对岸快速的延伸着。

第210章 绿汁江畔(2)() 
很快,趁着对岸的官兵在与盗匪登陆的先头部队交手的机会,绿汁江西岸的盗匪开始快速的在河面上架设浮桥。河面之上,盗匪架设的两座浮桥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向着对岸快速的延伸着。

    在绿汁江东岸,盗匪与官兵的厮杀犹自在激烈的进行着。守护河岸的官兵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沿着浅滩冲上来的盗匪一个接一个的倒在官兵的屠刀之下。但是试图登岸的盗匪却依旧十分顽强,随着越来越多的渡船逼近河岸,一批又一批的盗匪开始沿着河岸浅滩向着官兵阵营发起了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登岸的盗匪越来越多,东岸官兵与盗匪的力量对比也在开始发生着变化。渐渐的,东面河岸上聚集的盗匪已经超过了百人,他们汇聚在一起在滩头控制了一片狭小的区域建立了一个滩头阵地。而后续渡河的盗匪则是在这个滩头阵地的掩护之下源源不断的开始登岸。

    而就在这个时候,盗匪的两座浮桥已经延伸至东岸浅滩,西岸的大量盗匪开始沿着两座浮桥向着东岸发起了冲锋。由于有河面上的两座浮桥,盗匪向东岸输送兵力的速度得到了大大加强,使得盗匪在东岸逐渐的站稳了脚跟。

    渐渐的,驻守东岸沿河第一道防线的官兵开始呈现出不支的态势,而原本固守河滩的盗匪则开始进一步向前推进。只见在绿汁江东岸漫长的河岸线上,数不清的盗匪喽啰组成了一层又一层的人浪,向着官兵的防线发起了冲击。

    官兵犹自在驻守的阵地上顽强的支撑着,他们不停的挥动着手中的兵刃,将一个又一个冲上来的盗匪喽啰砍翻在地。但是立刻又会有更多的喽啰涌上来,将一个又一个的官兵彻底的湮没。随着战斗的进行,江岸上堆积了越来越多的尸体,鲜血浸透了岸边的沙地,染红了滚滚而去的江水。

    几番争夺之后,王襄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处于第一道防线的官兵长舒一口气,纷纷开始向后撤退。眼见官兵退去,盗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