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辽东-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丁摆了摆手斩钉截铁说道。

    “今日镇抚司大堂上发生的事情,分明是有人要保你。这时候对你下手,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怕是有人受了蒙蔽。”

    对于老丁的判断,杨琳没有太多的疑问。然而杨琳却是不认为他不知晓是谁暗中下的手。既然老丁不愿意说破,杨琳也就懒得继续追问。

    放下心来的杨琳,他这才拿起老丁刚刚带来的酱猪蹄啃了起来。

    看了一眼大快朵颐的模样,老丁心中暗笑。差点被这小子唬了过去,还以为他真的处变不惊呢。

    杨琳一个猪蹄还没有啃完,就听得一阵脚步声响起。原来是先前善后的那名狱卒去而复返了。目光躲闪没敢直视杨琳,他低着头来到老丁的身旁。张了张嘴有些难以启齿,最后索性豁出去了这才说明了缘由。

    “丁头,郭大人要提见他……”

    原来是郭威要提见自己,怪不得这狱卒刚刚那么纠结,原来是他们之前诱骗自己出牢的理由一模一样。这也就罢了,郭威此时传见自己分明表明了他对这个案子的重视。摸不清郭威对自己的态度,若是自己在郭威面前告上一状,那几名狱卒全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通过老丁的话,杨琳也知道在这件事当中这几名狱卒也不过是受人操纵的。自己纵然在郭威面前把事情道破,很大可能也是息事宁人。毕竟这大牢也是郭威的管辖范围,出了狱卒草菅人命的事情,郭威这位镇抚脸上也不会好看。

    若是此事不会闹大,这几名狱卒背后的主使自然也不会暴露出来。这样一来,自己逞了一时口快,除了给自己招惹了一些死敌之外并不会有任何收获。这样赔本的买卖,杨琳当然不会去做。

    给了老丁递了一个自己知道轻重的眼神,杨琳长身而起。

    “还不赶紧谢过杨公子!”

    见身旁的狱卒还在用祈求的目光看着自己,老丁向他说道。

    “谢谢杨公子大恩大德!谢谢杨公子宽宏大量……”

    跟着那狱卒来到外边,早已经有两名郭威的亲兵等在牢房门外了。似是因为等得时间有些长的缘故,两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不耐的神色。今日在大堂上已经见过杨琳的面,倒是省了一番确认真身的麻烦。

    “走吧!”

    说完,两名狱卒一前一后将杨琳夹在中间便朝镇抚司的后衙走去。看样子那位郭大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离开衙门,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耽搁了。

    在一处暖阁外,两名亲兵停下了脚步。一人帮杨琳卸下了镣铐,另一人则是上前扣门,“郭大人,杨琳已经带到!”

    “让他进来!”

    门后传出一个不怒自威的声音,正是今日在镇抚司大堂上审理案子的郭威郭镇抚。

    杨琳推门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端坐在书案后的郭威。正在奋笔疾书的郭威听见杨琳进来,他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灼灼的目光钉在杨琳的身上好像要看穿杨琳的内心一般。

    “杨琳!你可知罪?”

    重重一拍桌子,郭威喝到。武官出身的他人高马大、嗓门洪亮,这一声大喝让杨琳的耳膜都有些发疼。

    换做这个时代任何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在面对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官员时,被这样的一声吼怕是都要吓得腿软。然而这种先声夺人的小伎俩对杨琳来说却是没有丝毫的用途。

    “不知在下何罪之有!”

    “好你个杨琳!你还敢狡辩。读圣贤书却不思行圣贤事,见利忘义以奇技淫巧误人,更致人死亡。铁证如山,难道本官还冤枉了你不成?你虽不杀伯仁,伯仁却由你而死。”

    “郭大人此言谬矣!”

    听到郭威的话,杨琳连连摇头。

    “郭大人说‘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殊不知,那王导对周伯仁心有怨恨,可在下与那位江老丈何怨之有?再者,郭大人口口声声在家见利忘义,敢问这利从何来?”

    杨琳一番话掷地有声,让郭威碰了一鼻子灰。本以为自己一番恐吓就能把杨琳吓住,他也没有仔细寻思措辞,顺手拈来把今日堂上江辰、韩荣状告杨琳的原话拿来用了。结果在大堂上惜字如金的杨琳此时却如同变了个人一般。

    “好!好你个巧舌如簧的杨书生!本官辩不过你,倒要听你如何给自己洗白。那石炭有毒,就连本官都知晓,你为何偏偏要拿他来取暖?难道孔圣人就是这么教育你们敢为人先的?”

第三十四章 “将功赎罪”() 
“大人!石炭取暖,古已有之。《汉书》有云‘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何来杨琳为人先一事?”

    听到郭威的问话,杨琳不慌不忙回答道。在知道因为石炭炉子被人告了之后杨琳就在想着如何给自己辩解。因此回答起来更是连思考都省了。可惜杨琳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更多古籍之中关于煤炭使用的记载,不能给自己的话增加信服度,然而他却知道煤炭的使用早在宋朝时候就已经十分普遍。

    记得曾经观摩《清明上河图》时,解说就指出画中有细节表明汴梁居民曾烧煤炭取暖。想来也不难理解,北宋汴梁人口超百万,这些人冬天取暖如果全用木柴一个冬天怕是要烧掉一大片森林,除了煤炭杨琳想不到其他的解决方法。

    经过宋末到明初这百年的战争,人口密度大量降低,对煤炭使用的需求开始减少。可大明朝时的北京城少说也有几十万的人口,冬季取暖必然也需要煤炭的支撑。

    所以,这个锅杨琳不背。杨琳一句话就把郭威给自己的罪名给顶了回去,从根本上切断了背黑锅的可能。

    “本官也不与你多说,本官且问你,你可知这石炭烧了是会死人的?”

    被杨琳拿话堵了回去,郭镇抚开始耍赖皮了。

    “大人,你可曾听过有人因为吃河豚入罪的?”

    突然被杨琳扯开话题,郭威一愣。河豚有毒,听说过有人用河豚毒死人入罪的,可吃河豚入罪的他还真没听说过。可这杨琳突然提这个做什么?转眼一想,郭威就明白了杨琳的意思。

    “好啊!那你是有‘吃河豚’的办法喽?”

    郭镇抚的话已经说得如此直白,杨琳哪里还能不明白他的用意。

    “大人!在下曾经遇到过一名南方来的商人,从他那里学到过一些使用石炭的注意事项,以及……”

    在“以及”这里杨琳故意微微停顿了一下,吊足了郭威胃口之后他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以及如何改良用石炭炼铁的法子!”

    果不其然,等杨琳说完,郭威的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改良炼铁的法子?单单听到这几个字就够让郭威心动了。无论是什么时代,自从人类发现了钢铁之后,钢铁就是权衡国力、军力的最重要指标。要不然草原上的鞑子们也不会千方百计连废铁都想要弄到手。

    鞑子们缺铁,辽东的明军一样不富裕。辽东二十五卫每一卫都下设铁场百户所,除却提供辽东所需的兵器、农具之外,还缴纳部分充当税收的“额铁”。《全辽志》就有记载,最多一年二十五卫共缴纳了两百吨左右的额铁。

    多么?不多!后世那些多如牛毛的小铁厂一天都要生产几十吨的铁。要知道辽东几百年后可是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首屈一指重工业基地的地方。

    若是能够改良炼铁的法子……

    不需要能提高太高的效率,但凡能够有点效果,其中的功劳都够自己受用不尽的。

    在辽东特有的军政体系之下,负责行政方面的官员地位是没办法跟手握兵权的将领相比的。自己在这个镇抚的位置上呆的也够久了,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被提拔为实权的千户……

    心里想着,郭威已经拿定了注意。

    “好!既然你如此说了,本官就给你个将功赎罪机会。明日起,城南铁场百户所的蒯百户会上门找你。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若这能如你所说。本官做主,之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如若不然……”

    这是强买强卖啊!

    听到郭威话,杨琳在心中腹诽不已。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接下了这个强行安插给自己的任务。

    之前开口说出这一点的时候,杨琳就已经猜到了会是这样一种结果。因此他倒也没有多少抵触。冶金确实不是杨琳的专业,不过以后世掌握的知识,随便提出一些就能对炼铁的技术进行不小的改进。杨琳也不担心完不成郭威交给自己的任务。

    至于说将这些知识白白拿出来是否值得,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杨琳不是敝帚自珍的人,这个时代特殊的环境也决定了杨琳不可能利用这个去发财。而反过来,提高大明朝的冶炼水平,提高钢铁的产能相应的也就等于提高了明朝军队的战力。这也算是给自己买了份平安符不是?

    见杨琳爽快答应下来,郭威忍不住对杨琳称赞一番。称赞过后,郭威端起了案边已经凉透了的茶杯轻啜了一口。

    看见郭威的模样,杨琳明白人家这是下了逐客令了。识趣地他自然不会赖着不走,“那……大人,我这就可以回去了?”

    说话间他还有些不太敢相信,事情这样就算解决了。

    “难道还需要本官再差人送你回去么?”

    郭威一挑眉毛问道。

    “不……不用了!回家的路在下还是认得的。”

    打了个哈哈,杨琳赶紧起身告辞离开了。到了门外,自然有人带路将他送出了镇抚司衙门。

    送自己出来的那人返身离开前杨琳没忘了嘱托对方向老丁告知一声。

    回头再次看了一眼夜幕之中的镇抚司衙门,杨琳这才离开了。这一日来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喊冤下狱、上堂受审、牢狱惊魂,每一桩拿出来都够让人后怕。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难度,原本只是想做一个富家翁了事,而现在看来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还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

    送走杨琳之后的郭威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起来躬身站到了一旁。然后听到脚步声响起,一人从屏风后面绕了出来。

    “你处理的很好,若是此事能成,自然少不了郭大人你的功劳!”

    听对方如此一说,郭威脸上不禁露出了喜色。

    “在下不敢贪功。这全都仰赖小姐您慧眼如炬!”

    “呵呵!郭大人不用客气,这件事当中我并没有出什么力。接下来还需要郭大人你多用心了!比起我李檀来,辽东更需要郭大人这般忠于国事的栋梁。”

    说完,李檀也不多做停留便离开了镇抚司。

    看着李檀的背影,郭威兴奋地握了握拳。比起杨琳的保证,李檀的一句夸奖更能让他觉得前途无量。

第三十五章 信口开河() 
一路上杨琳脚下丝毫没有停歇,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一日多弟弟杨琅怎么熬过来的。

    应该老黄会安排好吧!既然他知道托老丁在牢里照拂自己,应该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掉。

    还没到家,杨琳就看见了等在巷口的人影。

    “黄老!受累了!”

    也不知道老人在这里等了多久,杨琳握住对方手掌的时候只感觉到冰冷一片。

    “不累,不累!没事就好!”

    从来到这个世界起,就是这个老人一直在给予自己关怀,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杨琳也只能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