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郑城的相国府里。

    一张木制的几案两侧对坐着申不害与公仲侈。

    桌面上是一些零散的甜点,一个水壶,二人的面前各自放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水杯。

    另外在二人的身边还各自放了一个铜盆,火红的木炭在里面缓缓的散发着炽热的气息。许是在这做的久了,二人的面孔上都是红扑扑的。

    端起水杯抿过一口香茗,相国申不害话中有话,淡淡的说道:“怎么样,本相说的可对!一旦事物筹备完整,君上定然下旨伐魏。如今就差秦人的那些粮草了,想来,他们应该过了边境,不出三日粮草定然可以运到郑城,到时候,你,又还有什么托词呢?”

    显然听这段话的意思,公仲侈并不想与魏国开战。

    实际上,他当初接下这个棘手的活,本来是想以三年之期拖下去。毕竟人都会变,三年的时间里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

    三年的时间,韩昭候可能会忘了仇恨,也可能会看清形式放弃伐魏。三年的时间,魏国可能与秦人不死不休,可能三年后大魏更加轻松。

    也可能魏国已经在三年后崛起,从新恢复以往的盛况。韩昭候忌惮之余,可能就会忘记这一段仇恨。

    总之拖下去总会有一丝丝的变动,只要自己能够抓住其中的一丝,那么大魏都将是过往的一个提议。

    着急的凑齐伐魏所需要的东西也不过是急早的做好准备,万一必须要开战,自己没有准备好,那罪过就是十个公仲侈也绝对是扛不住的。

    可事情总是不尽人意,先是朝堂之上三年变成了一年。再接着秦人又横叉了一脚,粮草与辎重,朝堂之上还声称愿意与韩国结盟,共同谋魏。

    这些个变数让公仲侈心中的一个个小算盘直接就落了空。

    事态已经到了他完全无法控制的局面。

    默默的看着申不害,公仲侈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声叹道:“人算不如天算,君上既然一心伐魏,我们做臣子的尽力便是了。可……”

    说到此处,那声音猛然止住,略顿一顿,公仲侈控制了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道:“可君上也不该听信秦人的只字片语才是!秦人一心某取河西不假,可如今的情势明显是想让我韩国与魏国消耗,最后他们坐收渔人之利啊!”

    那处处透露着哀怨的话音,已然代表了公仲侈内心对韩昭候的一丝丝的怨言。

    私下谈论君王,这个时代若是传到了耳朵里,那定然是死罪。

    仿若没有听到的申不害只是自顾自的喝着香茗,随后又将双眼微微闭合,但那口中却是一声轻叹:“如你方才所言,身为臣子,我等尽心尽力而为,不如说说还有何办法能够拖延一时,或者你也该去军营里好好操练一番了,若不然,只怕一个月之后就是三军祭旗,一切可就晚了。”

    “谢,相国大人指点,还请大人多多费心,下官这就动身,赶赴南阳。”话落将手中的香茗一口饮尽。

    紧接着,二人一同起身,公仲侈在相国申不害的陪同之下共同走出相府。

    公仲侈上了马车,在回到自己府中吩咐完一些琐事之后便自己骑乘快马奔赴南阳。

    申不害则作为与秦国交接的人员坐上自家的车马直奔韩秦边境接引送粮的商队。

    ……

    第二天的晌午。

    南阳的军营里,人喊马嘶,六万大军千人一组,排成一列列的阵型手握各色的兵器随着千人将手中旗帜的摇曳不断的练习着砍杀、冲刺、抵挡等一系列最基本简单的动作。

    因为用的兵器多为戈、戟、长矛等兵器,所以这个时候的训练的砍只不过就是将兵士高高举起,然后让利刃的自由落体。

    冲刺一般都是手持长矛与戟的兵士配合盾牌兵的一个组合,这样做可以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能够减少一定的伤亡,这种训练的方法也是战国征战中的一个特色。

    当然他们只是单一的对空冲刺,并没有对战练习一说,因为这个时代的条件并不允许。

    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制高台上,公仲侈看着这些个认真习练的韩国兵士,那张总是带着一丝丝忧郁的面孔上终于是露出了些许的欣慰。

    目光所落之处,冰冷的利刃在空中刺出阵阵的寒芒,虽然看不到什么,但公仲侈感受的到,这里的兵士都在用心操练,因为他们的手臂都是那么的平稳有力。

    养兵千日,这些个韩国的勇士们,也终于是露出了锋芒。也许对于这些血性男儿来说,战场上才是最终的归途。

    他也是在此刻才意识到,也或许并不是人向他一样恐惧战争。

    就像申不害一心要休养生息一样让百姓安居乐业一样,一个合格称心的相国应该如此。但一个合格的兵士也应该有内心的热血与英勇,而这种情怀,或许只有战场能够体会与展现。

    ……

    魏国河东的军营里。

    吴铭在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同样是操练大军。留下来的一万五千兵士被吴铭分成了三组,每组五千人。同时他将那五千参加过战事的老兵分开在了三组之中。

    每天除了清晨必须的晨跑之外,吴铭还让人将武器换做了府库供应的长剑的兵士练习最基本的刺杀与搏击。

    在吴铭看来,长剑要远比戟、戈这些兵器来的实在。虽然短了一些,可他以后要的兵士不是只会举着那些笨重的戈自由落体的装甲百姓,他要的是单兵战斗力强,且会基本武术动作,同时会长剑、长枪的基本使用的强大战士。

    除了这些之外。

    中午原本的赤膊训练成被改成一对一对的空手单兵赤膊对练。为的是练习兵士的敏捷与对战能力。【!,。

第四十四章 进程() 
如今各国的单兵作战能力确实太差,若是旗鼓相当的两军对垒,能够获胜的一方当是将军有些谋略,单靠这些兵士的拼死,只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是永远没有胜负的结果。

    吴铭要的是一支在时候都可以自主作战,单兵能力强的同时。在今后的计划中,吴铭还要对千人将及其以上的的将领进行教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眼下的吴铭正与这一万五千余名兵士一样,正光着膀子在外面习连,只不过他是自己对着木桩与简易的沙包练习。

    不是说他不想找人对打,实在是这军中无人可以与他对打。

    一对一对战训练的命令一下来,一开始的时候难免有兵士不服,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思维顽固,都认为单一的力气大就可以了。

    所以就有个力气大到可以与牛对顶的兵士提出了与吴铭对打的要求。对与这个要求,无论如何吴铭都必须接下,所以二人就在高台上进行了一次比试。

    体现出蛮力与身法的差别,所以在对打的过程中愣是没有让那兵士打中一拳,而那兵士却是在吴铭的不经意出手之下,被打的全身多处青紫,最终还是被吴铭一脚踢下了高台。

    这件事自此也就告一段落。那些个力大的兵士再也没有叫嚣,一个个的都粉粉用心学起了各种招式。

    吴铭教给他们的不过是后世兵种里一些最基本的动作招式。当然,这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伟大的存在了,对于这些只有一身蛮力的兵士来说,若是基本的都没有练会,其他的也就更加不用说了。

    一套拳打完之后,吴铭开始在一个个对战的兵士身边巡视,观察他们的动作与力度,不同的动作标准与否是取决一个招式能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的关键。

    吴铭不要求他们在与韩国开战之前学会多少,要的是这些兵士将两三个动作练习到娴熟。

    至于说力气,这些个整日里高举长戈战戟的人根本就不差力气。

    “你,握拳要紧,出拳要迅猛……”

    ……

    “你,作为防守一方,脚下要站稳,力气要在全身贯通,单靠胳膊用力可不行。”

    ……

    “你们两个停一下,本将再教你们一遍。”

    ……

    “还有你,来,朝着本将打一拳,有多大力气,就用多大力气。”

    ……

    行走间,吴铭不断的发现军中的问题,而后又一个个的指正。他知道,这些兵士学习的进度不会很快,但大家都很认真,只要用心即使再慢都会领悟。而且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必须进行下去。

    中午的对练完成之后,大军全体吃饭休息。紧接着的下午,的兵士都由千人将自行安排训练课程。可以休息,可以训练,这个时间段里吴铭不多加,给足了兵士们自由的时间。

    但在吴铭私底下的指引下,有些千人将就带着自己的一千人开始寻找另外的千人将进行挑衅,两千人进行一场友谊的比斗,从力气、速度、长跑、再到最后的格斗等,一样样的比试总是乐此不彼的进行着。

    每次吴铭在军营里总是能够听见某某人威武,某某小队最强,以及拼斗时的各种嘶吼声响等。

    而这些在无形之中,更是增加了兵士们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即使没有人看着,那些个情况比较差的兵士也会自己努力,毕竟每个正常的人都不想被别人给比下去,每个热血的男儿更是都有一个强者的梦想。

    至于吴铭,在简单的吃过一些东西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另外的一件事情。

    家乃是战国时期个个城池中存在的‘说书先生’。他们一路上道听途说,又爱编造列国故事,讲起话来还有声有色,民间对各国朝堂的了解大多也都出自他们的口中。

    而眼下吴铭要找的就是这么一类人。

    他要通过这些人的嘴将一个消息的传到河东个个城邑与村庄。而这件事情说出来着实让很多人不解,因为吴铭要他们通告百姓,有人花钱购买鸡鸭猪牛等家禽甚至是野兽的皮毛。

    购买牛皮在这时代并不少见,毕竟中原兵士用的甲胄大多都是牛皮。

    可鸡鸭猪这些家禽的皮毛却是没有什么人要,也根本想不出他们有什么作用。通常来讲,这些东西扔在路边都没人捡,如果有人肯花钱收购,这如何不让人觉得惊讶呢。

    不过这个出钱的人自然也是吴铭自己。

    将消息散播出去的同时,他还特意令兵士扮作商人游走在个个城邑与村落之间收购家禽的皮毛。

    家不愧是到底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人,他们的宣传效果在这个时代还真就不是一般的好,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吴铭所需要的家禽皮毛基本上就已经收集的齐备了。

    至于以后有没有百姓在家里准备这些东西等着被收购,吴铭倒是不怎么在意,毕竟这本来就不值钱的东西,有人肯出钱购买自然是好事,没人买,那该扔的接着扔,总之没有亏损就是。

    看着堆积起来占地足有五米方圆高三米的家畜皮毛,吴铭微微的点了点头,挥手对着边上的几个兵士道:“将这些东西摊开来,晒晒太阳,每天反转几次,再过段时日这些东西当有大用。”

    “是。”几个兵士将手中兵器往前一拄,微微点头。

    吩咐完这些之后,吴铭又令人找来了麻绳以及他特意让五峰山尚坊铁质挂钩一起送到中军帐里。

    麻绳是那种足够吊起一头牛,且有一定的耐磨性粗麻绳。

    至于那铁钩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