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体会的多了就是不一样!不过能屈能伸,这一点也还算不错。

    胡乱的想了一番,总之吴铭是没有想过魏惠王这是不是虱子多了不痒!恭敬的拱了供手之后,笑着回道:“禀君上,申时以末,微臣幸不辱命,已将卫公请来面见君上。”

    “卫公?哦?卫公不是有疾在身,莫不是已经好了?”也许是刚睡醒的原因,起初听到吴铭的话语,魏惠王多少是有些惊讶的。不过转念一想也在情理之中。自己这大将军都出马了,这卫公装出来的急症也该好了才是。

    再差拱手,吴铭随意的笑了笑,开口道:“正是,卫公之疾已去,此番特来求见。已经在行辕外等候多时,微臣看君上劳累,不便打扰,也就在此等候矣!”

    听了这话,魏惠王也乐了,“爱卿是说卫公已经在在等候多时?”

    “正是——”

    “嗯,正直酷暑节气,卫公能有此耐心,可见其已经真心悔过。爱卿此去有功,带回到大梁寡人必定重赏。”

    行辕外,卫成公又一次难耐的抬起了头,此时的天气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但在太阳下面站了一个多时辰,就算习惯了热,可也要喝水不是?

    原本想要喝口水的他,刚一抬头却是看见一个兵卒将手中的长戟抬起,又重重的顿了一下!

    只一下,卫成公瞬间就又把头低了下去。估计他心里也在想,这叫什么事?自己好歹也是个公侯不是?

    “都怪本将失礼卫公与两位大人久等矣!卫公可否责备吴铭失礼呼?”就在这个时候,吴铭迈着大步从行辕中走了出来。

    “将军日夜操劳定也繁忙,时间久些也是应该的,应该的——”都快要渴的说不出话来的卫成公硬撑着张开嘴让自己发出声音。

    话落,卫成公用那华美昂贵的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油光,那低头哈腰的模样,哪里还像是个公侯?“敢问将军,可是魏王召见本公?”

    这幅奴才样,估摸着是怕了吴铭,言行举止间也隐隐的多了一丝拍马屁的意味。

    不过这种马屁拍的,吴铭小小的感到受用的同时,又更加的看不起卫成公,好歹也是一国公侯不是,可他这样,不过有名无实矣!

    哪怕是被俘虏的赵将军赵原,那种不服输的劲头,虽然有时候让吴铭觉得臭,可在吴铭心里还是有些赏识赵原的。

    对卫成公却是只有鄙夷!嘴角挂起戏谑的笑,吴铭作势请道:“我王有请——”

    颤颤巍巍的点了点头,卫成公却是好一会才迈动步伐,估计是真的怕吴铭再使什么诈了。

    这一幕,加上其走起路来腿部呈现出的不适,看的吴铭又是一阵鄙夷。

    君王,也不过如此——

    ……

    一个时辰之后,相王队伍又开始敲敲打打,奏起了喜乐。

    灰白的土地上被铺上了整块的红地毯。

    “奏乐!迎,魏王,齐王——”

    一阵参差不齐的编钟敲打之下,却是发出让人心悦神怡的美妙旋律。待那旋律到最**的时候,两国君王在司仪内臣的引领下共同踏上那红色地毯。

    两王的身后,各自的朝臣紧随,好一片祥和。

    紧接着是卫成公的登场。作为公侯,又是魏国的属国,所以卫成公等人也被安排在了魏国一众君臣之后。

    “相王大典,始——”

    随着司仪的朗奏声起。两国君王开始交换盟书,并各自加盖了国印。

    同一时间,魏惠王与齐威王共同诏令天下,魏王尊齐王为王。齐王也尊魏王为王。同时两国敲定友好盟约。等等事物一并昭告天下。

    一直到反锁礼仪结束之后,这才步入真正的正题。

    之间魏惠王朝着齐威王微微拱手,笑呵呵的说道:“今良辰吉日!本王心悦之!特以属国卫赠予齐王!愿魏齐永修同好!”

    此话一处,最为惊讶的莫过于卫成公了。他怎么想的到,魏惠王邀请齐王来此称王,目的是将卫国送与齐王!也难怪魏惠王一心要让自己出来。

    魏国几番征战势不如前!若是楚国真心愿意帮忙,魏国或许有所忌惮,可是齐国呢?齐国如日中天又有田忌、孙膑等名扬天下的兵家在,会卖楚王的面子吗?

    楚王又会自己得罪齐王吗?这些事情都在卫成公的脑海不断翻转。

    他没注意到的是,魏惠王扫过来的目光已经是越来越冰冷。

    “卫公——齐王欲庇佑鄙邦,卫公莫非不乐呼?”一声冷冽宛若惊雷,深深的震荡可卫成公的内心。

    本就被折磨的没有一丝骨气的卫成公,此时此刻就像是受到惊吓的兔子,看着魏惠王直逼而来的冰冷目光,卫成公的两只眼睛瞬间圆睁。

    “愿……愿意……同祝魏王、齐王永修同好……”说出这话的时候,仓谎的卫成公险些将酒噘碰翻在地。

    对此齐威王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示意身边的内臣将一份盟书递到了卫成公的面前。

    说是盟书,其实就是齐王提前准备的卖身契。

    作为事先说好的交换,齐王亦今人请来魏国太子申,将人送回魏王身边。

    在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歌舞助兴,两国君臣畅饮!

    今夜之后,三份诏令分别从魏国、齐国、卫国发出,昭告天下。

    齐威王田因齐公诸列国自称为王,同时承认魏国王位。魏国诏令,同意齐国王位,并让出卫国统治权。

    卫国诏令,尊齐王、魏王为王。同时,向天下诸国承认,卫国自今日起,为齐国属国。

    三份诏令,自楚国诏令天下与弱卫结盟之后。如同秋后的寒风一般迅速席卷天下。

第二百零五章 夜黑扣关() 
次日的清晨,一骑飞奔至帝丘城中。此人便是卫国之前派去像楚王求救的人。

    现在楚国大军已经到了帝丘百里之外若是可以,急行军半天也就可以到达帝丘。

    所以这卫国臣子便快马加鞭的先一步回来报喜。只是不曾想,他高高兴兴的骑乘而归,面对的却是一个凋零破碎的帝丘城。

    四处城门尽皆被毁,城中的百姓十有八九逃离未归,血腥气味依旧弥漫,甚至城中的尸体还没有清理干净!炎热的夏季,一个夜晚的时间这些尸体便已经变的紫黑发臭,帝丘城已经成了地狱般的存在。

    与此同时的卫国行辕里,吴铭将一直压着的河西时间禀明了魏王。

    相王之事已经彻底完成,太子回国,魏齐结盟。至少在吴铭看来,这短期的计划算是达成了。

    之所以在此时才说河西的事情,是怕魏惠王心中着急,坏了相王的大事,如今相王圆满结束,虽然魏国若是了弱卫的附庸,可区区百里土地,如何能够比的上一个强大的盟友?

    哪怕齐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利益,关键时刻不会真的遵守什么盟约。但这也足够了,战国本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盟友。

    吴铭此举用意有两点,一个是让齐王宣布与魏结盟,这消息只要传出去,其他列国会怎么看?特别是秦国。这一举动绝对让秦国感到东出的压力增大,至少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轻举妄动才是!

    第二则是要齐公称王,因为历史上所记载,如果不出错的话,齐国称王将打破原有的诸侯制度,在这之后列国都开始称王!以往魏国称王只是一国,而且无人承认,还被群起而攻之。

    现在魏齐两国共同承认彼此的王位,而且两国都是大国。彼此结盟,首先会引起楚国的不满。历史上,徐州相王之后楚国便诏令天下出兵伐齐。

    让其余国家相互攻打,以此来消耗他们的实力,这种事情绝对是没有错的。而且吴铭也乐意去做。

    种种原因,都让吴铭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齐国这个东方霸主拉下水,因为后期的争霸使,楚国也会因为国君一代比一代弱而退出真正的称霸舞台。

    后期,战国的这盘棋实际上是纵横家与秦、齐两国君主下的!纵观魏国没落之后,出了秦、齐两国,其余五国莫不是连秦攻齐,再者便是连齐攻秦。

    至于说在后期倾尽国力抗秦的赵国,不谈赵括纸上谈兵!即使廉颇也只是守关不出,根本没有勇气与秦国正面交锋。

    眼下魏国与秦国已经是不死不休,或者说,魏国可以停战,但秦国不会,因为东出的大计不允许魏国强大起来。

    所以眼下便是连齐,说不好听的,吴铭是想把齐国拉下马,自己骑马狂奔!

    如今事情已经完成。接下来自然是先抵御秦国的进攻,同时一面发展魏国内部。变法,当初魏国的变法并不彻底,很多事情已经没有了作用,吴起对军职的改革也不彻底。

    武卒强在兵卒的优选,同时武卒还没有其它任务,除了战时必须作战之外,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训练,以应对接下来的再一次作战。

    这种制度,在魏文侯时魏国主休养生息,虽然与秦国在河西也有战事,可毕竟战事不频繁,而且那时的魏国是厚积薄发,没有多线作战。

    魏惠王则不同,顶着压力做了出头鸟,在庞涓的怂恿下多线作战,最终耗尽了魏国的国力。

    魏惠王在得知秦人偷袭河西之后,果真大为愤怒,直接下令抜营起程。并且在一天的时间里到达了桂陵。

    在桂陵休息一夜之后。与第二天的清晨,返回的魏国队伍分成了两波。

    留下一万大军由晋闫统领,他们带着从帝丘搜刮来的财物,跟随魏惠王回大梁。毕竟已经到了魏国腹地,君王的安全已经有了保证,没必要守卫过多的军队。

    另外的四万大军则在吴铭的带领下从河水以北的地方,沿着河水急行军直奔河西。

    这天夜晚,辰星稀疏。月亮也不过是一个弯弯的牙!入夜不久天色看起来就格外的黑。

    不过,赶时间吴铭还是下令行军,一直到了子时中的时候,荒野上气温变的清凉大军才开始入睡。

    而此时的临晋关却是格外的紧张。

    城楼上,火把将一切照射的通亮。

    往日里的两波巡逻队伍变成战时的四波!

    城中的百姓该疏散的早已经疏散,留下的都都已经发放了兵器铠甲,壮丁无一例外的都被召集起来临时组成了守卫兵卒。

    但即使如此,整个临晋关内也不过三万的战力。其中张猛带来的一万兵卒,和柳云带来的两千兵卒战斗力最强,到底是吴铭传授武学之后的强兵。另外从忻城调来的五千兵卒,加上原本守卫临晋关还剩余的六千多兵卒,这一万多兵卒的实力也不差。毕竟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的老兵。

    最后的六千余兵卒则是这两天张猛组织起来的临晋关百姓。战斗力低下,不过用来守城还是可以,毕竟这个年代的守城战要比野战还有攻城容易的多。

    三万兵卒,此时被张猛与柳云死死的把控着,防止再有内线!城门处以及城楼上的守卫都已经被张猛带来的兵卒替换。

    因为今日凌晨的时候司马错集结三万锐士对临晋关发起了一次突袭。

    虽然没有成功,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秦人在进攻饭一半的时候也就停止了进攻。司马错鸣金收兵。

    估计,是因为心疼那些锐士吧。

    但今天中午有斥候来报,说是攻陷少梁的四万秦军已经被司马错集结起来,就在临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