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再想不明白,原则总要坚持。大将军,那就只统军。其余的事情只要不是太出格,只要不涉及自己另外的底线。吴铭不会参与。省的在出现个什么群臣弹劾。

    当然,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是必须的,或者触碰到他内心另外的底线,那么,吴铭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那些事情。

    但眼下,与自己无关的事情,看看也就得了。

    如何做君上与文臣动嘴。要是说打,他便二话不说,半个时辰内围了帝丘。最快明天便可以让帝丘的卫国旗帜换成魏国的。

    只不过,眼下还不到时候。没有到非要动兵器一步。

    只是听着几人的对话,以及那王卯的声泪俱下,吴铭总觉得有些想笑。

    楚国也派使臣与魏国交谈过。若不然,这齐魏相王或许没有这么快。

    现在卫成公看作魏惠王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这王卯一转眼的将责任全部推给了楚国。

    这本是宋国一贯用的计量。让两只或者多只捕食者先相互撕咬起来。自己这所谓的‘食物’则在多只捕食者的口中存活下来。

    这王卯想的不可为不好。

    但听了他的话之后,魏惠王一样是一副没有兴趣的样子,只是随意的撇了他一眼,看似随意的问道:“本王怎么隐约记得,数月前,卫公答应本王出兵共同抗韩。最后却没有缘由的就收兵了!你家卫公那会是怎么想的?不会也是楚王逼的吧?”

    就在魏惠王话音消散的时候,行辕的外面已经响起了鼓乐声。

    紧接着的是,一个宦官急匆匆的走进,就在王卯的边上躬身拱手,“启禀君上,时辰已到。”

    与之前陈珍插话不同,那是陈珍自己适时说的。这一次的事情却是魏惠王与齐威王早就约定好的时辰。

    夜幕初降,就在这卫国帝丘北城外来一场篝火宴会。同时在这场宴会上,魏惠王会将卫国的附属权交给齐国。

    作为筹码,齐国会在今夜将魏申,也就是魏国太子送还魏国。

    如果今夜的事情进行顺利,那么明日一早,齐魏两国将会举行相王仪式,并将之公诸于众。

    相王的点子乃是由吴铭给出。本就是参照原本历史齐魏相王来的。如果齐魏结盟,那么对于眼下的魏国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毕竟魏国一家称王会引起各方的敌对。如果齐国也称王,有齐魏两家的实力摆在那,哪一家也不敢随意动作。

    另外就是魏惠王想念太子。让齐国放了魏申,弱卫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一个交换的筹码。

    毕竟战国不是春秋,对于各大诸侯国来说,利益在这个年代就已经大过了一切。

    要想让对方出力,首先就要让对方看到一些好处,若不然,谁也不是傻子,没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的让他人驱使。

    时间既然到了,那么魏惠王自然不会在这王卯的身上多下功夫。

    也不理会那王卯此刻是什么神色。魏惠王便笑着对周围的吴铭、陈珍、朱威等一众朝臣说道:“诸位爱卿,此番与齐国会盟乃是当今盛会,我魏国断不了失了礼数,眼下时间已经到了,诸位爱卿便随寡人一同赴宴,行会盟大典吧。”

    “微臣遵旨。”

    随着那一众朝臣应过之后,魏惠王便从主位上起身,气宇轩昂的走过了大雕的正中,直朝着行辕外面而去。

    “大王……”在魏惠王擦身而过的时候,王卯赶忙攀爬着,那样子想要对魏惠王再说着什么。

    可魏惠王却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

    几个臣子也在魏惠王的身后紧随着离开。在场的人,从上到下都没有再理会过王卯。

    行辕外面的宽阔场地上。

    齐魏双方的君主坐席早已经安排妥当。周围的侍卫,高举的旗帜也都一应俱全。

    在两国共同奏响的声乐中,齐威王与魏惠王带着各自的臣子徐徐席位。

    两个君王的席位被安排的相对,两侧是扩展开的臣子席位以及各自安排的守卫兵卒。

    抚弄的清风中。魏惠王对着齐威王礼毕,笑道:“魏罂等候齐王多时了。”

    “田因齐晚来一步,到是让魏王见笑了。”

    一翻简单的虚礼之后。在两国的君王的相互邀请下,双方的君臣各自入座。

    侍奉的宦官则在此时为双方的一众的朝臣斟酒。伴随着鼓乐声的齐鸣。整个会盟的队伍呈现出一种祥和的气氛。

    “齐王请。”

    “魏王请。”

    这第一噘酒,乃是两国的君臣同饮。在这之后,大家都只是相视一笑,随后在两国君王入座之后,两侧的臣子这才跟这入座。

    这一过程中,陈珍与齐国的邹忌都是相互打量着对方的阵容。偶尔目光交汇的时候,也都是莞尔一笑。

    田忌则沉闷着脸坐在那里不知道想着什么。

    孙膑则坐在田忌的不远处,那目光时不时的打量着吴铭。

    不大的年纪,中等的身高,看起来很是平凡的体格,可是那脸上,却是带着一种霸气与威严。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吴铭是在场唯一一个不怎么对方动向的人。

    虽然是友好的会盟,可是谁都知道,双方都是表面客气,背后谁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而且这只是刚开始,相王与签订盟约这些事情最终是否能够很好的进行,谁都说不准。

    在两国带着大军会盟的时候,臣子能够做到吴铭这般淡然自若,这需要的是一种心性,一种内心修养的定力。

    ……

    兵卒守卫的军营中,王卯双目空洞,整个人仿若痴呆,无比缓慢的一步步的朝前走着。

    这一刻的他整个人都不好了。仿若一下子老去十岁的他,走起路来整个身躯都是一摇一晃。

第一百九十三章 奸猾() 
帝丘的城楼上。卫成公在瑶瑶着夜空下,两国相王队伍点亮的火把区域。看着在自己国土上肆无忌惮的两国君王,卫成公的牙已经是咬的咯咯直响。

    不多时,一辆马车扬起轻微的灰尘,了他的视线。

    随着那马车的由远及近,卫成公都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不是因为畏惧什么,而是因为恼怒、气愤。

    这使得他整个人的呼吸都沉重了起来。

    下了马车,王卯却是露出苦涩一笑。如果可以,他应该想要逃离卫国这个国度吧。

    城门,登上城楼。

    卫成公与其余的四位朝臣已经聚集在了那楼梯口。

    “可问清楚了,魏王此来究竟是什么目的?齐王呢?他们又来干什么?”不等王卯顿住身形,卫成公便已经大声的质问了出来。

    见此情形,王卯微微颤了颤身子,那脸上的神情,是说不出的无奈:“魏王说,此来不过是邀请齐王一同品茗赏花,还让微臣告知君上君上一同参与。

    魏王还说,不见君上亲去相迎臣问候一下君上的身体,是否因为君上身体不适才没有出去相迎。

    路途颠簸,臣身体不适,还望君上见谅。臣告退!”

    话落,王卯也不顾卫成公心中做何感想。已经是转身失落的走下城楼。

    路途颠簸!不过就短短片刻功夫的路程,再颠簸又能颠簸到哪去?

    这王卯分明就是不想再淌这浑水。但是话说回来,事到如今,谁又愿意淌这趟浑水呢?

    刚才让人前去探查魏王此来的意图除了王卯之外都没有人去。

    现在魏王来的意图问出来了。

    邀请齐王来此赏花品茗。这话怎么听都不会真的。

    大梁王宫里的花圃也算是出了名的。卫国没有什么花园不说,就是一片好点的游玩之地都找不到,就这么屁大点地方。

    粮食产区就已经站了很多,就帝丘城外的草地与树林在当今的卫国都是不多见的。

    说什么赏花,这明显的就是骗人的勾当。

    可即使知道了这是骗人的又能如何?总不能直接大手一挥的回绝吧,那样的话,也就太过分了。即使有楚国在后面帮助,卫成公也是不敢在齐魏两王的面前直接耍大牌的。

    不过,编个理由推辞一下,在卫成公看来还是可以。

    ……

    此时的咸阳宫里。

    秦孝公正与商鞅对坐在同一张几案的两侧。

    宽广的大殿,只此君臣两人。烛光萦绕,整个大殿灯火通亮。似曾相识的一切。

    “前日之事爱卿不曾言语,不知爱卿又如何看待的此事?”端坐着身子。秦孝公的脸色看上去有些忧虑。

    “君上说的可是楚王结盟弱卫之事?”

    “正是。”

    抬头看了一眼秦孝公急切的目光。此刻的商鞅却是神秘的一笑,“臣敢问,此事君上如何看待呢?”

    “这……寡人实在想不明白,楚王为何要与弱卫结盟!而且言明列国,弱卫有战事必应,出兵助卫。

    这两日寡人一直在想,你说,楚王会不会想以此降低卫公对楚国对戒心,以此来轻而易举的控制卫国,在周围大国的眼皮底下吞了卫国。”

    以弱卫如今的兵力。如果楚国增援,定然不能让楚国大军太过辛苦。如果放任楚国大军在自己的城邑中修整,那就等于将自己的安全交给了楚国。

    同时也将自己的壁垒给了对方。楚国大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弱卫的控制,这一点并非没有可能。

    眼下的卫成公对楚国的戒心极低,很有可能自己打开城门将楚国大军迎进自己的壁垒中。

    所以此时秦孝公所言的事情,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不小。

    然而,商鞅听了此话之后却只是淡淡一笑,“臣倒是以为,君上可陈兵魏境。楚国吞了卫国也好,卫国受到楚国也罢。这与我秦国而言,毫无利益可言。”

    不大不小,不慌不忙,又不卑不亢的声音徐徐扩散。

    将的话收入耳中的一刻,秦孝公赫然若如梦初醒。整个人瞬间就精神了起来。那脸上的思索与忧虑瞬间就消散一空。

    是啊!楚国也好,卫国也罢。这两国如何做,楚国吞了卫国,强的是楚国。

    哪怕卫国能够做出逆天的大事,反吞了楚国也好。可这两者与秦国而言又有什么瓜葛呢。

    商鞅,这个满眼利益与法的家伙。

    可是秦孝公就是喜欢他这一点。总是能够在的波动中直说要害。而不是像其他朝臣那般,议论列国大事,最后谈论的让人头疼不说,还没有的意义。

    “爱卿所言极是,极是啊——”短暂的迟疑之后,秦孝公瞬间就兴奋的像是捡到宝贝的拾荒者。

    那两只深邃的眼睛里,在此刻露出了亮光。

    “寡人怎么就没想到呢!”兴奋了半晌,秦孝公这才猛的一拍脑门,像是自责的说道:“卫国乃魏国的附属,此番事情定然会引起魏国的不满。哈哈……哈哈哈……”

    那话说道最后已经只剩下欢快的大笑。

    “而且,臣听闻,前番韩赵伐魏之时,魏王欲让卫公出兵相助。但却不知何故,卫公不曾出兵。因为此事,魏王还很是恼火。想来,魏王再想起此事后,对卫公的成见当不会少了才是。”

    “若真如爱卿所言,那真是天助我秦国,天助我秦国啊——”

    又是一番兴奋的话语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秦孝公甚至激动的都站了起来。

    历史上秦魏河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