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遥控大明-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极,对极,这样的活做不得。十个钱我去他姥姥的,都不够卖几个烧饼呢!辛辛苦苦干一天,到了晚上还得饿肚子,自己贴盘缠睡通铺,咱们兄弟的力气虽然不值钱,也不做亏本的买卖。”

    要是不干活的话,喝点雨前茶,吃俩自带的窝窝头,这一天就支撑下来了。要是做装船的力气活,一顿饭不吃五六个饼根本就扛不下来。累死累活当一天苦力,赚的钱不够吃两顿饭,自然没有人愿意去做。

    “船东要是管饭,老子就忍一忍去干这个活了,可那船东比铁公鸡都铁,比瓷耗子都瓷,老子不稀罕伺候他。”

    “赵瘸子,前半年我见你还组织了几个弟兄,当起工头,以为你发了大财,怎么又回来和我们一样做苦力了?”

    那个赵瘸子并不瘸,只是略略的有些点脚而已,是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壮汉。

    “前半年是什么光景?现如今又是什么光景?哪儿还有活干?自己都要饿死了,还做个屁的工头!”擤了一把清鼻涕甩在火炉子的铁盖上,“滋儿”“滋儿”的声响当中腾起阵阵白色的雾气:“幸亏前半年老子多少积了一点,要不然就真的挺尸了。”

    说起前半年的光景,所有的苦力和船工都忍不住的嘴角带笑。

    前半年的时候,荡虏军将扬州附近的大富豪大盐商差不多清洗了一遍,发了大财之后的荡虏将军手面也很大,各种各样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建设一股脑的劈开,舍得出钱雇佣人手。就算是没有手艺,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能找到活干。

    有车有牲口的苦力,只要能吃苦肯受累,连人带牲口一天能赚一百多个钱。最关键之处还在于,荡虏军雇佣人管饭的,所有赚到的铜钱都是纯收入。

    在运河码头和长江面上混了几十年的苦力们无比欢欣鼓舞,这年头,能赚到钱就很不容易了,谁还见过一天管三顿饭的东家?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随着各种建设的陆续完工,荡虏军那边已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苦力。要是有手艺的匠人还好一点,总是能在荡虏将军的城西铁器厂那边谋个长久的饭碗子,可象大家这样没有手艺的苦力就不好说了。

    “娘的,要是饿的狠了,老子就去投军,有军饷拿不说,至少还能吃饱饭,总比窝在这里死不死活不活的要强吧。”

    所谓的投军,当然是去到荡虏军中,至于各地的卫所,那还叫军队吗?说成是叫花子都有人信,还不如干苦力呢。在很多淮扬下层百姓的心目当中,只有荡虏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投军和当兵是两个概念,大家这种没有经过操练不懂军事的粗汉,只能做随军夫子,要是混的好说不定能当个辅兵什么的就顶天了,至于做战兵,那根本就是一件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天底下的人谁不知道荡虏军是乃是国朝第一虎贲强兵?每一个荡虏军战兵多是控弦持戈的百战精锐,全都是披甲战兵,全都是以一当十的英雄好汉。虽不敢说每个战兵都是能擒蛟龙降猛虎的高手,也绝对是让普通人仰视的昂昂男儿。

    所以,成为荡虏军的战兵,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

    投军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可眼巴前儿的局势似乎有点混乱,大明朝的疆域之内出了四个皇帝,怎么看都不象是安宁的日子,兵荒马乱的岁月似乎已经很近了,现在去投军会不会遇到战事?若是死在战场上家里的女人和娃娃怎么办?

    虽说日子不好过,可要这些人去投军,还是要犹豫犹豫的。

    江南的弘光皇帝就不说了,满世界的征秀女,后宫之内的美貌女子已经破万了,虽然只有半壁江山,却比大行崇祯皇帝还要风光体面。北边的顺治皇帝据说是个小娃娃,伪清的朝政全都把持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西北的李闯也是大顺皇帝,虽然已经退了回去,也没有露出败亡的迹象。反正李闯已经起起落落的折腾过无数次了,当年在车厢峡被官军打的更惨,仅仅只剩下十几骑,好不照样东山再起席卷天下?西南的西贼张献忠也做了皇帝,还收取了赋税任命了官员

    这世道,乱啊,。

    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最后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也不知道大明朝的这半壁江山还能不能维持?看起来好像有点玄啊!

    要是议和能成功的话,或许还能效仿宋金故事,两国对峙些年头,不过江南新朝那边缺少一个岳武穆岳爷爷那样的英雄擎天保驾,却满是结党营私的家伙,真的能长久么?

    扬州的荡虏将军李乙丑,确实曾被人成为李武穆,说成是国朝的岳爷爷虽然有点夸张,却也多少能沾那么一丁点儿的边儿,至少荡虏军很能打,多多少少有点传说中岳家军的影子。可这位荡虏将军终究不是精忠报国的岳爷爷。

    当年的岳武穆岳爷爷满腔忠诚,宁可废了十年北伐之功,也能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临安。可这位“李武穆”和江南朝廷的关系有些不睦,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朝廷要议和,他“李武穆”马上就宣战,分明就是在唱对台戏,分明就是在落朝廷的面子。

    “落江南的面子算个屁?”那个叫老五的汉子装作一副“知情人士”的样子,故作神秘的说道:“谁不知道荡虏将军只效忠大行皇帝?根本就不认江南新朝,要不是因为大行皇帝的仇还没有报,要不是因为外敌环伺,估计都能提兵南下正一正大明朝的江山了呢”

    “荡虏军确实不鸟江南,这些协防江北也不过是给史可法史大人的面子而已,换个别人肯定不行”

    说起这些捕风捉影的“国家大事”,这些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苦力们顿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仿佛朝中重臣一般,兴致勃勃的谈论着难辨真伪的传闻,用有限的眼界分析着天下大势,活似一大群诸葛亮正在隆中准备经纬天下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一下子被从外面推开了,冷风呼的刮了进来,正云山雾罩夸夸其谈的苦力们顿时打了个寒战:“哪个不晓事的进来了?关上门还能夹住你的尾巴不成?关门,赶紧关门,要是害老子伤了风寒到你家去吃饭”

    粗鄙的谩骂声戛然而止,热热闹闹的大车店内顿时鸦雀无声,每一个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进来的那个人。

    进屋之人腰挎长岛,一身整齐的皂色军服,高庄皮靴锃明瓦亮。在那里一站,仿佛岳峙渊耸,自有一份肃杀之气蓬勃而出,仿佛一柄锋锐的利刃刚刚出鞘,带着让人心悸的寒光

    是荡虏军的战兵。

    从他胳膊上的红色补块来看,至少也是个小旗长,。

    大家正在屋子里胡侃荡虏军的事情,就有个荡虏军的小军官推门而入了,顿时就让胡乱说话的人们张口结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这是在新江口啊,荡虏军的马足之下,就算是盐商大户都不敢对荡虏军说半个“不”字,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胡言乱语,其中很多还是捕风捉影的胡话,是不是被这个荡虏军小军官给听到了?会不会被捉拿过去拷打一番?

    一想起荡虏军的厉害,众苦力全都腿肚子转筋,唯恐这个荡虏军的小军官大喝一声“你可知罪”的话语然后把大家赶到军营中去治罪

    这个荡虏军的小旗长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没有一个人敢和他的目光相对,全都下意识的低下头去。

    “荡虏军需要力夫装卸运送货物,每日工钱五十个,管饭管饱。有想赚钱的,到地字号埠头集合领牌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拦河抢劫(2)() 
老五出去转悠了大半天,才找到一份十个钱的工,和那吝啬的货主比起来,荡虏军五十个钱的工酬简直可以算做是“乐善好施”的活菩萨了。

    荡虏军给的工薪素来不低,以至于早就成为淮扬劳动力市场的标杆。荡虏军的活不仅工钱高,而且给钱痛快,拿着干活的竹筹直接就可以领钱,一日一结绝不拖欠,更不会象那些抠门的船东货主那样扣三扣五。而且荡虏军管饭,伙食水平还不低,虽不敢说顿顿饭都有肉,却绝对可以吃饱。

    这么美意的差事,谁要去不去那就真成傻儿了。

    懒洋洋躺在大通铺上的人们顿时就来了精神儿,纷纷拿起墙角的扁担、绳索朝着地字号码头蜂拥而来。

    地字号码头上已经聚了不少人,乌泱乌泱的差不多有两百来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行,全都是卖力气的苦工。

    和老五、赵瘸子他们这拨人一样,所有的苦力船工脸上都挂着庆幸的笑容:幸亏今天没有回家呀,要不然就捞不到荡虏军的肥活了,失去一笔不菲的收入会让人心痛好几天的!

    往日里给荡虏军干活,到来之时总是会看到堆积如山的货物和材料,只管上来装卸搬运就好了。今日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因为埠头上空空荡荡,根本就看不到任何货物。

    好在荡虏军的士兵很快就把竹筹分发到每一个的手中,顿时就让这些苦力船工放心了。

    按照力气行的规矩,只要拿到竹筹就可以计算工时了,一般情况下,干满五个时辰就算是一整天。只要捏着竹筹,哪怕在原地站着不动,东家也是要付钱的。

    “排队站好,都站好了。”两个荡虏军的小兵大声吆喝着:“往前站,往前站,把搭板抬过来,船已经到了”

    河面上确实驶来了十几条大船,不过那不是常见的平底货船,更不是拖拽大宗货物的排子船,而是挂着三角旗的官船。

    官船的吃水很深,看样子确实装载着沉重的物品,可谁会用官船运货呢?官船越来越近,也看的愈发清楚,那分明就是户部的漕船。

    确实是户部的漕船,押船的就是户部堂官唐起龙。

    唐起龙唐大人,原本是史可法标下的参将,却又在三个月之前刷新了履历,摇身一变成了文官。这次江南派人北上议和,为了表示出诚意,专门调了不少的银钱布帛等物,准备赠送给

    “替大明天子复仇”的清廷,而唐起龙唐大人就是运送这些钱粮的负责人。

    唐大人还有个身份——北上议和使团的“团长”陈洪范的女婿。

    从四品参将成为从四品文官,看似是平调,其实等于跃升了好几级。

    在以文驭武的传统之下,文官的品级含金量更高,一个七品御史都敢指着四品参将的鼻子破口大骂,而且四品武将还得陪笑脸,已经足以说明文武之间品级的区别了。

    无形之中连升数级,让唐起龙唐大人志得意满,尤其难得之处还在于,刚刚刷新履历就得到了一个肥差:押送议和款项北上。

    钱财过手就要刮下一层皮是大明朝官场的传统,几十万两白银,加上金铜和各种布帛粮米,长途运送,必然会有损耗。至于损耗的多少,还不是唐大人说了算吗?这里头的油水可不小哇。

    唐大人原本是军汉,虽说不上风刀霜剑的打熬,也不是弱不禁风不能吃苦受罪的文人,现在的天气虽然有点冷了,却也不会冷到哪里去。奈何现如今的唐大人已是户部的堂官,自然不能再有往日里的做派,就算是装也得装出一副清雅斯文的样子来,免得被同僚耻笑。

    就算是不冷,也在内舱中置了四个红铜的暖手炉子,还专门挂起了竹帘,穿上了一身耦白滚了蓝边的文士长衫,在几个美貌女娇娘的服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