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遥控大明-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声在自家院落里响起

    富裕人家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又无处躲藏,只能尽可能飞藏匿起家中值钱的物件儿,把家里的女人和娃娃藏在柴垛中、坑洞里

    在惶惶不可终日当中度过了这个可怕的清明节,到第二日傍晚时候,才渐渐发现让人心惊胆战的民兵已经离开了!

    有些胆子大一点的人家小心翼翼的把家门打开一道小小的缝隙朝外观望:街上确实已经安静了下来,再也听不到那杂乱的军靴踏在地面上的声响,再也看不到民兵们的身影。

    极度的惊恐过后,虚脱无力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这些有钱人家的老爷太太们仿佛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心有余悸的退回到家里,给菩萨上一柱高香,以感谢神佛的保佑,感谢神佛没有让可怕的淮扬民兵进到自己家中,没有让他们夺走辛苦积攒下的家财

    当夜幕降临之后,这些担惊受怕的富裕人家才敢于走上街头,一边打探消息,一边问候亲朋好友,看看大家还平安否。

    随着***,消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准确:民兵们早在未时前后就已经离开了旧城,朝着新城那么去了。

    扬州的大盐商有八成以上住在繁华的新城,荡虏将军肯定是朝着他们去的。

    反正那些盐商有的是钱,只要可怕的民兵们离开,大家已经顾不上再去可怜那些盐商了。

    经过事后的盘点,大家才惊讶的发现,在这被恐怖笼罩的两天时间里,旧城这边被查抄的只有三十来户。

    这些惨遭荡虏将军血洗的人家,无一例外都是有背景有后台的豪富之门,全都和京城中的高官大臣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

    至于普通的财主和富户,或者是根本入不了荡虏将军的法眼,或者是没有引起淮扬民练的注意,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只不过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而已。

    照这样看起来,荡虏将军也不是象传言中说的那样发了失心疯,根本就不是见人就杀见钱就抢的魔王。至少,他对这些小门小户的人家还可以做到秋毫无犯。

    那些被抄家的门户必然是惹恼了荡虏将军,要不然不会下这种黑手。小东门街上的王家,也是世代为官家底丰厚,王家家主现在就是南京的户部郎中,也是不小的官职了。荡虏将军带着抄家大队在他们家门口经过了好几个来回,也没有和他家为难。估计是因为王老爷没有犯到荡虏将军的手上吧。

    如此算来,搜捕逆贼一说也不全都是借口,或许大概可能,那些被查抄的人家真的和逆贼有所牵连吧!

    若是如此,那实在没有什么好同情的:吃着大明朝的俸禄当着大明朝的官,却和逆贼勾三搭四,被杀被抄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用不了多久就会***了。荡虏将军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必然会有一个说法!

    扬州百姓都在等着这个说法呢!

第九十章清明事变(7)() 
淮扬民练强行夺取城防、封堵城门,并且于当地官军对峙,这个消息传到南京,顿时一片哗然。

    淮扬民练这是要做什么?

    仅凭夺取城防这一点,就可以给李乙丑定个意图不轨的罪名。

    身为淮扬民练的监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脑袋里“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傻了。

    夺取城防,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戳破天的大事,要是别人这么干,清流一脉的官员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大喊对方有“谋反”的嫌疑。

    奈何淮扬民练和清流一脉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状况,却众口一词的表示绝无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乙丑又不是傻子,怎能不知这么干的恶劣影响?

    开始的时候,文秀之等人还极力为李乙丑辩白,声称绝对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必然是有小人诬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消息越来越多,无不证明以上的消息都是千真万确。

    文秀之等人绝不相信李乙丑会有谋反之心:前不久才陛见过当今万岁,忠诚之心可昭日月,天下人都反了,荡虏将军也不会反。必然事出有因,这绝对是个误会。

    南京方面已一片大乱,怎么说的都有,甚至有人很明确的提出“锁死江防,以防不测”的观点。

    为了防止扬州事态波及到江南,居然要封锁江口!若是这么干的话,必然天下震动,弄的不可收拾。

    到了这步田地,文秀之只能和孙启功分工,让孙启功留在南京,尽可能的维持住局面,免得事态进一步恶化。文秀之文大人,则撇下舆情鼎沸的南京,不顾一切的返回扬州。

    时至今日,文秀之还是弄不明白,以前在扬州的时候,淮扬民练一直都是好好的,监军大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发生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变故,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情况紧急,已经顾不得其他,急急忙忙的过江,带着几个贴身之人风风火火的连夜来到扬州城下。

    当文秀之文监军来到安江门的时候,已是深夜丑时。

    天气阴冷潮湿,低空中的水汽笼罩在扬州城头,如同起了大雾,几十步之外就已看不清楚。

    名人扯开喉咙朝着城上高喊“文秀之到了,速速开门”,一直喊了小半个时辰,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望着大雾中的安江门,文秀之早已气极不耐,朝着上面高声叫喊:“我是文秀之,守城门的是哪个营?让你们的营官出来答话!”

    一直喊的喉咙都哑了,上面还是没有一丁点的反应。

    偌大的城门,上面必然有很多兵丁把守,却故意装聋作哑的不出声不现身,文秀之愈发的坚信:淮扬民练确实夺取了城防,现在守在城上就的那些民兵。

    因为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应文秀之这个“一把手”,所以才装聋作哑不出声。

    “我乃监军文秀之,速速开门,若是再有迟延,军**处!”

    虽然文秀之已经把军法搬了出来,奈何上面的人就是不出声,搞的他也没有办法,更不知道扬州城内发生了什么。唯一可以知道的是:扬州是真的出事了,而且是天大的事情。

    不管淮扬民练在扬州做了什么,身为监军和名义上的一把手,文秀之都负有直接的责任。但是现在的局面是:连这位“一把手”都进不了城,就算是有通天的手段也用不上。

    越是这样,文秀之就越担心越着急,察觉到已不可能从南门进城之后,马上率领随从展缓来到水门。

    来到这边之后,文秀之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当中更加严重,淮扬民练不仅封死了城门,,连运河漕运都给掐了。

    连接水面和水下的巨大铁栅已经放了下来,彻底隔断了水路交通。

    “守水门的是哪个?出来答话!”文秀之和随从们一起高声大喊着。

    这边的情形比安江门那边稍好一点,至少还有人现身答话。

    小水门后面挑出一盏灯笼,在影影绰绰的雾气中隔着水门铁栅做出了回应:“奉命封了水栅,你们还是等几天再来”

    “都别出声,听安江门那边的兄弟说,有可能是文大人来了,都别说话”

    因为距离比较近,文秀之隐隐约约的听到了这个耳熟的嗓音,马上就高喊起来:“孙立拄,我知道是你,别躲躲藏藏的了,既然知道是我来了,就快快开门,我要见李指挥!”

    把守北门街到水门一线的正是孙立拄,他也没有想到文秀之会听出自己的声音。

    既然文秀之已经点名了,当然不好再装聋作哑,孙立拄只好现身,隔着水门铁栅和文秀之遥遥相对,象没事人一样笑嘻嘻的打着招呼:“咦?真的是文大人呢!不是过江去了么?怎又连夜回来?孙立拄给文大人见礼了”

    文秀之也只好回了一个军礼,万分焦急的高声喝问:“你们这是做什么?谁让你们这么干的?”

    “文大人有所不知,一股乱贼潜入到了城中,欲图不轨之事。我等奉命封城,正在合城搜捕乱贼。”

    奉命封城?奉谁的命?必然是李乙丑的命令。

    但是监军大人文秀之就在这里呢,总不能把监军大人也封在外边吧?

    再者说了,扬州不是秦、晋之地,就算真有个把贼军的细作潜了进去,也不值得把全城都给封锁了吧?现在已经是封城的第四天了,再过两个时辰你们就把扬州城封了整整五天,有这四五天的时间,就算是有几千反贼也早已剿灭,为何还是不解除封锁?

    孙立拄的话,文秀之一个字都不相信。

    “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要进城,你快把水门打开,放出梭舟”

    “真是很不凑巧啊,文大人,”孙立拄做出一副比他文秀之还要着急的样子,两手一摊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这水栅的绞盘已经坏掉了,怎么鼓捣都提不起来。不过文大人你放心,咱们铁器厂的工匠手艺还是很不错的,正在加紧抢修,我估计明天后天,最多再有三两天就能修好了。”

    胡扯,纯粹是胡扯!

    绞盘早不坏掉晚不坏掉,偏偏在文秀之要进城的时候坏掉?你们当下水栅的时候没有坏掉,提起水栅的时候就坏掉了?天底下哪有这种事情!

    本想当面呵斥孙立拄几句,可是一想又无奈的放弃了。

    孙立拄只是个不大不小的队官,之所以搬弄出这么多是借口不放自己进城,必然是得到了李乙丑的死命令,就算是把嘴皮子磨破了说的口吐莲花他也不会开门的。

    “我是淮扬民练的监军,我不管你们在城中做了些什么,也不管此事因何而起,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我也是淮扬民练的一员,必然会和李指挥和诸兄弟协力同心”

    “那是,那是自然的,文大人是咱们淮扬民练的首脑,自然和兄弟们一条心了!”

    “想来我再怎么让你开门,你也不会开的,是吧?”

    “这个文大人,不是我不给你开门,真的是绞盘坏掉水栅提不起来,我想开也开不了哇!”

    说了这么多废话,根本就不想开门而已。

    “不开就不开吧,你遣人去喊李指挥过来,我有要紧的事情要和他讲。这个你应该可以办到的吧?”

    “要紧的事情?好,我马上就派人去找将军,您稍安勿躁,我马上就去。”

    扬州新城,仁丰外街。

    成群结队的民兵正从一处豪华的盐商府第中搬运箱笼,将沉甸甸是箱子装上骡马大车。

    看着一辆辆满载的大车鱼贯而行,李乙丑早已笑的合不拢嘴了

    “什么?文秀之回来了?”

    这个消息让李乙丑眉头一皱,小声的嘟囔着:“他回来的太快了,咱们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呢。继续拖着他,先让人在成为喝半宿的风,我什么时候过去了再说吧。至于借口么你们随便编造一个借口给他好可以了。”

    “是!”

    新城多是盐商的居住区,这几十年来,围绕盐商和盐务,已经形成了一个娱乐和商业并重的区域。新城的人口虽远不如旧城繁多,但繁盛程度却超过了旧城很多。到处都是亭台楼阁的园林式庄园,如鳞一般的青楼妓馆酒楼商铺星罗棋布,自有一番纸醉金迷的气息。

    这几天来,李乙丑按照苏子朋列好的名单抄了一个又一个大盐商,抄出来的金银财物粮秣布匹等不计其数,实打实的发了一笔横财。

    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