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遥控大明-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励。

    至于那套仪仗,意义就更加重大了。有了这个东西,叶布舒虽然只是个方面指挥,实际上却是这次入关大掠的主力。

    因为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系,叶布舒只能回姥姥家借兵。

    蒙古各部常备兵力差不多有两万的样子,其中的三分之一已经并入八旗,蒙古旗的兵力在一万五上下,分散到各部之后,可以调用的兵力其实很少。

    作为叶布舒的外祖父,颜扎部的苏而剌大贝勒非常清楚这一战的意义,为了支持外孙,已经拼出了血本,凑出了四千战兵。

    四千战兵,对于规模并不算太大的颜扎部而言,已经算是举族为兵了,几乎把十四岁以上的男丁抽调一空。

    只要外孙叶布舒能够打胜这一战,就有很大的可能成为清国太子,到时候颜扎部就可以一举压制强大的科尔沁部,为来实现这个目标,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完全值得。

    倾巢而出的颜扎部,加上汉军旗和一些新近依附的汉军,叶布舒的直属军队达到了九千。过了京南之后,八股分兵中的两股又靠拢过来,死死的压在广安一线之东。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叶布舒能够调动的军队达到了三万之巨。

    三万雄兵,是这次入关大掠总兵力的四成,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了!

    虽然从破关到现在都进展的非常顺利,但对于老谋深算的苏而剌大贝勒和心思热切的叶布舒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取得更大的胜利。

    “鳌拜打到哪里了?”

    “上一次传回来的军情说,鳌拜已经过了白水,从时间上推算,他现在应该已经到了猪龙河一带。鳌拜此人素来勇猛,或许能到滹沱河也说不定。”

    这个消息让叶布舒分外高兴,整个人都变得浮躁起来:“皇阿玛一直夸赞鳌拜是军中猛虎,原来也不过如此,还没有咱们进展的更快。”

    “打仗不是比*谁跑的更远更快,鳌拜这个人打仗还是很有一手的,而且咱们这一次突进的太快了,未必全都是好事。孤军深入敌境纵深,宜速战。”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指点了一下叶布舒,苏而剌大贝勒继续说道:“大名府一带的明军必须尽快击破,或者逼迫他们再往南退,否则咱们这边还不能说是有效突破。”

    从入关以来,虽然叶布舒是名义上的方面军指挥,其实真正的部署、指挥、甚至是连营寨地址的选择等等,事无巨细,全都是苏而剌大贝勒亲力亲为。年轻的叶布舒只需要领取军功收获声望而已。

    对于外祖父的建议,叶布舒象以前那样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这一仗应该怎么打?”

    回到营帐之内,苏而剌大贝勒用胖乎乎的手指在行军地图上划出一个弧形,然后在大名府位置上重重一点:“这一块是明军的主力所在,又有坚固城池,攻坚必然折损甚多。由我带领少量人马做出攻击姿态,若能吓住明军最好,就算是吓不住,也能让他们不敢出城野战。你只需带着主力取道东南,以阳谷一带为突破口,尽可能的骚扰弄出更大的声势。同时德州方向的疑兵虚张声势,摆出一副夹击济南府的架势,山东各地明军必然朝着济南方向靠拢,到时候你就杀向青州”

    这个作战方案非常老练,而且异常凶狠,叶布舒虽然不怎么懂得兵家战事,也能看出其中的狠辣之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缠住广安一带明军主力,苏而剌大贝勒去做这个最棘手的事情,把立功的机会全都给了叶布舒。

    “外祖父用心良苦”

    苏而剌大贝勒正要开口说点什么,传令兵已经飞跑到了门口,大声的吆喝着:“紧急军情。”

    这个时候的满清还没有那么多繁琐的尊卑礼节,又是身在军中,叶布舒喊了一声,那个传令兵就跑进来递上一份刚刚送过来的军报。

    看罢了这份军报,叶布舒脸色大变,一脚就把传令兵踹翻在地,气急败坏的大吼着:“乎图拉尔这个酒囊饭袋,坏我的大事。传我的命令,斩乎图拉尔!”

    苏而剌大贝勒伸手扶起那个传令兵,示意他先下去,然后才面带微笑的对叶布舒说道:“为将帅者,要有大胸襟大气魄,就算是乾坤倒转江河逆流,也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你刚才表现太急切了。”

    “乎图拉尔这个蠢货,居然打了败仗,死伤惨重。”劈手就把军报拍在桌子上。

    苏而剌大贝勒拿起军报仔仔细细的看了看,也忍不住的皱起眉头:“东昌?连乎图拉尔这个的猛将都没有攻下来?还被打败了?”

    东昌的战斗虽然激烈,但是对于这次明清之间的战争而言,根本就算不上是主战场,也不在清军的主攻路线上。要不是为了给主力的大迂回战略扫清四周的障碍,清军甚至不会攻打东昌。

    但就是在这个并不算重要的战场上,清军被击败了,而且损失惨重。

    清军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在攻城的时候有所伤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野战中被击败,这就是有点不能接受了。

    自从入关以来,经历过的战斗,大大小小几十次之多,还从来没有在野战中失利过。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就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叶布舒的脸上。

    战无不胜的金身在东昌一战中被击破了,这是叶布舒绝对无法接受的。

    经历了短暂的恼怒之后,叶布舒已经渐渐冷静下来,深深的呼吸了几下,再一次恢复到”气定神闲“的正常状态:“我再调集人马去支援乎图拉尔”

    “不,那是在浪费时间,”老练的苏而剌大贝勒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从军报上看,乎图拉尔本来能够攻破东昌,却被明军的援兵给击败了。就算乎图拉尔在攻城中损耗了实力,能够一举将他击败的,必然是明军当中的精锐。反复增兵只会打成添油战,损耗会很大时间也会浪费不少。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修改咱们的总体作战方案”

    用戴着好几个宝石戒指的肥胖手掌指着行军地图,把刚才划出的那个代表了迂回方向的弧线划的稍微小了一些:“我继续带兵去广安一带缠住明军主力,你带着咱们的主力去东昌,以东昌为突破口直接威胁济南府。此战最要紧的就是攻势猛烈,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东昌,击溃东昌方向上的明国援兵,切不可拖延时间,更不能打成持久战。”

    在作战的细节上,叶布舒从来就对外祖父言听计从:“好,我这便去安排。只是带多少人马合适?”

    “此战务求至刚至烈,务求一战而胜,你能带多少人马就带多少吧。对了,清水河沿岸还有九百骑兵,都是颜扎部最精锐的勇士,你也一并带上吧。”

    “何时出发?”

    “现在。”

    当天夜晚,清军营中号角连连,一拨又一拨人马连夜拔营,朝着正东方向出发了。

    临行之际,苏而剌大贝勒忍不住的又一次叮嘱自己的外孙:“打东昌一定要快,尽可能的”

    “集中兵力,一击而竞全功。”叶布舒笑嘻嘻的说道:“外祖父不必说了,我早就记下。”

    “我确实是这么想的。若是一击能胜,则快速展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向东,才能收到震慑明军的奇效。若是一击不胜,则宜速退,马上退回到这里,于我合兵一处。到时候咱们就”

    身穿全套甲胄端坐在马上的叶布舒忍不住的哈哈大笑:“此战我有万余精兵,便是攻打济南府也足够了。小小的东昌能挡住我的马足?就算一击不胜,五七日之内即可调集三万人马。到时候就算是用人去填,也能把东昌城给拆了,用不着这么小心谨慎的吧?”

    叶布舒带领的人马多是百战精兵,还有数量不少的骑兵,数日的路程之内,还有两股人马,怎么想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东昌城拿下了,似乎真的不必太过担心。

    苏而剌大贝勒似乎还想嘱咐点什么,叶布舒已经抽出了战刀高声大叫起来:“传我的令,全军突进,直取东昌!”

    是夜,清军东路方面军倾巢而动,浩浩荡荡杀奔东昌城!

第五十六章大敌当前() 
攻打东昌的清军已经退到了几十里之外,不过并没有离去,依旧在一个很近的距离上威胁着。

    清军在全盛之时都没有攻克东昌,眼下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那就更加的不足虑了。听说王爷已经派人四下求援,济南府和东平府那边的援兵正在赶过来的路上,所以众人对于眼前的局势越来越乐观,对于淮扬民练的补给也不怎么上心了。

    淮扬民练刚刚来救援的时候,东昌的富户乡绅就已经表示过一次了,又是银钱又是粮秣的送过去不少。淮扬的民兵们也依照约定没有进城,让百姓们更加放心。

    只不过那位李乙丑李大人实在不怎么好伺候,似乎一直在埋怨东昌给的补给太少,居然郑重其事的开出一个物品清单,桐油、皮革、布帛等物,甚至包括被服、帐篷甚至是菜油、肉干,反正只要是能想起来的东西,就没有李指挥使不要的。

    因为清兵已经退了下去,短时间内似乎已经没有再次强攻东昌的能力,于是城中的富户乡绅越来越觉得这位李指挥使是个贪得无厌之徒,所以一直都极力的敷衍着。

    很多东西都说要给,只是暂时还没有凑齐,过一阵子等凑齐了再给李指挥送过去。至于这“一阵子”到底是多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就是拖着不给,准备一直拖到各地的援兵到来,到时候再说呗。

    清军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占领了冠县县城,当这个消息传过来之后,众人才的陡然明白过来:清军大举增兵了,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东昌掩杀过来。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富户们才想起李乙丑李指挥的好处。

    和凶残的清兵比起来,贪得无厌的李大人一下子就变得亲切起来。

    大军压境的压力,让物资的筹集也变得异常顺利,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那个清单上的物品就筹集的妥帖齐备,装满了一辆又一辆大车,在清晨送到了淮扬民练的军营当中。

    运送物资的车队来到军营,才发现淮扬民练的营中调动频繁,传令兵往来飞奔,一派大战降至的紧张气氛。

    原来李乙丑李指挥也不光是白拿大家的钱粮,一直都在备战。

    “李指挥,所需军资已”早就答应的物资现在才送过来,而且是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之下,让东昌郡王感觉自己就是个斤斤计较的市侩之徒,所以说话的时候也不那么硬气了。

    “先不说什么军资了,赶紧征调丁壮民夫”

    前几天已经争派了七百多民夫,大战在即,肯定是不够的。

    东昌郡王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什么:“还需要多少民夫?”

    “越多越好。”李乙丑在低头计算着什么,头也不抬的说道:“我还需要大量的木材、火油还有你们库存的火药,全都拿出来吧。”

    “我听说听冠县那边过来的人说,清军大举来犯,到底有多少”

    “很难说具体的数字,初步的估算应该不少于两万人马!”

    两万?两万!

    这个数字让东昌郡王的手脚冰凉。

    虽说冠县的守备力量不怎么样,但是清军可以在只用一个多时辰就攻克城池,足以说明兵力雄厚。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两万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