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府库,便也不在话下。府衙之中,又在加税,加的依然是战争税,名头五花八门。但是其中含义,不过也就是当初被郑智拿到东京去的那位留守知府一样的做派。

    京兆府下的衙差收起这种税倒也是熟门熟路,大多数人乐意效劳,因为其中多少也能为自己谋一些好处。

    从熙河兰煌之地往平夏渭州去的厢军士卒,源源不断,牢城里,堡寨里,边境城池里,但凡青壮一些的士卒,皆往东而去,大多数往渭州集结。

    杨可世的军令,倒是比刘正彦的军令更好使。延安府的那些厢军士卒,多是种家麾下,也在往渭州集结而去。

    相比而言,种家麾下的厢军,更加有模有样一些,军将多白发,却是这些白发军将,大多是沙场老将。

    西北之地,南北之分,已然明显。

    开战似乎还是有些为难,不论是折家军,还是种家军,亦或是刘家军,还有杨可世麾下的士卒。

    这些人几代下来,多是并肩作战,其中相互之间的熟人朋友,自然许多。真要拔刀相向,以死相拼,也还需要一个酝酿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仇恨的酝酿。

    一小队骑士从定边寨的北方靠近而来,打头的骑士飞奔到城下驻足,开口大喊:“叫孟朗出来说话。”

    片刻之后,孟朗自然上得城头答话:“不知城下是哪位将军当面?孟朗有礼!”

    “老子是你爷爷刘正俊,折可求这个狗贼竟敢截杀某家相公,你便去传话给折可求,叫他洗干净脖子,等老子上门来杀他。”那刘正俊开口大喊,此人正是刘正彦族中的堂哥,便也是这个身份,方才比别人更加愤怒几分。

    “刘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小人挑拨之言,不可轻信啊。”孟朗身边士卒无数,在这种场合,岂能承认这种事情,便也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刘正俊闻言便是大怒,一口浓痰吐出,抄起硬弩,张弓搭箭便往城头去射!

    孟朗连忙低头就躲,自然也是躲过去了。

    却是再一抬头,城下四五十张弓弩,皆往上射。孟朗便也只有再去躲。

    却是孟朗躲过去了,城头之上哀嚎一片,中箭之人,十多个不止,伤势有轻有重,重甲之下,多是轻伤。却是一个秦州军汉被羽箭正中面门,眼看就活不成了。

    孟朗抬头大喊:“刘正俊,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射杀同袍,你可知这是死罪!”

    刘正俊哪里还管死罪活罪,便只觉得解气,口中哈哈大笑:“孟朗,今日只是给你一点颜色瞧瞧,你若是知机,那便早早打开城门。你若是不知好歹,来日看某取你项上人头。”

    说完刘正俊转身打马既走,便也知道自己四五十号人在城下,多留不得。

    孟朗看了看左右,又看了看正在远走的刘正俊,便也是纠结。

    “孟将军,岂能就这般让他们走了,行凶之人,何以不伏法伏诛?”

    “孟将军,开城门,末将去拿那行凶之人!”

    周遭见得同袍有死有伤之人,哪里还能不气愤,气愤那刘正俊对自己同袍行凶杀人,也在气愤这孟朗连屁都没有放一个,就这么看着别人走了,连放箭反击的命令都没有。

    孟朗闻言,左右看了看,又看了看,自言自语一句:“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躲不过。早晚是这一遭!”

    自言自语之后,便听孟朗大声喊道:“放箭放箭,速速放箭!”

    左右军将士卒,连忙拉弓拔箭,便是去射。箭雨几百,却是那一队骑士快马早已奔出一百多步之外。

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开国功勋() 
    酝酿的过程,无外乎如此,仇恨之间,慢慢就要深厚起来。

    刘正俊这几十支箭矢,让这定边寨瞬间真正紧张了起来。战争就是如此,若是这边开战,互有死伤,便会让更多的人愤怒起来。

    愤怒之后的战争,便也就成了真正的战争。

    一个人的野心,便可以导致同袍反目,朋友互相残杀,这当真是一个悲剧。

    这种悲剧,在这世道,太多太多。

    内战要打,外战也要打。要想天翻地覆,实在没有那么简单容易,大宋一百多年之繁华,也让郑智越发谨慎起来。

    郑智已然南归,辽阳城内,史进为正,岳飞为副,士卒三万,一万沧州铁甲,一万党项,一万从各地集结起来的辽人旧卒。郑智对于岳飞,也是越发的信任,便是史进对于岳飞,也是极为的倚重。

    这位岳爷爷,似乎就是天生与女真人为敌的一般。郑智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哪里有女真,哪里便该有岳飞。

    军械物资,便也源源不断从古北关口往辽阳城运送而去,辽阳城虽然不是女真唯一南下的道路,却也是女真最为便捷的南下道路。即便女真不大举南下,出来劫掠,辽阳也是首当其冲的最前线,往西去草原,显然不是劫掠之所,此处自然更要重兵屯守。

    连带火炮,也有四十门在往辽阳府运送的路上。郑智在造大火炮的念头之时,目的就是与女真之战。手中的火炮,郑智想都不想,便把绝大部分火炮都送往辽阳府。

    便也是为了防止女真用劫掠来壮大力量。辽阳府就如一个分水岭一般,从林子里出来,便是黄龙府辽阳府等地,只要过不得辽阳府,女真劫掠都难。

    辽阳府以北,每日都有百姓成群结队南下,辽阳府到黄龙府,中间也还有许多城池,相对而言很是密集。却也是南北狭长的一块区域,出了这一块区域,皆是渔猎民族的地盘。这块区域,自然也是非渔猎之民的聚居区。

    成群结队南下之人,自然也是女真人正在北方大肆掠夺财物与人口造成的。女真人对于人口的需求,已然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能安全到达辽阳的百姓,也是万幸中的万幸了。到不了的,为奴者算是幸运,死者便也难以计数。

    夏天越来越热,进了燕云的郑智方才知道这燕云之地也能热到这个地步,便也是难怪后世关外会有一个皇家的承德避暑山庄。

    女真之事,暂时告一段落,刘正彦的书信便也在燕京等候多时了。

    书信看得郑智面色极为难看,折可求,果真不出所料,下起手来也是心狠手辣。

    吴用接过书信继续看,看完之后,叹息一句:“殿下,当真是万幸,若是小刘相公此番真被折可求谋害了,西北便成了个大祸患了。”

    朱武此时也在身旁,连忙从吴用手中接过书信,看完之后,便立马开口道:“殿下,此番女真之事暂缓,殿下该亲往秦凤去,秦凤乃我等起家之地,有多精兵悍将,合该掌控在手。岂容他人染指。只要殿下率领大军到得秦凤,想那些西军汉子们不敢与殿下动手。折可求当手到擒来,如此殿下后顾无忧,便可一心南下,更多无数军将帮衬,大事可期。”

    朱武显然是许久没有在郑智身边行事,难得有这么个机会,下意识想表现一番,出谋划策,分析审视,更是一心想帮衬郑智。

    李纲此时便也在当场,听得朱武说的大事可期,本来想说几句话语,便也止住了。对于这翻天覆地之事,李纲在内心之中也还有纠结。对于李纲这么一个正统的文人而言,忠君之心,本就是从小就接受的教育。

    但是李纲对于郑智的支持,也是竭尽全力的。随着郑智经历的这么多事情,便也越发的坚定。

    这就成了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只在李纲内心深处。听得那赤裸裸的大事可期,李纲多少也还是有些觉得刺耳,便也不再发言。

    一方面为这燕王府的内政竭尽全力,一方面又还有那固有的一些理念难以彻底崩塌。这便是李纲。与那曹操麾下的荀彧倒是有几分相似,荀彧为曹操鞠躬尽瘁,又对那摇摇欲坠的大汉有一份固有的忠诚,便也死在这其中的纠结里。

    李纲倒是不会死在这纠结里,但是纠结是必然有的。

    最近郑智的耳边,这种赤裸裸的话语,倒是越来越多了。吴用说过,鲁达说过,朱武也说过。便是那怀安一战,军将们大声呼喊的“万岁”,众人也见怪不怪了。

    “明日里点一万铁骑,某先出发,到河间停两日,再去西北。再点两万骑随后,不需快马,正常速度便是。”郑智便也是知道这一趟西北必然是要去的,却是也有一点其他的想法。

    吴用闻言问道:“殿下这般是为何,三万骑一起快马加鞭去西北就是,如此才能威慑折可求那厮。”

    郑智摇了摇头道:“而今缺粮草,某带一万铁甲先去,便是看折可求到底如何想。若是真要开战,那便再让后续之军加速赶来。若是能并不血刃,便也免得大军白跑一趟,节约一些人马粮草。”

    郑智的想法便是知道那折可求能投降女真人,未必不能投降于自己。刘正彦没死,折可求哪里有资格与自己争锋,折可求显然是一个能审时度势之人。折可求兴许还当有一个委曲求全,再寻时机的念想。

    更何况郑智在西北军汉心中,早已是那主心骨一般的人物,这一点是折可求比不上的。郑智若是溃败千里,折可求倒是有可能成事,郑智得胜而回,折可求也当好好思虑一番。

    快马奔驰,便要备上无数的粮草供应马匹消耗。马步慢行,粮草自然节约无数。甚至健马在路边也能吃个半饱。这便是区别。几万匹马,出了真正有草场的地方,口粮的消耗当真是一个大问题。重要性甚至不在人的口粮问题之下。

    几万骑兵来去纵横,对于中原王朝与势力来说,负担之重,可见一斑。

    大军西北走一趟之后,还要继续南下,粮草更是重中之重,便也怪不得郑智如此节省。

    吴用闻言,对于郑智所说的“兵不血刃”自然是不相信的,一个人起了野心,便也不可能收得住,所以开口接道:“殿下,那折可求野心已露,必然不会束手。即便折可求当真如此了,必然也是奸计在其中,就如谋害小刘相公一般,诈降来谋害殿下。殿下可不得轻信于人。”

    “轻信?”郑智微微一笑,有道:“那你是不知这位折相公是如何能屈能伸。”

    “殿下,必要诛杀此子!”朱武也开口说道,便是怕郑智真如吴用所言,落入了折可求的诈降之类的圈套之中。

    郑智闻言,面色一正,却是不再答话。折可求的是死路还是活路,便在折可求请刘正彦远猎之时早已注定了。若是没有这件事,生死倒是二说。

    这件事情的关键不是折可求能不能活。关键在于如何兵不血刃之下平定西北这一场可能发生的混战,之后才是折可求生死之事。

    郑智不答话,吴用朱武,还有李纲,皆是目光盯着郑智去看,便是希望郑智听进这些话语。

    郑智看得三人目光,却是也并不表露心中所想,只道:“且行且看,这厮能蒙小刘相公,却是蒙不了某。”

    众人闻言,方才稍稍放一点心。吴用却还是有些担忧,开口道:“学生此番定然要随殿下同去秦凤。”

    郑智自然知道吴用要随自己同去的原因,便也点了点头:“学究可随军。”

    如此,这番商议方才算是定妥了。随后便是李纲搬来一对账簿与公文,开始禀报着各地政事,以及裴宣交上来的账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