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桓闻言恍然大悟,口中说道:“明日速派人去迎太上皇回京,朕当恪守礼法孝义,服侍太上皇之膝下,不违圣人礼法。”

    吴敏也陡然想通了关节,连忙说道:“陛下圣明。”

    李邦彦自然也听懂了,更是夸赞:“陛下之德行,当之为楷模。”

    赵桓点了点头,却是不再说这件事情,只道:“朕为太子之时,常听闻蔡太师在朝中之事,多闻他权柄之大,一手遮天,其中龌龊,罄竹难书。还望三位这两日好好调查一番,看看坊间传闻是否属实,定要在太上皇回京之前查明此事。”

    赵桓话语说得冠冕堂皇,座下三人自然听得懂,面前这位皇帝显然是要拿蔡京开刀,便是要在太上皇回来之前,把这蔡京解决了。深层次的意思便是要剪除太上皇之羽翼。

    “陛下放心,臣等必然仔细查明此事,顺应百姓民心,顺应朝堂之意。”耿南仲已然先开了口。

    另外二人连连点头,拱手示意。

    待得三人离去,这皇宫之内也是腥风血雨,原先在东宫之中谨小慎微的几个老太监,如今忽然得了势,宫中太监宫女,杖毙不少,艮岳人工湖中,也沉了好几个。

    宫内能有差事行走的太监,已然皆换了新面孔。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如此。

    赵桓与赵佶,显然不是同一类人。赵佶从未经过宫闱之争,一个皇位落在了头顶之上。登基为皇,赵佶也多活在赞誉声中,想要的东西皆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赵桓隐忍多年,每日看得赵佶对赵楷恩宠有加,日日谨小慎微,生怕自己犯了过错。也每日看得赵楷意气风发,这么长大的一个太子。手段上比赵佶狠辣不少。

    这场争夺,一个正在多番准备,一个却还心中不知,只以为自己儿子向来纯善孝义。胜负似乎已经可以预料。

    赵缨络哭哭啼啼坐着马车一路出城,既没有见到疼爱自己的父皇,也没有见到刚刚登基的兄长,便是如此出城而去。

    夕阳之下,第一次看到军营铁甲,想到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那个人,这个少女心中第一次产生了真正的烦恼,不知该去如何面对。

    要说好感,自然是有。但是心中更知道这个郑智乃乱臣贼子,站在皇家的角度,郑智便是再标准不过的乱臣贼子。即便文采不凡,即便英雄气概,也挡不住乱臣贼子这个事实。

    便是在这般心乱如麻之中,马车慢慢停了下来,夕阳之下,赵缨络第一次见到了郑智穿甲胄的模样。

    高头大马,左右皆是一脸凶恶的军将,这些军将微笑起来,露出森森白牙,怎么看都觉得更加凶恶了些。

    郑智翻身下马,腰挎长刀,把头上的铁盔取了下来付与左右,上前来到车架面前,拱手说道:“见过帝姬殿下,请殿下下车。”

    赵缨络擦了擦脸上的泪迹,抬手搭在一个宫女手上,慢慢走出车帘,踩着太监早已备好的下马阶梯,慢慢下得车架。

    盈盈一福,开口:“见过燕王殿下。”

    此时的赵缨络无喜无悲,心中也有些许抗拒,也有几分愿意,复杂交织在一起,看着眼前这人,慢慢低下了头,不再直视。

    “帝姬殿下请!”郑智身形一侧,抬手作请。

    身后还有种师中的家眷,种师中更是飞奔过去迎接。

    赵缨络迈步往前,慢慢走入军营之中,郑智侧后跟随。左右军将满脸是笑跟随,心中也未郑智高兴。

    这么多年戎马生涯,唯有今日是最开心的。跟着郑智到得今日,也算是功成名就,大丈夫建功立业,也不过就是为了这一天。

    赵缨络进得军营,也是觉得新奇,抬眼四处观瞧。

    郑智似乎也能猜测到这个少女心思,见得她四处打量的模样,便开口慢慢介绍:“此乃拒马,摆放在头前,可阻敌人马步。”

    “此乃弩砲,箭矢如长枪一般,可射三百步外,威力巨大。”

    “这些晾晒小铁环名为衔枚,两端加上系带,放在马口之中,可以让马不鸣啼,便与偷袭行军,军中斥候也多需此物。用过之后便要晾干,否则会生锈。”

    。。。。

    郑智如此慢慢给这位少女讲解,少女似乎也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少了一些现实的烦恼。

    待得快入大帐,左右忽然有几排油布包裹的巨物。少女更是好奇,驻足看了片刻方才再往前行,却是也不开口去问。

    郑智见得如此,招了招手,几个亲兵连忙上前把油布掀开,露出里面漆黑的炮筒。这些火炮也是今日下午才运到军营。郑智一路行军,火炮自然是跟不上大军的。

    “此乃火炮,是新发明的利器,用火药发射弹丸,可击三五里之外的敌人。攻城最是好用,可破城门。”

    赵缨络闻言终于开了口:“燕王殿下打那党项人可是用了此利器?所以才能灭其国。”

    郑智摇了摇头道:“打党项人并未用此利器,打辽人燕京倒是用上了。”

    赵缨络点了点头,又问道:“此物看起来为铁制,想来重量不凡。”

    “大的直有两千斤,小的也有几百斤。”

    赵缨络面色一惊,惊叹道:“两千斤啊,那如何才能得运走?”

    “你看那底下有轮,人拉马拖,慢慢运走。只要能到战阵,便是值得的。”郑智显得极为耐心。面对这个单纯少女,又是故人你,内心还是多有柔软之处。

    赵缨络观瞧几番,便又往前走,心情似乎也好上了不少。

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干他娘的() 
第二日大早,大军开拔往北。

    赵桓听得这个消息,直感觉身心舒畅。朝会之时,赵桓也格外的有精神,耐心比赵佶足了太多。

    不论是大小事情,皆要一一过问清楚,慢慢传回来的北地战事详细,西军情况,南方春耕,春闱大考,东京缺粮,不论什么事情,赵桓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郑智走了,汴梁城的大小城门又一次打开了,无数丢盔弃甲的士卒从北城的城门进得汴梁,会到城内的家中,抱着亲人喜极而泣。

    枢密院与殿前司也忙碌了起来,慢慢登记着这些溃败之卒,便是这么一番工作,倒是把东京的禁军实数大致给查了个清清楚楚,也为朝廷将来省去了不少军费开销。

    这也是赵桓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实事,依托这么一个节点,把东京的禁军整顿了一番。

    周度文也是大早而起,给自己的父亲点上几炷香,跪拜几番之后,正要准备吃些早饭。

    忽然一个小厮直奔灵堂而来,口中大喊:“公子,公子,不好了,不好了。”

    周度文闻言一惊,忙问道:“什么事情不好了?”

    便是周度文第一个想法就是猜测有麻烦上门了,这个麻烦兴许与郑智有关,谁叫自己与那反贼郑智交情甚笃呢。

    却是周度文也并不慌张,君子坦荡荡,就是这个道理。

    “公子,大门外挤满了人啊,都说是来吊唁的。”小厮慌张的神色,也就说明了门外的场面。

    “奇了怪了,太阳可是打西边出来了,随我看看去。”周度文一边疑惑,一边往门外去。在家中服丧守孝的周度文自然是消息迟钝了点,并不知道这反贼郑智忽然就变成了国家柱石,还一门封了二王,皇帝还赏了个帝姬作妻,已然在这大宋朝如日中天。

    待得周度文到得门口,左右小厮再次打开门来。

    忽然一股人潮涌入门内,大包小包无数,却是没有一个人表情好看,人人都是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

    “周兄节哀,周兄节哀啊。。。”

    “周兄,只怪愚弟多在家中备考,晚知了几天,节哀节哀。。。”

    “一代文豪,天妒英才啊。。。”

    周度文被人群围在中间,看得发懵。却是也听明白了话语,连忙拱手说道:“多谢诸位前来吊唁。多谢多谢。。。”

    “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一人把手中拿着的礼物塞到周度文手中,随后其他人都学着往周度文手中塞着礼物。

    周度文哪里拿得住这么多东西,开口忙道:“诸位里边灵堂请,快请快请。”

    众人闻言,皆往里面而去,便是都要去祭奠一下周邦彦,以表心中崇敬之意。

    左右小厮连忙上前来接过周度文手中的东西,便是周度文还是一脸没有反应过来的模样,跟着人群往里面走。

    回头看得一眼,还有不少人再往门内挤来。粗略一看,直不下两三百人。

    周度文一脸苦笑着往里走,按理说这些人跪拜凭吊之后,自己还要与之回礼,这么多人,也是够周度文受的,怕是等礼回完,腰都直不起来了。

    又有一人走到周度文面前,开口问道:“周兄,不知燕王殿下可有派人前来吊唁?”

    “谁?燕王?那个燕王?”周度文哪里知道什么燕王。

    那人挑着眉头又道:“燕王殿下,就是昨日陛下封的燕王殿下,赵王殿下的父亲,周兄的好友。”

    “我一介书生,哪有什么燕王殿下这样的好友,你可别开玩笑。”周度文直以为这人是在开玩笑。

    这人看得周度文模样不似作伪,连忙道:“周兄消息如何这么闭塞,昨日官家下旨,把周兄好友郑大相公封为了燕王,把其子封了赵王。还能在燕云独自开府呢。如此好消息,周兄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周度文闻言一惊,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过来为何今天大早门庭若市了,却是心中也是大喜,为郑智高兴,事情能这般圆满解决,在周度文看来也是奇迹。

    “周兄,燕王可有派人来?”这人又问。

    周度文此时方才答道:“没有派人来,怕是他并不知晓家父离世的消息。”

    这人闻言一脸遗憾道:“哦,周兄请,容我等好好祭拜一下周学正。”

    周度文看得这人一脸遗憾之色,心中不免生起了几分厌恶,也不多言,直往灵堂而去。

    北宋士子入仕的途径,不过两种,一种便是考取功名,一种便是从太学中毕业。考取功名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北宋末年与以前还不一样,国家学校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小学、县学、州学、太学。

    太学完成学业,也能有少许机会入仕。但是这种办法,一般不会有什么好的空缺。

    却是能自己开府的燕王郑智,又带来了另外一条路,便是王府属官,这条路子,比考进士也差不得多少了,照样能当个知县知州什么的。

    今日周府忽然门庭若市,便是人人都知那进士难考,人人都想要找一条别的出路。

    周度文跪在灵柩之侧,给一个一个祭拜之人回礼,这也是孝子的本分。

    却是周度文心中越发的厌恶,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恭维之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祭拜之时如丧考妣,涕泪俱下。也有人当面诵读周邦彦的大作,以示崇敬之心。

    却是周度文丝毫没有多少反应,更不觉得感动,甚至觉得有些可悲。

    郑智一路北归,河北城池也开始解禁,封闭的城门也打开了,那些原本被囚禁的官员大多也被放出来办公了,州县无数,郑智也不可能立刻把所有官员都换个遍,这些官员如今也只能暂时用着。

    却是郑智如今名正言顺,自然不怕有人翻什么浪花,何况各个州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