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军汉飞速奔到船舱之中禀报:“禀告相公,海面上出现了三艘船,似乎并非渔民捕鱼的舢板。”

    郑智闻言,直接走出船舱,往海面望去,看得片刻,口中问道:“这船上的旗帜如何也是龙?”

    郑智心中清楚,大宋此时并没有建制的水师,虽然大宋的造船技术并不落后,相反还比较发达。但是北宋年间只有一些官府船只,还不到可以成为水师或者海军的地步。宋朝水师直到南宋时候,才真正开始大量建设,也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但是几里之外的船只之上,竟然挂着龙旗,郑智自然有些疑惑。

    总有众人皆是面面相觑,龙乃天子的象征,如何会出现在大海之上?

    却是人群最外围有一人战战兢兢说道:“上官,此乃高丽水师。”

    郑智回头一看,说话之人正是王汶,便是这一句提醒,郑智倒是也明白过来,这高丽国倒是把汉人的东西学得极为彻底,国王也穿龙蟒,龙旗自然也是象征。

    明朝更是多次赏赐过李氏朝鲜龙袍,兖龙袍,也是五爪之龙。但是龙袍的颜色是有区别的,只能为红蓝等色,不能为黄色。兖龙袍也是明朝王爷的制服一类,并非皇帝的黄金龙袍。

    “轰他!”郑智开口说道。

    阮小二闻言立马往船楼而去,船只片刻之后开始横摆。对面的高丽水师竟然还往郑智这边行来。

    大炮随之轰鸣起来,远处的海面也溅起巨大的水花。

    海上作战,不比炮轰陆地。炮弹的准头也差了许多,一次齐射而去,大多数炮弹都掉落在海水里,无数的水花炸裂,倒是极为好看。

    郑智皱了皱眉头,心知自己指挥失策了,虽然能见到少数炮弹击打在敌船之上,却是并未真正造成多少杀伤力。

    第一次海战,郑智也在学习之中,连忙开口说道:“停止开炮,不要把敌人吓跑了,加速冲过去。”

    郑智也在自己总结经验,与没有火炮的敌人交战,要先尽量靠近,再开炮。如今世界上装上了如此火炮的船,也只有郑智手下这两条了,这个作战的准则至少还要用上三四百年。

    待得郑智再下令之时,为时已晚,对面三艘船已然转向掉头,开始逃窜。

    郑智站在甲板之上,只能看得敌船越跑越远,逆风追小船,显然是追不上的。

    却是郑智也不懊恼,只道:“跟着他们,看他们在哪里上岸。”

    阮小二得令之后,连忙派一个水手爬上了最高的桅杆顶端,这个水手显然是船中视力最好的人,如此才能跟上敌船。

    郑智抬头看着身手矫健的水手爬上桅杆,心中已然想起了望远镜这么个物事。没有望远镜,海上作战是在太不方便,就如无头苍蝇一般。

    望远镜显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制造的东西,却是也不那么难。前提就是能制造出较为纯净的玻璃。打磨的技巧倒是不难,这个时代的工匠打磨玉器的手艺就足够了。至于焦距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需要计算,只需要反复试验之后确定下来一个通用的数据即可。

    船只一路尾随,终于看到了陆地,郑智把王汶叫到身边,开口问道:“此处是哪里?”

    “回上官,此处是木浦,岸上有一个小镇,离光州城只有百里出头。”这个王汶倒是越来越老实。

    郑智自然也不在乎这人是不是有什么心思,只要老实好用即可。大概王汶心中也是知道,自己若是不老实好用,只怕也会跟码头上那些人一样人头落地。面前这位所谓相公,显然不是什么好人。

    郑智点了点头,又问道:“从木浦如何到光州,你可知晓?”

    “知晓的,知晓的。”王汶连连点头应答,回头看得满船铁甲,心中却是越发不安。

    郑智也不多言,只望着越来越近的陆地,还有码头,码头之上听着七八条船。

    待得靠近之后,火炮又起,巨大的火光怒号不止,砸得木浦这个不小的码头千疮百孔。

    高丽人显然没有严明的海禁,对于这个三面环海的地方来说,海洋也是口粮主要的来源之地。

    远远还能看到海岸上无数人竞相奔逃,这些火炮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大,一发炮弹砸在地上反复跳动,一处房屋应声而倒,若是砸到人,便是血肉模糊,连个尸首都不能重新拼凑整齐。

    这般超越认知的威力,对于没有见过的人来说,就如传说中的妖法一般,直接击溃人心。

    郑智哪里管得这些,炮弹飞舞出几百发之后,军汉们不断用湿漉漉的麻布在炮管之上来回拭擦,给炮管降温,绑着布团的木杆也在炮膛之内来回清理着火药残渣。

    大船已经慢慢靠岸,下船的舷梯也搭在了千穿百孔的码头之上。一队一队的铁甲从舷梯而下,然后在岸边整队。

    郑智也上了岸,却还吩咐道:“吊几门小炮下来,找来车架带上行军。”

    此去光州,必有城池,郑智便是要用火炮轰开城门。郑智也不想与高丽人多说什么,便是想冲进光州城,见识一下之后,打包一些东西,立马转身上船回沧州。

    高丽虽是小国,却也不代表没有军队,甚至高丽人在女真前期,还与女真人打过不少战争,虽然多是败绩,却是也跟当时并未真正统一的女真人打得你来我往。高丽军队并非没有战力。

    郑智只想打一个小仗试试,也打高丽人一个措手不及,速战速决之下,不与高丽人久战。此时也没有到与高丽人真正开战的时候。

    倭寇犯明之法,也是这般,任意登陆之后劫掠一番,然后快速而逃。倭寇之乱难以根治的原因也在这里,戚家军与倭寇之战,可见其难。

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凤乘龙() 
高丽,有些让郑智失望,高丽也并非一个富庶之地,北边多是山地丘陵,往南来慢慢平整,没有繁华的文化传承,没有发达的工艺技术,与大宋远远不能比。

    城外皆是低矮的房屋,惨淡的色彩,简易的建筑。百姓看起来也是又黑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服装更是简易,即便是冬日,也是简单的麻布长裙,盘在头上的简易发髻也像是十年没有清洗过。

    便是光州城,也显得极为小气,连渭州甚至灵州的城池都比不上。低矮的城墙,城楼虽然也是矮小,但是建筑风格倒是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城墙上无数人大呼小叫,城门处本还有来往的行人,却是一多半被关在了城墙外面。

    留在城外的这些人看得远处道路上奔来的铁甲,更是四散而逃。

    郑智看着这些逃跑之人,也不理会,只是吩咐部下开始整队。

    郑智看着这低矮的城墙,心中极为的失望。光州这里,其实就如大宋的南方一样,和平了许久,不见战争,军备自然懈怠。

    若是高丽北方,倒是还有些坚固城池,只因北方边境从来没有安稳过。辽人的威逼利诱,女真人的摩擦,战事也起过不少。

    从马车上卸下来的四门小炮被架在了头前,一群没有穿铁甲的水手开始操炮,清理炮膛,倒进火药,然后滑入炮弹。

    郑智这边在准备,光州城内自然也在准备,弓弩士卒也有不少,皆上了城头。

    城内忽然射出了一支羽箭,羽箭上绑着一块白布。

    白布自然不是投降的,而是写满了字迹,郑智差人上前取过插在泥土上的羽箭。

    白布也就到得郑智手中,一笔汉子写得工工整整,上书:高丽光州知州敬上,敬问阁下是何处兵马,到此有何贵干?

    郑智看得简易的书信,直接丢在地上,也懒得回复,只是开口说道:“快快开炮!”

    能到高丽最南端光州来的兵马,也只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倭人,一种是宋人,还有便是辽人。

    但是忽然出现了几千人马在这里,似乎哪种可能都不现实。若只是少数几百人,宋辽倭皆有这个能力。几千人的投送,宋辽倭皆没有这个能力。女真人便更不可能。

    郑智大军连个旗帜都没有,不禁更叫人疑惑。

    城头之上见外面久久没有回应,几个人便在城头之上大喊大叫,叽里咕噜,郑智也听不明白。

    回应的便四门火炮,巨响而起,郑智座下的麒麟兽也微微一惊,郑智伸手轻轻安抚两下,麒麟兽也就不再左右而动。

    显然这些马匹也慢慢习惯了火炮巨大的声响。

    城门瞬间被击出了几个大洞,却是也屹立不倒。火炮接着怒号,城门处木屑横飞。

    城楼之上忽然变得一片安静,过得片刻又是一阵叽里咕噜的大呼小叫。

    城门终于倒塌,郑智只在城头未动,也未立刻发出进攻的命令,而是下令:“进城之后,所有人不准交谈,看中的东西就抢,有反抗者便杀。鸣金之时便撤!”

    令兵打马飞奔左右,待得命令全部传到,郑智方才下令:“进城!”

    左右八百骑士当先飞奔往城门,城门处也挤满了高丽士卒,这些士卒多穿皮甲,手持类似与唐刀的长刀,口中呼喊不止,却是没有一人能听懂话语。

    郑智一动不动打马伫立阵前,看着左右士卒往前而去,身边还有一人便是王汶,郑智忽然回头问得一句:“头前那些高丽人在喊些什么?”

    王汶面色全是不忍,不忍直视,却是又不敢不回郑智话语,战战兢兢答道:“他们说不准进城,进城者死!”

    郑智点了点头,又问:“你是不是也想过王位?”

    王汶闻言身形一震,却是不知说什么是好,还在踌躇着该怎么回答郑智的话语。要说没想过,显然是骗人的。要说想过,显然也不是一个流放之人该说的话语。

    郑智又问:“你们高丽都城叫什么?”

    显然郑智对于高丽国的事情并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王汶连忙答道:“回上官,高丽都城在开州,称之为开京。”

    “若是某攻入开京,让你当这高丽国王,如何?”郑智再问。

    王汶闻言更是震惊,内心似乎都被触动了,口中却是连连答道:“上官玩笑,小人不敢多想。”

    郑智闻言也发出了笑声,只道:“不敢多想,看来也是想过的。某倒不是玩笑,过得几年再来高丽,便帮你谋个王位坐一坐。听闻高丽盛产人参,你便拿人参与某来换。”

    郑智话语半真半假,便要挑起王汶的内心。

    “回禀上官,开京附近就盛产人参,如今多进贡给辽人,也有送到汴梁的。”王汶下意识不去回答郑智的话语,却是又下意识的表露出了一些内心的真实。开京就在现在的朝鲜开城开发区,附近正是盛产高丽参的地方。

    这个王汶倒是对大宋有些了解,毕竟他读的书,写的字,说的汉语,都来自大宋。却是大宋之人,鲜少有真正了解高丽的。

    郑智点点头也不再多问,却是也问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只是抬头看着冲入光州城的士卒。

    健马飞驰而入,撞得堵在城门处的高丽士卒飞出几步之外,这个高丽最南端的光州城,显然没有多少士卒,挡在铁骑面前,只是螳臂当车。

    这个光州城也没有多少人口,一两万而已。士卒入城,郑智却是并不入城,也知道这座城池并没有什么特别,也不是多么富庶。

    郑智对于不富庶的高丽,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