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开口便把灵州城内的六万党项说成近二十万,是想为自己与郑智多争取一番功劳,也是在赵佶面前常用的办法。

    赵佶快步走得远了些,把口中布巾往后一扔,立马有太监接在手中,随即说道:“朕也知道郑智在前线战事紧张,却是一个西夏皇帝,如何也不多上心一点。”

    赵佶话语依旧还是埋怨,想来赵佶对于与李乾顺见面之事盼望多时,到头来却是一个尸首。

    童贯也答:“郑智也是粗心大意,如此的人,却是没有看管好,待得回来,陛下当好好责备一番,免得这郑智以后还如此行事不严谨。”

    童贯话语以退为进,赵佶果然接道:“那倒不必,大胜而回,岂能责备,此番得想想给郑智一个什么封赏了。”

    童贯闻言心中一轻,接道:“头前郑智剿灭方腊之时便未封赏,此番灭国之胜,永靖西北边患之功,可当重赏,如此郑智必然心感皇恩浩荡,战阵更加为国舍命。”

    童贯话语虽然也是带有试探性,却是依旧藏不住为郑智请功的意思。封赏之事本不该童贯发表意见,奈何童贯对于郑智之事,实在是忍不住不帮忙。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道:“依你之见,该如何封赏郑智?”

    童贯闻言,心中有些许为难,为官之道,本该以谦虚为主,不能居功自傲,挟功要赏。但是童贯实在忍不住,权衡片刻,立马说道:“陛下,河北河东,明年就要大战而起,领兵之人,除了郑智也别无人选,臣虽为外官之职,却是内官之身,可做监督。但是领兵上阵之事,只怕还是要付与郑智。与辽一战,乃国运之争,河北两路河东一路,皆是前线战区,不若让郑智临时统管,于战有大益也。”

    童贯还是直白亲口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语,此事若成,郑智已然不是封疆大吏可以形容。

    赵佶闻言,停下了脚步,眉宇往上一挑。

    童贯察言观色只需要眼角,立马发现了赵佶面色上的变化,急忙低头躬身又道:“陛下放心,只是暂时,战事结束之后,可再行安排。”

    赵佶依旧没有说话,而是迈起了慢步往前,走得片刻才开口说道:“大战之时,暂时统领倒是无妨。回头郑智回来了,且在朝议之时与众卿再商议一番。只是郑智如今乃正奉大夫,还需连升上几级,只怕有人看不过眼。”

    赵佶与郑智,终究是私交一般。郑智连升几级怕被人看不过眼。私交甚好的王黼连升八级,却是不怕有人看不过眼。

    “且待陛下朝会之时再议,此时臣只想着于国有益,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陛下不需上心。至于升级之事,郑智此番灭国之功,想来旁人也是心服的。”童贯也知道见好就收,点到即止。有些事情只需要提点一下,不能在皇帝赵佶面前依依不饶,否则便是事与愿违。

    赵佶点了点头道:“西夏若灭,杂事还有不少,也要多番商议,党项旧民的处置问题你可有想过?”

    童贯点了点头道:“陛下,此事倒是好说。党项之民不多,男子可编入郑智麾下军中效力,郑智麾下有几千党项骑兵,江南方腊之事,也有上阵,倒是好用。妇孺便是用来控制这些党项士卒的手段。至于党项之地,西北战罢当卸甲几万,不若分给这些士卒,如此也解决了遣散费用,还能让这些老卒戍边保土,一举两得。”

    赵佶闻言,面色一轻,笑道:“身边有你,倒是省去了朕不少事情。此法你且与蔡京商议一番,出一个具体的行事办法交到门下省去。大致妥当便依此法行事。”

    门下省就是负责审议政令政策的,赵佶这个甩手掌柜倒是极为合格。

    “遵旨!”童贯躬身说道,再抬头已然到了艮岳。

    灵州城内,正是喊杀震天之时,党项人在这局限之地仓促应战,已然节节败退。城头上备好的无数守城利器,却是没有发挥出一点作用。

    嵬名仁明已在城北大门之处,口中大喊:“快,快点挖。”

    城门围满了拿着锄头的士卒,便是要把这北门再挖开,显然嵬名仁明头前说出拼命的话语,此时又不作数了,至少对于嵬名仁明个人而言不作数了。

    大势如何,嵬名仁明向来清清楚楚,否则也不会几番战败还能逃出升天,便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再战无益。

    嵬名仁明面对郑智也不是第一次逃跑,嵬名仁明攻城也不是没有舍过命。人心的复杂就在于此,怕死与不怕死这种简单的词汇实在太过片面。

    挖也不是,搬也不是。这本是郑智面对灵州城门的为难。

    如今却成了嵬名仁明面对灵州城门的为难。石头与夯土的混合体,实在太难处理。打通城门的工程进度自然极为缓慢。导致嵬名仁明越发的急切起来。

    郑智满身是血,冲到党项存马之地,迎入眼帘到处都是马匹,挤得密密麻麻,灵州本就不大,好几万的马匹也只有这般存放。这些马不仅是作战的坐骑,也是城内几万人的口粮。如今全部便宜了郑智。

    还有无数的党项士卒涌到马前,翻身上马回头来战,却是太过拥挤,穿越身后人群都要许久。

    郑智勒住的马匹,抬手示意众人停步,冲到了这里,马步已然缓慢了许多,再也不如头前那般。也就没有必要再冲下去了,步卒紧密上来也就更有效率。

    郑智左右看得几眼,小街巷中已然涌出无数铁甲,近前郑智也看到熟人,开口大喊:“武二郎,速速带领麾下士卒重新列阵。”

    武松也满身是血,手中的精钢大刀血滴已经连成了一线,直往地上流淌而去,听得有人喊自己,回头一看,正是郑智,连忙答道:“遵命。”

    武松如今被暂时调去分管了几个营的步卒,也是武松步战比马战更有威力,掌管几千人马也颇为娴熟。

    令兵也在不断奔跑,四处寻找军将下令,已然到了合围的时候,又是稍微开阔的地带,列阵自然更有战力,也是士卒的性命负责。

    不得多久,一个令兵飞奔回来,开口禀道:“相公,往西两三百步发现一个小营寨,里面关押了两千多党项人,秦指挥使派小的带话来问如何处置?”

    秦指挥使自然就是秦明。

第四百八十五章 就是入大漠() 
史料有载,宋之西军,秦陇之士,汉风唐韵,重义轻生不减前人。

    百年于夏,敢战敢死。

    西军之悲,在于拆分稀释,抗金之时,宋唯一能战之军,几万人马,京畿汴梁,河北河东,西北,江南,处处皆有,处处皆以西军为倚重,处处皆要西军作守备。

    如此分兵,莫名其妙覆灭于大江南北,后有吴玠吴璘兄弟二人重新收拢西军余卒,奋力抗金,屡立战功,也是南宋抗金的骨干力量之一。南宋能战之军将,十有八九出于西军之中。

    西军本就是与西夏作战才慢慢发展到今日的,当年王安石变法,地区的军队皆以冗兵之名进行削减,唯有西军一个例外,甚至王安石还给了西军相对更多的自主权。

    今日之灵州城,便是西军使命达成之日,也是西夏党项覆灭之时。

    灵州城大战不止,厮杀遍地,越发惨烈。

    郑智打马到得城中一个小寨之处,小寨简易,里面的党项人如猪圈围起来的猪一般。却又连猪都不如,嵬名仁明能不费力气控制这些往利族人,竟然让这些人饿了好几天不止。

    又有大雪如鹅毛,竟然连个营寨都无,实在是惨无人道。也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寨内之人早已奄奄一息,冻伤无数,冻死也不少,没有一个生龙活虎,个个都在生死边缘挣扎。

    往利一族,实在悲哀。往利本是大族,比米擒强大许多,即便是经历了上次惨败之后,还能出兵两万余,反观米擒,整个部落也不过几千人,这也是为何米擒人只能到宋夏边境谋生的原因。

    但是两族的结局却是相似的。

    郑智看得这一幕,开口道:“打开寨门,送些肉汤,点起篝火。”

    米擒能用,这往利一族自然也能用。剩余这两千光棍,送上几千党项女子,必然比米擒更加好用。

    人可奋死,也要求生。人性总是如此反复。草原法则,一次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铁木真统一的草原,多数也是这般刚才还在与他奋死作战,转头忠心耿耿可亡。明朝山海关守卫之军亦然。

    可用忠孝道义鄙之,也可用人性悲哀怜之。不论用什么话语去说,这就是人。获得少了尊严,却是还活着。至于活着做的事情,如禽兽?如圣人?便是人性黑暗里另外一个问题了。

    如现在米擒,亦是如此。嵬名仁明心中仇恨深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嵬名仁明只能选择忍耐。但是其他米擒族人呢?或者其他被编入米氏的党项人呢?是否又恢复了安稳的生活?是否还愿意真的为嵬名仁明用身家性命去拼?

    这就要看嵬名仁明有没有胜算了,至少现在,嵬名仁明毫无一点胜算,能不顾一切陪他去赴死的,显然也不会有几个。

    如今有了往利一族,郑智心中更多了许多谋划,往利将是一柄利器。两只恶犬,只有一块骨头,自然要争,只要有争夺,便是制衡之道。也是上位者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

    郑智也不多看这两千多往利人,打马往前,头前无穷无尽的铁甲步卒,不断往北城放下压去。

    党项人已然穷途末路。

    嵬名仁明拼命催促着身边的士卒,城门二十几步,堵死只为坚守,如今却是逃命巨大的阻碍。

    越来越多的士卒被宋兵赶到了这里,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城门这一幕。

    大帅李仁明要跑,这个消息看似不算什么,却是压垮这些士卒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嵬名仁明身边围着无数奔来的士卒,皆在等着城门被打开,好从城门涌出,往北方无尽的草原大漠去逃,只要出了城池,天高任鸟飞,至少能保住一条小命。

    郑智尾随在步卒之后,不断往前,这也是郑智第一次享受为帅的待遇,就是不用自己亲自往前冲杀。

    都说古之大将,皆在军中坐镇,从不立于危墙之下。实属后人遐想,自古打仗便有一言“身先士卒”,这一句话语乃是评断一个军将褒奖之语,也是一个标准。便是到了抗日战争之时,将帅死战,也是军魂与信仰。

    真正能坐镇后方的,整个大军,按理来说也就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主帅。便是主帅,也不乏阵前而列。

    隋唐李世民,何以在军中威望甚高?便是每一阵亲自上马冲锋,这才是他能得皇位的最基础。也是众人在玄武门这种危急关头能效死的动力来源。

    郑智不断往前,身边军将越来越少,皆往四处而去,未有折可求此时跟在郑智身边,其余身边紧密之人的主要都是传令之兵,直有百人不止,唯有如此多的令兵才能指挥起这场大会战。

    五千多骑士也只有三千多还跟着郑智身边。

    郑智忽然眉头一皱,开口大喊:“速速都往前线去问,可有人见到金甲嵬名?”

    郑智与嵬名仁明交手也不是第一次了,嵬名仁明跑路的功夫着实不差,在郑智看来,嵬名仁明跑路比冲锋更加熟练。郑智不免又想到嵬名仁明要逃跑的问题。

    身边令兵闻言打马往前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