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恩戴德才是。

    兴许也是高处不胜寒,身为皇帝,天下也就只有其他皇帝才能与自己进行比较了。这种成就感不是别的事情上能获得的。把一个亡国之君养在身旁,岂不就是时时刻刻在凸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不同凡响?

    吴王夫差对于越王勾践,大概也是这种心理。但是这赵佶会不会如夫差一样把勾践给放回去了?赵佶这个一直生活在赞美声中的人,一个自信心爆棚之人,兴许还真能做出这种事情。

    蔡京倒是给赵佶解释得极为高大上,还把赵佶比作为君之榜样,马屁造诣深厚。

    郑智已然点齐人马往北而去,大军已过五万之数。

    再临灵州城,郑智并未如上次那般兴奋,南面的城墙已经建起,虽然建得极为简易,至少也是把这城墙勉强封住了。新的城墙,石块极少,主要是夯土,颜色也与其他的不一养。

    郑智一路前来,沿途的城池皆空,嵬名仁明也极为明智,把大军全部聚集在灵州城之内,也是作了坚守的打算。

    城内不过六万士卒,城外有五万铁甲。

    嵬名仁明站在城头之上,望着五万铁甲大军,也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大帅,敌军远来,是不是出轻骑袭之?”

    嵬名仁明摇了摇头道:“坚守不出,守城为重。”

    嵬名仁明心中明白,出去人少了,面对几万铁甲,便是去送死。人数出多了,万一战败,城池也就守不住了,六万轻骑与五万铁甲步卒之战,胜负实在难料,其中还有五千多铁甲重骑,与其出城一战,依托城墙坚守显然更好。最最的便是皇帝陛下就在敌阵之中,这个问题嵬名仁明与之前的舒王仁礼一样,还不知该怎么处置是好。

    嵬名仁明一直站在城头,目光远眺,看着敌人安营扎寨。大概是在等西夏皇帝在阵前露面,或者也是在等西夏皇帝阵前露面。

    营帐慢慢搭建起来,寨墙也在不断立起。

    郑智于大帐之中,还是接到了从东京来的书信,命令郑智派一人人马速速把李乾顺送到东京去。

    郑智看得颇为心烦,这李乾顺要不要送到东京去,郑智也是心忧。郑智心中已经有了兵进玉门关的想法,便是把这些故土都纳入掌控范围之内。

    党项人自成一族,若是送到东京去,哪天赵佶把李乾顺放回了玉门关外,这玉门关之地,打是不打?若是开战,赵佶不允,无法进行。若是不开战,待得党项人十几二十年后,必然又是十几万骑在手。即便不东来,也是大患。郑智眼中的玉门关内外,也是泡影。

    以后的重心都在辽金之事,党项人必然会得到喘息的时间。打虎不死,终究是大患。

    此番来人,竟然有几路信使。可见赵佶对于此事的看重,来人不仅有枢密院的人,更还有御史台与尚书省之人。更是让郑智头疼。

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 
“几位上使,西夏皇帝就在军中,奈何此时还有他用,送往东京之事还需拖上几天,攻城甚难,有此皇帝在军中,城内之人自会投鼠忌器,于战有益。还请见谅。”郑智帐内七八人,皆是传令之人。

    便是郑智一语,这七八人都议论了起来,之后从中走出一人,开口说道:“郑相公有礼,在下万俟卨,乃中书省下右正言,来之前蔡太师与秦中丞皆有交代,便是要立马提人入京,陛下金口御令,还请郑相公不要为难。”

    万俟卨何须人也?乃南宋主和派的中坚力量,中举之后十几年,如今也不过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只是最近刚刚攀附上了秦桧,将来倒是有些大前途。岳飞之冤,此人出力甚大,岳飞洋洋洒洒无数大罪,大多是这个人编出来的,主审严刑拷问岳飞的人也是这厮。秦桧死后,这厮还当上了尚书省右仆射,对金卑躬屈膝不遗余力,死后好谥“忠靖”,后人见之,多以可笑。

    岳飞墓前跪着四人,其中之一就是万俟卨。其他三人,一个秦桧,一个秦桧之妻王氏。一个便是伪造口供的张俊。

    郑智倒是不记得这个万俟卨是何许人也,只道:“非为难与你,战事,得胜之后自然把这党项皇帝送到东京去,此时正要攻城,这皇帝于阵前有大用,不能走。”

    万俟卨显然不想在这战阵之处多留,又道:“战阵是郑相公的事情,下官管不上,下官心中只有皇差,郑相公可不能抗旨啊。”

    郑智闻言,看着万俟卨,开口道:“某是否抗旨岂由你三言两语胡乱定夺?家国大事你不管,要你当官何用。你便先回东京复命吧,送李乾顺到东京的事情某自有定夺。来人,送客,把这位万相公送出南营他回京。”

    万俟卨闻言也不怕,只道:“郑相公如此行事,下官定然一五一十禀报上去。”

    郑智也懒得回话,几个军汉上前正要架万俟卨出去,却是万俟卨自己转身就走了。显然万俟卨也知道,这郑智与种师道是一路人,与自己如今的靠山秦桧是敌对的。如今郑智与蔡京之间,似乎也不是一条船上的了。

    蔡京对于秦桧,兴许暗中还有些,否则秦桧如何能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其他文官却是一个反驳的话语也没有,坐看秦桧与童贯争论。

    这些事情东京官场之人倒是能从蛛丝马迹猜测几分,但是在外的郑智,却是一点消息也不知。

    万俟卨出门而去,郑智挥挥手示意其余七八个传令之人都出去。众人自然也只得往大帐而出。

    吴用就在身旁,凑上前来轻声说道:“相公,要不要。。。”

    郑智点了点头道:“去办!”

    吴用迈步从大帐出来,直接找到小胡,耳语片刻。小胡上马飞奔而去。

    小胡此去,带了一队人马。必然就是去截杀这万俟卨的。为何派小胡去,吴用心中也有计较,这万俟卨也骑马。便是以防万一,即便追杀过程中有其他枝节,射杀也可。万俟卨随从之类,自然也要射杀殆尽。

    兵荒马乱之地,死些人,到哪里也解释得通。但是这人若是到了东京乱说话,郑智解释起来就难了。

    营寨已起,埋锅造饭。

    第二日大早,先有炊烟,再起鼓声。

    五万大军开始列阵,祝龙从车内一包一包往外搬着火药。

    最后一战了,军中汉子少了几分严肃,多了一些兴奋。对于西北之民,对于党项人的观感比其他地方的人要深刻许多,与党项人打仗的也多是西北之民。

    党项国灭,对于东京来说,是一个人人都与有荣焉的大胜利。是茶前饭后拿来谈论的高兴事情。

    但是对于西北之民来说,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最基本的就是以后再也不需要自己的亲朋好友上阵了,没有人会因为战阵而死,也不用担心党项人犯边劫掠。是一种从危险之中挣脱出来、盼望了几代人的安全感。

    郑智手拿西夏国玉玺,接过吴用递上来的一张金色圣旨,把大印盖在圣旨之上,口中还道:“皇帝陛下,还请看在两国生灵涂炭的份上,上前去规劝几句嵬名仁明,放下兵刃,也有厚待。”

    李乾顺早早被提到了一旁,站姿有些奇怪,跪拜三天带来的后遗症还未消除,口中答道:“理应如此,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如今党项民少,不可再有消耗了。”

    也不知李乾顺话语真假,郑智也不管,便叫人架着李乾顺往前而去。李乾顺身上依旧穿着一身龙袍,这身龙袍倒是浆洗得闪闪发亮。

    嵬名仁明就在城头,远远就看到了几十个军汉带着李乾顺出阵而来,身旁本已架起弓弩的士卒也把弓弩放了下来,这身龙袍,除了西夏皇帝,还能有谁?

    “大帅,陛下当前,如何是好?”

    嵬名仁明皱眉答道:“且看宋狗有何条件再说。”

    条件自然来得快,圣旨也到得嵬名仁明手中,开城投降就是唯一的条件。

    嵬名仁明看完所谓的圣旨,直接把圣旨扔下城去,也不说话。

    李乾顺便出场了,被军汉们押着往城下走近,待得二三十步远,李乾顺开口喊道:“仁明,开城吧,随朕去汴州,大宋的皇帝必然不会拿我们怎么样的,兴许还能再回故土。”

    嵬名仁明听言,口中答道:“陛下,切不可信了宋狗的话语啊,此去汴州,哪里还会有大夏之国。你死我活的局面,岂能束手就擒。陛下放心,臣一定救你回来!”

    李乾顺心中一惊,城头上的那个仁明,似乎再也不是在自己身边读书玩闹的小孩了,已然有了自己的主见。

    “仁明,嵬名一族,已是阶下之囚,唯余你一人。此战前途未卜,党项之民所剩无几,再惨烈一战,他日之党项如何还能东山再起啊?宋人何其多,万万之数,用命换命,实不可取也。”李乾顺心中大概真想到一个民族的传承问题,男人都死光了,还谈什么党项。

    北宋之人口,一亿两千万,万万之数不假。党项最兴盛之时,也不过三百万人口左右,还连年征战不休。

    “陛下,只要臣不败,宋狗必不会杀陛下。臣若胜了,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宋狗更不敢杀陛下。谈和之时,便是陛下归国之日。陛下安心,臣百死也要救陛下回国。臣若投降了,党项再无翻身之日。陛下明鉴啊。”嵬名仁明极为聪明,分析得也有道理。

    嵬名仁明不败,宋人大概就要拿李乾顺来做要挟。嵬名仁明胜利了,宋人更要拿李乾顺做筹码。李乾顺似乎立于不死之地。若是嵬名仁明投降了,那么一切皆休,生杀予夺不过赵佶一句话语。

    李乾顺闻言,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些希望,嵬名仁明说的不无道理。回头一想,就算自己去了东京,只要西北战事不停,自己这个西夏皇帝自然还有大用处,想死都难。

    两人心中皆是如此去想。想到此处,李乾顺竟然不再开口说话。

    左右军汉见这位皇帝陛下不说话了,面面相觑几番,架着这位皇帝陛下回头而去。

    待得李乾顺回来之后,随行军将禀报几句,郑智面色如水,点了点头道:“嵬名仁明倒是好算计,皇帝陛下也是好算计啊。如此也罢,把党项嵬名一族皆拉到阵前来,大概嵬名仁明也是想看到这一幕,嵬名一族死绝了,皇位也就没有旁人了。”

    李乾顺闻言大惊,连忙开口道:“郑相公,不可啊,适才我真心诚意劝降仁明,奈何仁明不听,此罪我,只怪李仁明抗旨不尊,犯上做烂,包藏祸心。郑相公明鉴。”

    “陛下放心,又没说要杀陛下你,来人,且带皇帝陛下先去休息。”郑智面色阴沉,话语也是极为讽刺。

    几个军汉提着李乾顺就走,李乾顺依旧大喊:“郑相公,容我再去劝一下,容我再去。。。”

    郑智自然不理,坐等嵬名一族之人上前斩首。

    吴用打马凑上头前,试探问得一句:“相公,这皇帝是不是也。。。”

    郑智左右看得众人一眼,轻声说道:“让其服毒自尽。”

    “让其”与“自尽”,语法上已然是悖论,却是几个字把这李乾顺的结局安排了。郑智终究还是下定决心不让李乾顺入东京。此时嵬名仁明不投降,这李乾顺对于郑智来说也就没有多余的作用,至于对于赵佶有没有作用,郑智倒是懒得去管。

    李仁明与李乾顺二人的心思倒是把赵佶猜得八九不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