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大自然又上前来押李乾顺到后面去。这皇帝还真不能跟那些大臣关在一处,分开来关,也能防备许多事情。

    李乾顺一走,郑智面色立马严肃起来,开口道:“小乙,速去把党项皇族男丁都清查出来,关在旁处。”

    郑智似乎起了杀意,只是一切还待回到大宋再说。杀与不杀,什么时候杀,这些问题只有回到秦凤才能决定,嵬名仁明麾下,还有无数党项士卒,这个皇帝自然也要好好利用一下。

    天色大早,瓜州城外队伍绵延两三里。前后皆是铁甲骑士,中间绑了几千人。最头前队列之中,党项皇族皆在郑智身后跟随。

    再看瓜州城,已经空空如也,一座上万人口的城池,忽然没有了一个人烟,似乎也有些骇人。

    东回之路,再也不像头前那般急赶。这些帮串绑在一起的达官贵族,行路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这一趟回程,按照这个速度,一月不止。

    再入玉门关,郑智才有心思好好打量一下这个地方,关口已然成了土丘,绵延到天际尽头的城墙脉络还清晰可见,只是城墙也成了一道土坎。

    从土坎而上,并不费力,轻松已过。这个地方曾经是华夷的分界线,如今再也不复当初的作用了。

    燕青读了不少诗书,此时惬意之下,开口调笑道:“相公,听说这玉门关原先叫做小方盘城,是有一个走商感谢上天大雁指路,便把宝石放在了城头之上,所以才叫玉门关的,也不知有没有此事。”

    传说中玉门关的由来,也就是这儿一个小小的传说故事,一个行商迷路了,得了上天大雁的指点,大雁叫他把手中的宝石放在了玉门关的城头之上,以此得名。

    “民间传说而已,且信且不信,玉门之名,许是关外昆仑山下出产美玉,由此地入得中原,所以得名玉门。”郑智答道,新疆玉乃玉中极品,多由此处进关。

    “相公,这个地方好啊,大漠孤烟总在诗词之中,今日一见,名不虚传。”燕青是文艺青年,自然多了文青的心思,感性所在。

    郑智闻言笑了笑道:“你既然喜欢这个地方,以后便派你到此处来筑城。”

    “好,一言为定,若是有这一天,相公一定要多派些兵马,且让我再往西去看看,听闻西域大小国家无数,到时候抓他几十上百个皇帝回来。”燕青倒是相信郑智的话语,心中大概也有憧憬。

    郑智笑而不答,感觉拉着缰绳的手背忽然一冷,抬头看了看道:“终于下雪了,不知灵州那边是不是也在下雪。”

    寒冬终于来了,雪一下便是弥漫整个大地,嵬名仁明也将陷入绝境。

    杨可世上前来道:“相公,这边下雪了,沙漠以东必然也要下雪的,党项人的好日子到头了。”

    郑智点了点头,回头去望了望绵延无数里的汉堂长城遗迹,迈步往前而去。

    头前几员斥候骑马相向奔来。

    “报……前方发现党项骑兵,五千左右。”

    郑智听言也不慌张,回头看得一眼不远处的一架车厢,里面正是李乾顺。

    李乾顺听得话语,也探出头来。

    郑智转头,淡淡说道:“嵬名仁明倒是心思坚硬啊,瓜州告急,只派了五千人来救,这西夏的皇帝陛下在嵬名仁明心中原来这般不值钱。倒是忘记了,这嵬名仁明岂不也是姓李。”

    这一句话语自然是说给后面李乾顺听的。嵬名也就是李,李便是皇族。李就能当皇帝。此乃诛心之语,陷嵬名仁明于不义之中。

    李乾顺闻言,又把头收了回去。

    郑智也不再回头去看李乾顺的反应,只道:“往前去,且看看是谁这么忠心,不远两千里路途回来勤王。”

第四百七十六章 郑相公见谅() 
来人自然是舒王仁礼无疑,带着五千骑兵的仁礼回援的速度非常快,每个士卒也都配了两匹战马。在攻城伤亡惨重的时候,多余的战马倒是帮了仁礼的大忙。

    否则舒王仁礼不可能来得这么快,赶路的速度甚至比郑智来的时候都要快上一些。只是不论如何紧敢慢敢,终究还是晚了。

    党项斥候当然也老早发现了回程的郑智大军。

    两军在慢慢靠近之中,停在了沙漠荒野对峙起来。

    郑智倒是不急,回头开口说道:“小乙,把皇帝陛下的玉玺拿过来,找个会党项文的人写封圣旨送过去,且看着舒王是忠是奸。”

    李乾顺内心的无与伦比,慢慢伸手挑开车帘,人也站到了车架上,往前远眺那五千人马。五千人集中在一起,看起来实在不多,并没有那等遮天蔽日的威势。就如学校操场上集合的学生,近看还觉得有不少人,远远看去并不显得许多。

    李乾顺长长叹了口气,内心有些失望。此处出现了回援的军队,显然嵬名仁明是知道郑智往瓜州来的消息的。

    但是眼前出现这么点人,李乾顺眉头蹙在一起,久久不松。

    “皇帝陛下,可是有些失望?”郑智开口问道。

    李乾顺却是不大话语,面色心事重重。

    “哈哈。。。皇帝陛下不需失望,能派人回援,这李仁明也还算不错,还算有些顾忌,至少还顾忌军中一干老将的看法。回救的是那舒王仁礼,就是不知这舒王仁礼内心是向着谁的,若是这圣旨去了,舒王假装没有看到的话,那事情就不好说了,方便作战,某只怕也要有些手段才是。”郑智话语带笑,笑中却是一股威胁。

    李乾顺哪里听不懂郑智的意思,若是舒王不顾圣旨,依旧开战。那他这党项皇帝对于郑智来说就是个累赘了。郑智口中“有些手段”,这手段不用多猜,杀人自然是最简单的。

    李乾顺终于开口说话了,目视前方,一脸笃定道:“郑相公放心就是,仁礼其父,忠心耿耿,仁礼自然也是忠心之人。这大夏,依然还是朕的大夏。”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道:“那便拭目以待。”

    郑智话语说完,手臂在空中左右挥舞了两下。三千多铁骑全部动员起来,到头前整齐列队。阵列之后几千党项人,不过留了两三百人守卫,好在多是女子,而且都绑缚得极为严实。但凡谁有异动,这些军汉便是问都不问,上前就刺。

    郑智终究还是最相信自己,不论舒王仁礼是不是真的忠心耿耿,但是备战还是要做好的,万一打前来,头前五千党项轻骑,郑智心中丝毫不虚。

    一封圣旨被一员骑士带着飞奔往前,过得战场中线,这骑士把圣旨往天上一抛,转头就走。圣旨随风飘落在戈壁之上。

    李仁礼就在阵前,心中狂跳不止,舒王仁礼才是真正的战场新人,远远看人打仗与自己亲自列在阵前,实在不是一回事。

    李仁礼心中还有更担心的事情,远远就能看见无数老弱妇孺,见这些鲜艳亮丽的衣着,已然猜到瓜州只怕是遭了难了。担心的就是大夏的皇帝陛下有没有逃出瓜州去。

    此时见得一个宋人铁甲在阵前丢了一张金色布帛,舒王仁礼已然知道大事不妙,连忙开口:“快,快去取过来。”

    不得片刻,圣旨已经在手。李仁礼心中更是慌张,皇帝在敌人手中,这当如何处置?

    圣旨之中的除了皇帝被俘之外,还有叫李仁礼下马投降。这又如何处置?

    “回信过去,叫皇帝陛下到阵前来。”仁礼心中还是有一些怀疑的,玉玺并不代表人,仁礼显然并不想在阵前真正看到李乾顺的身影。

    回信到得郑智手中,郑智浅浅一笑,吩咐牛大把李乾顺带到阵前去。

    事情还是没有如李仁礼的意,李乾顺还是出现在了阵前,左右七八个军汉,刀枪弓弩架得死死。

    李仁礼慢慢从阵前退到了人群之中,从马上而下,左右踱步不止。这种情况便是换作人,皆是两难。

    许久之后,郑智都等得不耐烦了,李仁礼的回信终于还是来了,郑智看得片刻,把书信往旁边燕青一扔,前后环视一番。

    燕青接过书信,看得几眼,开口道:“相公,这个舒王倒是想得挺美的,既不投降,也不开战,还要跟着我们往东去。说的护送皇帝往大宋见我们的皇帝陛下。如此当真一举几得啊。”

    郑智眉头一紧,开口道:“看来这舒王并不如李乾顺说得那般忠心啊,皇帝当前也敢公然抗旨不尊,西夏多乱臣,失望至极。把李乾顺带到后面去严加看管。”

    几个军汉押着李乾顺直往后队而去。郑智一会儿称呼李乾顺为皇帝陛下,一会又直呼其名,便是两种称呼就显示出郑智内心的变化。用得上李乾顺的时候就是皇帝陛下,用不上的时候就成了李乾顺。

    也不知李乾顺此时作何感想,大概也是不愿意看到舒王抗旨的,却是又想这舒王有点自己的主见。不抗旨,李乾顺心中大概是极为遗憾的,几千士卒就这么投降了。抗旨了,李乾顺内心又是极为不爽。帝王心思,实在难以捉摸。

    郑智大手一举,开口大喊:“击鼓,冲阵!”

    李仁礼不傻,打得一手好算盘。不投降,不开战,还一直跟着。若是郑智任由他这般,岂不是自己身边带着一个时时惦记的贼?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贼也只惦记李乾顺一个人,郑智还要时时防备着这个贼。与其千日防贼,不如一战解决问题。五千党项轻骑,郑智丝毫没有放在眼中。若是嵬名仁明到这几万大军回来,郑智倒是别无选择,无奈只能日日防贼,但是仁礼带着五千轻骑,郑智杀人心已起。

    鼓声一起,便是疾如雨点。

    郑智一闻鼓声,打马就冲。左右军将皆是闻声而动,阵型紧密。

    舒王仁礼倒是没有想过会忽然打起来,本还在人群之中踱步挠头,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好办法,正在等候回应,听得对面鼓声大作,连忙往前上马,口中大喊:“击鼓迎敌,快快迎敌。”

    小胡少了初上阵的紧张,眼睛盯着郑智不断打马。

    直到郑智举起手臂放下,小胡的响箭也飞了出去,去除了紧张,年轻的小胡肾上腺素直冲全身,面色露出的皆是兴奋与热血。

    人皆是这么矛盾,一个街坊四邻眼中孝顺大人、礼让邻里的年轻人,眨眼就成了一个面带兴奋、心中嗜血的杀手,似乎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过渡。人总有许多两面性,再回到沧州,小胡又还是那个阳光少年,又有谁会知道这个少年曾经杀人不眨眼。

    党项轻骑也动员了起来,拍打着马背,仓促应战。敌人箭雨已到,倒地无数。

    只见铁甲洪流直入党项阵中,似乎并无多少阻力,沿途皆是党项人落地。

    这些党项人,空有血性,空有勇气。终究还是战阵新手,还有许多童子军,面对郑智麾下这些如狼似虎的铁甲老军汉,实在差得太远。

    若是当初嵬名仁明麾下那等铁甲骑士,五千之数在阵前,郑智必然不会如此冒险。

    一阵而达,轻松非常。

    冲出战阵的郑智却是并不勒马蹄再聚战阵回头,而是直接绕着大圈转向。

    一切都要抓紧时间,党项人战力太差,与其慢慢驻足列队,不如掉头。也是怕党项人冲过去后直奔后方的俘虏去了,如此直接转向,便是不给党项人一点喘息的时间。

    虽然阵型松散了不少,但是面对这些党项轻骑,郑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