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接了郑智书信赶到河间府,带了几十个衙吏,还有千余骑兵。

    随即又上路往各个州府而去,吴用也跟着李纲行事。千余骑兵在官道之上尘土飞扬,河北的好处就在于大多地方一马平川,官道宽敞笔直,最为适合健马飞奔。

    郑智为何非要李纲来做这个事情,其实也是心中有些打算的。

    这一趟差事,李纲大概也就把这整个河北两路与河东路的官场都得罪的一干二净。李纲在政治仕途之上也就间接被孤立了起来。

    兴许,这就是郑智要的效果。李纲必须牢牢绑在郑智这条船上。

    西北灵州城,城内的汉民,不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的,都在收拾打包家中贵重物品,准备南迁到秦凤。

    灵州城外,腾格里沙漠边缘,黄沙正在天空肆虐,地上的青草早已泛黄,这片靠近沙漠的草地实在贫瘠。

    忽然天际线处出现一队百十人的铁甲骑士。这百十人驻足在一个坡地之上,一个汉子取下遮面的布巾,往远方眺望。

    身旁一个骑士上前来道:“都头,那边,你看,七八个营帐。”

    这都头往身边汉子指的方向望去,说得一句:“妈的,这些党项狗如正是如老鼠一般,当年郑相公在灵州的时候,便是把这一片都扫荡得一干二净,未想还有党项狗在此处放牧。”

    “都头,兴许是北地南下的,冬日将到,这些党项狗自然是哪里还有草便往地里来。”

    这都头点了点头,慢慢把遮面的布巾又套在了口鼻之处,紧了紧马镫,口中大喊:“杀过去。”

    这已经是第二次扫荡了,郑智在灵州之时,已经扫荡过一次,如今再扫荡一回,便是刘法所说,坚壁清野,不留一点补给之资与党项。

    如今灵州城外,西到腾格里边缘,东到白池城附近,有七八队骑兵四处游弋扫荡,这几百骑兵自然就是老将刘法保留下来的亲兵了。刘法行事,着实狠辣,几十年战阵,自然不会有一点妇人之仁。

    只见这队其实从矮坡飞驰而下,远处七八个营帐之内,住的自然是党项牧民,有老有小。忽然听得马蹄四起,皆是出来查看,见得情形,也是大声呼喊起来。

    左右牵来几匹好马,女人孩子已然上马往北,男人们还在四处搜罗一些东西,还未立即上马而走。

    空中羽箭飞驰而来,一百多步的距离,头前已经上马的妇孺倒地不少,哀嚎不止。

    再看党项汉子,睚呲欲裂,上马竟然不跑,而是直往铁甲飞奔而去,便是要给自己的妻儿争取一个逃跑的时间。

    布巾遮面的都头见得如此,口中大喊:“老七,你带一堆人去追前面的。”

    身旁一个汉子听言打马出阵,身边跟着二三十汉子,手中的弩弓嗡嗡不止。

    黄沙依旧在天空弥漫,马上飞驰的汉子常常低头去揉搓双眼,不是亲身过的人,哪里能想象西北边疆的严苛。

    骄阳似血,人命如草芥。党项人南下之时,手无寸铁的宋人也如今日这些党项人一般无助。甚至还不如这些党项人,至少这几十个党项人还有马匹,手中也有刀兵,还算有反抗之力。

    杀完人,开始杀牛羊,牛羊杀完,百十个铁甲汉子冒着黄沙开始挖坑掩埋。冬日即将到来,天寒地冻之时,这些牛羊即便是死了几个月也不会真正腐烂,还是果腹的粮食。唯有掩埋之后,才能不被党项所用。

    待得一切完成,拿出党项人现成的粮草喂过马匹,军汉们躲在营帐之中,煮着羊肉汤,取一些烈酒来饮,待得夜过天明之时,这些营帐也会付之一炬。

    北方游牧犯边,多是在冬日,大多游牧民族南下,并非要来占领地盘之类,而是纯粹劫掠。冬日草原物资匮乏,这些游牧汉子也无其他事情,组织起来南下劫掠便是常态。

    而今党项,已然不是南下劫掠了,而是被西夏国运搬上了赌桌之上,想赌出党项一族未来的生存空间。

    再过半月,许仕达从南方而来,几个衙差一路押送。这许仕达一路倒是没有受苦,还要多谢在东京的这段时间,各方士子上门拜会时候送的礼。也算积少成多,有一笔小小的财资,一路之上打点得妥妥当当,也吃得好睡得香。

    进得渭州之时,许仕达已然觉得这渭洲有些不对劲,招兵买马倒是其次,却是这渭洲城外搭箭了无数的简易窝棚,窝棚里面住的皆是衣着还算得体之人。

    心中稍微猜想一下,许仕达大概也知道这些人必然是从北方来的,心中不禁大惊,待到城门处,许仕达连忙走到一个守城士卒身前,开口问道:“劳驾打听一下,北地是不是战事失利了?”

    这军汉闻言脸色一怒,开口骂道:“胡说八道,战事还没开打,岂敢胡言乱语,怕你这狗东西是想讨打。”

    身为渭州军汉,哪里受得人如此乌鸦嘴,便是只一听就怒火中烧,已然作势要打。

    许仕达连忙退后几步,口中直道:“误会误会,在下只是见城外如此多的北地之民,想多了,实在对不住。”

    说完许仕达迈步就往城里进去,身后的军汉差事在身,也未来追赶,却是在后面也骂骂咧咧。

    待得几个差人把许仕达押到渭洲府衙,交接了一番。渭州知府也未把这许仕达的事情当回事,如今更多事情要处理,便唤许仕达自己往平夏城刘法处报到去。

    许仕达与几个差人出的知府衙门,左右打听之下,方才知晓北地之事,原是这种家相公直接就把灵州与静塞军司、西寿保泰军司给放弃了,士卒与百姓皆撤了回来。

    还美其名曰:坚壁清野。

    便是许仕达心中所想,如此大的大宋土地,这种家相公竟然就这么让给了党项人,连防守都不防党项人未费一兵一卒又拿回了无数大宋军汉舍生忘死夺来的土地。

    再往深处一想,这种师道不是惧战怕敌,还能有什么解释。这秦凤路与熙河兰湟,也是有好几万士卒的,已然不战自溃。

    许仕达似乎看到了自己翻身的希望,看到了自己回东京的机会。

    种师道何须人也?正是童贯枢密院下最为倚仗之人,如今未战已溃,丧失大片国土,如此大罪。何尝又不是王黼秦桧翻身的机会?

    此时东京押送的差人头领上前来与许仕达告别:“许团练,今日就此别过,承蒙这些时日的照顾,我等先回东京,若是许团练他日有机会回东京,再把酒言欢。”

    这几个差人也是吃人嘴短,这一路而来,花销全是许仕达的,不仅还收了许仕达的钱财,连公家派的费用都省下来了。

    许仕达听言,忙道:“诸位稍后,还有一事拜托。”

    “许团练吩咐就是。”这差人心中也是知晓,只要有事拜托,自然也少不得一番好处。

    许仕达连忙凑近几步说道:“诸位稍待片刻即可,待得我写下一封书信,你们带到东京给御史台秦桧秦中丞,秦中丞必有重赏,在下这里还余下一些钱财,一并付与诸位路上花销。”

    差人闻言大喜,忙道:“些许小事,许团练客气了,那便请许团练快快写信,我等也好早早上路。”

    许仕达哪里还要人催,左右看得一眼,奔入一家酒楼之内,到得柜台之上扔下一些铜钱,便是奋笔疾书,所书不过就是种师道如何惧战畏敌,如何未战先溃,如何把大片国土拱手送给党项人。

    待得写罢墨干,许仕达连忙又把书信揉成一团,叫人取来一些蜡油烧融,把这书信裹得严严实实,便成了一个蜡丸。

    交付之时,口中还道:“此时事关重大,定然不能让人看得书信,到得东京,诸位必然有重赏,秦中丞不会亏待。”

    说完又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交到差人手上。

    那差人接过蜡丸倒是并不十分在意,只往怀内一收,接过银两之时,口中笑道:“多谢许团练慷慨了,此事我等必然给你办妥,一定安安全全交到秦中丞手中。”

    许仕达似乎还有不放心,一路送这几个差人往城门而去,边走边是嘱咐。最后还说得一句:“记得与秦中丞再带一句话语,便是我在平夏城处等候回音,但有差遣,在下一个月内便能赶到东京。”

    “许团练放心,你交代的事情,我都谨记在心,忘不了的,便是看在许团练这一路慷慨之上,也不敢有丝毫差池。”

    “多谢多谢,在下能不能回东京任职,全仰赖诸位帮衬了,若是他日在下调回东京为官,必然百般报答诸位大恩。”许仕达便是竭尽所能让这几个差人要为自己办好此事。

    一路又是三叮五嘱,便是这些差人都有些烦了,却是也不好多说,只快步出得渭州城往东京而去。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颗敌人头颅换一个字() 
许仕达到了平夏城,他这个灵州团练副使本来就是虚职,此时更是连灵州都到不了,便是更刘法报到一下,也就无所事事了。

    手上还有些银子的浮财,生活倒是没有问题。

    河间府之事,已经基本妥当,呼延灼也被郑智安排暂时负责河间府兵马操练之事。

    郑智自己却是回了沧州,沧州兵之事比河间府的那些杂兵百倍,不久也要大校阅,这个时候的校阅也显得格外。

    李纲已经在城外划出一块地方作讲武学堂,只是建筑都还没有盖好,大小营帐搭建了一大堆。

    对于这讲武学堂到底该上些什么课程,郑智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却是没有具体的教材。

    讲武学堂的教师也并不好安排,基础训练课程倒是好说,鲁达这样的老提辖便是最好不过的教师了,郑智麾下不少人能来当教师。

    主要是理论上的课程,教材涉及繁多,郑智也没有时间一一去编写,即便郑智编写了,别人也讲不明白,唯有郑智自己亲自上阵,然后叫几个文书小吏在一旁记载。

    这一切想定安排好,讲武学堂也就要开学了,一切从简,在军中抽选都头以上的军官百十个,便是沧州讲武学堂第一期的学生了。

    军中都头就有五百多个,都头以上的军官也有一百多人,这些人显然都是要到讲武学堂来深造的,这些只能慢慢来。郑智便是要自己辛苦一番,好好带出第一期军官,从中选优者便可以接着任教了,这讲武学堂也就能传承下去。

    今日正是讲武学堂第一期开学的日子,郑智早早来到学堂的校场之上,校场不到,刚刚站得下百十人,一个台子,一个漆黑的木板,台前还有一块人造的小沙丘,沙丘里面的细沙自然会成为沙盘。

    刘大壮刚刚升任都头不久,上次在校场碰到了郑智,此时也就被抽调为第一期学员,显然也是幸运。

    刘大壮一路行来,倒是极为开心,虽然头前还不知道这讲武学堂到底有什么好处,现在倒是明白了一点,知道这讲武学堂是相公教大家打仗的地方。

    与刘大壮同行的军汉也是一个刚刚升迁不久的都头,与刘大壮关系极好,年龄倒是比刘大壮小上了七八岁,只是这大名不太好听,叫做李幺狗,幺自然是小的意思,显然这李幺狗是家中最小的一个,这种大狗二狗的名字实在是烂大街了。

    只是这李幺狗并不识字,也就一直没有改。

    只听刘大壮边走边道:“幺狗,听闻相公这回还要人读书学字,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