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大手拿一柄硕大的朴刀便往前来,直把朴刀交到小胡手上。

    小胡接过朴刀,看着面前这颗肥得流油的头颅,才知杀人与杀猪当真是不一样的。

    牛大见得小胡正在愣神,忙道:“手脚麻利些,莫让官人等急了。”

    小胡听得牛大一句催促,左右看得一眼,高高举起朴刀,牙根一咬,刀锋已然劈砍而下。

    “郑智,你当真敢杀我?你这经略怕是不想当了。”王天明此时心中才知道有些怕,开口便是再提醒郑智要好好想想。

    郑智哪里听得进这话语。

    只见那牙根紧咬的青涩少年刀锋已落,朴刀硕大,直往脖颈后面而去,锋利的刀刃切过皮肤,断了脊椎,切开大动脉血管、喉管与呼吸道。

    这一颗人头就落在了地上,还有从心脏之中喷射而出的热血。

    热血也洒了小胡一脸,显然是小胡没有经验,若是牛大来,便是一滴血也不会沾染到身上。

    此时老胡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门牙,只道:“小子,感觉如何?”

    小胡杀完人,一脸的血迹,闻着这人血特有的腥膻,还有些愣神,听得老胡一语,回过神来答道:“感觉不错。”

    牛大自然看出了小胡的些许异样,却只是笑了笑,并不出言去调笑,只道:“把这尸体扔下去。”

    小胡放下朴刀,便去抬那还在抽搐的尸体。

    将台之下,早已议论纷纷,更有人战战兢兢。

    郑智往前站了两步,抬了抬手,议论之声戛然而止,可见这杀人的威势还是足以震慑众人的。

    郑智环看一番,刚才已经又到了几员军将,开口道:“各路州府主将,一个一个上前来报。”

    便是郑智话音落下片刻,竟然没有一人敢再上前。

    郑智浅笑一下,心想,效果还算不错。回头与呼延灼说道:“呼延将军,劳烦去把各路州府登记册取来。”

    “想过,名册应该在中军大帐之中,末将去一下。”呼延灼拱手说得一句,下台上马便走。

    呼延灼去取登记册,陆陆续续又有许多军将带兵来到,一眼就看到将台之下那个肥胖的身体,大多都认出尸体是何人,不免赶紧左右打听。

    待得名册到来,郑智拿起册子翻得一页便道:“莫州任丘陆宁安何在?”

    一员军将上前支支吾吾禀报一番。郑智顺着这员军将往后看去,人数倒是不差多少。

    郑智点点头又道:“永宁军蠡县左威何在?”

    又有一员军将上前,更是心虚,开口道:“末将左威,拜见相公。末将麾下三千零五十四人,已到两千七百人,其余士卒正在聚集。”

    郑智闻言又看得几番,便问:“你麾下军将都在何处?”

    这人听得更慌,回头用手左右指了一下,道:“回禀相公,便在此处。”

    便是郑智话语一落,本来还比较松散的各州府之兵皆往自己统制身后聚作一团,此时便是瞎子也能一眼看出这永宁军州来人,只怕不出三四百。

    郑智看得清楚,挥手示意一下,便道:“绑上来!”

    河间府聚兵,已然是此时大宋最强之兵峰,开春就要开赴前线与辽人大战,却是这军营之中,连士卒都聚不起来,便是如此一副散乱模样,还谈何作战之事。丢盔弃甲是必然的,历史上童贯伐辽,这些军将大概也死得剩不下几个了。

    郑智带兵,必然容不得这种事情再发生。这些人对郑智来说实在是累赘,奈何又不能不用,燕云有十六个州府,自己麾下只有五万,还大多是新兵,即便辽灭,还有女真。五万人实在太少,便是这些州府城池都站不满,眼前这些军将,便是不能不用了。

    “相公饶命,相公饶命啊。。。”这永宁军州统制左威,自然没有那王黼堂弟的威风,只得拼命求饶。

    郑智也不答话,拿起登记册又再点校。

    此时小胡回身把地上那柄血迹斑斑的硕大扑倒捡了起来,便往岳飞递去,口中还道:“岳飞哥哥,轮到你了。”

    牛大又咧开着嘴在笑,这回倒是笑得有几分原有的憨厚,与小胡道:“小子,你也跑不了,到那边再扛一柄朴刀过来。”

    牛大对于郑智的杀心倒是估计得足够,果然不得片刻,又有人被绑了上来。

    这些连军营之内部下士卒都不约束之人,在郑智看来哪里还能带兵。上了战阵,必然就是那先丢盔弃甲而逃之辈,郑智又哪里会把这些人留到战阵之上。

    点校最后,竟然还有人没到,郑智自然派人前去捉拿。

    待得各路州府点校完毕,将台之上已经跪了五人,个个大哭小叫,牛大熟练非常,一人一个布团把这些人哭嚎求饶的嘴巴堵得死死。却是嘴巴堵住了,便是黄白屎尿横流一地。

    上阵之将,必然要为自己麾下兄弟的性命负责,这些人若是上阵,那便是拿人命当儿戏玩耍了。

    五个人头滚落在地。已然快到夜幕,便是此时,这军营也不得消停,到处都在拆卸着那些乱七八糟的营帐,重新整齐扎过。

    无数军汉扛着刀往城外不远的树林而去,便是这营寨的寨墙也要建立起来。

    几颗人头的恐吓之下,这些工作倒是效率极高。

指云笑天道新书《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与老祝关系极好,更是历史频道之中有名的“历史百科”,对于中国历史有着不凡的了解与见解。笔下之文,多按照历史考据而来,看他的书,极为涨姿势,涨知识。这本书老祝也会追,这本书读完,便对五胡乱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特在此。

    简介: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

    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

    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

    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血,吼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汉胡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欢迎随本书走进那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年代。

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凤路灵州团练副使() 
郑智到河间府来,接受这么一个摊子,却是郑智自己也没有想好,这个摊子到底该如何处理。m。

    是精简其中老弱,保留青壮,然后在操练。若是如此,这五六万人大概要精简一半不止,勉强留下来的最多也就两三万人。

    还是就这么都养在这里,操练一番,然后上阵之时便当作厢军后勤来用,占了一个州府就派这些士卒去驻守?

    郑智纠结之时,便就人唤来吴用。

    吴用本还在清点种师道留下的一些粮草之类的事物,听得郑智差人来唤,连忙奔到大帐来见。

    郑智问道:“学究,这五六万杂兵,该如何处置,你可有建议?”

    吴用闻言,思索片刻,问道:“相公是觉得这些士卒不堪一用?”

    郑智点了点头道:“便是不堪一用,即便呼延灼麾下军将,剿贼还可,上阵与辽人作战,只怕也还有差距。冒然上阵,只怕容易引起混乱,若是导致溃败,当真得不偿失。”

    郑智心中也有计较,呼延灼麾下之兵,虽然较之其他州府是强上不少,但是也还是老弱皆有,训练也差上了一些。

    宋朝兵制,本来就是终身制的,花白头发者,也还在军中养老,也拿刀枪上阵,也还占用一个士卒名额。

    “若是相公觉得这些士卒不堪一用,那便也未想过让他们上阵杀敌,如此便不需裁减,若是粮饷足够,多多益善,稍加操练,整肃军纪,守卫城池总是可以的,后勤辎重也多些助力。”吴用答道。

    郑智点了点头,吴用倒是说得直白,郑智心中其实未尝没有让这些人上阵作战的想法,只因郑智心中还是有些担忧,手下五万士卒,实在算不得多。所以才有想精简人员的想法,便是郑智心想,如此兴许还能一用。

    吴用一语,倒是让郑智不再纠结,也打消了心中一些念头,只道:“那便都养着,你便制定一下每日操练守则,监督操练。”

    “是,相公,学生这便去制定守则。”吴用答道。

    吴用出了大帐,郑智手中正拿着一封文书,正是刚刚快马加急从东京送来的,上面有中书省,尚书省与枢密院三处大印。便是叫郑智派遣人员到各路州府去征收军饷。文书下面桌案之上,还有圣旨,文书自然是给郑智下的命令,圣旨便是给各路州府主官看的,以配合郑智行事。

    这事情最终还是让郑智来负责,而不是从东京下派官员来做,必然也是童贯安排的。显然是想要把好处都给郑智一人郑智发这笔横财。不想有旁人插手捞好处。

    郑智看着这封书信,慢慢微笑出来,心中也是乐开了花。钱粮之事,便是如吴用说的,多多益善。如此养这五六万杂兵,也就话下。

    此事还得有人来办,郑智立马提笔写信回沧州,此事光是军汉还做不了,得文武配合。一方面要军汉带兵下手,以免有人藏私,更要震慑反弹官员。这些官员明面上抗旨是不可能的,拖拉一番的办法多的是,拖拉之后必然就会藏私,军汉便是要防止这些事情。

    一方面还要有能记录点数的衙门刀笔吏来负责钱粮清点入册,军汉大多是做不来这种事情的。

    东京汴梁,又是大震动。

    王黼辞官,蔡京“养好了身体”,重新上位,七十三四岁的蔡京又重新上位,任尚书省左仆射,太宰。

    朝堂之上,便是蔡太师与童太师两大巨头了。

    刑部尚书范致虚也得以升迁,任尚书省右仆射,少宰。

    左右仆射成太宰少宰,也是宋徽宗改制之后才有的。宰相,本是泛指,如今便合二为一成了一个职位了。

    王黼失了权职,却也并未闲着。钻营之人,总有钻营之法。

    皇帝赵佶一生有三十二个儿子,其中大儿子赵桓为太子,时年刚刚二十出头。三子赵楷小赵桓一岁,却是更得宠信。

    只因赵桓继承了赵佶之才,擅诗文,擅书画。在一年多前,这赵楷还偷偷参加了科举,一路从州试考上去,还勇夺状元。赵佶闻之大喜,虽然把这状元给了榜眼王昂,却是对这个儿子越发青睐有加。

    王黼自然知晓这些事情,便是无事便往郓王赵楷跟前凑,显然是想帮郓王上位的意思。

    如此王黼便也得罪了太子赵桓。

    朝堂之上,蔡京清洗的手段倒是并不激烈,颇有点润物细无声的味道,但是王黼一党,人人自危,大多也心里清楚必然不被蔡京所容,也各凭手段往地方调动。

    倒是赵明诚的诰命文书下来了,正在往青州的路上。如今的郑智,当真是有求必应。这也是郑开口许诺赵明诚的信心所在。

    东京城中,还有一人正在忐忑不安,便是秦凤路灵州知府许仕达。

    此时许仕达还穿着一身知府官服,正在家中来回踱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