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绝妙好辞”。

    郑智一直以为《三国演义》中这个典故是真实的,听得赵明诚这个金石大家一语才知,这个典故原来是杜撰的。其实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便是南宋成书的,收纳的原来也是有误。

    郑智对于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本没有什么印象,此时却是高看几分,古人治学态度当真带有一股魅力。

    待得这个话题谈得差不多,郑智才起身上前拱手道:“在下郑智,见过赵兄,见过易安居士。”

    赵明诚听言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回礼道:“见过郑相公。”

    李清照也连忙起身一福,说道:“郑相公有礼!”

    要说这夫妇二人,如今一个四十有一,一个三十有八,人生已过大半。如此逍遥治学,也算是人生大幸。奈何还有靖康大难,当真也是雨打浮萍,从山东之地一路流亡南下,艰苦也是无数。赵明诚过不得多久还又当了官,靖康之前,还先后出任了莱州与淄州两地知州,然后便是金人肆虐。

    左右沧州本地文人士子皆是起身拜见,郑智拱手客气。赵明诚又连忙让出首座与郑智。

    郑智自然却之不恭,落座之后,开口道:“贤伉俪到得沧州,在下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郑智对于赵明诚李清照这样的文人,心中不自觉多了一份尊敬。这对夫妇也值得郑智尊敬,值得千百年的中国人尊敬。

    郑智心中,文人不过两种,一种便是治学有成,如赵明诚、李清照,《金石录》传承千年,为后世治学之人的史料参考,词作更动人心。另外一种便是治理有方,如王安石。这两种文人才能称之为文人,其余识字之辈,如贼尔。

    郑智这番礼节,倒是让赵明诚与李清照少了许多拘谨,两人也是寒暄几句。

    寒暄作罢,李清照开口便道:“常闻相公大作,早生拜访之心,直到再闻一曲金缕方才动身而来,郑相公词作斐然,令人佩服啊。小女子也多喜词作,常有所出,还请相公不吝赐教。”

第四百四十七章 苏学士之词不可取() 
郑智听得李清照一句“不吝赐教”,老脸一红,心下也是心虚,忙道:“居士词作,在下也多有拜读,如今天下,可当第一。在下不过偶得三五曲,不足道哉。”

    此话倒是不假,李清照之词,郑智必然是多有拜读的,全靠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郑智主要读书也就在这学生时代了,入伍之后对于打打杀杀的书倒是看过一些,比如水浒三国,宋史其实郑智也未读过,却是看过一些记录片讲座之类。

    李清照听得郑智这么一夸,自然也不好意思,忙道:“相公过誉了,妇人家哪里受得如此话语。要说词作之上,苏学士可当第一,苏学士之后,周学正可居首位。”

    周学正自然就是周邦彦,其实周邦彦才是婉约派中被称为“正宗”,这个正宗之意,大概就是魁首,亦或也有祖师的味道。李清照也是婉约词人,自然对周邦彦多有推崇。

    周邦彦词作斐然、名气极大,这一点郑智是知道的,却是后世课本之中似乎并无周邦彦之词,郑智也就并未读过多少周邦彦的大作,也就不太了解。

    便听郑智接话道:“苏学士之词作,冠绝古今,奈何仙人故去,无缘得见,遗憾啊。”

    郑智心中必然是想与李清照有一番交谈,一个千古才女,岂能不见。奈何两人交谈,必然少了不词,郑智也只能带着心虚与之谈论了,好在后世对于诗词的教育也有十几年,郑智对于语文也是极为用心,并非真的没有谈论的资格。

    “看来郑相公对于苏学士是极为推崇的,苏学士之词,人皆谓之豪放,奈何不协音律,乃曲中之缚不住者,是为以诗为词,乃句读不葺之诗,文不同科,众人随多称赞,却是也不可取也。”李清照推崇周邦彦,乃婉约派代表人物。郑智推崇苏轼,乃豪放派代表人物。

    两派对于诗词的理解必然是有所出入的。但是李清照话语倒是没错,苏轼之词,不符合音律之法,常常唱不出来。便是格式也随心所欲,常常不按严格的格式来写,李清照在这一点上是看不过眼的。评之:句读不葺之诗。

    意思便是苏轼把词写成了语句不整齐的诗。此语并非瞎说,有例为证:《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若是严格按照格式,应该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若是如此,自然不通。

    李清照也不是全盘否定苏轼,苏轼文学,并非几首词句,还有文章绝顶。却是李清照也看不过眼苏轼这种随心更改格式的做法,词本是合音的,乱改之后,自然也就合不了音,便是不协音律。对于李清照来说,不协音律的词,也就失去了词的意义。

    郑智闻言,脑袋一麻,这千古第一才女说话间就把苏轼拿来批评了一顿,这叫郑智如何去接?

    “哈哈。。。男儿多豪放,文辞多抒胸意,苏学士想来也是未多在意音律之事,居士不需烦心。”郑智便是帮苏轼解释一句,回想起来,当初苏轼作得此词,正在黄州自己耕地,哪里还管得了伶人唱曲之事,只是一时有感而发。

    “想郑相公所作之《金缕曲》,极为协音,必然不似苏学士之法,此法颇不可取。”李清照又道,便是对郑智有了一番肯定。

    若真要分婉约派与豪放派,其实也简单。中国词牌古曲,多是婉转动听,温柔唱法,协音的词,自然也是温柔婉转的,便是婉约派居多。苏轼辛弃疾作的词,词句豪放,唱起来大多也就不那么婉转动听。

    便是岳飞之词,吃人肉喝人血的,唱起来必然更不好听。大声读起来兴许更显胸怀。

    诗词之别,就在于此了。吟诗唱词,吟便有诵的意思,朗诵。也难怪李清照评价苏轼之词为“句读不葺之诗”,便是说苏轼的词更适合朗诵。

    郑智再也就接不下去话语了,半桶水与专家实在谈不到一块去,脑中忽然浮现出另外一人,开口便道:“居士说到诗词之别,在下深以为然,便是想起了一首诗来,还请居士品鉴。”

    李清照几语,便是把苏轼也拿来小小批判了一下,可见也是一个治学的性子。闻言便道:“相公请。”

    “此诗只有十个字,便是: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居士请。”郑智说出此诗便是要拿到一个谈论主动权,不然随着李清照说下去,郑智必然多是无言以对。

    李清照听言眉头一皱,便是这一首诗只有十个字,也是第一次听闻。

    左右众人皆是惊讶之色,脑中也在飞速运转,想弄明白郑相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众人想得多时,皆是一脸的疑惑。

    却是才女李清照忽然眉眼一笑,开口道:“郑相公这是在考我啊,此诗原是回文,正反拆解之,便是一首五言。甚是巧妙,相公大才啊。”

    李清照看得这首诗,也是见猎心喜,这首回文诗实在巧妙。便是郑智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平常抄写词作,郑智早已无所谓。但是在李清照面前,郑智总有些心虚。

    这首诗自然不是郑智所作,而是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另外一个大才女吴绛雪的大作,一共有春夏秋冬四首回文诗。郑智便拿出了“春”这一首。只是这个吴绛雪结局悲惨,被逼得跳崖而亡。

    便是郑智把这两个相隔几百年的才女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

    左右众人听得李清照一语,连忙都在正反拆解,得一首五言: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岸啼莺。

    众人皆是大惊。

    “相公大才也,我等不及也。。。”

    “此诗一出,当流传千古。今日有幸得见,足慰平生。”

    待得众人各自默念完毕,郑智才开口道:“居士,此诗还可成七言。”

    李清照一听,忙默念几番,惊讶道:“相公此诗一出,只怕这天下鲜少有能及者,佩服佩服,这一趟沧州来得实在值当,郑相公当名传天下。”

    “居士过奖了,此诗也不记得是哪里听来的,今日拿来卖弄,能入居士慧眼,也是幸事。”郑智说道,其实郑智也不过就是想自己掌握话语主导权,免得陷入尴尬,才如此卖弄一下。

    左右众人又是连忙正反去拆,自然拆得七言: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此诗惊为天人,今日算是见识了天下有才之士,佩服佩服。。。”

    “坐井观天这么多年,今日才拨开云雾,相公有礼。。。”

    便是一旁的赵明诚也出言说道:“原来也听过回文之诗,还有苏小妹与东坡学士回文之美谈,今日得见相公十字成两首,便是东坡学士回文之中也只是前后,如此相差甚远。此诗一出,回文之中,堪称第一。”

    赵明诚之语,说的便是当初苏轼与其妹妹泛舟游湖时候对的三首回文诗,一首为苏小妹之夫秦少游所作,一首为苏小妹所作,一首为苏轼所作。只是这三首诗,不似这首通篇回文。

    秦少游: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附和一首: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一阙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才连人。

    苏轼见得两首,也不甘寂寞,便作: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三首回文,也是传为美谈。郑智十个字能成一五言七言两首,技术上已然是技高一筹。

    众人不吝赞美,郑智忙拱手道:“诸位过奖,他人处听来的而已,不敢当得诸位谬赞。”

    却是李清照也笑道:“听闻郑相公作词,皆托他人所作,侥幸听闻,头前以为是时人传笑。今日一见,果然是真,妙人也。”

    郑智闻言,笑了笑道:“赵兄,居士,二位远来,适才在下已于楼下订得几座酒菜,同入席间以酒佐文,岂不妙哉。”

    赵明诚忙起身拱手答道:“多谢相公款待,能结识沧州郑相公这等允文允武之大才,实乃在下荣幸。相公请!”

    郑智也起身作请,又左右说道:“诸位同请。”

    便是郑智也心情大好,这样的文人聚会,比之东京那种文人功利相比,更让郑智舒服。能见千古第一才女,虽然有些许心虚,却是也挡不住郑智拳拳之心。

    看似普通聚会,其实也是郑智对于千古之人的这一份怀念之情。

    席间李师师也坐到了头前,与李清照毗邻。

    酒菜三巡,李师师更是取琴来唱。

    《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醉花阴》《渔家傲》《清平乐》《蝶恋花》《浣溪沙》《点绛唇》《行香子》《念奴娇》《临江仙》《菩萨蛮》。。。

    道不尽这个女子一生幸福与悲苦。8)

    1

第四百四十八章你这老货今年多少岁了?() 
宴饮接近尾声,郑智忽然开口道:“赵兄,听闻赵兄最近往东京多有走动?”

    郑智其实并不知道赵明诚是不是在东京多有走动,但是却知道赵明诚过得两年会到莱州任知州,显然不可能是平空来的。为此事,李清照与赵明诚还两地分居了许久。

    赵明诚闻言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