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智见得从自己身边走过去的赵良嗣,也只是无奈摇头。身旁牛大听得赵良嗣说的“畏畏缩缩”,心中更怒,起身便想去追那赵良嗣。

    倒是郑智伸手拦得一下,只道:“口舌之徒,焉知战阵之事,随他去吧。”

    在场众人皆是一脸气愤,吴用上前来道:“相公,这厮回东京怕是要坏事啊。”

    郑智脑中也在思索,吴用话语自然不假,片刻之后说道:“学究,且去准备笔墨,该往东京去信一封了,定然要让恩相知晓其中利害。”

    此时唯一能阻止赵良嗣胡侃的便是童贯了,女真把契丹打得丢盔弃甲不假,但是并不代表郑智麾下这刚刚训练的士卒也能把契丹打得丢盔弃甲,契丹打到如今,剩下的皆是与女真百战之兵,如何能小看。过度自大的后果必然只有失败。

    契丹还有一人,便是耶律大石,此人也不是易于之辈。即便辽国灭亡之时,耶律大石带着契丹残兵也是横扫了中亚,一直打到伊朗。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在中亚称霸九十年,直到蒙古人崛起西征,西辽才在历史中消散而去。

    历史之中童贯伐辽,也是败于耶律大石之手。

    郑智与童贯的书信,主要还是围绕着辽国兵力战力作分析,便是怕童贯也信了这赵良嗣的话语,也要童贯把这赵良嗣压制住,不能让他胡说一气。

    郑智带着吴用往清池而回,阮家兄弟与张顺便留在了船厂,待得船只舾装完毕,这些船便要往江南而去,江南还留有许多俘虏与无数的粮食,俘虏是一定要往沧州运回来,粮食自然是能运多少运多少。

    赵良嗣与郑智不对付,便是自顾自先走,自己带人往东京而去,连郑智一顿招待都省了。

    过得三日,郑智回到经略府,有鸟大汉郑凯已经能流利说出许多话语了。

    郑智一声戎装进得内宅,正见这大汉在院内奔跑,左右两个丫鬟护得紧紧,生怕这汉子摔个人仰马翻。

    这一次郑智反倒没有生气,只因为这大汉手中竟然拿着一柄木刀,与他人差不多高,正是朴刀模样。这柄小木刀倒是看得郑智极为满意。还能听得这大汉口中奶声奶气大喊:“杀啊,杀啊!”

    小婵在一旁跟着,口中还道:“小乖官,可不得打打杀杀的。。。”

    有鸟大汉哪里听得进小婵的话语,拿着木刀便是横冲直撞,院内的花草倒是遭了殃。

    “凯儿,且来与为父大战三百个回合!”郑智拔出腰间短刃,在手中挥舞几下,挑逗着自己这儿子。

    只见这小子拿着木朴刀飞奔往郑智而来,持刀就砍,口中还道:“兀那羌人哪里逃!”

    郑智闻言,心中也是高兴,自己儿子尚武正合心意,拿起短刃上前一拦,口中也喊:“吃为父一刀。”

    两人当真打得不亦乐乎,哼哼哈嘿,倒有几分“高手”风范。

    徐氏闻得院中火拼四起,连忙从厢房出门来看,见得郑智手中一柄短刃寒光熠熠与儿子打得不可开交,心中大急,连忙喊道:“官人快快停手,切莫伤了凯儿。”

    郑智闻言,卖了一个破绽,被有鸟大汉一刀砍中大腿,“栽倒”在地,口中还笑道:“英雄好身手。”

    便是这一句,徐氏本来焦急的神色变成一脸的笑意,嗔道:“官人好没个正行。”

    大汉郑凯也是咯咯发笑,一脸神气说道:“可知道某的厉害了吧。”

    身旁一众下人皆是浅笑,牛大一旁扛着郑智的长枪也是大笑不止。

    栽倒在地的郑智坐在地上,开口逗弄道:“凯儿是哪里学来的武艺?好生了得。”

    “老胡伯父武艺高强,这几日都来院门外给孩儿讲故事,说父亲打仗百战百胜,天下无敌。孩儿今日赢了父亲,以后便是孩儿天下无敌了。”郑凯答道,虽然才不到四岁的孩童,话语却是说得极为流畅。

    郑智闻言大笑:“哈哈。。。今日为父疲惫,所以是你侥幸得胜,明日再来,便打得你人仰马翻。”

    郑智心中实在高兴,心想让老胡到这经略府来当差真是做对了,平常军汉在经略府行事皆是谨慎,老胡倒是亲近不少,有他这么一个军汉对自己这儿子耳濡目染,郑智也少了一份担心。

    “孩儿今天再练几招,明日还要胜了父亲。”有鸟大汉却是也不服气,男孩听了许多热血战阵故事,习练了几下兵器,又正是好动的年龄,如此也算正常。

    郑智闻言笑了笑,问一旁的徐氏道:“娘子,便让凯儿多到前院走动,与军汉们多接触一下,不要每天都关在内院之中。”

    徐氏闻言,眉头一皱,心中虽然不远自己儿子每天跟着这些一身血气的军汉在一起,却是也不好反驳,只道:“官人,凯儿早慧,甚是聪明,头前官人说给凯儿找好的先生,是不是把先生请回来教授一些启蒙诗书啊?”

    郑智看了一眼郑凯,也知这小子聪慧,点了点头道:“我本是想让凯儿拜伯纪为师的,伯纪乃进士及第,给凯儿当老师话下。凯儿要想跟伯纪学习文章,只能送到知府衙门去,却是不能把伯纪请回来。不若先让吴用在府里与之启蒙,先学一些生字,以后大得几岁便到伯纪处多学经典文章。”

    徐氏提这事情,一来是与郑智商量儿子的教育问题,二来也是想让儿子少些舞刀弄枪,多读一些诗书。听得郑智话语,倒是也达到了目的,答道:“如此甚好。”

    教孩子启蒙倒是吴用的老本行,劫生辰纲之前,吴用就是这么一个山村教师,教孩子启蒙赚取一些生活用度。

    宋朝底层的文人其实不如明清幸福,一来朝廷取士的名额相对较少。二来也是科举过程比较直白简单,士子要想进士及第,几乎就是非要一次性过关斩将,从地方开始,考州试,便是中举,然后到考尚书省礼部试,便是省试,再就是殿试。

    如果省试未中,就要从头来过,又从州试考起。明清之法便不一样了,童生考了秀才,就有了功名,这一辈子都是秀才,一直有资格直接考取举人,有了举人,一辈子都有资格直接考进士。一步一个阶梯,不需要从头来过。

    在宋朝,吴用这种非士族出生的寒门士子文人,其实也是可悲的。

    郑智环看一番,见得金翠莲也到了院中,却是不见李师师,开口问道:“娘子,师师出门去了?”

    徐氏闻言,忽然面色带笑,看着郑智连笑几声。

    金翠莲口快,上前就道:“官人,可是有大喜事了呢。”

    1

第四百四十五章 师师有了身孕() 
“有什么大喜事啊?”郑智随意问道,也在迈步往前,准备进厢房卸甲。牛大把郑智长枪往院中武器架放好,自己便出了门去,家中也还有一个契丹小娘在等候。这个契丹小娘便是当初粘罕送给郑智的,郑智当时直接分给了牛大与鲁达一人一个。

    金翠莲本还想再说一句,看得一眼身边的徐氏,却是又停住了。只听徐氏说道:“官人,师师有了身孕,是不是大喜之事?”

    郑智听言,止住了脚步,大笑道:“大喜大喜,师师可在房中,快快随我去看看。”

    郑智迈步就入得李师师的厢房。

    李师师就在门口处,见得郑智进来,连忙上前见礼说道:“见过官人。”

    郑智上前便往李师师腹中打量,开口问道:“师师身怀六甲,可有不适?”

    “官人,除了呕吐,倒是无甚不适。倒是夫人不许奴出门去,有些憋得慌。”李师师答道。

    徐氏听言笑道:“妹妹不懂,刚有身孕之时且多休息,待得肚子稍微大了一些,便可多出门走动了。”

    郑智闻言,忙道:“娘子说得极是,且多休息,待得呕吐之症缓解,便可出门活动了。”

    李师师点点头答道:“夫人说得是,奴本也不想出门去,只是昨日听闻易安居士到了沧州,便想出门去见一见。”

    赵明诚与李清照到清池三天了,老胡让赵明诚过两日再来,这赵明诚昨日便又来了经略府,自然又是白走一趟。两夫妻这三日在沧州倒是会了不少友人,沧州文人圈子也颇为热闹。

    “易安居士?”郑智问得一句,脑中倒是没有反应过来,若说李清照,郑智自然听过无数次。但是易安居士这个称,除了小时候课本之上提过,郑智也没有再在其他地方见过,自然印象不深,对郑智来说还不如晁盖宋江来的出名。

    李师师听得郑智疑问,也是一愣,随即皆是道:“易安居士乃前右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妻室,名唤李清照,官人可听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便是易安居士所作,居士之《漱玉词》堪称当世第一,大小楼舫皆有传唱,周邦彦便也差上几分。”

    李师师解释一番,《漱玉词》乃李清照词集,李清照之词,能传世千年,也是因为李清照笔下文字最动女儿心。李师师对李清照评价如此之高,也是因为李师师女子心思。

    词之传世不朽,千百年之后人还能拜读无数,并非都是文人的功劳。青楼女子的功劳其实比文人更大,一曲一曲,皆靠一代一代的清倌人传唱后世。只有这些以唱曲为生的人才会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抄写流传着这些歌词。

    郑智闻言恍然大悟:“哦,李清照啊,某知晓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才女也!此人在何处?”

    李师师闻言一喜,两眼放光说道:“官人也知这曲《一剪梅》啊,实在写得太好。易安居士就在清池城中,头前听闻居士也到经略府来拜会过,只是官人。听老胡说居士就在城南豪客客栈暂住。”

    郑智看得李师师模样,当真有些后世追星少女的观感,只道:“师师且稍待,待得我洗漱穿衣,再带师师出门与之一会。”

    郑理解后世那些追星少女,自然也能理解此时李师师的心思。李清照在这些能通诗文的女子心中,便是一颗璀璨巨星一般。

    师师听言,忙道:“奴家服侍官人沐浴。”

    徐氏摇了摇头,本还想阻止李师师出门,但是听得两人谈论话语关乎诗词,却是心中些许有些自卑,便道:“官人,你若带师师出门,一定要多加注意,切不可磕碰了。此时腹中胎儿最是脆弱。”

    郑智点点头道:“夫人放心,必不叫她磕碰了。且叫人备下热水。”

    金翠莲自出门去叫人备热水,徐氏与李师师便来帮郑智卸甲。

    东京汴梁。王黼每日思前想后,大概也感觉最近一段时间皇帝赵佶对自己越发不待见了,心中实在有些发慌。

    独自一人在家中院内来去踱步,脑中都是近来朝中之事,最近朝中各方大佬每日早朝,皆奏四处为难之事,便叫皇帝赵佶定夺。

    大宋之大,州府无数,要找这些茬子自然简单不过。只是这些事情原来大多就在尚书台商议对策,如今这尚书台形同虚设一般,大小事情都往朝堂奏对。如此当真让王黼处境难堪。

    每次遇事,王黼大多头前并不知晓,到得朝堂之上,有人禀奏,皇帝便要问策,首当其冲就是王黼,如此叫王黼临时应对,哪里能有多少妥当。

    王黼心中大概也隐隐感觉到问题所在,蔡京童贯大概就是幕后黑手。这叫王黼都不知该如何去反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