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袖出来之后,李师师便是乐音之中,都有了些许欢快,虽然场合并不能促膝长谈,但是氛围对于李师师来说,自然是极为欢快的。

    赵佶自然也有词作,秦桧也多有发挥,但是这王黼却是迟迟不出作品。倒是让郑智有些惊讶,按理说这大宋官场,一个御史中丞,必然是文采斐然之辈。却是这王黼憋了许久,憋不出几句像样的词句,郑智再看王黼,不免又看低几分。

    却是郑智不知,王黼虽然也是进士及第,但是史书评之:“为人美风姿,目睛如金,有口辩,才疏隽而寡学术,然多智善佞。”

    便是长得俊美,眼睛漂亮有神,善于口才辩论,才疏学浅,有智慧,但是智慧都用在了谄媚之道。

    这样一番评语,正是印证了赵佶用人的喜好,一种就是长得漂亮的,一种就是蔡京这种有才的书法大家。

    往深处说,赵佶用人,还是以审美为标准。不论是人长得漂亮,还是字写得漂亮,皆是审美。

    觥筹交错之间,几人慢慢微醺,也开始摇头晃脑,郑智这般身板,酒量自然比其余几人要好上一筹,状态倒是比几人好上不少。

    赵佶也尽了兴致,对于郑智也算满意,酒酣之时,自然也不谈什么孔孟,以玩乐为主。倒是解了郑智可能会出现的尴尬。

    只听赵佶开口又道:“郑将军此番剿贼大胜,不若把战阵沙场的事情拿来说说如何?”

    郑智闻言,脑中一转,开口便道:“此番剿贼,众将士众志成城,奋勇当先,却是也胜得有些侥幸,捷报之中,陛下也得知其中许多细节,贼势之大,动则五七万人马来去纵横,幸好此次童枢密准备得妥当,开战时机也是正好。若是再与贼人几月半年整兵备武,再想胜之,必是难上加难。”

    赵佶听言,眉头慢慢皱起,问道:“郑将军倒是实在,旁人作战,败了也说胜了。郑将军胜了却说侥幸。可见贼人之势何其大,山匪之患,如何变成如此大患,其中道理,郑将军可能说道一二?”

    赵佶也是想不通,头前接到的禀报,都说是梁山之贼,梁山梁山,不过就是山贼的意思。高俅出征之时,更是信誓旦旦。如今忽然这山贼势力就超乎想象了,赵佶哪里能想得通。

    “回陛下,梁山之贼,非山匪小患也。宋江其人,善于收拢人心,笼络无数愚昧之民,晁盖更是早早就于水泊梁山之上蛰伏,经营多年,早已成势,只是旁人皆不知晓。高太尉一战,梁山大胜之后,声名大噪。北方几路州府之强人,皆往梁山苟合,如此才迅速成得大势。还有一事重大,微臣并未在捷报中提起,本想大殿之上面见圣上时面呈御览,此时便与陛下先看。”郑智说完,便伸手到怀中去拿什么东西。

    赵佶听得郑智言语,心中更是沉重,虽然事情已经了结,却是还能从郑智口中感受到一种不安全感。

    再看郑智掏出来的东西,正是一封书信,这书信便是郑智下午刚刚写好的军事计划,也就是童贯让郑智伪造的那一份军事计划。此时给赵佶,时机实在是好,还容得郑智有机会为此事前后铺垫。当真是帮了童贯一个天大的忙。

    赵佶面色微沉接过书信,展开之后,洋洋洒洒好几页纸。赵佶展开便读,越读越是心惊。

    梁山胜得一仗,杀得高俅之后,随即便计划要进攻大名府,过得大名府也就直通汴梁了。

    赵佶看完,默不作声。只递给身边王黼去看,王黼接过,读得眉头大皱,这份计划若是成型,此时汴梁之外,只怕就是十万贼兵围城了。大宋一百多年,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

    郑智看得两人表情,松得一口气,童贯之托,已然成功。

    “郑将军,明日上朝之时,你到大殿等候,退朝之后朕有话问你。”赵佶与王黼对视一眼,随即说道。

    “是!”郑智拱手答道。

    赵佶随即站起身来,只道:“今夜就此作罢,且先回去。”

    说完赵佶起身就走,哪里还有作乐的心思。这封书信,显然在赵佶这个从小都没有感受过威胁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童贯对这赵佶,果然了若指掌,童贯攻心之法,显然已经奏效。

    郑智起身相送,越发佩服起了童贯。争权夺利,其中牵涉的方方面面也超乎了郑智的想象,此时郑智,当真就是一个学生一般在见识与学习。

    临了出门,王黼还回头看得一眼郑智。心中也在分析前后,显然是王黼也看得出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只是一时之间还没有看到头绪。

    赵佶一走,郑智回头与李师师说道:“师师,你且在此与王妈妈、一袖大家叙叙旧,我出门一趟,晚些时候过来接你。”

    李师师自然知道郑智是有急事,忙起身来送,王妈妈与一袖自然跟随,礼节周到。

    郑智带着汉子们出门,直奔童贯府邸而去。今夜之事,必然要与童贯禀报一番,好让童贯谋划得更加妥当。

    用引擎各种任你观看

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贼() 
汴梁城门,天黑之时,早已关闭。若是没有殿前司加盖大印的命令,便不可能在天亮之前再打开。

    却是这天黑不久,几骑从南方飞奔而来,到得城下,往城门之上大呼:“南方紧急军情,速开城门以报枢密院。”

    站值之兵听得城下呼喊,探出头来看不真切,又扔火把到城门之下,果真几个军汉,开口道:“稍后片刻,我去请指挥使。”

    过得许久,一个不着甲胄的汉子穿着睡衣到得城头,左右看得几眼,开口问道:“哪里来的军情?”

    这汉子显然就是那士卒口中的指挥使,此时在城楼之内值守。问出此言,显然是心中还有疑惑,军情多从北地来,不论是西北还是正北。却是这南方,不知多少年没有这般夜里要紧急入城传递军情的事情了。

    只听城门之下那人急忙道:“睦州军情,不可多问,快快开门以呈枢密院,事关重大,不得拖延,否则降罪下来,你我皆担待不起。”

    这指挥使听得话语,当真也是煞有其事,只道:“没有殿前司军令,城门不得开,且用吊篮把文书递上来,我差人转交枢密院。”

    城下那人听言,也是无法,只得嘱咐道:“一定呈于童枢密当面,兹事体大,但有差池,你我皆是人头不保,一定马上呈到童相公处。”

    这指挥使听得这番连连嘱咐的话语,心中也重视了起来,等到放下去的吊篮再提上来,拿过篮中书信,翻转一看,果真火漆印泥皆在,大小官私印鉴齐备,心中大惊,哪里还不知南方当真起了战事。

    这指挥使急忙往城下而去,打马直奔童贯府邸。

    郑智此时已然就在童贯府中,正在禀报今夜之事,偶遇皇帝赵佶,当真是给童贯帮了大忙。

    书房之中,只听童贯说道:“好,有今日这番偶遇你当面与官家谈论此事,比殿前禀报更来得直接,官家听你话语之后,那般着急先走,心中必然是不太平的,如此甚好。”

    郑智此时也知道童贯攻心之策,便是要营造一种不安定的氛围,间接影响皇帝赵佶对于殿前司太尉人选的定夺。

    百年汴梁,平稳发展,从来不受外地威胁,所以这殿前司,多是皇帝心腹之人,更多是文官把持,武人几乎从来不能指染。这也是东京禁军武备废弛的原因,如今童贯便要改变此事,要把这殿前司也掌握在手。

    东京禁军还是有些精锐的,这些精锐于士卒,而在与这些将门之后,这些教头武官,士卒虽然多不操练,但是东京禁军里自然有许多人才。从王进林冲,到杨志,甚至到金枪手徐宁,皆是东京禁军里的人物,大多都是家学传承,祖辈都是随太祖征战沙场的良将。皇宫内卫也还多有好手。

    再一个便是这东京禁军,比之地方禁军更加有钱,粮饷更加充足,军械司库中,虽然多有亏空,但还是有不少存下来的好货。

    这些才是童贯向掌控殿前司的原因。一切战争服务,也许也一切童贯那个王爷梦服务,为童贯名垂青史服务。谁叫赵家先辈有言:收复燕云者,封王!

    “恩相,官家让我明日上殿等候召见,不知会谈何事?”郑智如今与童贯便在一条船上,能帮童贯争权夺利,自然话下。要见皇帝,也需要与童贯商量。

    “官家召见你,不过公私两事尔,公事便说战阵,想来官家也没有多少兴趣,你只需照着今日所说应答便是,私事不过玩乐,此事你当慎重一些,该出风头便不能谦虚,如此才能在官家面前留下好印象。”童贯作为皇宫内侍出身,实在太过了解皇帝赵佶。

    郑智点了点头,童贯这么一说,郑智也就放下心来。第一次被大宋皇帝在皇宫里召见,多少还是有些忐忑。好在这赵佶并非真正的帝王心术,也就好打发得多。

    此时书房之外,小厮禀报道:“禀报枢密,门外城防守备指挥使求见,说是有紧急军情面呈。”

    童贯听言眉头一皱,这大宋天下,此时哪里还有这半夜送进来的紧急军情,开口道:“带进来。”

    指挥使随着小厮直进书房,拜道:“禀报童枢密,南方送来紧急军情,但是入夜城门不得开,只由末将转呈当面。”

    郑智上前接过这指挥使双手托起的书信,转身放于童贯案前。

    童贯急忙去了火漆,打开书信,看得许久。脸色越发深沉,却是这深沉之后,童贯反而又有了笑脸。

    待到看完,童贯把书信往桌面一放,开口道:“半夜有劳,你且先回去吧。”

    这指挥使躬身退出书房。郑智一脸疑惑往童贯看去。

    待得送信之人走远,童贯忽然笑道:“哈哈。。。天助我也,所谋之事,已然成功大半。”

    郑智自然没懂,开口问道:“恩相,这南方有何军情?”

    “南方又起大贼,一月之内,连占睦州、歙州杭州淳安,安徽黄山两个州府,贼势之大,已然超过宋江,直接占领州府要地。当真是瞌睡时候来的枕头啊,便是这一纸军情,比你今夜的书信更有效果。天助我也。”童贯笑着说道。

    几万梁山大贼刚灭,南方又起势力更大之贼,这些事情可不就是替童贯去攻那皇帝赵佶之心。

    倒是童贯,此时显得自私了些。贼人作乱,首先想的不是民不聊生,却是先想此事有利于自己。

    郑智听得童贯话语,脑中立马就浮现一个名字:方腊!

    “恩相,如此便是又要动刀兵了。”郑智自然先想到又要打仗了,灭了宋江,再平了方腊,也算这水浒走了个有始有终。想到这里,郑智不免又想起两人,王庆田虎,这两人似乎还未出现。

    郑智努力回想一些事情,似乎事件前后时间有差。

    “不急不急,且让江南东路与两浙路先剿之。”童贯谋划,一切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在童贯心中,此时政治利益比军事利益更加。

    郑智哪里不知道放任方腊的后果,短时间内江南两浙,六州五十二县将会全部沦陷,杭州这等重镇,也会落入方腊手中。

    郑智看着童贯,心中当真也没有一个定计,只开口问道:“恩相,放任贼人,万一贼人坐大,江南一片战火,江山社稷之祸也。”

    郑智把心中知道的那个结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