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李纲听言极为惊讶,去年才中的进士,今年就有知县这种实缺,才刚上任不久,郑智却又说知府的事情,这在李纲既定认知中,便是一个玩笑,随即又笑道道:“相公可是来消遣我的?知府做不做得了我也不知,但若是给仆射干干,那一定可以胜任。”

    仆射是什么?尚书左右仆射,就是丞相位,已经到的文官实际职位的顶峰了。蔡京的实际官位,便是这尚书仆射兼门下侍郎,太师则是类似封一般。李纲若此来说,自然就是玩笑了,也把郑智话语当玩笑来听。

    郑智看得李纲一脸的微笑,忽然严肃起来,话语直白:“沧州知府,十有八九便是李纲李伯纪。”

    李纲再一听,脸上笑意也收,立马也变得恭敬起来,便问:“可是当真?郑相公,你这是为何啊?”

    李纲问郑智是否当真,又看的郑智一脸严肃的模样,心中已然知道事情大概真伪,却是又问了一句为何。便是李纲也想不通郑智为什么要这么干,去年新中的进士,第二年就从知县做到知府,若是这事情真能办成,郑智要话多少心思才能成功?

    心思不说,便是钱财,只怕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郑智听得李纲一问,稍稍坐正了一些身形,抬手挥了挥,见得左右都拱手下去了,再看李纲,心中已然就有思虑。

    “宋辽要开战,沧州兵必然是主力,你当知府,便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助我扩军备战。”郑智直言不讳,要李纲当这知府,就是备战这一个理由。

    这一句话下去,李纲惊得立马站了起来,盯着郑智看得片刻,怎么也没有在郑智表情中看到一丝的玩笑,心中更是惊骇无比,百年不战的宋辽,说开战就开战,谁又能接受得了。

    好在郑智也把李纲看得极为透彻,这李纲就是抗金名臣,以文臣领兵,守御整个汴梁城墙,顶住了女真第一次围困汴梁的巨大压力,功勋卓著。后来金兵再来,李纲便被投降派排挤,也有了金兵马踏汴梁的惨剧。

    南宋之时,李纲再度被启用,还短暂拜了相位,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更是力主抗金,七十七天之后,便被当时那些被金人吓破胆的文人挤下了相位,在杭州道观洞霄宫。

    李纲从来都是胆气十足,有言:一切罢和议。便是不跟金人谈判,就是要与金人死磕到底。更是整顿军备要与金人作战。虽然最终没有得到认同,七十七天就下野,却是也看出李纲一身是胆。

    “相公,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人说过收复燕云这句话了,如今又有人提起,当真是苍天有眼。”李纲似乎有些感触,也未多想其他,只想着这收复故土的事情重新摆上了台面,已然就是极为激动人心的事情。

    郑智听得李纲这么一句话,点了点头,事情也就没有多说的必要,只是嘱咐李纲不得外传,随即又把众人唤了进来,落座吃酒。

    李纲更是兴致大起,连连喝了十几杯,摇头晃脑之间,开口与郑智道:“《青玉案》郑相公,我来与你歌一曲。”

    郑智一听李纲要作词,举起酒杯便饮,饮完说道:“伯纪请!”

    “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万马崩腾,早旗毡帐,远临清渭。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

    须信君王神武。觇虏营、只从七骑。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坚盟誓。”

    李纲挥舞手臂,左右来回,更有酒后激情,便是一曲《水龙吟》,盛唐风月,在李纲看来,这大宋朝似乎也可以望其项背。

    没有看到文字,只听李纲口中吟唱豪迈,郑智听得似懂非懂,却是听得话里行间,万马崩腾,战虏营,长弓大箭,六军随至。也知李纲在说军伍战阵。

    一曲而罢,李纲持杯来敬,郑智也起身对饮,心中也是佩服,文人作词,便是如此有感而发,信手拈来。

    “伯纪可从军否?”郑智也是借着酒意去问,大宋朝问文人从军,自然是可笑的事情。

    “有何不敢,提三尺刀锋,踏虏万里不归!”李纲当真也是有些喝醉了,亦或是听得郑智与鲁达等人军阵上的故事,也受了许多感染。酒意之间,却是也要提三尺刀锋了,与这李纲最近学骑马,极为相合。

    1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宋前后三百年出头,文人骨气,不出李纲、文天祥之辈。

    中国的英雄,大多数都带有悲剧色彩。

    郑智看着已然喝醉的李纲,趴在桌子上,口中还有呢喃。郑智对于李纲的看重,就在那一句:一切罢和议。

    刚刚却是还知道,李纲在国子监进学的时候,监生第一名!

    李纲是那不折不扣的文人,文人中顶尖的人物。也贯彻了古往今来诗书经典之中忠义的精髓。

    第二日大早,郑智启程往清池,李纲座下健马相送。

    郑智频频回头去看李纲,不时加快一些马速,李纲都能跟上,郑智心中也有几分惊讶,李纲当真与这个世界的读书人都不一样。便是与周克文也有不一样。

    周克文算是读书人中的君子,父亲出考题,周克文便避嫌不考,宁愿再等三年,有宋一朝,科举本是一年一考,随后一年两年都有,到得英宗之后,便定妥下来三年一考。大宋到了如今,早已经是关系人情的社会,还能做到这个份上,周克文已然就得是君子清流。

    李纲在郑智心中,则是进步青年。如今李纲认识了郑智,能进步到什么地步,也看郑智如何引导。

    “伯纪,你这骑术不差啊,这般速度你都跟得上!”郑智慢慢停下马步,回头与李纲说道,自然也是夸奖。大宋文人,李纲已然就是一个异类。异到以后会招文人集团的排挤。

    “哈哈。。。这党项马着实纯良,习练起来也顺手,再过得些时日,必然能随诸位任意驰骋。”李纲显然也知道郑智还是在照顾自己,没有真的纵马狂奔。

    郑智勒转马头,与李纲说道:“伯纪,你也是公务繁忙,今日便送到此处,来日清池再聚,临别再送你一份礼物。”

    李纲听言自然欣喜,却是也有些疑惑,左右看了看也没有发现郑智带了什么东西,问道:“相公,什么好东西?”

    郑智看得李纲如此不客气,哈哈一笑,转头从马背之上拿出一物递了过去,说道:“这把弩,跟了我三年,能射百步,精准非常,皮甲轻松洞穿,几十步外铁甲也能射破,今日送与你,来日战场同走一遭如何?”

    李纲伸手接过弩弓,摸了摸光滑的弩臂,弩臂已然不是木头的颜色,略微有些发黑。看得这柄硬弩,李纲左右把玩了几下,开口笑道:“多谢好礼,来日我便持此弩随相公上阵,也亲手杀几个蛮虏,人生快事!哈哈。。。”

    “好,今日别过,来日再会李知府!”郑智打马回头,也是一句调笑。

    李纲拱手,目送郑智打马走远,才慢慢回头。

    ————

    清池县内,燕青连赶两夜,回到城内,与武松汇合之后,便按照郑智的吩咐开始监视朱仝。

    朱仝大多时候都在知府衙门里并不出门,出门便是带着一个小衙内在这街市上玩耍。这小衙内自然就是沧州吴知府的儿子,对于这份差事,朱仝倒是也乐在其中,人与人的交际,从来都是尔虞我诈,朱仝经过这一番苦难之后,每天陪着一个孩子,反而自得其乐起来,也是难得的舒服日子。

    若是就这般下去,没有其他左右的事情,朱仝这一辈子大概也就是跟着吴懂了,做一个护院的头领或者管家之类的差事。吴懂也有些门路,官运应该不会太差,朱仝应该也是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平常也是逍遥自在,大致也不会受多少旁人鸟气。也许比个县城的都头更加受人尊敬。

    至于以后老了,这朱仝从小带到到的小衙内,自然更会对朱仝尊敬几分。也会有朱仝一个不错的晚年。

    今日到得傍晚,吃罢晚饭,朱仝照例带着吴家小衙内出门逛一下。

    带得几贯钱,出得衙门后门,小衙内被朱仝架在脖子上,这小孩倒是十分乖巧,与朱仝极为合得来,在朱仝肩膀上也不乱动,时不时问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朱仝也笑着一一回答,心中也在想,过得些时日,安稳一些,便把郓城的家人也接过来,如此也算是回归了安稳的日子,这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朱伯,往那边,那边有人卖艺呢。”小衙内看得街道远处有些不少人围作一团,哪里还会没有兴趣。

    “嗯,就往那边去,许是有人卖艺,胸口碎大石之类的,热闹得紧呢。”朱仝也知道沧州如今是个什么模样。就是连卖艺的都不能耍刀枪,只能耍棍棒,沧州已然就不准带兵器的江湖人走动了,胸口碎大石之类的还是可以表演。

    朱仝扛着小衙内凑到人群里去,果真是卖艺的,拳脚棍棒,胸口碎大石则是压轴的戏码。卖艺的倒是不算江湖绿林人,也是底层的营生。

    一番拳脚棍棒,小衙内自然鼓掌叫好,还叫朱仝给钱。朱仝倒是没有觉得哪里好,真假把式,朱仝一眼也就看穿了,倒也算是花哨得紧。

    接下来就是压轴好戏了,这大石板一搬上来,众人欢呼叫好。

    朱仝肩上的小衙内更是拼命鼓掌,朱仝抬头看了看,也是一脸笑意,心中也对这小孩喜欢得紧。

    忽然朱仝感觉有人拉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朱仝回头一看,一个汉子开口问道:“朱大哥。”

    朱仝哪里还认不出当面就是雷横,又惊又喜,随即也想到这里是沧州,连忙问道:“雷横,你怎么到得此处,快走快走,被人抓住了可就要人头落地了。”

    雷横却是连连摇头道:“朱大哥,吴学究也来了,且与我去见一见。”

    朱仝哪里还敢耽搁,心中只怕这雷横一个不慎被人认出来,沧州可不比郓州,哪里还会有命在,连忙转头与雷横走去,心中只想赶紧去告诫吴用快走。

    却是朱仝一转头,肩膀上的小衙内开口道:“朱伯要去哪里,胸口碎大石还没看呢。”

    朱仝停住脚步,抬头看了看肩膀上的小衙内,又看了看雷横,左右查看了几眼,开口与雷横道:“你且去那边小巷内稍等片刻。”

    雷横听得朱仝话语,忙道:“吴学究在等候呢。”

    “你且躲在哪里等候片刻,我马上就来。”朱仝伸手轻轻推了一下雷横,回头又往人群里看去。心中显然是不想这小衙内失望。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倒陷我于不义() 
雷横无法,只得回头往一边小巷走去,小巷漆黑,也不怕被人认出。这沧州之地,对于梁山上的人来说,实在太过危险,便是对于一般江湖人物,也是禁地。

    朱仝内心虽然焦急,却还是等着这胸口碎大石慢慢演完。

    却是不知,左右人群,慢慢也走进了几员大汉,这些大汉也在看着的胸口碎大石,却是有意无意也往朱仝看上一眼。

    朱仝却是频频回头去看不远处的小巷子,看得雷横在漆黑中显露的一点点身影,越发焦急起来。

    过得许久,这胸口碎大石终于演完了。小衙内一边叫好一边与朱仝道:“朱伯,多给些赏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