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事?”种师道听得郑智说有钱,两万精锐话下,心中更是轻松下来,对于郑智还有其他事情,也就没有多放心上。

    郑智眼神直视种师道,精光暴起说道:“女真南下该如何?”

    种师道看得郑智这般郑重的模样,心中极快的盘算,这事情还当真没有想过,此时一心想解决攻辽之事,对于远在辽东之地的女真,已然就没有多想。此番听得郑智说了几次女真强悍,女真兵峰无敌。在听郑智一问,哪里还不明白其中关键,女真若是南下?

    女真若是南下?

    这个问题,在此时,已然把种师道惊住了,种师道深知兵事,之前对于女真,在这个信息传播封闭的年代,当真一点深刻的印象也没有过,都不知道女真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更不知道女真人部落的情况如何?

    “女真会南下?女真为何要南下?我大宋与女真何曾有过半点过节?若是结盟达成,还是盟友,女真怎么会南下?”种师道话语连问几句。

    郑智看得种师道连连问,心中也知道这种相公必然是知道这种可能性极大,问出的话语虽然不是自欺欺人,也是一时震惊到不知说什么是好。种师道与党项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哪里还能不知游牧渔猎民族的行事作风。一年前议和,一年后就能起兵的事情,种师道遇到了无数次。

    哪里有那么多宋辽檀渊之盟,一纸和约,百年不战。即便是这百年和约,文明的大宋朝说翻脸也就翻脸了。和约结盟,哪里有多少约束。

    契丹的汉化,已经到了极致,几乎就是与汉人无异了,便是辽开国之人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倍,都说过一句“愿世世代代生在中国。”

    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也是辽国皇帝说过的话语。

    “相公,我大宋有钱有粮,有华美服饰,有娇妻美妾,有精美文物。女真如何不会南下!”郑智严肃答道。

    种师道慢慢又站了起来,事情其实心中早已了然,却是这事情了然又如何?

    “此事你书信一封,我也陈于童枢密当面。今日便谈到此处。”种师道知道东京大势所趋,又知道其中关键问题所在。

    却是种师道与郑智在这沧州校场大营之中,议论得头头是道,又能如何?种师道还能如何?不过只能是陈于童枢密当面。

    郑智也知,自己也不过只能是书信一封于童贯当面!

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相公有福() 
辽宋在这和平百年的关系,已然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辽人对于汉人文化的崇拜,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便是宋仁宗驾崩,辽国皇帝都痛哭不止。

    虽然国家之间,自然利益至上。却是也有个唇亡齿寒。

    若是郑掌大局,辽金大战,宋必然不会参战,还要给钱给粮给兵器与辽国辽国与金国女真死磕到底,不论胜败也必然两败俱伤。

    金人兴许还是能胜辽。

    即便如此,金人也没有了靖康年间的兵锋威力,想要南下,必然也没有了那般风卷残云的威势。

    兴许大宋还能抵御一二,也不会立马就有靖康大难,也不会让两个皇帝被女真人抓到东北苦寒之地黄龙府关上十几年。

    若是辽国侥幸得胜,那时候的辽国,已然就是破落户,大宋准备妥当,再起兵锋,兴许还真能收复燕云之地。北收燕云,西败党项。大宋兴许还真能有个名副其实的盛世。

    却是这一切,不过也是空想而已。在这个年代,又有几个人能看到未来,便是整个大宋,也没有几个人真见过谁是女真。

    时局不是一人就能掌握,即便是皇帝赵佶,也掌握不住时局变化。

    鲁达兴冲冲进了大帐,便是报备也没有,进来便笑道:“相公,哥哥,酒席备好了,特来请相公入席。”

    种师道见到鲁达的笑脸,心情似乎也愉快不少,也是强制把一些烦心的事情先压在脑后,开口笑道:“往席间去吧。”

    郑智跟着种师道步伐,出得大帐,众人上马,直往城中经略府而去。

    请种师道吃饭接风,自然不能真就在城外校场简易的地方。

    众人下马,种师道站在这经略府门口,左右打量一番,笑道:“郑智,你这经略府衙门比我的可气派多了。”

    郑智这经略府本是一处豪富大宅,郑智来此赴任,只是把这大宅的门口重新改建了一番,就当经略府来用,新建的门头,自然极为的大气。

    郑智不好意思笑道:“相公就不要说此话来笑话我了,相公经略几州之地,拍马难及啊,相公威势,大宋何人不知。”

    郑智一番话语,自然真心,不是拍马。种家在这个大宋,名头延续多年,大败西夏之后,已然就是顶峰。

    世家,便是形容种家这种家族的,当然这世家,显然先要书香门第,书香门第之后,才有世家传承。

    郑智一语,种师道反而略显忧郁,并不显得多少高兴。

    反倒是后面一个军将上前来道:“郑将军,相公如今经略秦凤了。”

    郑智听言一惊,问道:“相公高升了?”

    种师道迈步慢慢往经略府而入,声音低沉道:“父亲走了,如今这西北老种却成了我,师中掌了渭州庆州几地,成了小种。”

    郑智哪里还不知道这其中的意思,老种去世了。种师道接了老种的位置,种师道弟弟种师中接了种师道的权职。

    “相公节哀!”郑智拱手说道。脑中也尽是老种的模样,还有老种在秦州托付韩世忠时候说的话语,虽然交道并不多,却是也不免心生一些伤悲。

    种师道听得郑智安慰,摆摆手道:“无妨,父亲大人一生战功无数,生前更是达成了我种家几代之夙愿,寿终正寝,是为福啊!”

    “老相公有福!”郑智也答道,实在是福气。种谔虽然也是得了上一辈种世衡的余荫,却是战绩彪炳,建造绥州城,力克当时西夏重镇米脂,更是败退八万党项援军,为宋在西夏战局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功绩不凡,又养育了种师道、种师中这么两个儿子,如此种家,虽然只在西北,却是能在史书留名几代后人敬仰千年,实在也是足够了。

    众人进得经略府,经略府中早已准备妥当,众人也多回避起来,厅内酒菜也备得差不多了。

    徐氏抱着郑凯在厅内等候,至于金翠莲与李师师,自然也没有这个资格,这一切的礼节门道,自然有裴宣来操办妥当。

    徐氏见得种师道进了厅内,自然上前见礼。

    种师道一眼看得徐氏抱着的孩子,开口笑道:“与我抱抱。”

    徐氏连忙把郑凯送上前去。种师道抱过郑凯,眼中皆是慈爱,如爷爷抱着孙子一般,脸上笑意不止,开口问道:“我记得这孩儿名叫郑凯,还是童枢密取的名字,意为凯旋。”

    郑智也笑答:“相公好记性,正是郑凯。”

    这郑凯被种师道抱在怀中,开始时候似乎有些吓到,随即便哇哇而哭。种师道连忙又把郑凯还给徐氏,笑道:“郑智,你也有了儿子了,有儿便是有后,有后才有一切。”

    种师道此话虽然有局限,却是也说出了一个道理,后,便是传承。不论这个时代的人如何努力,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也不过是这个传承,为这中华之传承与其他人争斗,与这个世界争斗。

    郑智也笑道:“为儿当战!”

    文化文明与大棒兵刃,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一手文化,一手兵刃,才能保证这个民族永远在这个世界上经久不息。

    种师道显然听得明白意思,也道:“世人以为我泱泱华夏,以礼义立国,以教化兴盛。此话说得有理,却是也极为荒谬。”

    种师道这一辈子,自然也知道其中道理。话语中说的就是这个大宋朝,说的也是自己心中的无奈与可悲,却是又说得极为含蓄。

    郑智听得明白,并不答话,此话再答,就要说破了。只是伸手去请种师道落座。

    种师道落座之后,又回头看了看郑凯,与郑智郑重其事道:“郑智,你是个军汉,虽然胸中有沟壑,却是也写不好几个大字,生下了儿子,应当要请名师来教化,才能出一个世代郑家。”

    种师道话语,自然是有理的,郑智在种师道心中,人品智谋皆是极佳,却是总认为郑智少读了些书。就从郑智那在种师道看来歪歪扭扭的字迹,也知郑智读书不多。

    种师道此话,自然是好心,也是真正为郑智着想。

    郑智起身拱手道:“相公放心,此子定然好好教化,名师也备好了,只等他大一些便去拜师求学。”

    不论科学还是见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传承必然不能缺少,读书不腐,才能成才,其中也关乎这个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归属与信仰问题。

    种师道听言连连点头,心中还怕郑智自己是个军汉,对孩子的教育少了一份见识,此时看来,也不需担心,笑道:“如此就好,吃酒吃酒,今夜吃过,明早就往河间府去。”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万人亦往矣() 
种师道往河间府而去,河间府再往西,就要出河北东路到河北西路,进了如今的山西地面,往北就是雁门关。天籁.⒉3TT.

    雁门关名声是极为响亮的,宋辽之战,多从雁门关开始。便是后世,雁门关也出现极多,雁门关几乎就是宋辽边境的代名词。

    那里大道通畅,雄关横跨,大兵来去,正是兵家之地。杨家令公、杨业一生胜负,一家老小男儿汉,胜时,以少胜多大败辽国兵马无数次、时人称为“杨无敌”。败也在雁门,身陷重围,重伤被擒,绝食殉国。一门忠烈便是如此,可歌可泣。

    世人多以为古代战场便是如《三国演义》那般,运筹帷幄,智计百出,决胜千里,如下棋推演一般,胜败谈笑之间。演义终究是演义。战阵,谋略是自然,但终究还是男儿汉子血气方刚、冲锋陷阵、头颅热血。

    为何杨家一门,都是大将,胜败之间,却是男儿汉个个6续马革裹尸。为何种师道也要重甲在身,亲上阵头打马冲锋。郑智自然更话下。

    这才是真正的战阵,只有老如刘法、老种,贵如童贯,才有资格坐在将台之上看前方将士拼杀。即便是刘法、老种之辈,也是有他们的儿子在阵前冲锋陷阵。

    一门忠烈昭日月,才知演义说得是多么轻松,诸葛武侯羽扇一挥,几十万樯橹灰飞烟灭。

    官道之上,百骑劲装,弓弩俱全。身后还有大车几辆,自然就是床弩之物。

    马上的汉子们都是一脸的黝黑,黝黑之中带有轮廓分明的坚毅,口中不时出打马的呼呵声。每个人身后还有一个巨大的布袋,布袋之内便是铁甲。如此出境,既无旌旗,也不着铁甲,也是防人诟病。

    头前一人正是郑智,身边朱武,鲁达、林冲、韩世忠几人,史进自然有其他任务,不能跟随。

    还有一人便武松,此番基本就要与梁山宋江撕破脸面,武松深知山东江湖事,带在身边自然作用极大。

    独龙岗上,形势依然紧张起来,便是这扑天雕李应为这石秀、杨雄、时迁出头,被祝彪打伤。李应也就成了内应了。

    虽然祝家李家并未正面撕破脸面,也已经敌对起来,三庄的结盟也就只有祝扈两家了。

    郑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