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国让!”公孙瓒又转向另一边的年轻将领:田豫、田国让,“我等离开之后,骑都尉麾下的其他军士,全部交给你来将领!士起辅之。加强戒备,勿要出城野战!守好徐无城就是最大的功劳!国让你虽年轻,但最有分寸,相信你一定能做好!”公孙瓒叮嘱道。

    “末将(属下)谨遵将令,必不服都尉所托!”田豫、关靖齐声应道。

    “严纲、单经,你二人就随我一同征战塞外,共同杀敌!”

    “末将愿效死命!”严纲、单经两人单膝跪地齐声应道。

    安排完出征的事宜,公孙瓒转而回到内堂。内堂有他的妻子刘氏,还有年仅4岁的儿子公孙续。虽不是生离死别,但此行危险系数极大。方才,在众人的面前,公孙瓒装作无比轻松的样子,其实都是为了给下属,也是为了给自己打气!中郎将何咸尚且敢冒这个险,自己一个骑都尉有什么好惜身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雪中行() 
在苍茫的草原上,狂风卷集着飞雪。在飞雪和草原之间,有一只军队披着厚厚的雪服,在艰难地跋涉。

    “大哥,前方向导对于行进路线发生了分歧!”这只队伍中,只有一个人叫何咸“大哥”,那就是赵云。这是赵云的特权。此刻的赵云,裹着严严实实,就连眼睛也用薄薄的纱巾覆盖,以阻挡飞雪。

    “我们距离赤山还有多远?”

    “大约还有百里!”

    百里之数,若是放在平时,急行军一天的时间也就到了。但现在非比寻常,若是这风雪一直不停,两天的时间能否赶到,也是未知数。就算赶到了,这样的天气也没有办法作战。何咸可不想好好的偷袭变成了混战,混战等于是放弃了九死一生才能得来的优势和战机。

    “停止行进,原地休整,生火做饭。让军士们不用再珍惜柴火,今天之后便不再开火,直到打下乌桓王庭为止!那里靠山,应该有足够的柴火够我们取用!”何咸贴近赵云的耳朵吩咐道,“此外,让几名向导过来找我,定一下行进的方向。”

    赵云领命下去布置。

    寂静的队伍开始喧闹起来,军士互相吆喝着,抽出了行囊中的工兵铲。工兵铲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雪地里铲雪、夯雪,简直是神兵利器。见识了工兵铲的功效之后,汉军上下五千人都对何咸,这位工兵铲的发明者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向来不服输的郭嘉,这次也极不情愿地竖起了大拇指。何咸明明生长在南阳,却能提前想到并制作出来这等利器,以备不时之需,真是绝了!

    更何况,工兵铲不但是一件工具,应急的时候,它还是一件相当不错的兵器!有巡夜的军士,在铲雪的时候遭遇独狼的偷袭,因为来不及拔刀,身边的袍泽就拿手中的工兵铲挥向独狼,试图延缓独狼的袭击。没想到,只一下,工兵铲锋利的边缘就削去了独狼半个脑袋!于是,这只倒霉的独狼成为了巡夜军士们的夜宵。而工兵铲的多功能性也得到了军士们的进一步认可。

    既然开始扎营,自然需要布防。如何布防的事情,已经不需要何咸操心。张辽的游骑在外,魏延的步卒在内,文聘的面甲军拱卫中军帐。经过这些天以来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就连最愚钝的军士也知道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除了这些放哨警卫的兵士,剩下的4000余名军士一起挥舞工兵铲,很快就挖开了东西走向的数里长的雪沟。雪沟不宽,但是人马皆能进入。两侧分用积雪夯实,上面用树枝为骨架,覆盖蓑笠,披风等掩遮物,风雪不能进。再升起一堆篝火,温度很快就暖和起来。这是后世火器时代标准的战壕模式,被何咸完美地移植过来,用来躲避风雪,再合适不过。

    “参见中郎将大人!”在新挖好的中军“沟”里,何咸接见了两组向导的负责人。鉴于气候恶劣,地形复杂,何咸本次出征组建了两组向导。一组是甄氏麾下商队中的向导,多为一些居住在塞外的汉人,亦汉亦胡,导向多凭借经验。另一组则是何咸麾下的特战队员,之前他们深入草原,测绘了第一手的地图,凭借的是手中的指南针。

    指南针,只要明白了原理,制作工艺并不复杂。相传,中国早在皇帝时期,就有了“司南车”以辩方向。但最早有书记载的《古矿录》,记载战国时期,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就在后世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战国时期时赵国的属地。何咸不过是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并坚定地信任指南针的作用。

    甄氏组的向导认为,赤山位于西北方向百里之地;而特战小分队成员判断,赤山在东北反向百里之地。前者凭借的是山川地势,及以往的多次出入草原的经验;而后者则根据测绘的是手中地图,以及数十枚指南针。在此之前,两组向导的意见都比较统一,没有产生太大的分歧。但是因为这场暴风雪,山川地势被雪地覆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走向。这个时候,在草原行走,最易迷失方向。

    如果没有指南针,何咸只能信赖经验最丰富的向导,哪怕被导到西北利亚,也只能硬着头皮认了。此乃天之亡人,非战之罪!但现在不同了。风雪可以掩盖山川走势,却掩盖不了地球的磁场。只要有指南针在,理论上便不会失去方向。一开始,何咸便设立两个向导组,就是本着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目的。之前的行进路线,已经由甄氏经验组的向导证明,特战小分队绘制的地图没有问题。那么理论上来说,地图和指南针的作用已经被证实安全可靠!

    于是,在听完两组的负责人对自己意见的阐述之后,何咸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便决定选择特战小分队的意见。因为甄氏经验组加入了太多主观的臆测,而特战小分队组所有的阐述都围绕着既定的地图,以及指南针给出的方向来判断。在经验和科学之间,他自然更倾向选择后者。。

    甄氏商队的向导虽然不服气,但这个决定事关整只队伍的安危,事关重要战略目标是否能达成,他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何咸才有这个权力,一决五千人的生死。

    寒冷、暴风雪、迷路,这些冬季草原行军最大的问题,何咸都已经碰上了。依靠前世的经验和教训,何咸做了最充分的准备。目前来看,这个效果也是不错的。总体而言,这只5000人的队伍没有并因为冻伤、迷路等问题出现非战斗性减员。只有几名探路的侦骑,收到了狼群的攻击,受了点轻伤。且不论最后能否成功歼灭丘力居部,光这样的行军水平,放到中原地区去讲,便足以震撼整个大汉。

    休整一夜之后,队伍重新出发。方位:东北,目标:赤山!

第一百七十九章 乌桓王子() 
赤山,挡不住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却能挡住一部分西伯利亚来的寒风。当草原的其他地区都已经覆盖上了厚厚的积雪,在赤山脚下的某些地区,却还能看见土地黑黝黝的颜色,可见这积雪并不厚重。这里是乌桓族的繁衍之地,这里也是乌桓族的长眠之地,这是更是乌桓族的洞天福地。对于信奉萨满教的乌桓族而言,赤山是他们的圣山,也是他们的神明!

    此时的赤山脚下,凡臣服于丘力居大人麾下的十几个部落,都积聚在这里过冬。营帐延绵数里,人数不下三万,牛羊、战马等牲畜不计其数,好一派部族兴旺的景象。这些年,依附大汉的力量,乌桓族免去被匈奴、鲜卑剥削的命运,日子逐渐好过起来。

    按照这个道理来讲,乌桓族应该感恩大汉,满足现在上天赐予的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事实上,人心是无常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强大起来的乌桓族的大人们,已经不再满足蜗居在草原的一隅。他们有锋利的刀箭,他们有雄壮的战马,他们有强大的勇士,于是,他们渴望拥有更辽阔的土地,他们渴望占据更肥美的草原,他们渴望像像汉人那样建立自己的国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梦想,并想为之奋斗!

    他们不再想回到寒冷的北方,他们把目标瞄向了南方,瞄向了大汉,瞄向了辽西、辽东大片的土地。于是,勇士们在丘力居大人的率领之下展开了战争,留在这里的大多数是老幼妇孺,还有一少量留下保护他们的青壮。

    随着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探出头来,持续了几天的暴风雪终于过去!乌桓族的男人们纷纷走出帐篷,开始清理营地四周的积雪,查看畜栏是否有损坏,牛羊是否有被狼群叼走;女人们则开始生火做饭,饲喂马匹牛羊,忙碌起来。孩子们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欢乐的。部落大人、小帅家的孩子纷纷牵出自己家的大狗,开始雪天里最传统的游戏:狗拉雪橇!

    是的,狗拉雪橇并不是爱斯基摩人的专利。从更遥远的北方之地迁居而来的乌桓族人,在很早以前就学会了利用狗和雪橇作为他们的工具。

    上百只雪橇犬,数十辆雪橇,你追我赶地开始了追逐的游戏。没有狗和雪橇的自由民以及奴隶的孩子们,则撒开脚丫子跟在一大群狗拉雪橇后面奔跑。赤山脚下开始洋溢着孩子们阵阵的欢呼声和笑声。

    “啪!啪!”随着一记记清脆的鞭响在雪地上的空中中响起,一辆由七只大型雪橇犬拉着的豪华雪橇从一堆雪橇中脱颖而出!为首的那条大狗通体雪白,体型壮大,犹如一头小牛犊子,似乎就是后世的阿拉斯基雪橇犬。雪橇之上,坐着一位华贵服饰的少年。这少年,裹着白色熊皮的大衣,红色狐狸皮的帽子以及灰色狼皮的靴子。年纪不大,似乎只有六、七岁的样子,但是器宇轩昂,身手矫健,一看就是首领家的孩子!

    在白色阿拉斯基雪橇犬的带领之下,贵族少年的雪橇越来越快,远远看去就像一道闪电飞驰在雪原之上。当这辆雪橇提起全速之后,任凭后面雪橇上的孩子们如何催促,也是无法追近那雪橇一步。相反,这其中的差距还越来越大。这是实力上的差距,无法逾越。最后,贵族少年以遥遥领先的成绩第一个抵达了终点,赢得了这一场比赛!

    “耶!娘!我又赢了!”在这个冬天,这样的比赛不知道进行了多少场。但每次获胜,贵族少年依旧高兴,他喜欢这种实力越超他人的凌虐感!将雪橇交给了奴仆,贵族少年一脸骄傲地向着旁边观赛的贵妇跑去!

    “好样的,楼班!你越来越强壮了!就快和你父亲一样高大了!”贵妇一脸喜悦的神色,夸奖着浑身还冒着热气的贵族少年。

    “娘!父亲什么时候回来?听乌拉叔说,父亲他们已经抢到了很多好东西!有很多很多雪一样白的盐,岩石一样黑的铁锅,太阳一样耀眼的黄金,花朵一样美丽的衣服,还有蓝天一样透彻的宝石!我一定要父亲给你挑一条最美丽的项链,戴在娘亲的脖子上!”这名叫做楼班的乌桓贵族少年侃侃而谈,眼神之中充满了向往。

    “好!楼班最孝顺了!”贵妇的眼神之中满是慈爱。

    “还有,我们可能就要迁往辽东了!听说,那里有更肥美的草原牧草,有四季不冻的湖泊,有吃不完的食物。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下雪?如果不下雪,我们就再也不能玩狗拉雪橇大赛了!”楼班说着,时而向往,时而惋惜,满脸的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