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孝有何妙计,快快说来!”何咸急切道。

    郭嘉白了何咸一眼,仿佛在说“你以为妙计是白菜萝卜吗?说来就来!”

    “想要解决黑山军的问题,首先要捋顺幽州牧刘虞和骑都尉公孙瓒的问题!”郭嘉接着说道。

    “幽州牧?”这个轮到何咸傻眼了。在何咸的印象中,州牧这个玩意儿应该是得明年,中平五年才由刘焉提出的。作为汉室宗亲,刘焉一开始就不安好心。他以“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为由,提请汉灵帝恢复州牧制,并自请为益州牧。益州天府之国,最适合割据自守。事实上,刘焉牧益州之后,也是这么干的。他派张鲁盘踞汉中,截断交通,斩杀来益州的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

    刺史,原本在汉朝只是背负监察的责任,秩不过600石。东汉末年,刺史的权利逐渐扩大至民生、人事升迁等各个方面,职级提升至秩2000石,全力高于各郡守。而改刺史为州牧,不但是确立了州牧在民生、人事等方面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州牧拥有募兵、行使军事行动的权力!

    军政大权一把抓!州牧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汉末乱世开启的钥匙!

    刘焉是始作俑者,刘虞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不得而知。

    “刘焉牧益州,刘虞牧幽州,刘岱牧兖州,黄婉牧豫州。除了黄婉之外,其余三位皆为皇室宗亲。而幽州牧刘虞,现已经上任!就在蓟县!”郭嘉继续解释道。

    看来,已经何咸的到来,蝴蝶效应已经发挥作用。刘虞牧幽州的时间,竟然提前了一年!而刘虞和公孙瓒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完全不对路。在汉末乱世期间,幽州基本就是公孙瓒和刘虞的战场。

    “刘虞曾任幽州刺史,为政宽仁,对匈奴、乌桓等族一直采取怀柔政策,主张以安抚为主!此次对待叛军,刘虞的态度也是谈判,给予乌桓族足够的利益,杀掉张纯和张举。相反,骑都尉公孙瓒对于异族的态度一直很强硬!据传,公孙瓒的生母就是丧身在乌桓族的劫掠之中……”

    “现在两人麾下各有多少兵力?”何咸询问道。

    “刘虞麾下主要是各郡的郡兵,人数在3万余人,但是战力不强。公孙瓒步卒1万,骑兵3千,人数虽少,但是战力强悍!”

    “若是派刘虞的郡兵前往上谷郡牵制黑山军,我联手公孙瓒进攻张举平叛,可有胜算?”

    “如若战术运用得当,击败张举,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同样的兵力,刘虞的郡兵可不一定能挡住黑山军。又或者说,黑山军绕道到我军的背后,刘虞军未必有这个勇气阻截。而黑山军一旦加入战场,胜负的天平可就不在我军这边……”郭嘉的言下之意是不可以将后背交给刘虞的郡兵,不靠谱!

    分兵不行。也就是说,何咸想要消灭张举叛军,必须得想办法先击败黑山军,否则后方不稳!

    “我有一计,就是不知道中郎将大人敢不敢冒险?”看到何咸一脸混乱的样子,郭嘉终于说到了重点,一脸欠揍的表情。

    何咸知道郭嘉说的是实情,这个计划绝对是危险的,但他偏偏无法拒绝。因为这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幽州现在的乱局,没有郭嘉的智慧,何咸一个人还真玩不转。

    第二天,蓟县,幽州州牧府。

    何咸终于见到了这位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刘伯安。刘虞身材不高,面庞清秀,看起来端正而仁厚。见到何咸以中郎将的名义来访,刘虞早早在门口等候,丝毫没有州牧的架子,让人顿生好感。但何咸知道,这个号称“忠厚仁义,节俭简朴”的幽州牧大人,并没有那么简单。有史记载,公孙瓒在击败刘虞之后,抄家的时候发现刘虞的夫人们穿得都是华丽的衣服,而不是像刘虞示人的那样,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有种说法是,刘虞故意将自己的衣服洗旧,洗破,然后博取节俭简朴的名声。若真是这样,这位刘幽州可是厉害了!直接可以评为汉末第一营销大师!

    今天,刘虞倒是没有穿打着补丁的衣服,但是一身的官服,也洗得有些发白。

    两人见礼之后,来到了州牧府的客厅落座。

    “中郎将大人来访,可是为了那张举叛军之事?”刘虞开诚布公道。

    “说来惭愧!本将来幽州已逾三月,但平叛之事却迟迟没有进展!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冀州,招募了一些勇士,但是也没有太好的方法。得闻州牧大人上任,故特来求教!”何咸放低了姿态,还顺便解释了一下自己前段时间为什么不在幽州。作为幽州曾经的地头蛇,何咸相信,刘虞早就知道前段时间何咸不在军营。包括公孙瓒,肯定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刘虞并不说破,只是捋着他的美髯,诚恳道:“求教不敢当!既然中郎将愿听老夫的意见,老夫也就直言不讳。乌桓族人天生彪悍,在草原上居无定所。与之战,徒费钱粮,还枉送我大汉青年的性命。不如怀柔!令其擒来首恶张举、张纯,则免去其叛乱之责,赐之以钱粮布帛,许之以高官厚禄,令其撤出汉地,归还草原!”

    何咸一脸为难道:“素闻乌桓族顽固不化,灵智不开。这怀柔之策,可能奏效?”

    刘虞一听何咸有心动的意思,便继续说道:“老夫前几年作为幽州刺史,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皆有交往,可以力劝!若乌桓族冥顽不化,不肯退去,老夫还有一计!鲜卑大人步度根、轲比能,为人忠义,与老夫也有一些交情。我等不妨请鲜卑族出面施加压力!此谓驱狼吞虎之计!”

    “驱狼吞虎个大头鬼啊!”何咸心中暗骂,“请神容易送神难!若真请来了鲜卑族来调停矛盾,让他们看到我大汉微弱至此,分分钟拿起手中的武器加入抢劫的队伍中!虎狼一起上,当时候怎么抵挡?!”

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兵上谷() 
何咸心中是如此想的,但是明面上当然不敢表露。

    “既如此,则需要州牧大人多多费心!早点了结了张举、张纯之叛乱,本将也好早日回到洛阳去找陛下领赏,好过在这戍边之地吃沙子百倍啊!”

    刘虞的眼底闪过一丝鄙夷之色,但立马被满满的赞誉之色掩盖,“中郎将大人年轻有为!老夫在洛阳身为宗正时,时常听陛下说起!他日必为大汉之栋梁啊!”

    “州牧大人过誉了!“话虽然这么说,但何咸还是满脸得意之色,继续问道:”还有一事,关于黑山贼军劫掠上谷郡,您怎么看?”

    “此等乱臣贼子,必须要剿灭!”对待黑山贼的问题,刘虞倒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敢情这位州牧大人是典型的崇洋媚外之人。对异族宽容,对本族苛刻。

    得到想要的答案之后,何咸再与刘虞寒暄了几句,便带着郭嘉拱手致别,离开了州牧府。

    “文祖兄,你觉得这个屠家子如何?”刘虞收起憨厚之色,对着后堂出来之人缓缓说道。

    从后堂出来之人,赫然就是冀州刺史王芬!

    “得志小人尔,不足为虑!他日清君侧之时,与那宦官一并诛杀了事!”王芬狂妄道。

    “文祖慎言!”刘虞赶紧制止王芬道。

    王芬,乃汉桓帝、灵帝时期著名的清流党人!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因为党锢之争,建宁元年(168年),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王芬等清流党人不得不流亡藏匿长达十几年。对宦官之仇恨,可谓深入骨髓。连带着,王芬对与宦官集团交往密切的外戚何氏也深恶痛绝。三年前,因为黄巾之乱,党人得以解禁复起,王芬就是在那时被授予冀州刺史之职位。

    “说到清君侧,伯安兄,你到底考虑好没有?昏君回河间省亲,可是天赐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王芬目露狂热之色问道。

    刘虞端起案几上的茶杯一饮而尽问道:“堂主同意你的计划吗?”

    王芬瞬间语塞,满脸通红,双手猛一拍刘虞身前的案几,狰狞道:“等等等!堂主只会说等!老夫都等了一十九年!再等下去,老夫就要等成冢中枯骨了!”

    刘虞并不看王芬,又给手中的瓷杯续了一杯茶,淡定道:“违背堂主计划,擅自行动者,视同背叛。背叛者的下场,不需我多言吧?”

    王芬闻言,脸色顿时煞白,一言不发,拂一拂衣袖,准备离去,却被刘虞叫住。

    “那屠家子似乎对黑山军很感兴趣。记得通知张燕,让他警惕,别被偷袭为好!”

    “你还是看好你那些乌桓蛮子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他们真的在辽西、辽东一带站稳脚跟,还会不会如现在一般听话?切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说完,王芬再不理会刘虞,转身离开了州牧府的大堂。

    王芬离开之后,刘虞却没有动身,不急不慢,继续喝茶。

    少顷,一个幕僚打扮的文人,匆匆进来。此人乃刘虞麾下东曹掾魏攸,字志之。魏攸向刘虞回禀道:“果不出大人所料,那何咸出了州牧府,便去了骑都尉的营地。”

    “结果如何?”

    “何咸与那公孙瓒似乎是闹翻了!何咸离开营地之时,面有怒色。而公孙瓒不久之后,便宣布整顿衣甲器械、战马粮草,准备出征!”魏攸回道。

    刘虞急切问道:“征往何方?”

    魏攸答:“右北平郡!”

    “妙极妙极!”刘虞面露喜色道,“没想到公孙瓒那个棒槌比老夫想象的还要不开窍!公然顶撞上官,就算他再能打,此战之后,朝廷也再容不下他撒野!”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幽州再无搅局之人!”魏攸毫不掩饰喜悦地恭贺刘虞道。

    “准备一下,再次迎接我们的中郎将大人吧!指挥不了公孙瓒,他必定会来某处借兵!”刘虞正色道,“派谁出征,志之可有腹案?”

    “从事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皆可担当此任!”

    刘虞稍一思忖,定夺道:“齐周心思活络,反应机敏,可担此任!此外,将此消息通禀与王刺史。”

    魏攸领命,匆匆下去安排。

    果不出刘虞所料,半个时辰之后,何咸便第二次上门求见,恳请刘虞出兵共同击退围攻上谷郡沮阳县的黑山贼,刘虞欣然答应,以校尉齐周为偏将,领兵5000,协助何咸出兵上谷郡。

    中平四年八月(公元187年),忠勇中郎将何咸领兵七千,自蓟县出发,增援上谷郡。其中幽州郡兵5000,由幽州牧麾下从事齐周统领;中山兵500,由赵云统领;南阳军1000,由魏延统领;面甲军500,由文聘统领。

    时值夏末初秋,天高气爽,正是一年之中幽州景色最美的时节。然而,何咸和郭嘉却没有心情欣赏沿途的美景。因为幽州从事齐周对待何咸的态度极为耐人寻味。貌似恭敬,实则距离十足。5000幽州郡兵被分为前军和后军,何咸自领赵云、魏延、文聘的两千人是为中军。齐周率领的前军行进速度太快,而后军行进的速度又太慢,前后两军以一种惊人的默契在慢慢脱离中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