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洛阳的时候,如果没有张机对其进行调理,唐周的身体根本坚持不到宛城。怪不得历史上,唐周也在告密之后就再也不复见于史书之中。原本以为是隐姓埋名,终老于山林之间。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告密带来的精神上的愧疚,不久于人世。

    “当日一别,世事竟被公子一言中的!”见到何咸,唐周一躬到底道,“大贤良师苦心传道数十年,活人无数。竟然不惜发动战争,企图颠覆大汉,所图为何?请公子教我。”

    何咸赶紧将唐周扶起,在他的眼中,唐周是一个有良心的读书人。他忠于大汉,忠于书中的理想。他不想看到战争,不想百姓流离失所。尽管现在的社会有些黑暗,但他始终相信这是暂时的。皇帝,大臣,官员们,终会有所改变,生活终会好起来。叛乱,战争,是他不能承受的转变方式。

    “张角有心改变这个社会的现状,但是他采用了极端的方式。他迷信暴力可以改变这一切,于是利用了百姓们给予他的信任。简单讲,张角想当皇帝。张角以为自己当了皇帝,就能让这个社会变好。于是,他不惜采用坑蒙拐骗等一切手段,只要能让他的太平教壮大起来。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从根上来看,就是烂的。别说太平道推翻不了大汉,就算太平道取而代之,也创造不了一个天下大吉的世界。身不正,影子如何能正?”

    何咸的话语针针见血,直指张角和太平道的本心。唐周一脸苦笑,如何不知,何咸说得这些才是事实。但是自己侍奉张角数年,张角的形象从完美的引路人到贪婪的政客,唐周过不去的,是自己内心的这一关。自己的信念和背叛的耻辱,无时不刻折磨着他的心神。

    “现在不要想得太多!安心在何家庄生活下来,想想你的老母,想想你的幼子,作为男人,你应该更为坚强!”何咸也不强求唐周现在能够接受现实,他现在的状态需要的是时间。相信时间可以解决一切。

    唐周点点头,勉为打起一点精神。何咸将唐周及其家人交给小强去安置,又特意叮嘱了张机的二弟子,也就是现在仲景医馆的首席医官张俊,务必要好好照料唐周。一个有良心的读书人,值得何咸的敬佩。

    和唐周随行的,有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庞消瘦,神情冷漠,背负一把用黑色麻布包裹的物件,看样子似乎是一把长剑!该男子身材不高,也就1米7初头的样子,但是四肢修长,一对手掌奇大无比,骑坐在黄骠马上,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彪悍的气息,明显是一个绝顶的武道高手!

    直到向来不问世事的何真,亲自出来迎接!何咸才明白过来,这位彪悍的中年剑客,是自家爷爷请来的高人!

    在安顿好唐周之后,何咸就迫不及待地前往何真的院子!

    三国牛人何其多也!不知道,这一位,又是哪只大牛呢?

    看到何咸一路小跑而来,正在和中年剑客饮茶的何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魔性的声音,自厅堂,穿越庭院,直震得何咸发憷:“好孙儿,你不是一直叫嚷着要学兵器吗?爷爷为你找的使兵器的大家,到了!”

    公元183年,何咸已满11周岁,按照汉朝讲究虚岁的习俗,已经是13岁。继承了何氏屠家子优秀基因,何咸看起来像是15、16岁的少年也毫不为过!一米七几的身高,宽厚的肩膀,一身腱子肉。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渐现刚毅,加上一脸的大胡子活脱脱就是何进的翻版。和郭嘉那种妖异的帅哥相比,何咸算不得太英俊,但却胜在大气和端正,相当符合汉朝人对于文武双全的士者标准。

    在何家庄,除了文祥,武艺最高的就是文聘和何咸莫属。此时的文聘18岁,正值青春年少,无论是身体还是武艺已初长成。当然,这里说的是武艺,而不是杀人的本事。要论杀人功夫,在何咸数年精心培养和熏陶之下,特战小分队的何乾等人已经甩开何咸几条街。为完成任务,无所不用其极。顶尖的护卫和顶尖的杀人一样,首先要先学会杀人,你才能更好的理解杀人者的心理。

    文聘跟随文祥学的是家传武学:越王枪!

    相传那是春秋战国时期,文种跟随越王勾践,在查抄一贵族之家时,得到的无名竹简!征得越王同意之后,文种得到了这卷无名竹简,并将之起名为“越王枪”!文氏的后人,弃文从武之后,就是依靠这卷越王枪的竹简,练就了一身的好枪法!

    而文聘趁手的兵器,则是一杆通体漆黑的长枪!椆木的枪杆,镔铁的枪头!舞、刺、挑、挥,挥舞起来,破风声阵阵,当真是泼水不进!

    可惜文氏家规,枪法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如若不然,何咸只需要和文聘一起,跟着文祥学习枪法即可!文家现在是何氏的家臣,如果何咸强要,文祥相比也不会拒绝。但是何咸不想这样做!相比于文氏的忠诚,一卷武学枪谱,简直是不值一提!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比何咸,更加明白,文聘将来所能达到的高度!

    每次看到文聘练习枪法时,那英武不凡的样子,何咸有心较量却无力应对。

第60章 问心() 
何老太爷一直强调何咸要打基础,打熬气力,修炼内功,但绝对不让何咸接触战场兵器之道。何咸几次提议找个武道高手,都被何老太爷否决了。其他事情何真都放任何咸做主,唯独这练武一道,何老太爷一直不松口,只是督促何咸加紧修炼三十六擒龙手,然后等待时机到来。至于时机什么时候到来,何老太爷打个哈哈,蒙混过关。

    所以,之前的何咸现在是空有一身力气,想要较量,只能和文聘玩空手搏击和摔跤,却不能像三国小说中那样,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执方天画戟,骑赤兔宝马,策马大战三百回合。

    因为何咸不会用兵器啊!

    郁闷归郁闷,何咸却也知道,何真必定是为了他好。

    等啊等,等了几年的时间,这个机会终于是到来了!

    听到何真的呼喊,何咸的心中“咯噔”一身,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开始沸腾起来!

    “此乃北地大侠,剑圣,燕山王越!普天之下,论剑术之道,以王越为最!你想要的绝顶高人,爷爷已经为你找到了!你还不快快跪拜!”何真倒是一个自来熟的主,上来就让何咸给王越行拜师礼!

    王越,字安睿,东汉末期著名剑师,生于燕都,擅长长剑技巧,传说勇力可比吕布(字奉先),单挑无敌。曾单骑前往贺兰山,斩杀劫掠汉人的匈奴单于,名震天下,被当世尊称“剑圣”!王越先后当过汉献帝刘协和魏文帝曹丕的剑法老师,所以又被后世称为帝师!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还是汉灵帝光和六年,刘协只有2岁,曹丕尚未出生。王越将来能否成为“帝师”,何咸已经不敢确定。但是何咸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剑圣大人,即将成为自己的武学导师,心中澎湃不能自己!

    “且慢!”就当何咸以为,何真已经把事情全部安排妥当,自己只需要跪拜之后,拿起长剑,学习绝世剑法的时候,王越伸手制止了何咸!

    何咸满脸诧异地看向何真,何真一脸的风谈云清,仿佛早就料到王越会添加条件!

    “世兄对越有活命之恩,这个人情,越粉身碎骨,自当报答!但是武学之道,讲究的是传承!贵孙若要拜入我门,必当通过蔽门的认可。世兄觉得可有道理?”王越并不理会何咸,一脸认真地询问何真道。

    “我了个去!这是什么节奏,煮熟的鸭子难道要飞?”何咸内心暗自惊叹。

    “这是自然!”何真笃定回道,“只是,这认可一事,当如何测验?”

    “不难!只要贵孙,回答我几个问题即可!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反之,道理也是一样!”

    “请!”何真也不废话,左手虚伸,引向何咸,示意王越,大可以尽情询问!何真对自己的孙儿有百分百的信心!

    何咸也不知道何真的信心从何而来,无奈一拱手,先给王越行了一个晚辈礼,然后静待王越出题考问。

    “人生而有贵贱、高低、贫富之别,然否?”王越问道。

    何咸一愣!

    王越问出的这个问题,直指人权!在这个天赋君权,人分三六九等的年代,这可是相当先进,也相当叛逆的想法啊!是违心附和皇权第一,还是直面表达自己作为后世人的观点:人,生而平等?何咸又点把握不准。

    “直言心中所想即可!”何真在旁边轻声提醒道。

    何咸闻言,顿时有了决断,管他那么多,就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好:“否,人生而平等。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然帝王将相之子与贩夫走卒之子如何能相提并论?”王越似乎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继续问道。

    “帝王将相与贩夫走卒从人这个概念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差别,有些人能力强能够做帝王,有些人能力弱,只能做小贩。但他们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朝代在更迭,帝王将相也不是永世流传的。”何咸试着用这个时代的语言来解释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在后世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一旦超前到了2000年前的现在来说,不知道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王越点点头,眼神之中流露出来一丝赞赏。

    何咸则有些困惑他是否是真正理解了自己的话。君权神授。在2000年前的中国,人人不都应该信奉帝王将相的高贵论吗?

    “天下大势你怎么看?”王越又抛出了一个更大的论题。

    这回何咸倒是不再犹豫,也不怕语不惊人死不休,直言道:“大乱世将至!百姓苦不堪言!”

    汉朝末年,群雄逐鹿,三国争霸,乃至归晋,乱世一百多年。至于晋之后的五胡乱华,更是黑暗血腥的时代。

    “好一句百姓苦不堪言!”王越击掌叫好道,“只是你既然能够体会乱世百姓之困苦,如何破局,可有良策?”

    “唯以武止武尔!乱世一旦降临,牛鬼蛇神必然野心四起,争地盘、争名声、争财富,谁还会顾得了百姓的生死。以绝对的武力以最快的速度一统乱世,百姓受到的创伤才会越小!”或许是被老人的情绪的感染,何咸的话也逐渐多了起来。

    “会有多大的损伤?”

    前世看三国的历史,何咸曾看到过一段关于东汉末年至三国归晋期间人口的统计和比较。从东汉到三国战乱最频时,中国人口总数从近6千万直降到约1000万,确实空前惨烈。直到西晋成立休养生息若干年后,才勉强恢复到1600万。再其后又赶上八王之乱、南北分裂和五胡乱华,中国的人口一直拖到隋朝统一天下,才逐渐恢复到东汉的水平。乱世,是最可怕的。

    “十不存一。”何咸苦涩回答道。

    “可有阻止乱世降临的良策?”王越或许早已经预料到,只不过由何咸的口说出来,还是被震撼到了。便又急切问道。

    “在乱世未起之时,或许能凭借智慧,自帝王至百姓,从上而下进行改良,平息社会矛盾。但是……”何咸说不下去了,这虽然是个办法,但想要实施,却比登天还难。不能实施的方法还能叫做方法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