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府外的喧嚣终于安静下来半个时辰时候,这些世家大族才开始派遣家丁前往受灾的几家打探。

    家丁回报回来的消息惨不忍睹,以郡守褚氏、郡尉王氏和郡丞马氏为首的十家世家被山贼血洗一空。府中能拿的东西都被拿走了。粮食,铜钱,布帛,甚至连郡守身上那件丝绸的睡袍都没有放过。但好歹人都没有事情,只是被捆绑在一起,嘴里塞了抹布,关在了地窖之中。

    将近50万石粮食,一万贯铜钱,三十车兵器盔甲,八十车丝绸布帛,一夜之间都被运到了伏牛山中。五泄寨的三千余人劳力根本不够用。城西疫民安置区的三万多基本断粮的流民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流民自然是何咸的创意,王笑笑的杰作。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何咸本来就不准备将这些粮食据为己有。有了这些流民的帮助,将这些物资从宛城运到伏牛山,也就将将用了半天的时间。

    等到气急败坏的郡守纠集了二十余家世家的家丁组成的联合军,在王郡尉的统领之下,沿着车辙痕迹追到伏牛山下的时候,只发现了一地的残渣。

    将近三十万石的粮食在伏牛山下被分给了帮忙的流民,三万流民有一万自愿上山,去了五泄谷。另外两万多人不愿上山落寇的,王笑笑自然也没有勉强,让他们带着粮食四散而去。宛城他们是待不下去了。但宛城地处要道,往北可去关中、洛阳,往南可去襄阳荆州腹地,往西可去上庸汉中,往东则是豫州颍川郡。不愁这些流民没有落脚的场所。

    多了一万多的流民,五泄谷肯定是待不下了。

    王笑笑根据五泄谷的地形,在四周再建立了四座山寨,呈梅花状拱卫五泄谷。

    没有了粮食的顾虑,一阵风带着1000余名战斗山贼在一线提防宛城官兵的剿杀。但家丁联合军到了伏牛山下便不肯进山,在平原作战与山贼作战和在大山中与山贼作战是两个概念,家丁联合军还是知晓轻重的。宛城原有的500多郡兵是见识过英雄联盟那帮山贼的强悍之处的,没有家丁联合军的支持,这500多人是万万不敢上山的。

    暴跳如雷的褚郡守只能向临郡求援。等褚郡守的援兵赶到,大雪也该落了下来。进山剿匪的事情只能留待明年的春天了。

    一阵风在安排了100名探子之后,就带着大部队回到了五泄谷。

第41章 过一个好年() 
英雄联盟洗劫了宛城十世家的消息,震惊了南阳地区百姓的同时,也震惊了同行的山贼,有两路小势力的山贼1000余人,举寨投奔英雄联盟。其余山贼也纷纷效仿,进行了合并和被合并。一时之间,伏牛山硝烟四起,杀声震天。

    山贼的版图发生了颠覆性地改变,原来的二十七路山贼,现在变成了八大联盟。

    分别为英雄联盟、斗岩联盟、东白联盟、千柱联盟、天竺联盟、勇士联盟、悍匪联盟和霹雳联盟。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并购联盟中,发起人英雄联盟却出人意料地保持安稳。

    秋天已深,冬天将至。

    英雄联盟的人正忙着砍树伐木,建造木屋,烧制木炭,猎取野兽,硝制兽皮。妇女们则在加班加点将从宛城劫掠来的布帛制成过冬的衣物。英雄联盟上下14000余人,一片劳动人民欣欣向荣。完全不像是一个大山贼窝子。

    劫掠来的武器盔甲经过挑选,裁汰破损不能用的交给文聘,带回何家庄由欧阳大家的弟子重新炼化成原铁进行打制,又可以武装1000人左右。经过何咸批准,一阵风准备在冬天来临之后,从流民中再选出1000人进行训练。将英雄联盟的战斗队伍扩展至2000人。

    得到的铜钱和银子,何咸让王笑笑派几个可靠的人跟随何武器护卫队前往豫州、司隶等地全部换成粮食、兽皮、生铁等物资。王笑笑派出的人是他的二叔王彦,一个精明稳重的资深山贼,更重要的是对王笑笑忠心不二。

    司马徽三个月暂留之期到了,但司马夫子依旧忙着每日的教学。何咸很贴心地将司马徽的妻儿从颍川一并接到了宛城。何咸命人在水镜书院的旁边又建了一座水镜庄,作为司马徽的府邸。何咸的孝敬加上宛城世家送来的钱粮,已经让书童司马燕打理不过来。主母的到来,恰好让他也从重解脱了出来。

    何进从将作大匠迁为了河南尹,虽然品秩依旧没有提高,但是两者享有的权力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将作大匠负责的是皇宫建筑,充其量是一个油水比较多的部门,但河南尹可是直接管理帝都洛阳的最高长官,权力相比于外州的刺史也不徨多少。也算是步步高升了。

    升迁了,责任重了,也就不能回宛城过年了,不能来的还有何苗。宛城只剩下何咸陪着何老太爷何真。

    过年的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

    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祭灶之后就是祭祖,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

    公元181年的年三十,何家庄到处洋溢着平安幸福的气息。一堆巨大的篝火在庄子中心的广场燃起,调皮的孩子早已按捺不住玩耍的心思,将竹子投入篝火,听到“爆”的一声便欢呼雀跃。相传这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吃团年饭、除夕守岁是中国亘古相传的习俗。

    何老太爷在一庄子老小的祝福声中,酣然睡去。何咸在给何老太爷盖上厚厚的皮裘之后,悄悄推出了房间。小鱼儿去和两位母亲守岁了,何咸特意批得假。小强也和父亲旺财、祖父阿福一起此年夜饭去了?。府上除了几名孤儿,守着何老太爷。何咸将其他人都放假了,反正都在庄上,喊一嗓子也方便。忙碌了一年,过年就是大家休息的日子。

    何咸取了一件皮裘,披在身上,出府去了。一道身影立即跟了上了,是何乾。

    何乾是一名孤儿,也是何咸培养的特种作战小分队中第一位得到了何咸认可的队员,特赐姓名何乾。用何咸的话来说,何乾就是一个天生当特种兵的料,天生的杀手和保镖。何咸已经把自己理想中的最强的特种兵的样子告诉了何乾,剩下来的就要靠何乾自己的领会和摸索了。何咸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何乾的成长速度。

    就在何咸带着何乾漫无目的地在庄子里游荡的时候,庄子最高的瞭望塔上,却有两尊黑影伫立。

    “为什么留下来?德操先生似乎不是几百名学子所能牵绊的啊?”

    “是啊!为什么留下来?老夫也不清楚原因。也许是在这个庄子里看到了圣贤书中的关于理想世界的一丝影子吧,想亲眼看看终究会向哪里发展。”

    “哦?可这小子的做法明明是有遗墨的风格?据老夫所知,德操先生可是儒者?”

    “不管是什么风格,只要是利于百姓,有功于社稷的便好。老大人不用探底,在下没有恶意。儒墨道法,说到底,都是我华夏族的文明,何必需要争个你死我活呢?”

    “这小子不知遗墨之存在,却自发执行着遗墨的意志。天理也好,人为也罢,老夫只想静静地陪着他走下去,走到时候、走到哪里都无所谓。”

    “老大人就不愿出山,将胸中所学传授下去?”

    “不了!老夫年纪大了,早该去了的人,就不招摇了。我到是会召集一些散落的遗墨之人,好将学问传授下去,不至于断了传承。”

    “如此,甚好!”

    清冷的夜,两道身影如他们出现时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42章 改进造纸术() 
正月初一,没有嫡系长辈可以拜访的何咸,拿上了礼物步行前往水镜庄,给老师拜年。

    司马徽正待在书院,右手一把紫砂流茶壶,左手一卷竹简,正在品茶看书。

    现如今,颍川、南阳等地,直接把着一把紫砂茶壶喝茶已经成为名士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司马徽显然不会是为了附庸风雅,但用紫砂壶喝茶确是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优雅感,让名士如他这样的人也欲罢不能。

    看到何咸来了,司马徽路出了极为愉悦的神色。看的出来,他现在水镜书院待得很是顺心。

    行了叩拜礼,问了新年祝福之后,何咸快步把自己准备的礼物给司马徽双手进献了上去。

    打开上面包裹的蓝色绸布,里面是一本用用丝线装订成册的纸质书籍。书皮封面写着《水镜先生语集》,里面的内容则是何咸记录司马徽近小半年来传道授业的经典言论,其中不乏解释《论语》、《诗经》等著作的精辟论述。

    司马徽放在了手中的紫砂壶和竹简,站起身来,整理仪容,双手接过了何咸递过来的《水镜先生语集》,翻看了几页,合上,郑重朝向何咸作了作一揖。

    著书立言在古代都是读书人头等的大事,司马徽这一揖是为了表达心中那份激动。

    何咸当然是侧身避开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他现在都不敢受此大礼。

    “这就是你之前提到的可以用来著书的纸张吧?太精美了!比蔡侯纸精美太多了!怪不得你有自信可以著书!你又给为师创造了一个大惊喜!”司马徽爱不释手地翻着那洁白的纸张说道。

    二十一世纪,凡是学过书画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宣纸。书法和写意画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简直就是书画界不二的选择。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追求的便是这种“多变”的墨趣,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非熟练者不易掌握,也正是这种神奇的多变性,吸引了自古至今无数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韵、变化的方面付诸了不懈的探索,至今未间断……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宣纸的这些特点主要是因为其原料的特殊,也就是宣城出产的一种青檀树的树皮加上优质的沙田长秆籼稻草,才能得到宣纸洁白如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诸多优点。后世的安徽宣城,也就是汉代扬州的某郡,具体是哪里,何咸现在还没有查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