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耗完了最后一丝臂力。现在,就算井栏推进到了一河之隔外,他们也难以射出有效的火箭。

    张史已经忘记了指挥战斗,他愣愣地望着两架井栏旁边那一千名手持七尺多长的斩马剑的南阳重步,面色惨白。

    县尉慌张进言道:“为今之计,唯有派出精锐士兵不惜生死出城作战,方能摧毁那两个恐怖的大家伙!县尊莫要再犹豫了!”

    张史是在犹豫吗?不是!他只是在想,张勋派给他的扬州兵能够精锐到击败这些手持斩马剑的恐怖步兵吗?他们出城会不会连井栏都摸不到,就被斩马剑斩为两段呢?最终,张史还是不敢派兵出城,他担心出城之后,夹石城只会覆盖地更快。

    “连弩营进击!南阳南阳轻步第一校、第二校进击!“

    两架井栏在南阳步兵的护卫之下,顺利抵达了夹石城的护城河前。张史既然不敢派兵出城作战,何咸毫无犹豫下达了第四条军令!重步兵根本不是攻城的主力,何咸也并未想过让重步兵爬上高高的云梯!他们只是井栏的护卫,是吸引敌人火力的靶子,同时,也是南阳军战斗力的一种展示,或者说,是一种威慑!

第三百五十八章 攻城车发威() 
两千名南阳军连弩兵带着手盾和连弩,分别攀上了两架井栏,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尽可能压制夹石城上的扬州军,减轻南阳轻步利用云梯攀城时候的压力。

    南阳轻步一校、二校共计四千人,分成了20个梯队,每个梯队都以一架云梯为中心,气势汹汹地扑向了夹石城墙。

    经过前面半天的三轮战斗,何咸基本耗尽了扬州军的弓箭手,但是守城的武器很多,弓箭只是其中威胁较大的一项而已。除了弓箭,对攀城威胁很大的,还有檑木、滚石、金汁等等的手段。

    张史准备很充分,储备了很多檑木和滚石,甚至连煮金汁的大锅都特意打造了一只。但悲催的是,因为井栏以及那上千名连弩手的存在,扬州军在城墙之上举步维艰。夹石城的青壮根本不敢将这些守城物资往城头上搬,谁上谁死。那口特制的大锅只能孤零零地待在城墙之上的空地,夹石城的军民连把它架起来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拿它来熬制金汁了。南阳军以不要钱的频率发射着弩箭,压制着夹石城上一切活动着的人。战争,果然比得是谁财大气粗!

    南阳军的二十架云梯齐齐靠到城墙之上,要开始攀城了!

    张史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于是在亲卫的簇拥之下,亲自走出掩体指挥战斗。扬州军卒在张史的激励之下,顶着飞来的弩箭,开始搬运那些檑木等物往城墙下砸去。

    南阳军的伤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狭窄的云梯之上很难闪躲,对于大部分士兵而言,这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或许,尽可能快速地攀上城头,就可以扭转这种极为被动的状态。但是城头之上,有数千名敌人在磨刀霍霍。战场之上,根本没有什么安全的地方。唯有奋勇向前,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击溃敌人,结束战斗,方能迎来真正的安全。

    南阳军在拼命,扬州军也在拼命。守城守到如此憋屈,张史纵观古今,当真是闻所未闻。扬州军每一次的攻击都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这对于士气而言,是最致命的打击。这样的反击,绝不可能持久。张史知道,县尉也清楚。唯一的办法,只能等南阳军攻上城墙之上,利用混战的机会,让弩箭失去发威的余地。只是,那样的话,扬州军也就失去了城墙最大的优势。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枪的肉搏战。扬州兵能够在短兵之战中将南阳兵赶落城墙吗?

    “主公,扬州军在城头抵抗非常激烈,末将愿领亲卫登城!”

    南阳军在此前几轮战斗中势如破竹,打得扬州军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但在登城这一最后的环节,终于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赵云见城头之上,南阳轻步的两校人马迟迟打不开局面,心中有些焦急,便主动请战道。

    “子龙莫急!夹石这样的小城,还轮不到你这样的大将出马!适当的流血和牺牲,对于我军而言,也是好事,可以增强我军抗挫折的能力。天下坚城无数,可不是所有的城池都如同夹石城这么好攻克的!”何咸口中宽慰着赵云,心中却一点都不轻松。袁术虽然如预料中那般不堪,但扬州军却比想象中要有韧性的多。或者说,南阳军并没有强大到让扬州军一触即溃的状态。对于何咸而言,这也是一种警示。

    袁术扬州军能有如此战力,统兵能力更强的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又该战力如何?占据冀、并两州的袁绍麾下的冀州兵和并州兵,战力又该是何种的水平呢?这几年来,何咸在发展,在变强,其他的诸侯们也没有闲着啊!

    “攻城车出动!城破之后,重步兵跟进!”何咸下达了夹石攻防战的第五条军令,也是最后一条军令!

    南阳军的攻城车为纯实木构造,前后共计六个轮子驱动。总体结构就像一个尖顶木屋形,异常坚固。尖顶的顶棚,可以用来保护攻城车中的士兵,避免来自城墙之上的箭矢、檑木、滚石和金汁等物的攻击。顶棚的外侧则蒙着一层牛皮,上面浇灌湿泥土,用来防备敌人的火攻。攻城车的正中间是一根粗大的圆木,用铁链悬挂在横梁上。圆木的后端有金属帽,前端有金属头。金属头制做成了羊头的形状,称为攻城槌。攻城时,依靠攻城车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后运动后猛烈撞向城门,依靠惯性和动能来破坏城门或者门后的门闩结构。

    何咸本来的计划之中,并不准备出动攻城车。他觉得负土车加上井栏足够拿下夹石这座小城池。事实证明,何咸还是小看了夹石城的决心。或者说,是小看了县令张史的决心。

    张史看到攻城车来袭,将城头之上的指挥权交给了县尉,亲自领着一千扬州精锐下城,挥舞着刀枪强行命令夹石城的青壮运来檑木和滚石封堵城门,企图彻底堵死通道。

    “咚~咚~咚~”攻城槌三次猛烈的撞击之后,夹石城门闩率领承受不住巨力,破碎而断。城门的后面,张史还没有完成封堵,攻城槌继续发力,撞击城门之后强行打开了一条能容双人行进的通道。

    ”南阳重步!斩!斩!斩!“攻城车完成使命之后,迅速后撤,所有的空间都让给了后续跟进的重步兵们。重步兵们穿过门洞之后,挥舞斩马剑和扬州军展开了血战。

    夹石城的青壮在见识到南阳重步的斩马剑,只一剑就将一名青壮拦腰斩断之后,不约而同选择了转身逃跑。就算张史指挥着扬州军士对他们刀枪相加,也抵挡不住他们溃逃的决心。就算是死,他们也不想被那柄巨剑腰斩。张史短暂阻挡之后,觉得这些青壮已经无可救药,拔出腰间的佩剑,指挥着扬州军涌入门洞,和南阳重步决战。门洞狭窄,并不利于斩马剑发挥全部的威力。重步兵们就将斩马剑当做长枪使用,挑、刺、横扫,县令张史在混乱之中,被斩马剑的剑锋扫中,脑袋被削去了一般,红的血,白的脑浆,流淌了一地。

第三百五十九章 魏延的成名之战() 


第三百六十章 浮槎山之战 郁闷的纪灵() 
浮槎山一战,南阳军魏延、徐晃、庞德以一万两千人击溃了五万扬州军。扬州军诸将桥蕤被庞德枭首,五万士兵伤亡两万余人,失踪一万余人,仅有前军雷薄七千余人逃到舒县,后军陈兰一万余人逃到了合肥。莫说是袁术,就连何咸自己,也被三人的战绩晃瞎了双眼。

    在贾诩提供的下策之中,魏延三人只要能够击退桥蕤军,后者拖住桥蕤军,不然他们顺利到舒县汇合,便是完成任务。没想到,艺高人胆大的魏延竟然制定了如此疯狂的作战计划。更重要的是,向来稳重的徐晃和庞德竟然也同意了魏延的主意,陪他疯狂了一把!

    放下战报,何咸摇摇头苦笑道:”看样子我等要日夜兼程赶往舒县了!不然的话,我们的三位大将,刚刚立下不世之功勋,就被敌军包围歼灭,可就要成为全天下的笑话了!“

    何咸的担忧不无道理。

    镇守舒县的张勋得知五万援军被南阳军伏击死伤惨重,好友桥蕤还被斩杀枭首之后,当即暴走!派出了麾下最得力的战将李丰和雷薄分别领兵一万,前往浮槎山一带剿灭魏延的偏师。

    魏延虽然悍勇无比,但脑袋瓜子可不傻。他知道这次做法有些欺人太甚,打得扬州军太狠,扬州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自己麾下剩余的这不足一万人,多有轻伤在身,不能再来一场苦战;想要逃跑,却又舍不得这一身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重铠装备。于是,魏延与徐晃、庞德一合计,决定领军遁入浮槎山。

    结寨自守,当过白波贼的徐晃最有经验。他先命军士在浮槎山九座主要的山峰之上,搜寻稳定可靠的水源。很快,就有军士反馈,在浮槎山的主峰之上发现了一清一白两眼泉水。白泉圆、清泉方。方泉水明澈如镜,历历在目;圆泉水莹泽如玉,不见池底。更为神奇的是,两眼泉水汲取多少,流出多少,始终保持尺把深的水位。经过战马饮用测试之后,确定两泉的泉水无毒,可以被人饮用。找到了稳定的水源,三将当即决定以该两眼泉水为中心,设立层层大寨,建立防守体系。同时,搜刮浮槎山上一切的食物,存积到大寨之中。三将坚信,何咸在接到浮槎山战报之后,一定会尽快赶过来救援他们。

    与此同时,李丰、雷薄循着踪迹,找到了浮槎山上安营扎寨的南阳偏师。两人按照张勋的指示,不惜伤亡,连攻了五日。一路从浮槎山半山腰攻至山顶,打下了南阳军三道防线,损兵折将无数,却始终对最后一道大寨无可奈何。

    五日后,南阳军主力逼近舒县,张勋迫不得已召回了李丰和雷薄军。等何咸派赵云领兵找到浮槎山的时候,出征时一万两千人的魏延偏师已经减员至六千余人。其中,伏击桥蕤的时候不过阵亡了两人人左右,而坚守浮槎山,却伤亡了三千余人。一方面是因为魏延部军械物资短缺,且没有医治的药材,导致伤亡率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扬州军的报复性反扑有多么凶狠。

    虽然减员严重,但是剩余的这六千余名官兵精神都不错。经过这一攻一守两场大战,这支偏师已经打出了自己的脊梁,具备了独立成军的条件。何咸与贾诩商量之后,决定以这六千余人作为骨干,组建一支三万人的新军,从南阳军中单独分离出来,军名“浮槎”!魏延从西中郎将拜为扬威将军,成为南阳五虎将中第一位独领一军的南阳将领!甘宁虽然事实上统领着三万南阳水军,但其官衔只是长水校尉,算不得独立一军。

    ……

    浮槎山惨败,桥蕤被杀,五万援军被击溃,活着不足一半。消息传回寿春,袁术大骇,大呼“桥蕤误我“,随后欲斩桥蕤满门以泄胸中怒火。纪灵、袁涣冒死进谏,认为浮槎山败在南阳军太狡猾,桥蕤在作战指挥上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大的过错。

    阎象对于桥蕤家人的生死并不在意,但他深思之后觉得不能放纵袁术滥杀麾下将领家属的坏习惯。万一的万一,将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保不齐惹得袁术大怒,也落得抄斩满门的结局就太悲催了。于是,阎象也站出来做一个顺水人情,以大战之前杀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