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啊!“何咸感慨道。

    张绣哈哈大笑起来,酒精明显上头,动作有些不受控制。

    ”军师说了,这个计划完全是从南阳军发展的角度,为卫将军量身定制而成。若将军目光远大,胸有大志,必然不可能看不见这个计划所蕴含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拒绝!“

    ”哦?军师?哪位军师如此有自信,你倒说来听听?“何咸笑问。

    ”姑臧贾诩,贾文和是也!“张绣自豪道。

    何咸微微一笑,心中其实早已猜到。西凉军反,西凉军降,二十几万大军,五名西凉悍将,说到底,全部在毒士贾诩的掌控之中。贾诩不费一兵一卒,只因势利导,便让这几位目中无人的西凉将帅甘心为他驱使。说到底,都是利益的关系。贾诩能够看透局势的变化,抓住每个人的利益所在,就连何咸,也跳不出他张开的蛛网。为了自己的利益,乖乖接受他的提议。

    ”回去禀告各位大帅,我同意他们的提议,细节咱们可以再谈,我只有一个条件:贾诩必须到我这里报到,向我效忠!“

    张绣愕然,不明白何咸为何如此看重贾诩。何咸与贾诩,似乎并不相识啊……张绣这么想着,一口饮尽了他的第三碗美酒,刚想站起来身来告辞,只觉得眼前犯晕,身体发飘。他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清楚,却发现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好酒!“这是张绣当晚的最后一句话。随即,鼾声响起,张绣就此醉倒在了南阳军的中军大帐。

    与张绣一起被特战队员拖下去的,还有魏延和张辽。两人本来只想解解馋,过过酒瘾,但听说西凉军准备投降和撤退之后,当即失去了自己的控制力,一口接着一口,一碗接着一碗,直至喝醉。何咸并没有阻止他们两个喝醉。这两个多月以来,诸将都非常辛苦。长安兵力不足,极为考验领兵之人的能力。既要兼顾城墙的安全性,又要分配好军士的体力,每一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唯恐发生什么纰漏。而放松神经,没有比大醉一场更有效的了。

    领兵的三人之中,唯有高顺不喜欢饮酒,尤其是在战时,几乎滴酒不沾。他的军旅生活过得像个苦行僧,毫无乐趣可言。何咸也曾劝过他,劝他莫要对自己、还有陷阵营的军士太过苛刻,高顺的回答令何咸汗颜。

    高顺说:“我想活着回家见到我的妻儿,所以我不得不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我希望陷阵营的兄弟都得活着回家,所以我必须以要求我自己的标准,严格要求他们!”

    25181

第三百三十二章 张济要降() 
何咸瞬间无语,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然后灰溜溜地离开。

    高顺让何咸看到了什么事专业军人,相比而言,何咸是一个并不合格的将领。但幸运的是,何咸拥有无与伦比的超常眼光,他可以找到一堆优秀的将领来替自己练兵、领兵。高顺如此,魏延、张辽如此,文聘、甘宁、徐晃无不如此!这就是何咸最大的优势,也是他最大的骄傲!

    ”今夜,两门的巡防之事,就全拜托伯平了!“何咸道。

    ”此乃末将使命所在,将军放心,有高顺在,两门可保无忧!“高顺说完,一抱拳,一掀身后的披风,大步出帐而去。

    张绣醉倒不能出城,何咸只好命何乾派一名队员,拿着他的亲笔信前去报信,避免张济担心。

    大帐之内,仅剩何咸、徐庶、钟繇和赵云四人,顿时安静下来。

    钟繇轻抿了一口碗中的白酒,清了清嗓子道:“主公,张济降的突然,其中是否有诈?”

    钟繇并不知道张绣曾经暗中帮助过南阳军,有此疑问也属正常。

    何咸摇摇头道:“诈降的可能性不大!敌强我弱,本将不可能现在就大开城门,接纳张济军。等能接纳张济军的时候,也不可能让其保持现有阵容,必然会对西凉军进行缴械和拆分。张济若是诈降,代价太大,完全没有必要,倒不如退回西凉。”

    “那张济所图为何?”钟繇接着问。

    “所图者,势也!”徐庶接过来说道:“如果庶没有猜错,南阳援军已经通过函谷关。西凉军得到消息之后,自知攻陷长安城无望,要么撤兵,要么只能投降。张济不比马腾、韩遂,他早年就跟随董卓来到洛阳与长安,再回凉州已经没有根基,效忠朝廷才是大势所趋。”

    “若是南阳援军将至,这就说得过去了!”钟繇点头道。

    “两个多月都坚持下来了,我们不妨再等几天,看他们究竟是真退还是假退!”何咸笑道。

    ……

    “司徒大人,马腾军、韩遂军撤了!”

    三日后,吕布携刘表登门,给王允带来了这个重磅消息。

    “西凉贼军撤退这是个大喜讯啊,为何两位却面色不悦呢?”王允很奇怪地问两人。

    “因为张济军并没有撤退,反而跑去了何咸镇守的东、南两门。”吕布答。

    “这是为何?”王允更加奇怪了。照理说,西凉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决定放弃围攻了,那必然是一同撤退啊?没道理走一半,留一半啊!难道说…

    “张济欲降!”

    “张济莫不是要降往何咸?”王允惊讶道。

    “正是!”吕布愤怒道:“张济不知道发什么疯,竟然领着六万余兵马欲降何咸六七千人马,简直不可思议!”

    “张济作为董卓麾下西凉四将之一,不可能做无用之举!他最终舍弃我等,而选择何咸,必然是因为降何咸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王允冷静分析道。

    刘表点点头,顺着说道:“再结合马腾、韩遂军匆匆撤退,也就是说关东诸侯的援军应该将至!”

    “来援的军队不是南阳军,就是南阳军的友军,所以张济才会有降何的举动!”

    王允最后的结论让吕布感到绝望,假如南阳援军将至,再加上张济投降的六万余西凉军士,何咸在长安城的力量一下子超越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要不然,趁着援军未至,张济军未降的时候,突袭南阳军,杀死何咸!”吕布一脸戾气,提出了一个孤注一掷的方法。这个办法,与除去董卓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允和刘表暂时沉默,不吱声。董卓都被他俩设计杀了,再杀一个何咸,两人并无所谓,但关键的问题是:吕布能够杀得了何咸吗?

    “要不,还是以皇帝的名义召何咸过来面圣?然后…”刘表以手作刀状,想要套用杀董卓的方法,故技重施。找个何咸没有防备的时候,将其斩杀。

    “不妥!”吕布否定道:“何咸武艺高出董卓不少,且其亲卫统领赵云,与其练就了一套攻防一体的枪法,十分难缠。就算是我,也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斩杀两人!”

    “这么厉害?”刘表没有想到,吕布竟然能给何咸这么高的评价。在刘表的印象中,吕布在武艺一道非常自负,很少服人。

    “想要杀何咸,必须引军,利用兵力优势,集中掩杀,方是正道!”

    吕布正说着,忽听得又有急报而来。

    “射声校尉文聘领着南阳援军出现在长安城东十里之外!”

    “来得这么快?”王允失声惊呼,“人数几何?”

    “号称十万!实际应该在五万左右!”

    “五万人?那这内战就没法打了……”吕布低声喃语道。

    刘表闻言也是脸色煞白。何咸不一定会杀了他们,但是想要继续身处高位,执掌朝政,恐怕就是痴心妄想。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当政的瘾,让他们继续回到从前听任摆布的日子……刘表真心不想。于是,他的脑子里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子师,不如我等携帝投奔关东?袁术、袁绍与我等皆为党人,厉害相关。想必一定会愿意与我等共享权力!”

    吕布一听,眼睛发光道:“好主意!关东诸侯,除了何咸,皆土鸡瓦狗也,无敢战之人。本将若去关东,必能护得两位大人的周全!”

    王允沉思了一会儿,最终却是摇摇头道:“何咸不惜倾巢出动,救援长安,所图者不过陛下也。我等若是携天子而走,何咸必会全力以赴,追击到底。到时候,恐怕还未来得及与关东其他诸侯见面,便被南阳军击溃……”

    王允所言,也不无道理。吕布与刘表同时陷入了沉默状态。

    王允叹了口气,继续道:“你们要走,老夫不阻拦。但为了天下社稷,老夫不会离开陛下。董卓那老贼都除掉了,老夫难道还怕何咸这个小贼吗?”

    吕布与刘表对视一眼,知道王允心意已定,便联袂告辞,离开了司徒府。181

第三百三十三章 吕布东逃() 
“奉先,你是愿意留在皇帝身边,做何咸小儿的走狗,还是与我一起投奔关东诸侯?”出了司徒府的大门,刘表迫不及待问吕布。

    吕布也不犹豫:“南阳小儿何德何能?本将早就看他不惯!岳父要走,小婿理当追随。只是,我等该去投奔谁?袁术还是袁绍吗?”

    “袁术、袁绍现如今兵强马壮,我等去了不过是锦上添花,起不了主导性作用。兖州牧刘岱乃我老友,此前曾有密信于我。东郡郡守曹操以下犯上,囚禁了他,夺了兖州的基业。我等不妨帮他夺回兖州,好以兖州为基地,东进青州、徐州等地!”

    “岳父真是好计谋啊!”吕布喜道:“事不宜迟!岳父即刻随我前往军营,趁南阳军尚未完全控制长安城之前,点齐兵马杀出函谷关,前往兖州!”

    “不!你我兵分两路,你速回大营,点齐兵马,收集贵重物品和粮草,准备出征。老夫还需去一趟未央宫!”

    吕布大惊:“岳父莫不是还想带走皇帝?这个风险真的很高!”

    “非也!“刘表否定道:”王子师说得没错,皇帝这个目标太过醒目,若是带走,何咸必然不肯放过我等。但投奔关东诸侯,没有一份趁手的见面礼怎么可以?所以,我等需要转换一个目标!”

    “转换目标?转换成谁?”吕布皱眉,不解问道。

    “不是谁,而是一方物件,价值不在皇帝之下!”刘表阴测测道。

    ……

    与此同时,霸城门外,锦旗招展,锣鼓喧天。南阳援军与西凉张绣部驻扎分别在霸城门外南北两侧,双方井然有序。

    霸城门内,何咸正在中军大帐招待张济军的主要将领。张绣点名要上南阳美酒,其余的,一概随意。

    酒,之所以被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推崇,并形成独特的酒桌文化,就是因为喝酒以后方便相互之间的交流。国人相对而言比较拘谨,陌生人之间的沟通比较慢热。但一有酒的帮助,这些问题就不在是问题。尤其是白酒,喝微醺之后,什么话都有人讲。不管对还是错,不管有理还是无理,不管符合规律还是不符合规律。要想看一个人怎么样,把他喝倒一次,看看他醉酒后的样子,就能八九不离十能摸透一个人的个性。

    张济和张绣一样,对南阳的这些白酒爱不释手。明知道极容易醉人,还是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唯有坐于西凉军第三席的贾诩,总是轻轻一抿,举杯的次数多,但是酒却不见下降。何咸在偷偷地大量贾诩,贾诩也在偷偷大量何咸。

    酒过不止三巡,张济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