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陵郡守曹寅得知秦颉兵败华容道,死得极为悲惨,担心何咸报复,搬空了武陵郡的库房,直奔汝南而去。

    长沙郡则因为郡守孙坚抽空了郡内兵士,宗贼苏代、贝羽之流趁机作乱,为祸一方。

    至此,零陵,武陵,长沙三郡乱象陡升,急需整顿。而南郡原郡守乃刺史王睿的门生,孙坚逼杀王睿之后,也没有放过这位郡守。所以,南郡在这段时间,一直是是蔡、黄、向、蒯四世家商量着来。何咸得到了这四家的支持,也就平稳了南郡。

    最后一个桂阳郡,因为地势偏远,消息不甚通畅。郡守赵范,虽为袁氏门人,但也未参与谋害何咸的事件当中,不知道打得什么主意。

    回到襄阳之后,因荆州牧刘表突然失踪,荆州世家以州牧不可空缺之由,推举卫将军何咸暂领荆州牧。同时,举荐徐庶为南郡郡守,蔡瑁为武陵郡守,蒯良为长沙郡守,向朗为零陵郡守。江夏郡守黄祖,桂阳郡守赵范暂时不变。同时,邀请南阳郡尉文祥以荆南校尉之职领五千南阳兵进驻襄阳,协助诸位郡守平定祸乱。巴郡人甘宁为锦帆校尉,屯驻襄阳汉津港,以锦帆贼为班底,组建荆州水军。卫将军何咸不在期间,锦帆校尉甘宁受荆南校尉文祥节制,协助平定荆南水贼。

    处理完荆州的事情,何咸马不停蹄回返虎牢关,已是深秋。虎牢关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各位诸侯倒是没空理会南阳军,就连何咸消失的事实也一直未被知晓。

    三个月前,袁隗、袁逢相继因病逝世于虎牢关上。徐荣为了迷惑关东联军,瞒而不报。从西凉军中找了两个老兵,每天穿上三公朝服,冒充二袁。但终究是纸包不住火,一个多月前,得知真相之后的袁绍、袁术怒发冲冠,不惜兵力对着虎牢关发动了猛攻!这一次,是真正的猛攻!三天一小战,七天一大战!一个多月下来,联军伤亡人数达到恐怖的五万余人。

    “江东猛虎”孙坚终于开始大放异彩,他率领的长沙军两次登上虎牢关,但因为协同作战的孔伷军与陶谦军不给力,最终只能遗憾败退下来。

    连日激战下来,徐荣的西凉军也是伤亡惨重,五万守城的军士伤亡将近一万。尤其是为了将登城的长沙军赶落下去,徐荣不得不出动麾下的西凉精锐。比军士伤亡更惨的是,守城物质开始短缺,无论是箭矢还是檑木、滚石,甚至是烧金汁的柴木都已经收集不齐。

第二百九十一章 徐荣的打算() 
董卓带领着迁都长安的大军已经顺利通过函谷关,徐荣圆满地完成掩护的任务,决定撤离虎牢关。若再不撤,西凉军的伤亡将成倍增加,很有可能再难撤走,现在是撤退的最好时机。

    “胡轸,入夜之后,你领着三万步卒轻装简行,立刻撤离虎牢关,不眠不休,穿过洛阳,前往函谷关。本将亲率一万全骑兵断后。记住,本将只给你一个昼夜的时间,后天清晨,骑兵会全线撤离虎牢关。你若是不能带着步卒逃离关东联军的追杀,提头来见!”

    徐荣召集麾下诸将,下达了第一道撤离命令。

    “将军放心!末将誓死完成任务!”胡轸领命,带着步卒系的将领离开大帐前去安排撤退事宜。

    “将军,受伤的士兵怎么办?”负责后勤与伤兵营的武将赵岑急问道。

    这一个月来,西凉军伤亡接近一万人。其中,已经死亡的四千余人,能够随军撤走的大概有两千余人,还有四千余人伤势较重,肯定承受不住急行军。

    “能有的全部撤走!走不动的留在虎牢关,本将自有安排!必当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徐宁吩咐道。

    赵岑不知道徐宁所谓的活路是什么,但作为一个非战斗性质的偏将,他别无选择,只能服从将令。

    第二日,袁绍照例派出了一只五千人的队伍,继续给虎牢关施加压力,这是一场小战。徐荣派出将一万骑兵分成三队,精锐铁骑四千为一队,另外六千骑兵分成两队三支队伍轮流守关。负责攻城的五千关东联军皆来自徐州刺史陶谦的麾下,战斗积极性并不高,丝毫没有看出来今日守城的西凉军与往日有什么区别。殊不知,西凉军此前负责守城的步卒三万皆于昨夜离开虎牢关,撤往了函谷关。

    这一场小战打得不温不火,双方互有损伤但是伤亡都不大。直到日暮时分,双方鸣金收兵。徐荣当即召集伤兵营主将赵岑前来议事。

    “赵岑,本将听闻你原是关东人士,现有一个重要任务交付于你,你可敢担任?”

    赵岑闻言一愣。但见徐荣身侧的亲卫虎视眈眈,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刀威胁的势态,赵岑明白,徐荣这是要下军令,并不是真的要与其商量军务。为小命考虑,赵岑赶紧抱拳回复道:“末将敢不从命!”

    “好!本将没有看错你!”徐荣一脸欣慰道,“今夜,骑兵将全部撤离此地,本将命你率领伤兵营驻守一晚!第二天一早,献关降敌!”

    赵岑问言大惊失色,跪地求饶道:“将军明察!末将虽为冀州河间人,但是对太师忠心耿耿,对西凉军绝无二心。末将与关东联军也绝无瓜葛啊!”

    “起来说话!”徐荣道,“本将并没有怀疑你私通反贼。恰恰相反,本将知你忠心,所以安排你这个献关的任务。你的亲属家眷本将保证会给你想办法送过来!你要做的就是献关给袁绍,然后尽可能保住这些受伤西凉军士的性命。他们都是好男儿,不该枉死!”徐荣说完,对着赵岑深作一揖。“这一拜,是本将送给你和那些受伤的西凉军士!”

    赵岑赶紧避开,不敢受徐荣这一拜。

    “将军之心,末将已经明了!末将必当安排将军的安排,献关投降,希望能保住这些将士的性命。”作为伤兵营的主将,赵岑一度担心徐荣会将这些伤兵作为累赘全部处决掉…献关求降已经是这些伤兵能够拥有的最好结局。关东联军以仁义自居,想必不会做出杀俘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赵岑愿意配合,徐荣也是松了口气。做降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的。总体来说,徐荣并没有看错人。安排好伤兵营的事情之后,徐荣便率领这一万骑兵悄悄出关。为了降低动静,徐荣下令所有战马口中衔住木棍,马蹄裹上软布,牵马步行五里之后才敢上马,全速前进驰往函谷关。

    第三日清晨,又到了七天一大战的日子。袁绍纠集了韩馥的冀州兵三万,曹操的陈留兵一万,孙坚代为统领的袁术的汝南兵一万共聚虎牢关下,准备一举攻克虎牢关。

    久未露面的卫将军何咸今日也领着三千并州飞骑给出兵攻城的三位诸侯加油喝彩!某些诸侯才想起来,今日的为将军与前段时间偶尔出现的时候有些不同。盔甲还是那套明光铠,头盔面甲也还是那套紫金面冠,但整个人的气势仿佛完全不同。

    “莫不是卫将军前段时间不是装病,而是真的病了?现在,他的病康复了,故而气场发生了改变?”袁术心中如此嘀咕着,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却说不上来。

    五万大军呈前中后三阵,孙坚继续打头阵,袁绍领着颜良文丑以及三万冀州兵作为中军,曹操作为后军。很显然,吸取了前两次孙坚登城之后援军乏力的教训,袁绍准备启用自己的嫡系部队不再给西凉军反复的机会。

    “徐荣小儿,江东孙坚在此,还不速速献关投降!如果不然,这次必破你这虎牢关!”孙坚策马横刀,代表五万关东联军出来叫战!

    若是往常,徐荣必然顶盔掼甲出现在虎牢关城门之上,大笑一通关东反贼自不量力等等,然后双方击鼓开战。但是今日,情形有些奇怪。城门之上迟迟不见徐荣的身影,若不是虎牢关后方依旧有生火做饭的炊烟升起,孙坚都会以为这是一座空城。

    “空城?”孙坚的心中咯噔一下,“不好!徐荣那厮会不会已经逃跑了呢?”

    孙坚赶紧策马回返中军,将看到的情况以及心中的忧虑汇报给袁绍,并且建议袁绍立即出兵攻城。

    袁绍一听,怕中了徐荣的诡计,反而踌躇不前。袁绍正在犹豫之中,虎牢关的城门突然大开。

    有一员武将举着一面“赵”字的大旗,只身从城门处慢慢策马而出。看这身影,没有徐荣高大魁梧,却是何人?

第二百九十二章 赵岑献关 曹寅控诉() 
武将策马孙坚的前军阵前,下马,横倒战旗,单膝跪地朗声倒:“虎牢关守将赵岑献关乞降!请诸位大人应允!”

    孙坚与袁绍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这虎牢关原来不是空城,还是有守将的。只是这守将明明是徐荣,什么时候又成为了赵岑?”

    “昨夜,典军中郎将徐荣已经尽起虎牢关守军四万人撤离此地,逃亡函谷关。只命末将率领两千余名伤残士卒镇守此关!”赵岑解释道。

    “你不怕死吗?”袁绍问。

    “怕死!但将军命我守关,这是军令!”赵岑答。

    “那你为何不死战到底?”袁绍再问。

    “将军命我至少守住一夜,末将做到了!”赵岑道。

    “倒也是名忠勇之士!本盟主不为难你!起来召集你的部下,放下所有武器,勿要反抗,接受联军的管制!”作为名士,袁绍最喜欢这类“忠于职守”的人才。继完成了旧主的任务,也凸显了自己的强大。袁绍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投降的西凉军得到了最好的待遇,没被虐待。

    “文台,你进关受降,万事小心!如有意外,速发信号,本盟主亲率大军,前来救你!若是西凉军诚心投降,万勿滥杀!”

    “盟主放心!坚必当不负使命!”孙坚领命,转身领着麾下的一万汝南兵,押着赵岑进入了虎牢关。

    ……

    “卫将军真乃福将也!甫一出战,虎牢关守将赵岑便献关投降!”上党郡守张杨没羞没臊地拍马道。

    “早知道,我等应该早就请卫将军出马!虎牢关也就不用打得如此辛苦了!”河内郡守王匡唯恐落后,赶紧补拍一记马屁。

    何咸哈哈大笑起来道,“巧合!全部都是巧合!要说威名,也是江东孙文台,数次先登,令徐荣心生恐惧,才弃关逃往!我等还是速速进关,趁着时辰还早,火速前往洛阳一瞧!”

    “将军说得极是!”张杨、王匡抱拳一揖,各领着自己的兵马挺进虎牢关。

    此时孙坚率领汝南兵已经完全控制了虎牢关,诸侯齐聚之后,决定马不停蹄奔赴洛阳。虎牢关往洛阳,一马平川,再无艰难险阻。至日暮时分,大军赶至洛阳。只见洛阳已经成为一堆巨大的废墟。微风卷起,黑烟四散。莫说金银财宝,就是人烟,也是没有瞧见一点。数百里之地,寂静如荒凉的坟地,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曾经繁华冠绝天下的都城洛阳。

    虽然众位诸侯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看到此情此景,还是心底发颤:董贼之心,实在是狠啊!数百年的都城,就此毁于一旦!别说袁绍、袁术、曹操这样从小在洛阳城中长大的官二代,就连只在洛阳待过一段时间的何咸、孙坚等人,看到洛阳城现在的惨状,也是唏嘘不已。

    洛阳废墟之中是没办法住人了,众诸侯只能在洛水旁的荒地上,各自驻扎营地。

    “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犯下弥天大罪!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