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⒙戆氲勒鄯担こ铝簟F窘枳抛笾欣山庀碌纳锨Ф桑懿俸芸炀驮诔铝粽疚攘私鸥K嗲宓练耍倮糁危雅┮担诵匏心佳盗非嘧常莘谜欣肯褪课浣6潭贪肽甑氖奔洌懿禀庀乱丫崃讼暮钤ā⑾暮類⒉苋省⒉艽俊⒉芎椤⒗纸⒌湮さ纫淮笈浣苷街迩в嗳耍荒笔糠矫妫瞬挪欢啵髫④鲝⒊剃诺热嘶姑挥型侗迹钟械亩ゼ赌笔拷鲇邢分乙蝗恕

    戏忠,字志才,颍川人士,为人多谋略,能力不在郭嘉之下,深得曹操器重。唯一的缺点就是身体不好,短命。郭嘉,就是戏忠死后,推荐给曹操的。

    “吾欲响应袁本初之号召,起兵讨伐董贼!”曹操端坐上首,环视四周,意义奋发道。

    “吾等誓死追随主公!讨伐董贼,匡扶汉室!”众人齐声喝道。曹操麾下的这些武将,多为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当然唯曹操是瞻!

    汝南郡守府,郡守袁术也收到了袁绍的檄文。

    ”袁本初一介庶家子,何德何能竟然以三公名义号召天下英雄!“袁术”啪“地一声将手中的檄文扔在了地上。袁术生气的并不是檄文本身,而是檄文上的印章!两位老头子竟然将印信交给了袁绍,而不是给他!

    麾下的李丰、乐就、梁纲、张勋、桥蕤等人面面相觑,不敢答话。纪灵伤愈归来,虽然脚有些跛,但是不影响他作为马上将的武艺。

    ”主公息怒!“站出来答话的,却是袁术的主簿,也是他麾下的头号谋士,阎象。

    阎象捡起檄文,掸了掸上面的尘土,淡然道:”袁本初以三公名义号召天下,是真是假,尚未可知。天下英雄也未必会追究这其中的真假。“

    袁术转念一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情。即使两位老头子将印信给了袁绍,也并不能证明什么,他袁术还是汝南袁氏的嫡系继承人!这么一想,袁术的念头瞬间开始通达,再也没有方才那般生气。

第二百六十一章 诸侯响应() 
”既如此,那吾等便不予理会!坐看袁本初出丑!“袁术道。

    ”不!恰恰相反!主公不但不能不理会,反而要支援袁本初,共伐董贼!起码在名义上必须这么做!“

    ”哦?此话怎讲?“袁术一听来了兴趣。

    ”主公可趁此机会派人前往寿春、庐江等地招募兵员,结交郡县官员。趁机扩大在扬州、豫州的影响力……此外,主公还可以征召长沙郡守孙坚前来相投。孙文台早有依附袁氏之心,且欠主公一个举荐之恩,必然不会拒绝。孙文台一投,等于是给其他的郡守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当时候,投奔主公之贤士武将,必将络绎不绝!“

    ”妙计啊!子善大才,不在张子房之下啊!“袁术听到阎象的主意之后,喜笑颜开。

    ”主公谬赞了!“阎象谦虚道,”主公贤名远播,必能扛起复兴大汉的重任!“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其余众将纷纷恭贺袁术道。

    ……

    南阳宛城,郡守府,何咸、何苗也是召集一干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刘辩、唐婉与何太后现如今常驻何家堡,但并不参与南阳郡的经营。在张机的针药调理之下,刘辩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受损的神志还没有清醒,张机说需要时间慢慢恢复,至于最终能不能恢复如初,只能听天由命。为刘辩安全起见,经过何太后的同意,何咸决定暂不公布两人的行踪。相当于是默认董卓的说辞,两人已经离世。

    何咸麾下,现有谋士郭嘉、李严、黄月英三人;有武将文祥、魏和、赵云、文聘、张辽、魏延、高顺、李风(一阵风)、王笑笑、风无极等人,统领南阳军和郡县兵共计三万余人,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

    其中,赵云麾下的一千黑山、中山骑兵统一划归张辽统领。也就是张辽麾下的并州飞骑,人马增至三千人。这也是何咸麾下唯一一只纯骑兵队伍。

    高顺的陷阵营由八百扩编至三千。高顺擅用军阵,其建军的思路是以五百人为一部,或皆用鈎鑲,或皆用刀盾,攻防一体,在小规模战役中威力惊人。当初何苗带着高顺在荥阳平叛的时候,高顺就是以麾下五百陷阵营军士先抵挡住数千叛军的数波攻击,等敌人士气衰落之后,再伺机展开反击,一举突进叛军的中军,灭掉贼首,被观战的何苗引为天人。

    文聘和魏延各领三千南阳兵。文聘继续面甲军的建军思路,连弩加长枪。魏延更喜好大刀,故而挑选的军卒都是高大类型。何咸特意命人打造了五百套全身铠,拨与魏延组建五百重步兵,令魏延喜不自胜。

    此前伤亡惨重的面甲军,经过补充和调整,回到满编的五百人。加上从洛阳回归的何乾的特战小分队,共计五百八十八人,为何咸的亲卫营,由赵云统领。

    任钟重组了一支百人的绣衣使者,作为亲卫,保护刘辩与何太后的安全,但不参与南阳军的整体行动。

    任红昌不喜武功,但是却对医术非常感兴趣,天天泡在仲景医学院,粘着张机学医术。据张机说,她的天赋还在小鱼儿之上,有可能成为一位名医。能不能成为名医,何咸不确定,但这个“貂蝉”估计不会再和吕布有什么纠葛,也不需要以色娱人,周旋于吕布与董卓之间。

    张机在何咸回归南阳之后,便撂了担子,回归仲景医学院,做医学研究工作,偶尔还给学子们讲几堂疑难杂症课。

    王越一改神出鬼没的习性,天天出没在水镜书院,喝茶看书,偶尔来了雅兴还露几手绝世剑法,深得南阳学子的崇拜。司马院长特聘其为水镜书院的客座教习,可以不定时开设兴趣课,教书院的学子剑术。在司马徽的主持之下水镜书院已经成为南阳地区最大、也最负盛名的书院,其影响力直追襄阳鹿门山书院与颍川书院。从水镜书院毕业的第一批学子,已经到南阳各县就职,成为南阳郡的生力军。当然,王越之所以对书院感兴趣,是因为书院新聘了一名女教习,对于“墨学”一门专研颇深。

    “墨学”一度被大汉列为禁学,各大书院都对其避而讳之。但水镜书院想来不走寻常路,连医学、算学、包括黄月英开设的机关学,这些闻所未闻的学科都堂而皇之地进行教授,为什么就不能多一门“墨学”呢?这名精通墨学的女教习,姓何名莹,据说是卫将军何咸的远方表姑……

    待众人落座之后,何咸把檄文递给何强,让其给大家传阅。

    “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匆匆一瞥,轻笑道:“袁本初倒是机敏!料知董卓既定袁隗、袁逢为逆贼,下一步必然会派军攻击渤海与汝南等地。于是抢先一步,以三公名义发出匡扶汉室的号召,确是一招好棋!”

    “杀大将军的凶手当中,主谋是袁术,但袁绍也脱不开干系!我等还要响应其号召吗?”赵云一直对没能拯救何进的事情耿耿于怀,故而对袁氏怀有很强的敌意。

    郭嘉无奈地看了赵云一眼,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大将军的仇固然要报,但讨伐董卓,我南阳军也必须参与!”

    何咸同意郭嘉的意见,点点头道:“讨伐董贼是国事,杀袁术是私仇。我等不能因为私仇而影响国事。更何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袁术、袁绍以为我等并不知道他们是杀害大将军的凶手,故而我等可以假意逢迎,等讨伐董卓事了之后,再让他们血债血偿!”

    既然何咸这么说了,赵云便不再有什么异议。其余人等也纷纷点头,同意何咸的论点。

    “此番诸侯会盟,本将欲领军师郭嘉,射声校尉文聘领、长水校尉魏延,步兵校尉高顺,屯骑校尉张辽、越骑校尉赵云及麾下军士共计一万两千余人出战。本将不在期间,南阳郡事由骠骑将军何苗决断,李严、文祥、魏和、李风、王笑笑辅佐!诸位可有疑意?”

    “末将谨遵将军令!”众人站起来,异口同声道。

第二百六十二章 盟主之争() 
檄文所到之处,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相应:第一路,冀州牧韩馥。第二路,左中郎将、陈留郡守曹操。第三路,虎贲中郎将南阳郡守袁术。第四路,兖州牧刘岱。第五路,河内郡守王匡。第六路,豫州刺史孔伷。第七路,东郡郡守乔瑁。第八路,山阳郡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相孔融。第十一路,广陵郡守张超。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魏郡郡守张邈。第十四路,北平郡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上党郡守张杨。第十六路,乌程侯长沙郡守孙坚。第十七路,右中郎将、渤海郡守袁绍。第十八路,左将军何咸。

    十八路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往洛阳方向投来。最后在陈留郡酸枣县齐聚,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各路诸侯还没开始商议讨伐董卓的事情,却纷纷开始盘道、拉关系,结成自己的小团队联盟。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势力团体:

    其一是以袁绍为首,另有韩馥,袁遗、刘岱、乔瑁、孔融等人,兵强马壮,力量最强,有接近兵马十万余人。

    其二是以袁术为首,另有孔伷、陶谦和孙坚,拥有兵马七万余人。何咸虽然很早便于孙坚交厚,但在再三考虑之后,孙坚还是选择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说真的,孙坚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

    其三是以曹操为首,另有鲍信、张超和张邈兄弟,兵马五万,貌似实力一般,却何咸却知道,真正的大鳄其实是这一路人马。

    最后一系,便是以何咸与公孙瓒为首的小联盟,另有王匡和张杨,兵马四万余人。公孙瓒与何咸平定乌桓叛乱的时候,有过袍泽之情。且久居幽北之地,对于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并不感冒。曹操虽然交友广阔,但也不至于广到幽州。所以,对于公孙瓒而言,他与众人都不熟,在看到众人结成纷纷小团队的情况之下,便首选有过战友情的何咸。而王匡和张杨两人,曾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过府掾之职,故而第一时间选择向何咸靠拢,倒也是忠义之人。

    眼看着诸侯们只顾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聊人生,曹操有些看不下去了。心想这二十几万人马囤积在自己的地盘之上,人吃马嚼的,养个一两天还可以,时间一长,这陈留郡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钱粮,还不得给这些饭桶们吃个精光?

    “咳咳~”曹操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大人,今日我等秉持匡扶汉室,讨伐董贼的大义齐聚于此,是不是应当推举一位盟主,统一发号施令,然后迅速进兵洛阳,诛董卓,救陛下呢?”

    何咸一直在冷眼关注场内的情况,一听曹操之言,知道大戏马上就要开场,便帮助曹操扔块砖头道:“孟德言之有理!就是不知道何人能够担此重任呢?”

    曹操与何咸这一唱一和之后,在场的众人纷纷安静下来,这盟主之位,乃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机遇。

    山阳郡守袁遗率先站起来道:“兖州牧刘公山,皇室宗亲,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可为盟主!”

    刘岱赶紧摆手道:“本州德能有限,自问担不得此重任。右中郎将、渤海郡守袁本初,文武双全,且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乃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