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军政府模式,乃乱天下的开始。但李儒利用这一套帮助董卓一跃而成为整个天下最有权势之人,犹如已经吃过人肉的猛兽,岂能就此收手?

    “此事全权交给文优负责!务必要让这些该死的党人长长记性!”

    “儒,必不辱使命!”李儒潇洒一揖道。

    “那逃跑的废帝与太后又如何处理?会不会对太师有所影响?”张济在旁边询问道。

    董卓也望向李儒,虽然洛阳的党人才是重中之重,但废帝出逃毕竟也不是小事情,不能不闻不问。

    “贼人既然将我等的注意力往洛阳东的虎牢关方向引去,那么他们逃跑的方向必定是洛阳西的伊阙关方向。等光禄勋吕布回来之后,太师可命其率领精骑火速前往伊阙关追击!”

    “善!”董卓同意道,“但贼人逃跑时间已久,若追不回废帝与何太后,该当如何?”

    “不难!太师不妨对外宣称,废帝与何太后自觉愧对苍生,上吊自杀!”李儒狞笑道。

    董卓一愣,旋即狂笑起来:“妙极妙极!如此一来,天下人都以为废帝与何太后已死。等屠家子回到南阳,若是公布两人的身份,就会受到重重的质疑!而趁此机会,本太师便可以出兵有名,挥师南下,一举剿灭乱党!”

第二百五十九章 营救达成() 
“统领,一个时辰已到,我等是否封闭密道!”邙山别院大厅中,众人皆紧张地盯着地道,期待卫将军能带着面甲军成功撤回的同时,也担心着西凉军会不会从地道中杀出来。

    “不可!父亲,再等一炷香吧!将军肯定会成功的!”任红昌站出来阻止道。营救行动开始之后,任红昌因为不善武艺,就待在别院留守。

    从个人感情来讲,任钟同意自家女儿的意见,等待何咸。但作为一名军人,何咸曾经给他下过命令,一个时辰到,便要封锁密道……他将目光投向何太后。在弘农王刘辩神志不清的现在,何太后就是这里最高的统帅。

    何太后有些犹豫。她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但她同样不是心慈手软之辈,能在后宫拼杀出来的女人,谁没有狠心的时刻。稍微思忖一下之后,何太后便下定决心。为了刘辩的安全,她不可以冒太大的风险。她准备让任钟按计划行事,封闭密道。

    “报~”突然,一名绣衣使者出现在大厅门外,敲门禀告道:“大人,院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是太后的故人!”

    “故人?”何太后一愣,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来人自称,辽东王越!”

    何太后听到“王越”的名字,倏然起立,一边往外走道:“快快有请!”

    王越的到来,让何太后忘记下达封锁密道的命令。任钟有些尴尬,想要出言询问,却被任红昌阻住:“父亲,就再等一会儿吧!”

    任钟欲言又止,最终放弃叫住何太后,转而叮嘱绣衣使者道:“全部打起精神,若是西凉军追来,我等便跳入密道阻挡!红昌,你负责锁闭密道门!”

    “我……”任红昌没有想到自己的请求,却可能让父亲搭上性命,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小莹…草民王越,参见太后!”别院偏厅内,王越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太后何莹,甚为激动。

    “义士不必多礼!”何太后在确认王越身份之后,强忍内心的不平静,挥挥手,将所有闲杂人等遣散到偏厅之外。随行的宫女太监迅速离开,合上大门,偏厅之内只剩下何太后与王越两人。何太后对着王越盈盈一拜道:“许久不见,小师叔可还安好?”

    这一拜,时光恍若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一年,何太后还不是太后,她还只是一名叫做何莹的女孩,生活在南阳宛城,期待着自己将来的夫婿会是何等的模样。那一年,王越也不是辽东大侠,他只是剑法初成的剑客,奉恩师之命前来南阳宛城找他的师兄何真!

    命运让两个年轻人相遇相恋,也是命运让两人分离不见。王越远去草原执行刺杀匈奴单于的任务,消息全无。何莹伤心欲绝之下,听从父命进入了皇宫。

    再得闻消息之时,王越已经成为辽东大侠,名满天下。可那又怎样?何莹已经成为了皇帝的女人,贵为妃子…

    “自从草原过来以后,我曾数次潜入皇宫…无奈皇宫守卫森严,殿宇众多,始终寻不见你的身影。后来听说你为皇帝生下皇子,深得眷宠,我便远离中原,去了幽北之地…数年前,得到何师兄的召唤,知道你过得不好,我才回转内地,在洛阳创立英雄楼,为你做一些事情。我曾以为此生再难见你,没想到,何咸竟然真的将你营救出宫…”

    太后何莹静静地倾听着王越的述说,这一刻,岁月静止。

    与偏厅之内的美好不同,大厅之内对着密道望眼欲穿的众人而言,每一分一秒的时间流逝都是揪心的等待。

    “有动静了!有人过来了!”负责监听地底动静的绣衣使者终于汇报,众人精神一震。来者是敌是友,将见分晓!

    “多少人?”任钟急问。

    “大概……有数百人。”

    “数百人?”任钟有些不敢相信,何咸真的能将大部分的面甲军都带回来。在他看来,那些人和他一样,都属于死士,能够回来几十人,便算是不错!任钟深吸一口气,对左右的绣衣使者命令道:“你们两人随我一并下地道等候!红昌,听我命令随时锁闭地道门,绝对不能犹豫,听到了吗?”

    任红昌泪眼婆娑,不肯应答,任钟加重语气又问了一遍,任红昌才点点头。

    “来者何人?”任钟跳下密道,拔出腰间的佩剑,厉声喝道。

    “统领,是我,何咸!”密道的远处,传来何咸何咸熟悉的声音。

    何咸带回来的面甲军士中,二百七十七名尚能自己行走,三十九人重伤,还有7具尸体…在来的路上失去了生命。

    何咸等人的回归,也惊动了偏厅的何太后与王越。

    “叔公,董贼可枭首?”见到顺利王越,何咸眼前一亮。

    王越摇摇头道:“功亏一篑!董贼防守严密,吕布骁勇,武艺不在我之下!”

    听到两人的对话,众人才知道王越竟然去行刺了董卓,而且还能全身而退。尽管没有成功,也足以让在场众人钦佩。何太后望向王越的眼神中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温柔。

    “叔公无需介怀!董贼倒行逆施,时日必不久矣!且容他多活几天!”何咸有些小小的失落,但这个结局他早有准备。汉末前期第一强人果然是气运加身,岂是如此简单就能被和谐掉的?既然天下第一剑客王越都刺杀不了董卓,那这条命,只能交给吕奉先了!吕布能保他,自然也能杀他!

    简单地医治一下受伤的面甲军,众人便踏上了逃亡南阳之路。负责接应的是一只中山而来的贩马商队,多出来的面甲军士均装扮成随行的护卫,跨上战马迅速往伊阙关的方向而去。

    通关的文书,任钟早就预备妥当,用的还是绣衣使者的密文,陛下的玉玺。这样的通关文书,在整个大汉都可以通行无阻。所以,当吕布紧赶慢赶追至伊阙关的时候,商队已经出关南下,成功地避开了追捕。出了伊阙关,天高地阔,吕布想要再追可就难上加难了……

第二百六十章 反董卓檄文() 
永汉元年十月,洛阳城再次遭逢大乱。洛阳皇宫遭逢贼人袭击,汉帝刘协居住的崇德殿遭到攻击,嘉德殿被焚毁。太师董卓被刺客刺杀于开阳门,凶手证实乃城门校尉伍孚所谓。伍孚被当场诛杀,其九族被夷灭。太傅袁隗,司徒袁逢,卫将军何咸被指认为洛阳动乱的幕后指使。

    事后,卫将军何咸逃亡南阳,被朝廷通缉。袁隗、袁逢在洛阳被捕,削去一应官职待遇,全家八十七口人,全部被捕入北寺狱。其余被牵连者,被杀害者,多达三千余人。洛阳党人为之一空,整个大汉为之震慑。

    及十一月,洛阳再次传出重大消息,弘农王刘辩与何太后问心有愧,双双在宫中自缢。天下哗然,皆认为是董卓派人害死了弘农王与太后。

    十二月,董卓征召典军中郎将徐荣,抚军中郎将华雄,率领十万西凉军入洛阳,秣马厉兵,一副兵出虎牢关的姿态,却不知西凉军的兵锋将掠往何处!

    ……

    话说袁三胖揣着袁隗的金印龟钮,袁逢的银印龟钮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了渤海郡,却被告知袁绍带着心腹家将去了冀州。于是,袁三胖又转道赶至邺城,终于在州牧府外等到了袁绍。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中旬。

    “两位大人让小的给主公带句话:昭告天下昭告天下,共伐董贼!”

    邺城别馆,袁三胖从怀中掏出两枚印信,恭敬地递给了袁绍说道。

    袁绍接过一看,大吃一惊。目光不由自主地偏向座下的两位谋士:逢纪、许攸。

    逢纪,乃袁绍门客,早在袁绍出仕之前,便跟随袁绍,帮忙打理袁绍的地下产业,是袁绍首席心腹谋士。两年前,代替袁绍前往中山谋夺甄氏产业,差点被何咸杀死的,就是这位逢先生。而许攸,乃是坚定的党人,当年与王芬、陈逸密谋行废立之事失败。王芬、陈逸身死,许攸保得性命,改名换姓潜入洛阳,就躲在袁绍的庇护之下。

    “主公!此乃匡扶汉室、名垂青史的大好时机啊!”许攸站出来激动道。

    ”可是,绍不过一介郡守,上有各位州牧大人,如何担当这个重任?“袁绍犹豫道。

    现如今,袁绍麾下虽然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员大将,但是麾下兵员不过数千。武器盔甲有限,战马有限,粮草有限,如何对抗得了董卓的二十万西凉大军?

    ”主公手握三公印信,便能占据大义!渤海郡小,但是冀州地大啊!“逢纪站出来,阴阴一笑道。

    袁绍眼前一亮,问道:“元图的意思是,向韩文节借兵借粮?”

    “正是!冀州牧韩馥乃袁氏门人,主公以三公诏相邀,其必不敢不从!”

    “或者,主公可以反董卓联军盟主之位相邀,韩馥生性谨慎,必推辞不敢担当。但时候再借兵借粮,韩馥便不能推脱!”许攸接过话茬,与逢纪对视一笑,颇有以为知己的意思。这两人,都善于算计人心。

    “两位老大人既然将此等重任交由主公,便是相信主公的能力!主公莫要犹豫,领导天下群雄的任务,非您莫属啊!”逢纪继续献言道。

    袁绍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搏上一搏!

    初平元年一月,渤海太守袁绍在冀州邺城发出“讨伐董卓檄文”,号召天下忠臣义士起兵反董,匡扶汉室!

    “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弒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陈留郡守府,郡守曹操正召集麾下文臣武将商议大事。

    董卓进京之前,少帝刘辩为平息党人的情绪,迁左中郎将曹操为陈留郡守,右中郎将袁绍为渤海郡守,虎贲中郎将袁术为汝南郡守。曹操本欲回老家沛国谯县,得到迁任命令之后,立马半道折返,进驻陈留。凭借着左中郎将麾下的上千儿郎,曹操很快就在陈留站稳了脚跟。肃清盗匪,整顿吏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