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封疆-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诸位都各自回去办公吧。李都尉也去熟悉下你的职责范围,张济你随本官四处转转。”霍光吩咐众人各自回到岗位去工作,而李陵也是新上任的,县衙都尉负责缉拿盗贼,维护治安,事情也比较多,霍光就让李陵先去熟悉一下。

    在来之前霍光已经多方了解过了,其实做一个县令也不算辛苦。因为西汉时期的邢狱断案这一块其实是县丞在处理的,而一般琐事又有五曹分别管理,加上一个县尉统领衙役,掌治安捕盗之事,这样一来县令其实也就没什么事做了。

    在张济的陪同下,霍光先在县衙内熟悉了一下环境,至少要知道这县衙中每一处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在交谈之中,霍光也渐渐的对张济有了些了解。此人祖籍是河内郡人,而且原本还是河内郡轵县县长,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新任河内郡太守王温舒上任后,张济就被调走任命为长安县丞。

    说起来这张济还算升官了,因为汉制大县为令,小县为长。而这个轵县只有两千余户人,是最小的县,轵县县长也是最低的三百石县长,而长安县丞是四百石官员。

    不过霍光发现,张济在谈及河内郡时有些言语不祥,尤其提到王温舒时更是异常。对于河内太守王温舒,霍光也有所耳闻。说起来这位同样也是张汤一手提拔起来的酷吏,不过这王温舒却是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现在虽然表面上他治理的河内郡一片升平,可私底下已经怨声载道。不过因为这王温舒面子功夫做得足够,连汉武帝都对他多有赞赏,所以现在许多太守都尉都效仿他的行为,在境内大开杀戒,以杀立威,而这种举动隐隐成为威胁大汉稳定的根源,只不过问题还没有暴露罢了。

    霍光知道归知道,他一个长安令肯定还管不到各郡的事情,眼下先把长安治理好了才是正道。

    从霍光的观察来看,张济应该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人,看得出来他不是那种争权夺利,爱耍阴谋诡计的人,这样的人霍光就不用再去换了,可以让他继续做县丞。

    “你也先去忙吧,有什么事本官再找你!”霍光初任长安令,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霍光就不用这一招了,因为他虽然是初上任,不过长安县衙已经换成了他的亲信班底,到不用再去立什么威,而一开始霍光也没想过要干些什么大事,一切还是等熟悉了长安事物再说。

    “把名册拿来我看看!”待县丞张济走后,长安令的办公室内就只留下霍光、杜延年和甄有财三人。这个时期所谓的办公室其实也就是一个简单的房间,而后摆设了几张几案。

    县衙名册也是一卷竹简,这个时期纸张还没有广泛使用,而布帛等物也太过奢侈,而且没有竹简保存的时间长,所以一般记录还是以竹简为主。

    霍光打开竹简从头扫过,他发现这册竹简前半部明显刻的有些时间了,而后半部竟然还有几片竹简是新的,而中间还有几片竹简上的名字被刀笔划去。霍光估计被划去的名字应该就是随尹齐而去的原长安县吏,至于后面几片新竹简上的名字应该就是霍去病为自己安排的那批刀笔吏。

    对于竹简上的名字霍光只是一扫而过,而且这些名字大多普普通通,不过就在霍光看到最后那几片新竹简上时,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不由的让他深吸了一口气。

    “田千秋……怎么这么巧?他竟然做了长安县吏!”对于田千秋这个名字霍光并不陌生,说起来如果一切按原本的历史发展,自己和他将来还会有许多交集。

    不过对于田千秋这个人霍光原本就没怎么上心,因为这个人能力其实并不出众,虽然田千秋是汉武帝最后一任丞相,而且到汉武帝死后他还做了十来年的丞相。不过后世史学的评价通常将此人比作霍光的应声虫,可以说他这丞相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而且霍光清楚,田千秋的历史作用其实并不大,他只不过是在恰当的时候为太子刘据鸣了一下冤,算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而后便被汉武帝一路提拔,成为了古今升官最快的人之一。

    霍光并没有重用田千秋的心思,因为一旦没有太子刘据的巫蛊案,那么田千秋就只能做一辈子小吏,对于一个并无能力的人,霍光也不打算去耗费精力栽培,目前就让田千秋安安心心的做一个佐吏。

    “延年兄,看来咱们的家底也不大嘛!这全衙上下加起来也就一百三十四人,其中衙役八十五人。算起来比起一般的郡县县衙还不如啊!”霍光合上名册笑着对杜延年说道,在整卷名册中霍光除了发现田千秋,便没有其他的发现了。

    “大人,长安县位置特殊,其实我们也多处置一些民讼纠纷,拱卫京师有中尉府和卫尉府,长安巡逻和治安也由中尉府负责,咱们县衙倒是没什么事,这样一来县衙就多是文吏了!”杜延年以为霍光还不知道,就略微解释道。

    因为此时汉武帝还没有正式设置羽林军和八校尉,所以拱卫长安的任务还是由南北二军轮流执行,一般一年轮换一次。中尉府就是指北军,卫尉府就是指南军,这两支军队也是汉武帝中前期最强大的中央武装部队。因为有了这两支军队,所以长安县衙除了几个衙役装模作样的巡巡街,其实整个长安城根本不需要县衙去维护治安,而且在长安县衙上面还有一个权力更大的内史府。

    “那这么一说咱们县衙岂不是不用干什么事了?”此时甄有财在一旁疑惑的问道,杜延年不知道,其实霍光刚才那话里的意思和甄有财的问题差不多,那就是他们这个长安县衙究竟需要做什么,或者说对于这个县衙最难办的是什么?

    无论古今一个行政机构最主要的压力应该就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治所的稳定,任何行政机构都害怕出现暴乱起义这些事。而另一个就是来自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或者说对中央政策的执行。

    长安县应该不存在第一个问题,因为如果长安都出现这种情况了,那么大汉就彻底完了。而第二个问题对于长安来说,就比其它郡县要严峻的多了,因为这里就是天子脚下,任何法令肯定会先从这里实施,相应的考核也更加严格!

    霍光知道,汉武帝时期也出现过不少荒唐或者错误的政策,而许多官员因为反对这些政策,或者领会错了政策精神而因此送命,其中包括义纵就是死在这上面。霍光现在担心的就是刚刚开始实施的‘缗钱令’会不会成为自己政治生涯上的一个陷阱?

第63章 东方朔来访() 
缗钱令正是汉武帝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和打击豪强而颁布的一项经济措施,主要内容就是向商贾豪强征收商货、车、船、田宅、牲畜、甚至奴婢的税收。这一政令颁布后要求商贾豪强自行上报财产,而后由衙门评定,再汇总征收。不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商贾豪强刻意隐瞒财产,少报甚至不报的情况。

    不得不说如果这项法令被有效的执行了,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中央财政的赤字。可是历来大商贾与豪强又多与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治安这些事长安县衙可以不去管,可是清算长安商贾缗钱这项事,又由不得长安县衙不去做了。

    甚至在得知汉武帝任自己为长安令起,霍光就怀疑汉武帝是不是存了心思,要用自己和卫霍外戚的力量,来推行这项财政措施。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最终得罪商贾豪强甚至权贵的事就全部由霍光去背了黑锅。

    “不知道清算缗钱的事,咱们县做的怎样了?”霍光知道杜延年还没反应过了,也就不再卖关子,直接点名重点。

    杜延年开始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过当听到清算缗钱几个字时,神色明显有些变化。他是杜周的儿子,对缗钱令也不可能不了解,而且许多深层次的东西他肯定也有所耳闻。

    “呃……这件事咱们恐怕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全国各地此事也不见得有什么进展,真要算起来长安县最难办了!”杜延年自然知道这件事,不过他从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牵扯利益太多太过,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都以为这个法令也就说说而已。

    “恐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不行的,你想想陛下有哪件事是半途而废的?如今朝廷财政紧张,陛下可是急着要钱。我估计这件事绝不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的,这件事我们恐怕要从长计议啊!”霍光叹了口气说道,别人不知道,可他心里清楚,缗钱令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许多关于经济的法令会陆续出台,而这随后几年时间将会是整个大汉商界的一个寒冬,是许多上层商贾的噩梦。

    “既然是陛下颁布的法令,咱们直接到那些商贾府中去清算就是了,哪来的麻烦?”甄有财到底见识还少,他只以为就是一个简单地清算就了事了。

    “这事可不简单,比如长安最富有的桑家,他们家中奴仆数百,良马也不下百匹,其产业更是遍布各行各业。可偏偏桑家与丞相关系密切,而且桑家公子桑弘羊如今也得到陛下赏识,甚至有传言陛下要任命他为大农丞。如果是县衙去清算桑家财产,估计连大门都进不去!”杜延年虽然岁数不大,不过看问题到很准确,其实缗钱令的推行难也就难在这里。

    “陛下要任命桑弘羊为大农丞?”霍光听到桑弘羊的名字就特别上心,再一联想到半个月前桑弘羊被汉武帝招到甘泉宫,估计这事也八九不离十了。

    “嗯,我是听父亲无意提起的,他应该也是从御史大夫那里得知的。”杜延年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似乎是出自张汤,如此一来霍光就确定桑弘羊确实要做大农丞了。

    如果桑弘羊成为大农丞,那么地位还就一跃与霍光持平了,因为大农丞也是比千石的官职。而且这还是一个协助九卿之一的大农令,总管全国经济钱粮的实权职务,地位等同于后世朝代的户部侍郎。

    “御史大夫……对了,好像陛下推行这缗钱令,御史大夫也是极力赞成的吧?”霍光转眼间又想到张汤,似乎这缗钱令也是张汤极力促成的,一想到此处,霍光脑海中不由的就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计划。

    张汤如今位列三公,而且他是实实在在的廉吏。对于向商贾征收重税,张汤是极力赞成的,如此一来不管霍光是不是赞成缗钱令,但至少霍光要执行这项法令的目的和张汤是一至的,霍光突然觉得,或许在这个棘手的问题上可以借助张汤之力。

    “大人,太中大夫东方朔求见!”就在霍光思考如何借助张汤之力,在长安推行缗钱令时,门外衙役前来通传,竟然是东方朔来了。

    “快请进来。奇怪?怎么我上任第一天东方朔就来了?”霍光不可能不见东方朔,不过他也小声的嘀咕着,东方朔的到来确实很意外。

    “大人,那我们就先告退,也去熟悉下县衙的情况!”杜延年很识趣的就主动退下,同时还向甄有财使了下眼色,甄有财也就会意,与杜延年一起退了出去。

    此刻霍光也站起身来,东方朔官职为太中大夫,级别上与霍光是一样的,而且东方朔是汉武帝身边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要起身相迎。

    “我这第一天上任,东方先生怎么就有空来县衙?此刻先生不随侍陛下,怎么还有闲情四处逛啊?”霍光在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