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封疆-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太庙门户,距离主殿还有一段距离,等会大军肯定是不能进入太庙的,不过我们却要跟随陛下进去,到时候你跟在我身边就行了,切忌不要多言,不要乱看。”霍去病小声的给霍光说道,本来正常进入太庙每位官员站的位置都有固定的安排。不过这次霍去病与麾下将士却是主角,所以他们被排在了汉武帝之后,所有朝臣的前面。

    “皇帝陛下驾到……”没等多久,霍光就听到从后方传来一声洪亮的唱念。而后霍去病便率先下马,静静的站立在通往太庙石道的两侧。

    霍光自然也跟着下马,目光顺着石道尽头看去,首先看到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旌旗,而旌旗开道之后很快的便出现一架华丽的马车,不用说这自然是汉武帝的车驾。此刻漠北之战将士和朝中官员分列两侧,汉武帝从中而过,还真有几分后世首长检阅部队的感觉。

    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马车在距离大门还有十丈的地方停了下来。看着马车前的锦帘缓缓被拉开,霍光感觉自己已经屏住了呼吸,这位雄才大略,名垂千古的汉武帝就要出现在自己面前了,而且还是活的……

    很快一个巍峨挺拔的身影就缓缓走出马车,远远的霍光就感觉到一股如山岳般沉重的气息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气势。以前霍光一直以为所谓气势只不过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在人的身上真有这种气势。

    “诸位将士幸苦了!”随着汉武帝走下车驾,从他口中传出一句平淡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霍光都有些不敢相信,气吞山河的汉武帝开场竟然就是这样一句话!

    霍光微微抬起眼帘,看到汉武帝身着冕服,头戴冕冠。那冕服为黑色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而黑色上衣胸前绣着一团云纹,左右肩头分别绘着日月图案。霍光不要看也知道,这黑色上衣的背部应该就是星辰。所谓“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同样也是从《周礼》中流传下来的皇帝冕服的固定样式,这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不变的。

    不过当霍光将目光落到汉武帝面孔时,却被那冕冠前垂下的‘冕旒’给遮住了。他只能感觉出汉武帝年近四十,而具体的相貌却看不真切!

    “拜见陛下,吾皇万岁!”汉武帝一走下马车,众大臣和数万将士竟然不约而同的齐呼万岁。而汉武帝依旧摆出威严的仪态,在几名内侍的搀扶下,向着太庙大门而去。

    汉武帝走起路来四平八稳,一路过去目光也没有看向两侧任何一人。而随着汉武帝的到来,那太庙大门也被打开了。当汉武帝及其依仗走入太庙是,霍去病才转身跟在了皇帝依仗后面。而后自然是漠北之战的将领,最后朝中大臣也才鱼贯而入,不过进入太庙的人虽然很多,却一点也不杂乱,甚至这么多人竟然还安静异常,就连太庙大树上的鸟叫都清晰可闻!

    “可惜啊,这么近的距离居然没看到汉武帝长什么样。要是有个手机什么的就碉堡了,拍张照再发个**啥的,估计会火到爆吧?”此时霍光反倒没有开始那么紧张了,还在心中默默的开起了玩笑。

    整个祭祀过程非常得长,首先就是汉武帝念了一篇长长的祭文,不过祭文具体是什么霍光是真的没听到。一来那祭祀文章实在让人难懂,二来他们这些人虽然距离太庙正殿已经很近了,可是还是相距汉武帝十多米,就算汉武帝声音很大,落到这些人耳中也听不出是什么了。

    好在西汉时期还不兴动不动就下跪,整个祭祀过程虽然很长,却不用这些大臣一直跪着,基本上他们这些大臣就是站在后面陪汉武帝的。

    一番繁缛的仪式之后,终于到了这次的重头戏,就是为六位新封侯的将领授印。在封建社会,最能代表身份的就是印信,而封侯的过程也就是皇帝授予列侯印金印。而在西汉列侯印信则是享受最高级别的金印紫绶,所谓金印紫绶就是指真正的黄金印信和紫色的系印绶带。

    册封一开始,霍光就看到有六名内侍各自捧着一个托盘走到了文武百官前面,而后汉武帝又说了长长的一段话,这次霍光大概听明白了汉武帝话中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说被封侯的这六人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大汉建立了多大的功绩,而后按照高祖定制,封这六人为侯。

    在然后汉武帝一一叫出这六人的名字,六人依次上前,从汉武帝手中郑重的接过金印。不过其中有个细节让霍光很意外,在霍光的潜意识中,他以为这些受封侯爵的人要像电视上那样跪在汉武帝面前,而后将金印举过头顶对汉武帝跪拜。但其实上并没有这么复杂,而且受封者和皇帝之间地位表现也极其平等。

    比如陆博德上前受封,先是汉武帝将印信托在掌中,陆博德走到汉武帝面前却并没有跪下,而是在五尺之外,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手礼对着汉武帝深深一恭。而后汉武帝便将印信交付给了陆博德,最后连汉武帝也交手对着陆博德行了一礼,这一点可是与后世人们印象中大有出入。

    “这……好像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很像啊,看来自己也进了一个误区,在西汉时许多礼仪制度其实与春秋战国时期还很接近。”霍光发现这封侯的过程简直和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君主‘拜上卿,封大将’时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在西汉时,君权还没有像后世那样被神话。

    六人封侯到没有用多长时间,封侯之后就是对全军将士的集体封赏。这个时候就不是汉武帝主持了,而是出来一位六十余岁的官员,霍光估计此人在朝中地位肯定不低,而且极有可能就是李敢的叔父丞相李蔡。

    “他就是安乐侯”就在霍光猜测的时候,霍去病在前面小声的说了一句,声音的大小霍去病把握的相当好,刚好只能霍光听到。这就完全证实了霍光的猜测,李蔡的封号正是安乐侯。

    这一次李蔡拿出了几卷竹简,竟然是开始从第一卷读了起来。而其中的内容则是至李敢一下军中军官的封赏,因为人数实在太多,李蔡根本不可能记住,自然只有照本宣科了。在一百多军官之后就是笼统的说明,斩敌多少级进爵几等。

    霍光细细听完李蔡的名单,果然没有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名字。按理说霍光的位置也应该排在军官的中间,可从头到尾真的对他只字未提。这样霍光也就成了唯一进入太庙,参加了漠北之战却又没有得到封赏的人。

    李蔡这番宣读下来就接近一个小时,那些年迈的官员有些已经晕乎乎的了。不过百官都知道这肯定还不算完,因为此次作战的两位主帅卫青和霍去病还没有封赏。这里顺带提一句,卫青军团虽然基本没什么封赏,但其中也有几人按军官要得到封赏,所有今天这几人连同卫青也都来到了太庙,不过他们与霍去病军团一比,基本上就等于不存在了!

    “朕思虑良久,大将军与骠骑将军为我大汉立下赫赫战功,自此再加封大将军食邑五千户,骠骑将军加封食邑五千八百户……”汉武帝突然对着台阶下百官说道。这一语说出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面露震惊之色。

    要知道一般初封列侯最多也就两千余户,这一次加封两人的就直接是五千多户,五千多户其实就等于是一个小县了。而这一加封后,卫青的食邑已经高达一万六千七百户了,霍去病比卫青要少些,但却也只少了仅仅六百户,多达一万六千一百户。这即便放在大汉立国之初的功臣中也是没有的!

    “然,此仍不足彰显其功,故朕决定再加封大将军与骠骑将军大司马一职。为我大汉开疆拓土,永镇国邦!”一波未平汉武帝还不等众人反应,却又抛出一个更加重磅的炸弹,这一下是真的彻底把百官都给震懵了!

第28章 帝都长安() 
“臣谢陛下隆恩,定不负陛下所望!”还没等百官反应过来,卫青和霍去病已经双双出列,朗声说道。

    “厉害呀厉害……这君臣三人真乃最佳组合,看这行事默契,难怪能开创汉武盛世!”霍光看着汉武帝君臣三人不知不觉间,三言两语的就将事情敲定下来,心中也是佩服不已,此刻霍光也特别注意了一下李蔡的脸上,果然这老头看上去气色有些不太好。

    封赏一完汉武帝就再次登上御驾返回未央宫,而各位朝臣也自有马车载着自己返回长安府邸。至于霍去病与霍光此刻也可以返回冠军侯府了,因为大军封赏已毕,这些士卒军官都有一个不短的假期,而且霍去病这次带去漠北的大军,其中七层也都是从其他各军抽调的,这些人最后自然还是返回各自原本军中,至于升职调迁那都是随后的事情。

    “这位就是阿光吧?很不错,我已经听你兄长讲了你许多事情。过几日与你兄长一道来我府上,你也好与你几位表兄认识一下。”待朝中百官差不多都离开的时候,卫青故意没有走,而是走近了霍去病与霍光。也是这个时候霍光才认真仔细的看了下这位与霍去病其名的大将军。

    “阿光拜见舅父。”霍光连忙退后两步,双膝跪在地上对着卫青叩拜。如今霍光也算真的融入了自己这个角色,并且将自己看做了卫霍外戚的一员,对于卫青他也很是接受,再说有这样一个便宜舅父是多少人想也想不来的。所以霍光第一次见卫青时用上了跪拜的大礼,倒也算合乎情理。

    “快快请起,你这孩子可比你兄长小时候懂事多了!”卫青连忙上前扶起霍光,虽然他也是第一次见霍光,不过通过霍去病的信件,卫青也没少了解霍光,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外甥,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毫无关系的人,卫青也是极为欣赏的。

    “兄长时常告诫阿光,舅父对兄长恩比生父,兄长待您如父,阿光自然也要待您如父。”霍光知道历史上卫青比霍去病活的还要久,如果自己不能改变霍去病早亡的命运,那么将来自己最大的依仗就是卫青。

    “好孩子!你们的心意舅父都知道!这里不是咱们说话的地方,外面将士可还等着你们的,三日后我在府上等你们。记得把嬗儿也带上。”卫青如一位长辈般慈祥的看着两人,如今卫青其实也才三十七岁,不过多年朝堂斗争与战场厮杀,让他无形中又多了几分沧桑,加上留着三缕长髯,很符合长辈的形象。

    “也好,那我与阿光三日后再来拜访舅父。”这里确实不是他们一家人说话的地方,一来这是太庙,二来霍去病麾下将士大多要各奔东西,但临行之前肯定还是要与霍去病这位主帅告别的。

    看着卫青登上马车,在长平侯府卫队的护卫下缓缓离开,这时候霍去病与霍光才再次回到大军之中。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平阳侯曹襄的生母平阳公主还没有改嫁给卫青,不过上任平阳侯,曹襄的父亲曹寿已经死了很多年,现在的平阳公主还是嫁给的汝阴侯夏侯颇的。至于卫青刚才提到的霍光三个表兄,则是卫青原配所生,如今也都十来岁了,与平阳公主没有半点关系。

    太庙外近五万大军依旧整齐排列,而最前面的则是赵破奴、高不识等将领。这次五万大军虽然有近七层都要离开,不过其中那不用离开的都是霍去病的老班底,这些人和一部分军队依旧会留在长安及附近,这其中就有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